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玩家 第192章

作者:鬼谷孒

  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蔡金满脸颊绯红。

  冼耀文握住蔡金满的手,“我喜欢你叫我耀文,我喜欢叫你金满。”

  “嗯。”蔡金满低下头,蚊声道:“耀文。”

  “哎,金满。”冼耀文满脸笑意。

  “嬢嬢已经做好饭了,大家都在家里等伱。”蔡金满依然低着头说道。

  “好,我们马上回去。”

  冼耀文牵着蔡金满的手,带着人坐进出租车里,让司机先去牛车水取蔡光耀的结婚礼物,他和蔡金满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

  他问蔡金满每天都做什么,他听蔡金满讲述每天乏味的几件事,他讲香港有什么吃食,米面肉蛋鱼的价格变动,楼下听广播的小孩吵闹,哺乳的妇女不想错过广播精彩片段,大庭广众之下公然喂奶,等等,听和说的都是日常点滴,不说外面的世界,也绝口不提生意。

  蔡金满多半没有独当一面的潜力,等婚后,他会让蔡金满上手试试,确定真的不行,就让她活得简单一点,他给她撑着天,不让她为生计发愁,给她安排一份简单的活计打发时间,既排解烦闷,也不让她心生吃闲饭之惆怅,他将复杂留在外面,只给她一个简简单单的冼耀文。

  他不爱她,也不喜欢她,但不会伤她。

  聊天时,他看见她脖子上的红线,谎言的戒指已经戴上,东西是假的,效用会是真的,说是传家宝,它就是传家宝。

  到了蔡家,冼耀文的嘴上抹了蜜,爸妈、大哥、三弟、四弟,那是脱口而出,没有一点磕绊,上了桌,岳父岳母大舅哥先敬一轮,接着就是低眉顺眼,等着被训话。

  跟着上桌的龙学美腹内翻江倒海,心忖:“这还是我老板?确定不是被东北黄大仙上了身?”

  蔡进坤是赌鬼,显然当不住家,丈母娘虽厉害,但是妇道人家,在峇峇娘惹家族,若不是冼耀文这毛脚女婿也算半个儿,不算正式客人,她未必能上桌吃饭,算来算去,还是蔡光耀当家最为合适,所以,席上他是主讲人。

  “耀文,这次在狮城打算待多久?”

  “这次出差是为了处理和其他人合伙的公司事宜,我还要从日程里抽出点时间处理自己生意上的事。所以,我在狮城最多只能待两三天。”冼耀文转脸看向蔡金满,说道:“我只能陪你一天,其中半天你要陪我见客人。晚上八点以后,我应该是空闲的,可以陪你看晚场电影。”

  “嗯。”蔡金满红着脸点点头。

  对冼耀文的话,蔡光耀表示欣慰,虽然他一直觉得冼耀文不是自己妹妹的良配,两人的条件相差太大,说难听点,冼耀文看上自己妹妹是一时眼瞎,等醒悟过来,估计自己妹妹要吃苦头。

  但是,从务实的角度来说,冼耀文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都有给自己妹妹在消除后顾之忧,哪怕两个人某一天真过不下去,至少自己妹妹不用担心生计问题。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他又觉得冼耀文的眼疾沉疴难治,也许会瞎一辈子。他的这种转变,跟他无时无刻在享受冼耀文带给他的好处不无关系。

  欧思礼路的两栋别墅已经在盖了,对称的,面积一样,都是2000呎的住房占地,1000呎的花园,设计也一样,他提议的都铎风格,黑瓦白墙,简单却不失庄重。

  两栋别墅分别是999号和998号,家里的意思是综合条件更好的999号给妹妹,998号给他当新居,家里人不搬,只是偶尔去998号住几天,以免毛脚女婿有想法。

  他虽然觉得不妥,但受益人是他,实在说不出果断拒绝的话。

  去律师馆上班,是冼耀文介绍的,他和芝两人的薪水都是500元,这是不错的收入,除此之外,还能拿到不错的奖金,而奖金的来源大多来自处理冼耀文的业务提成。

  真要论起来,他的衣食住行都拜托了冼耀文,拿了人家大笔好处,再说人家的不是,不管怎么说也说不过去。

  心中各种念头盘亘,蔡光耀还是咽下一些想说的重话,嘴里不痛不痒地说道:“律师馆有几份文件需要你签字。”

  冼耀文颔了颔首,“我跟王律师约好了。”

  既然没人训他,他只好自训,抬头看了看已经开到最大档的吊扇,随后抹了抹额头的沁汗,转脸看向蔡金满,发现紧贴脖子的旗袍领口有一小块水渍,于是,又转脸看向蔡光耀,说道:“大哥,狮城的天气比香港热多了,湿气也大,马上又到秋老虎该来的日子,我看家里还是装几台冷气机。”

  蔡光耀还没说话,丈母娘李认娘已经惊呼道:“冷气机?商场里的那种?多贵啊,不准买,热的日子最多一个月,忍忍就过去了。”

  “阿妈,我来买。”

  “你买也不行。”李认娘嗔怪道:“耀文,阿嚒知道你有钱,但钱也不能这么花。”

  “呵呵。”冼耀文尴尬一笑,“不买,不买,我听阿妈的。”

  闻言,一直自顾自进食,耳朵却是竖着的泰山大人蔡进坤略有一点失望,中华游泳会有冷气机,在那里打牌非常惬意,家里本就燥热,今天又要待客,穿着整齐更是难受,装上冷气机多好。

  他的心思却是无人知,也无人理会,丈母娘接了话茬,冼耀文就找她搭话。

  “阿妈,有点事我想麻烦你。”

  “耀文,你有事就说,阿嚒帮你。”

  “是这样的,我有委托大哥的律师馆买店屋,现在应该买了不少……”

  “12栋。”蔡光耀说道。

  冼耀文冲蔡光耀轻轻颔首,接着说道:“这12栋店屋,还有后面继续要买的,我都打算用来出租,专门雇个人负责不太划算,阿妈,我想把出租的事托付给你,租金分成三份:

  一成交给你,就当是我跟金满交的家用,三成给金满,剩下的六成在楼下开个户头存着,等够买一栋店屋,马上把钱取出来买,就这么滚雪球,让店屋越滚越多。

  阿妈,都是自家人,你的薪水我就不给了。”

  李认娘有在经营寄宿公寓租床位,对出租那点事门清,她很清楚怎么租才能租金最大化,12栋店屋的租金一成是多少,她脑子一转就计算出来,数字不小,差一点就能赶上她目前租床位和银会两头的收入。

  她笑呵呵地说道:“耀文,事情我能帮你,我的那一成就算了,狮城没有女婿给家用的规矩,让人知道会笑话。”

  “阿妈,一个女婿半个儿,我是你半个儿子,给家用是应该的,何况还有金满,我们两个合起来只给一份,已经是占便宜了。”

  “你啊,你啊。”李认娘点了点冼耀文,乐滋滋地说道:“你都这么说了,我就先收着,将来再给外孙。”

  “哎。”

  好女婿一当就是俩小时,吃完又喝了点茶,眼瞅着时间快到九点,冼耀文才被蔡金满送到楼下。

  在楼下又黏糊了几句,过了九点,才坐进车里。

  一路无言,来到河谷路自己的店屋。

  二楼,水仙打造的茶室,水仙在,刚才半路下车先过来的费宝树也在。

  茶室非常简洁,只是在窗前摆了一张实木的圆桌,桌面是从三人合抱樟木锯下的截面,没有上色漆,年轮清晰可见,一圈一圈密密匝匝,少说三百年,桌脚是树墩,连着根茎,没有过多的造型修饰。

  圆桌前有五张椅子,也是树墩,表面开了五个椭圆形竖立的口子,内部有一个镂空圆球,同样是开口的。

  冼耀文好奇,蹲下往里看,只见内嵌一个直径小一点的镂空圆球,这还没完,一个嵌一个,足足有四层镂空球,最里面还有一个实心的,看表面雕刻的纹路,应该是一个绣球。

  观察了一会,他看出一点门道,手探进去拨弄最外层的镂空球,随着球转动,里面三层镂空球也转动起来,并非同向转动,而是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向转动,以造成视觉差,透过四层镂空圆球转动间隔的空隙看实心圆球,可以迷迷蒙蒙看见四只憨态可掬的狮子在滚绣球。

  他脑子里冒出一句常言道:“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

  再看其他四张椅子,都是同样的工艺,很显然是成套的,观察一下椅面纹路,又凑近闻了闻,可以确定是樟木没错。

  樟木不算太稀奇,内地南方村落在村头或村尾总有那么一两棵,有“无樟不村,无村不樟”、“出门抬头便见樟”的说道,不过虽不罕见,但也名贵,村里未出不肖子孙或未遇难缠买家,大概没有哪个村子会轻易卖樟木。

  冼耀文站起身,看着水仙说道:“桌椅哪来的?”

  水仙轻笑道:“从认识的姐妹那里买来的,一个豪客没钱付账抵的。”

  冼耀文坐下,捧起桌面的茶盏,呷了一口问道:“花了多少?”

  “三百。”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这套桌椅的手工不错,囤一些时日,应该能卖上价。如果你说的姐妹不只是停留在嘴上,再给人家补七百,当下我估计就值这么多。”

  “可能没机会了,我那个姐妹遇到一个越南的富商,跟着去越南了。”

  “那就算了。”冼耀文摆了摆手,“跟我说说前面一个多月有没有挖掘出值得投资的对象?”

  “有啊。”水仙走出茶室,去了客厅,没一会拿着一个文件袋回来,打开封口,抽出一张纸递给冼耀文,“吴立邦,一年前低价买下一批没人要的二手油漆,他经过调配,以鸽派为牌子往外边卖,生意很好。”

  “卖二手油漆,有点意思。”冼耀文颔了颔首,目光对向纸上的文字。

  纸上的文字是关于吴立邦的基本资料,祖籍潮汕,在新加坡出生,小学在潮汕商人捐建的端蒙学校度过,1941年入读中正中学,仅读了一年,就遇到了日军入侵,遂辍学,跟着姐夫卖渔网。

  尽管是小生意,但两三年下来,吴立邦赚到了购买一套店屋的钱。在朋友的建议下,18岁的吴立邦拿着自己挣下的第一桶金,创业开了一家汽水厂,一年时间,汽水厂倒闭,吴立邦又回归打工人身份——在五金商贸行做油漆销售员。

  有着经商天赋的吴立邦很快成为顶尖销售员,而他的志向也不仅仅局限于销售员,除了白天的销售工作,他晚上还做自己的副业,即收购过期油漆,经过调配和提炼再转售出去。

  正职和副业都干得不错,吴立邦决定专心干自己的事业。

  因为朝鲜半岛战争爆发,新加坡的物价开始上涨,吴立邦从英国佬手里拍回来的一批仅需2元一大桶的二战军用库存油漆,经他调配,可以生产出10小桶,每桶售价40元,2元变成400元,整整翻了200倍。

  大赚了一笔的吴立邦不仅想扩大二手油漆生意,还想着进入真正的油漆生产行业,创立自己的品牌。恰好,有想法的他遇到了凭空冒出来的高调女富婆何薏心,听闻这位富婆是做投资生意的,一拍即合,双方谈起了投资。

  吴立邦这个名,冼耀文觉得耳熟,又是做油漆的,大概这位吴立邦就是他所知的那个油漆大王没跑了,还别说,水仙这是撞大运了。

  放下纸,他冲水仙淡笑道:“这个吴立邦很有意思,谈妥了吗?”

  水仙点点头,“谈得差不多了。”

  “最好这两天能敲定,我帮你把把关。”

  “好。”

  “还有其他吗?”

  ……

  五一节快乐!

第287章 勾引二嫂

  “还有一个,新山人,叫何鹤年,前几天主动找到我,想让我提供资金,不谈股份,只谈利息。”

  “哦?”冼耀文不动声色道:“说说这个何鹤年。”

  “我找人打听了一下,何鹤年的父亲早年间从福建来到新加坡,投靠早他三年到新加坡的堂兄,何氏两兄弟都有点文化,人又精明,尤其是何父,两人在农产品贸易工作中积累了经验和资金后,跑到新山去做生意,并在一战期间的香料贸易中发了一笔大财。

  之后的二十几年,何父的生意一直不太稳定,不断借债还债,直到日军占领马来亚,才迎来了真正发迹的机会。

  日军当中有一个祖籍福建的台湾兵,可能和何家是老乡,大概是何家百般钻营,和台湾兵搭上关系,台湾兵把何鹤年和他两个哥哥介绍到三菱贸易工作。

  何鹤年精明能干,很快受到了三菱贸易新山办事处负责人上村五郎的赏识,任命他为大米部的负责人,还兼管烟草事务。

  同时,何父打通了柔佛食品监控官的关系,拿到了大米批发和零售经营许可证。”

  水仙呵呵一笑,“老子找儿子买米,再拿去卖,三年时间,父子两人就赚了数百万香蕉币(日占时期马来货币),并在英国人宣布香蕉币作废之前,用香蕉币从东洋人手里换成货物。

  战后,何家父子应该给英军塞了不少钱,英军没有计较何家为日军做过事,反而看中了他们的商业网络和资金实力,给了何家战俘营的食品供应合同。之后何家还被英国人指定为新山及附近地区的米、糖、面粉代理商和经销商。

  前年,何父死了,去年,何家分家,明面上,何鹤年继承了13万马币,暗地里藏了多少就不知道了。分家之后,何家注册了何氏兄弟公司,继续经营白糖及米粮业务,并由何鹤年主理。

  何鹤年前段时间去了吉隆坡拜见殖民官员和汇丰银行的经理,商议如何获得特许经销权和提供银行贷款等事务,汇丰银行要求何鹤年先提供10万元信用担保,他拿不出来,这才来新加坡想办法。”

  水仙在冼耀文脸上瞄了一眼,“他一开口就是200万,我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只说下次再详谈,明天下午三点就是约好的时间。”

  冼耀文轻轻颔首,“不管是白糖还是米粮贸易,都属于大宗贸易,一次进货少则数百吨,多则数千上万吨,需要的流动资金不少,靠反复借贷运营只是平常之事,如果没有良好的融资渠道,只要有几次无法按时结款,信誉也就没了。电话通了吗?”

  “已经通了。”

  冼耀文抬起左手看一眼时间,见时间还不算太晚,起身走到客厅,打了个电话给格蕾丝,约对方明天共进午餐。

  打完电话,回到茶室,对水仙说道:“明天中午在这里准备一桌菜,我介绍一个汇丰的朋友给你认识。”

  水仙闻弦歌而知雅意,“先生看好何鹤年?”

  “聊了再说。”冼耀文站起身说道:“你先回酒店休息,如果起得来,过来陪我吃早餐。”

  “好的。”

  一夜好梦。

  次日清晨,冼耀文和戚龙雀两人沿着河谷路匀速跑,刚跑出一段,顾葆章贴了上来,跟上冼耀文的步伐,与他并行。

  “一共35个人,在码头,今天晚上的船去科莫多岛。”

  “准备了多久的补给?”

  “够吃一个月。”

  “租的船?”

  “是。船员只知道目的地是巴厘岛。”

  “几个船员?”

  “五个。”

  “华人?”

  “两个华人。”

  冼耀文稍稍迟疑,说道:“到了目的地把船弄沉,船员留在岛上,等训练结束再放他们离开。老实听话给他们足够的补偿,不让他们吃亏,不老实喂蜥蜴。”

  “明白。”

  “科莫多岛上不愁食物,一上岛就展开为期一个月的野外生存训练,一个半月内,会有补给和一批黄金送到岛上,你按月给队员发黄金。”

  “是。”

  “对了,岛上的蜥蜴和猴子是稀有品种,尽量别吃它们。”

  “Copy。”

  “保重。”

  冼耀文的话音刚落,顾葆章加速横向跑动,一眨眼的工夫,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