金钱玩家 第543章

作者:鬼谷孒

  梁慧兰于香港沦陷前逃亡大陆,1946年以“蓝夫人”之名活跃于半岛酒店社交圈,后涉入“杨慕琦计划”,遭左派势力追捕,据传经国府情报人员协助赴台。

  冼耀文对梁慧兰的资料所知甚少,但细枝末节中无不能扒出梁慧兰间谍嫌疑的指向性信息,且极有可能是多面间谍。

  脑中的信息一闪而过,冼耀文握住了梁慧兰的手,仅握住手指,没有直达掌心,感触她的手指有没有老茧。

  手指很润,不像长期握枪的手,大概也没有长期乐器练习的经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她不是间谍。

  收回手,又寒暄了一会儿,冼耀文进了书房,从书架上拿了一本化肥工具书籍《The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Fertilizers》。

  去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欧洲以及亚洲的化肥缺口为1200万吨/年,非常巧合,去年全球的化肥产量差不多也是1200万吨,而建一座年产5万吨合成氨厂,需要投资大约2000万美元。

  这么一对比就清晰了,化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卖方市场。

  毫无疑问,化肥是好生意,但门槛相当高。

  假如想生产氮肥,需要先建合成氨厂,既要准备大量的资金,也要找路子购买技术与设备,然后是考虑电,生产1吨合成氨,最先进的哈伯法合成氨工艺耗电3500-4500度之间,较落后的小型煤制氨工艺,耗电可以飙到1.2万度。

  另,此时的化肥是战略资源,小打小闹没人管,一旦到了万吨级别,想卖给谁由不得自己,上面总有一个政府管着。

  如果有了化肥厂,冼耀文当然是想卖去大陆,即使将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放一边,单是利润就很让人心动。

  苏联的化肥工艺在国际上是二流货色,它留一手援助建设的化肥厂只能是不入流。

  拿出他南家的家谱,他爷爷是化工厂的工程师,他老头子是化工子弟,记得七八岁的时候,他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爸爸讲五六十年代大陆的化工故事。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官方汇率来算,大陆生产合成氨的成本比美国高七八倍,甚至一度超过了黑市倒卖的终端价,假如他愿意进行以物易物的贸易,一定会合作愉快。

  当然,这买卖不能由他亲自出面,依然是老生常谈,遮羞布很重要,有些事只要不是被抓现行,一切都有得谈,无非就是利益二次分配。

  一页一页翻着书,他全功率调动所学过的化学和物理知识,试图去理解对他而言过于深奥的化学理论。

  不知不觉翻了二十几页,费宝树端着托盘进来。

  “老爷,喝汤。”

  冼耀文往汤碗里瞅一眼,半碗黄豆,半碗汤,汤面漂浮几片咸肉,他蹙眉道:“咸肉黄豆汤,这么奢侈,你当港督了?”

  咸肉黄豆汤是金圆券风波时期,闸北纺织厂夜班工人的典型宵夜,被有心人登上报纸发行到全国,用来抨击当时的金融乱象。

  “我怕老爷晚饭没吃饱。”费宝树假装听不懂冼耀文话里的讽刺意味。

  冼耀文将费宝树拉进自己怀里,抚摸她的脸庞,“你是不是天天打牌怕我有想法,端碗汤过来表现一下?”

  费宝树嬉笑道:“被老爷猜到了。”

  “不要把我想得这么小气,也不要拿晚饭的剩菜糊弄我,一点诚意都没有。”

  “熬汤很费时间的。”费宝树将头靠在冼耀文肩上,仰起头说道:“老爷,白小姐今天下午给我送来一百多张股票,金额有七千多美金。”

  “不少,你清楚白虹的底细吗?”

  “老爷你有没有发现白虹的皮肤很白,像雪一样。”

  “嗯。”

  “白虹以前是大沪舞厅的歌伶,就因为雪肤红唇得艺名白虹,她的名气很大,听说和李士群有过关系,前几年搭上了陈大庆,跟着来了台湾。她经常出入美军俱乐部,很有办法。”

  “陈大庆是什么人?”

  “老爷你连陈大庆都不知道?”

  冼耀文刮了刮费宝树的脸,“没你认识人多。”

  费宝树嘻嘻一笑道:“陈大庆是汤伯恩的手下,京沪杭警备司令部的副司令。”

  “哦,现在是什么职务?”

  “不太清楚,但官职应该不低,大家都挺给白虹面子。”

  “白虹是交际花还是掮客?”

  “都是吧,今天在桌上蓝夫人还提起白虹刚刚做了一笔20万美金的水泥生意。”

  “走私吧?”

  “不清楚。”费宝树摇摇头。

  “蓝夫人呢?”

  “跟白虹差不多,也经常出没海军俱乐部,认识不少商人和美国人,听说她在搞白糖出口,蛮挣钱的。”

  “就知道这么多?”

  “嗯。”

  冼耀文沉默片刻,说道:“以后和她们两个接触当心一点,来家里打牌可以,去其他人家里打牌也行,但不能去她们两个家里,更不能跟她们去美军俱乐部。”

  “她们两个有问题?”

  “以前军统搞情报工作,最拿手的绝活就是利用黑帮和交际花,国民党想反攻大陆,美国不想,双方并不是一条心,互相都在提防对方,表面上和谐,暗地里都在刺探对方的情报。

  经常出没在美军俱乐部的交际花,即使不是情报机构的人,混熟了也会被情报机构找上。

  加上台湾现在什么都短缺,美国人手里的美援是香饽饽,商人也会插一手,事情就变得更复杂。

  别看白虹和蓝夫人现在很有办法,若是出了意外或起了贪念,很容易被人扔出来当替罪羊或灭口,跟她们走得太近容易被牵扯。”

  费宝树心惊道:“我不跟她们打牌了。”

  冼耀文抚摸费宝树的小肚子,“倒不用这么夸张,守住本心,只收古董和股票,不要去掺和其他生意,不会有事的。”

  冼耀文嘴里说得轻松,其实心里已经有所怀疑。

  费宝树刚融进上海太太圈没几天,社交面扩大的速度也太快了一点,白虹姑且说得过去,梁慧兰属于这个圈子吗?如果不属于,十有八九就是主动贴上费宝树,剑指他冼某人。

  大概不是因为他的钱,而是他和美国人的关系。

  若是这个推理说得通,梁慧兰对他的了解深过头了,一个混台北的交际花凭什么如此了解他?

  间谍二字呼之欲出!

  “嗯。”

  费宝树解开自己的旗袍盘扣,牵着冼耀文的手往里塞。

  冼耀文呵呵一笑,“小馋猫。”

  ……

  翌日。

  冼家一号楼天台。

  “美国那边发来传真,甘比诺的货已经从纽约港出发,抵达花莲港最多35天,老爷那边还没有找到买家,这批货不知道要不要先运来香港。”

  “夫人,35天足够先生解决问题。”

  “也是,老爷若是没把握,不会找甘比诺合作。”岑佩佩端起桌上的咖啡杯,往远方眺望,“今天早上我接了一个电话,有一个客人要和我见面,那边的。”

  “要调人吗?”

  “不用,声势动众反而引起怀疑。”岑佩佩看一眼手表,“我十点出门,你在家里守着。”

  “是。”

  十点半。

  岑佩佩出现在海上一艘大众安全警卫的豪华版哗啦哗啦上,船静静地停着,在她身边挨坐着联合贸易行的总经理张华。

  “冼夫人,国家有一批水泥需要拜托万邦运输。”

  “张经理,万邦的船这三个月一直在运东德的水泥。”

  “这一批不一样,卖方是三井物产,需要通过冲绳美军基地转运。”

  岑佩佩蹙眉,“多少吨?”

  “1.5万吨,三井物产要了天价,国家承担不起损失,运费方面可以商量。”

  “我做不了主。”

  “请尽快转告冼先生,如果通信方面有困难,我可以提供帮助。”

  “谢谢,不需要。”

  上了岸,坐进车里,岑佩佩一脸凝重,匆匆回家,等待通信时间的到来。

  云角。

  洪英东站在高处,指挥着码头苦力快速卸船。

  十分钟前,从羊城西村厂和汕头水泥厂运水泥的船刚刚入港。

  他抬头看了看天,随即对苦力们喊道:“大家加把劲赶快搬,晚上我请大家吃肉,能吃多少吃多少。”

  苦力们发出欢呼,脚步变得轻盈许多。

  高处,洪英东的头马鲨鱼仔手里握着喷子,锐利的眼神四处打量。

  上次在海上差点丢命后,洪英东痛定思痛,加强了自己的武装力量,招募了鲨鱼仔,又招了二十来个好手,组成了两个武装押运小队。

  不仅如此,他还招募了之前专营“港币-葡币”黑市兑换业务的黎鸿銮为财务总管,负责在澳门设虚假赌局,将走私利润转为赌博收益,利用香港汇丰银行“特种账户”周转资金。

  说来也巧,黎鸿銮和黎鸿燊两人的爷爷是兄弟,两人算是亲戚关系稍远的堂兄弟,但两人的关系并不好,所以,黎鸿銮和洪英东走到一起,却没有找黎鸿燊合作。

  要知道黎鸿燊借着老婆的关系,打通澳门的各个环节,走私生意做得如火如荼,是澳门数一数二的走私商。

  洪英东见苦力们的动作加快了许多,估计了一下,下雨之前货肯定能搬完,心里顿时踏实下来。

  他拿起挂在脖子上的水壶,呷了一口水,等心静下来,开始琢磨一些事。

  前些天黎鸿銮给他提供了一个建议,为了更方便洗钱,最好在澳门投资一家地下小赌场。

  澳门除持牌的赌场之外,也有一些地下小赌场,只要关系做到位,再给泰兴上点供,就能开门做生意。但是,生意不能做得太好,更不能抢了泰兴的生意,不然傅老榕会发飙。

  洪英东想着自己现在的流水不少,都从赌场走,会不会令傅老榕误会,莫名其妙惹上傅老榕会很麻烦。

  想到自己为了把钱变干净如此费脑子,洪英东不由羡慕冼耀文,金季商行不仅占据了一大块走私业务,就是正规贸易也做得很大,捆绑了一大批厂子,为港府贡献大笔税收,就是没有那些保驾护航的股东,估计港府也不舍得动金季商行。

  “耀文做事真是犀利!”

  洪英东感叹一声,又想起他妈前些日子说的话,渔好借的生意没之前好做了,不仅利润变低,投入的精力也在变多,早知道当初和耀文一起退出。

  从渔好借又想到眼前的与荣公司,耀文早早提出布局海沙,接着又是内地河沙,他跑了一趟内地便谈妥珠江口砂石开采权,如今河沙已起运,公司的收益一点点在增加。

  现在又是另辟蹊径,往内地运高标号水泥的同时,居然想着将内地的低标号水泥走私到台湾,更为离奇的是,这个方案得到了内地的认可。

  也不知道水泥运到台湾能卖出什么价,利润里面可是有他的45%。

  “站住!”忽然,鲨鱼仔大喊一声,“不要再往前走,老子的子弹不长眼。”

  “仆街,拿根烧火棍吓唬谁,让洪英东来见我。”

  洪英东听见声音,连忙往高处走去,他已经听出来人是谁,14K毅字堆头目马仔明。

  马仔明,本名陈亚明,1949年跟着葛肇煌来香港,亮相第一战单刀面对和胜和十二名刀手,却被他从容砍退,就此一战成名,受到葛肇煌重用。

  由于其武力强大,葛肇煌命其在九龙城寨建立训练营教马仔砍人,经他训练的马仔都能掌握不错的砍人技巧,三刀断肢却不致命,因此,江湖人送外号马仔明。

  今年年初,马仔明带着人打下了九龙码头的三号仓,垄断了五金走私渠道,洪英东不想将自己的生意和金季商行搅和在一起,他自己走货都会在三号仓上岸。

  洪英东来到高处,冲马仔明拱了拱手,“陈老大到这里有何贵干?”

  马仔明冲洪英东缓缓抱拳,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洪老板,你走货不到三号仓,是不是我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得罪了你?”

  自今年年初,社团纷纷盯上了走私这块肥肉,凡是适合走货的码头,一一被社团占据,走私商想从码头走货,视生意规模,先按月交一笔“停泊费”,然后每一次走货都要上税,按船数给或按货值给一定比例。

  “陈老大,我洪英东一直守着规矩,该陈老大你赚的,我一厘都没少你,这批货不从三号仓走,自然有我的道理。”洪英东不卑不亢道。

  “哦?”马仔明眼睛眯起,眼眸溢出凶光,“我想听听洪老板的道理。”

  “今天运的是与荣公司的货,我只占两成股份。”洪英东故意停顿一下,随即缓缓说道:“其他八成,属于冼先生。”

  话音刚落,马仔明一抱拳,利索地转身走人,场面话都懒得说。

  也是自今年年初,对走私睁只眼闭只眼的港府稍稍改变了态度,走私船敢过“家门”而不入,一旦被海关、水警或海军的巡逻艇逮到,立马就是三板斧——没收货物、扣船、罚款。

  走私商若是拿出“正规”手续以法律的名义据理力争,那港府也讲法律,有手续自然没问题,可以把船开走,但是,闭着的那只眼可就要睁开了,且瞪得像铜铃。

  又有哪个走私商的屁股是干净的?

  港府玩人情世故,非要犯贱讲法律,那就讲法律,别拿差佬不当警察,不抓走私,深挖其他,若是走私商能迷途知返,挖个三五年刑期就可停手,若是执迷不悟,那就一直往绞刑架的方向挖。

  自从港府杀了一只鸡后,走私商立刻领悟,乖乖将船入港,交1.5%的转口税,拿到一张“伪造”的文件,然后天高任鸟飞,想去哪儿都行,就是不能卸货,非要卸货也不是不可以,如果运的不是英联邦货物或联合国救济物资,麻烦请再交5%-20%的进口税。

  这个潜规则只运行了半个月,就有聪明人发现金季商行的船入港十不足一,便有样学样,接着,巧合的事发生了,社团开始大规模抢占码头,替港府分忧,约束走私船入港完成“走货”仪式。

  不过,金季商行依旧我行我素,每个月仅象征性的几艘船入港,且入的依然是东福和占据的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