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玩家 第108章

作者:鬼谷孒

  媒婆既然来了,顺便也就把人请了帮忙准备礼物,李成智正好撂下一句明天再过来的话后脱身。

  冼耀文抽着空写了一封明天要让李成智带给蔡金满的信,大致的内容是托付蔡金满帮忙买一块够起两栋大店屋的地,一栋是他和蔡金满的未来爱巢,一栋给蔡家人居住,算是聘礼的一部分,两家住在一起方便蔡金满将来回娘家。

  写完信,他跑了一趟华侨银行,办了一个两万加币的户头,存折就塞在信封里。

  到了下午,他就撂下求亲的事,先去见了王长辉,在几份协议上签了字,他的那点担保买不了几个小橡胶园,王长辉不费吹灰之力就给办妥,且原橡胶园主都是选择年息,他不清楚王长辉私底下和原橡胶园主有没有抽屉协议,反正按合约上30%的利息,他还要另付律师馆5.5%的利息。

  几份合约的总金额196.4万马币,律师馆一下子有十几万的入账,而他背负了将近270万马币的债务,还好是到期一笔付清,不是什么等额本息,同时,合约条款中也有规定,账没有结清之前,他想出售橡胶园只能通过律师馆,多还少补。

  这样也好,一事不烦二主,后面出手橡胶园还是交给王长辉来办,或许加个价直接卖回给原主是个不错的主意。

  一件事办完,再办第二件。

  之前他已经想到橡胶就要进入割胶期的旺季,橡胶园不能没人打理,所以,他还要再签几份协议,橡胶园交由原主继续打理,期间产生的费用他以产出的橡胶200%进行抵押,原主可以选择收胶,也可以等到九月底由他一次性支付现金。

  这么一来,他也算是保住了一批橡胶工人的工作,让他们不会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对他而言,保住这一季的割胶期,还是有赚头的。

  另外,在王长辉的不敢置信中,他又跟王长辉另外签了一份委托协议——橡胶园的总估值超过760万马币即可出售,该部分他只需留下净值710万,其他是律师馆的佣金和税务等杂费,另,超出760万的部分律师馆可留下一半。

  王长辉虽然觉得冼耀文痴人说梦,但他并不介意签下这份合约,不管冼耀文所想的行情会不会发生,在出具合约的这一刻,律师馆就可以收一份委托费,他何乐而不为。

  在律师馆处理完合约事宜,冼耀文和王长辉两人又去了麦志宏那里,验证对手提供的银行担保,在对赌合约上签字,不到一个小时就搞定了180万的资金份额,冼耀文发现其中15万是属于麦志宏个人的。

  “旱涝保收的经纪不好好做,非得自己下场赌,就算这次赌赢了又怎么样,总有赌输的那一天,一旦输了就是万劫不复。”

  冼耀文在腹诽之余,也有点惊叹麦志宏的实力,没想到这小经纪能拿出15万下注,就是不知道里头有多少钱是他自有的,要是从大耳窿那里借了钱,那他可就惨了。

  嘀咕归嘀咕,冼耀文可不会推掉自己送上门的肥肉,他若是推了,麦志宏多半会咒骂他这个傻逼不识相,傻逼的肥肉给谁吃不是吃,不给老子吃,明显是搞针对嘛。

  搞定对赌合约,回律师馆再签一份授权协议,冼耀文把剩余20万金额的对赌合约签字权授权给了王长辉,自此,关于橡胶的操作可以算是告一段落,接下去只需等待丰收季的到来。

  晚上,在冼耀文前往彦如霜的住处之时,李家在进行着一场围绕他展开的谈话。

  李成智把冼耀文关于朝鲜半岛局势的分析转述给李光前,其间还填补了冼耀文故意一笔带过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以及他自己对于局势的分析。

  [有些东西不能写,请去群里看被屏蔽的183章,剩下的自行脑补。]

  李光前听过之后,脸上露出愉悦的笑容,“成智,你觉得冼耀文做出的分析如何?”

  “今天下午,我把报纸上关于朝鲜半岛的新闻都找了出来,基本证实冼耀文所说的内容大部分属实,但我无法得出同他一样的结论推测。”

  李光前和煦一笑,“小部分不属实?”

  李成智摇摇头,“不是的,可能是因为我收集的报纸不够齐全。”

  “那伱得出什么结论?”

  “我倾向于朝鲜半岛会打起来,但不敢如冼耀文般笃定。”

  李光前眉头舒展,几年时间堆积的结郁一扫而空,嘴里铿锵有力地说道:“这就足够了,我一直笃定天然橡胶的行情会好转,也一次次地判断行情好转的时间点,之前我已经判断错了两次,再错一次,就是三次,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我担心自己的信心会随风流逝。

  现在好了,冼耀文这个年轻人帮我重塑了信心,我欠他一个人情,将来遇到机会,可以出手帮他一次。”

  李成智嗤笑道:“父亲,你的人情可等不到将来,冼耀文当场就向我讨要了。”

  “哦?”李光前诧异道:“他想要什么?”

  “保媒。”

  李成智把求亲之事说了一遍。

  “哈哈哈,这个年轻人真有意思。”李光前大笑片刻后,问道:“有没有了解过蔡家的情况。”

  李成智点点头,“打听了,只是一户普通人家,家长在壳牌当一名普通员工,平时喜欢去中华游泳会会所玩牌,儿子比较争气,大儿子在英国学法律,二儿子刚刚出发去英国念医科,冼耀文看上的蔡金满只是一个普通娘惹,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长相呢?”

  “非常普通。”

  “这就奇怪了,他们之间之前有过特殊的交集?”李光前问道。

  李成智摇头,“不太像,我派去打听消息的人碰到了冼耀文的保镖在蔡家楼下打听蔡家的消息,冼耀文之前应该对蔡家没什么了解,他和蔡金满很可能最近刚认识。”

  “真是怪事。”李光前摩挲着手指上的翡翠戒指,沉思片刻,“你觉得冼耀文是儿女情长之人吗?”

  “一开始我以为是,但后来一反思又觉得不像,父亲,你还记得前几天发生的枪击案吗,一辆皮卡被打成马蜂窝。”

  李光前颔了颔首。

  “下午我在路上遇到了家汉,这件枪击案就是由他负责,他告诉我死的是卢岳鹏和他的手下,卢岳鹏这个人之前绑架了不少富商的公子索要赎金,城里有不少人都想弄死他。

  家汉刚开始展开调查,就有以前的苦主站出来阻拦,警告他不要接着往下查,说凶手是在替天行道,卢岳鹏死不足惜。”

  李光前闻弦歌而知雅意,“这件案子和冼耀文有关?”

  “家汉说他掌握的证据都把疑点指向冼耀文,但缺少决定性的证据,只是怀疑,冼耀文入境用的是特殊渠道的外交纸,家汉没敢找冼耀文问话。”

  “卢岳鹏想绑冼耀文?”

  “应该是的。”

  “那卢岳鹏真是死不足惜,绑架外地来的富商,这事情要是传出去,谁还敢来新加坡做生意。你转告家汉,结果是好的就行了,有些事不用执着于真相。”

  “好的。”李成智点点头。

  “保媒之事你既然已经应承,那就好好办,不要丢了我们李家的脸。”

  李成智听懂了自己父亲的意思,这是让他一定要把媒保成功。

  “冼耀文这个年轻人有意思,成智,以后有机会,你可以多多接触。”

  李光前和冼耀文素未谋面,但听自己儿子讲述,他可以断定冼耀文绝不是儿女情长之人,在求亲的背后,一定饱含着深意,他想等着看看到底有什么猫腻。

  冼耀文在彦如霜这里见到了她的相好冼光廉,一张似曾相识的脸,在文昌围光字辈的脸上能找到诸多相似之处,毫无疑问,冼光廉就是他要找的人之一。

  光后面的字辈是“耀”,他的名字叫冼耀文,充满了文昌围特征,加上他顶着一张半唐番的脸,在文昌围是比较特殊的存在,冼光廉之前收到的家书里很可能提到过他。

  但是,冼光廉在见到冼耀文之时,既没有对他的脸表现出惊奇,也没有对他的名字露出一丝好奇与狐疑,更没有出声询问他的籍贯,可见冼光廉已经不把自己当作文昌围人。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个结果,冼耀文并不想去探究,他只要知道这个结果就行了。

  橡胶操作的顺利,已经让他失去了帮助彦如霜争产的兴趣,敷衍应付狗男女几句,临走时,他把彦如霜叫到外边提点了几句,并再次提醒她小心冼光廉。

  此事暂且作罢,后面会如何,一切看天意。

  之后的两天,冼耀文忙于缝纫机和水仙的工作安排,求亲之事有了李成智的出面,一切进行得相当顺利,他的礼物蔡家已经收下,就等他空闲时进入下个步骤,不过在下个步骤开始之前,蔡家想先跟他见个面。

  蔡金满给他回了一封信,大致是对自己的生平介绍,从孩提时期一直到当下,并在信的末尾处保证会把他交代的买地事宜办好。

  新加坡的事情暂了,冼耀文重新踏上征途。

  本想给求亲水上一段剧情,想想还是算了,一切顺利才比较符合逻辑,非强加反转不好。

第184章 纽约,撒旦

  走在1950年的街头,如果大喊一声“美帝国主义即将崩溃”,大概没有人会站出来反对,反倒会有人站出来声援。

  战后引发的报复性消费热潮已然消减,绝大部分的美国家庭消费潜力消耗一空,尽管有不少人站出来发表中心思想为“积极消费”的言论,企图再次点燃美国人民的消费热情,但口袋被掏空的美国人只能回以竖起的中指。

  事实上,怎么花钱从来不用旁人教,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当消费热情无法煽动的时候,需要冷静想一想便秘猪吃了泻药还不拉,是否有许久没喂食的可能。

  有这么一帮美国经济专家,生平就爱干两件事,第一件是唱衰美国,核心是美国要完蛋了,不同之处是时间节点,有的说十年,有的说五年,第二件是鸡蛋里挑骨头,对白宫、州府颁布的刺激经济政策哪哪看不顺眼,不挑出一点毛病不算完。

  说好听点,这种人属于魏征之流,死了也不得安宁,尸骨会被挖出来挫骨扬灰,文雅一点叫愚公,直白一点叫傻缺,可是不管叫什么都好,冼耀文挺喜欢看他们发表的文章。

  曼哈顿的午后,彼得·鲁格牛排馆。

  冼耀文沐浴在和煦的阳光里,双手切着牛排,目光盯着放置在桌上的合订本,研读着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创造性破坏”理论。

  忽然,他感觉到一股灼热的目光,循着热气看去,玻璃窗外有一个手里握着小提琴的中年人正盯着他的牛排。

  “给他两美元。”他冲戚龙雀说了一句,又对着玻璃窗做了一个《卡农》的口型。

  没一会,戚龙雀把钱送了出去,中年人也如约拉响小提琴。

  美国在战时爆发出的工业潜能令整个世界咋舌,但战后不可避免的面临把不必要的工业生产能力给关闭的选择,在战争期间,男人上战场,女人进工厂,有了一幅诡异的和谐画面。

  战后,工厂关停,岗位减少,女人面临上千万退役归来的男人与她们竞争工作岗位,失业潮先席卷到女人,然后到男人,马歇尔计划虽然给美国工业品赢得一个输出渠道,但无法消化所有的产能,坚持了三年,终于在1948年迎来了高失业率,于去年到达高峰。

  7.6%的失业率,看数字已然不少,但从大街上很难发现端倪,这个数字尚不能冲破社会道德高墙,罪恶的冲动会不由自主地选择在阴暗的角落爆发。

  1950年的初夏,美国经济很差,纽约的治安也不敢恭维,但纽约人已经习惯了,因为今年没有比去年更差。

  阴沟里的老鼠不是每一只都又脏又臭,总有一些占据了比较干爽的有利地形,高失业率的背景之下,有不少过得不错的南方小土豆跑到东北的纽约州欣赏尼亚加拉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城的商贩们为了照顾南方小土豆的口味,特意推出了甜口的墨西哥卷饼,为南北数百年的甜辣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从此南北方人一致认为美金是甜的。

  冼耀文是个很善于融入当地的人,此刻他在心态上已经以纽约本地人自居,听着餐厅里充斥的南方口音,他对纽约成为东北文旅第一城充满信心。

  当卡农升温,进入热恋期,郑慧娴走入餐厅,环视一圈,很容易就找出融入环境非常彻底,却有着格格不入特征的冼耀文。

  看着惬意放松的冼耀文,她没来由地涌起一股烦躁,迈步走到桌前,不等冼耀文招呼便自顾自坐下,见冼耀文一直不抬头理会,一声咳嗽响起,还不理,第二声咳嗽。

  冼耀文不想听到第三声咳嗽,只好合上合订本,看向郑慧娴,“广播里说今天会降温,去买件大衣,别冻着,我会给你报销。”

  郑慧娴捻起领口抖动几下,把一股股凉风送进峰谷,“老板,我不介意把大衣换成冷风机。”

  “哈,你的牙齿更锋利了,看样子美国的牛排挺养人。吃了吗?”

  “没有。”一个白眼。

  冼耀文举起手说道:“你很热?”

  “明知故问。”

  “我记得我给伱的差旅补助不低,下回记得打车,不然以后我会要求你提供收据发票。”

  他给郑慧娴设定的差旅补助是每天15美元,这是一笔不小的钱,不但可以花得非常宽裕,每天还能剩下不少放进自己口袋,因为他并没有要求实报实销。

  郑慧娴揶揄道:“我想在纽约找自己的陈纳德,我需要攒钱打扮自己。”

  “哈。”冼耀文轻笑道:“不错的借口,等下我会评估你的工作,如果评价够好,我会提高你的补助标准。”

  说着,他看向走过来的侍应生,“嗨,甜心,给这位女士来一份主厨推荐的套餐。你今天几点下班?”

  在美国想要寻找当演员的机会未必一定要去洛杉矶,其实旧金山、纽约同样有不少出人头地的机会,此时纽约的餐厅、咖啡馆是不少寻梦女孩的短期栖身之所,相比洛杉矶,纽约这里更有格调,除了长得漂亮的女孩,还有玩乐器和画画的在纽漂。

  眼前的侍应生长相接近维罗妮卡·蕾克,气质与格洛丽亚·格雷厄姆相似,身上还有一股大提琴的气息,是一份不错的甜点。

  侍应生冲冼耀文露出笑容,“需要甜点吗?”

  “不需要,你的笑容已经够甜,甜心,需要我问第二遍吗?”

  侍应生在点餐单上写下一行字,再次对冼耀文笑道:“为什么不?需要来一杯凤梨可乐达吗?”

  “为什么不?你几点下班?”

  侍应生再次拿着笔在点餐单上滑动几下,随后对冼耀文说道:“给我你的手。”

  冼耀文递上自己的手,侍应生在他手心写下一个电话号码,写完给冼耀文送上秋波,“我叫简,四点半下班。”

  “OK,我是亚当,等我的电话。”

  两人如此公然调情,让坐在边上的郑慧娴出离愤怒,等简一离开,她就冲冼耀文啐道:“老板,我要吃甜点。”

  冼耀文微微一笑,“不用着急,我们还有第二场,等下我请你吃芭斯罗缤(31冰淇淋),我刚到纽约不到两个小时就感受到了冰淇淋的热情,或许在布朗克斯租一间便宜的房子生产冰淇淋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取一个比较欧洲的品牌名,营造出高档进口货的形象,我相信生意不会差。

  慧娴,你觉得哈根达斯这个名字怎么样,有没有给你一种欧洲贵族的尊贵感?”

  “老板,我不太习惯你这种美国式的交流方式,能不能回归香港?”郑慧娴蹙眉道。

  冼耀文淡笑一声,“没问题,在你的午餐送来之前,我们聊会工作。我想知道你把办公室租在哪里?”

  “格林威治村的第七大道南有一家餐厅叫‘热的驾驶室’,我租下了它楼上的三楼。”

  “热的驾驶室?”

  郑慧娴说出原文,“Caliente Cab。”

  冼耀文恍然大悟,“慧娴,你不应该去翻译单词的原意,Caliente的意思虽然是‘热’,但这个词用于一家餐厅的名字就代表主打墨西哥菜,没有特殊的含义,Cab取的应该是出租车的意思,大概餐厅最主要的客人是出租车司机,它是不是一家类似茶餐厅的餐厅,既卖咖啡也卖食物?”

  郑慧娴十分诧异,“老板,你说得都对,你是怎么知道的?”

  冼耀文耸了耸肩,“多看书多看报。”

  郑慧娴对如此敷衍的答案有点不满,但也不好深究,“我该叫它什么?”

  “直接音译,卡连特餐厅。”

  “好吧,办公室就租在卡连特餐厅的三楼,面积差不多有2400呎。”

  冼耀文颔了颔首,“面积差不多够用了,我在报纸上看到格林威治村是落魄艺术家的聚居地,是否真实?”

  郑慧娴点点头,用愉悦的口吻说道:“没错,我住的地方左右邻居不是画家就是歌唱家,都是搞艺术的。”

  冼耀文淡笑一声,“看样子你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