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827章

作者:北城二千

不管是贸易、外交、战争,还是个人犯罪,这些都将被记入国际法中,进一步促进各国的贸易和外交、战争规则。

这个提议由齐国礼部侍郎张家玉提出,大明礼部侍郎阎应元表示认可。

或许是为了获得与大明贸易资格和银行贷款来恢复战后建设,各国纷纷认可了这个提议,但对于《国际法》的内容,需要各国派出相对于的法律官员共同制定。

简单来说,大明在这场战争中以最小的成本,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相比较大明,由于神圣罗马帝国是“三十五年战争”的主要战场,其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因此在战后,其麾下邦国大约被消灭了70%的人口,其中男性更有将近一半死亡,十分惨烈。

尽管德意志民族没有像历史一样分裂,但他们的人口要比历史上下降更多。

根据齐国礼部侍郎张家玉在和约签订半年间的走动,他在自己的手札中写下了“户籍减半,乡野无男儿”的记载。

比较张家玉,大明礼部侍郎阎应元则是记载的更为详细。

阎应元在南昆仑监察使司任职十五年的时间,因此学习过欧洲各国语言。

加上各国贵族麾下的船队都受过他的恩惠,因此他的在欧洲的人脉关系十分不错。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很快获得了参战国才拥有的情报。

“三十五年战争”中,新教联盟损失了大约十七万军队,天主教联盟则是损失了大约三十五万军队。

除此之外,在战争期间,日耳曼地区的百姓一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口在死去,这使得德国的人口在以飞快的速度下降。

根据神圣罗马帝国的贵族对阎应元的描述,在战争之前神圣罗马帝国的人口数目大约是在一千六百万到两千万之间。

可是在战后,该国人口已经不足一千万了,可见战争对其的摧残。

人口的骤降让神圣罗马帝国的经济危机此起彼伏,手工业几乎被完全摧毁,财政收入恐怕不如战前的二分之一。

至于其它各国也遭遇了较为沉重的打击,西班牙帝国丢失海外和葡萄牙、荷兰等地殖民地先不提,其国内人口也从战前的一千万左右跌落至八百万。

不仅如此,这场战争给控制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使它在欧洲恢复天主教统治和建立大一统帝国的计划成为泡影。

法国虽然从西班牙手上夺得了部分地区,但其国在边疆地区的上百万百姓也流离失所,边疆经济破碎化。

瑞典没有如历史上获得大笔赔款,也没有获得波罗的海的霸主地位,不过在欧洲各国遭受重创的局面下,瑞典在北方的地位得到了巩固。

加上和大明签订的《维也纳贸易合约》,其国内的经济恐怕能上一个台面。

除了这四个国家外,其它各国有的受益,有的受损。

这其中以葡萄牙和荷兰最为显眼。

“三十五年”战争过后,荷兰结束了漫长的独立战争,虽然获得了独立,但还在殖民地的丢失让其只能不断贸易来偿还国内民众的国债。

至于葡萄牙,由于位于欧洲最西边,加上是大明帮助其建国的国家,因此在整场战争中,它不仅独立成功,还在大明和齐国的双重帮助下,成为了西欧经济的佼佼者,仅次于西班牙和法国。

说到最后的英国,从查理一世战前的权利来看,英国或许是此战中利益受损最严重的。

如果不是大明和齐国不断输血,他恐怕早就被议会推翻,此刻已经摸不着头脑了。

以上这些就是西欧和中欧到天启三十四年的局势变化。

当然,东欧也不平静,沙俄和波兰打得不可开交,蒙古和奥斯曼你来我往。

只是相比较对世界的影响,它们显得十分有限。

不过,值得提及的还有因为三十五年战争带来的征兵制。

西欧和中欧相继设立了征兵制,同时还建立了常备军与后勤系统,使军队可以进行持久战,让欧洲军队逐渐精简化,以符合机动战的要求。

另外,大明在战争期间输入了大约二十万支燧发枪,一万三千多门火炮。

这导致了欧洲提前进行了军事改革。

线列战术和三段式提前登陆历史舞台,欧洲军队成建制装备燧发枪的时间也提前了近半个世纪。

由于无法对抗大明和齐国,而本国又急需经济建设,因此费利佩四世在《维也纳和约》和《维也纳贸易合约》签订的第四个月就向南边发动了战争。

北非北部的海岸线成为了他的目标,许多当地的土人成为了西班牙新的劳动力。

葡萄牙、荷兰等国也相继加入战争,这场战争被大明称为“捕奴战争”,与利未亚诸藩的“北进运动”并称为利未亚大陆开化的标志性事件……

第659章 番外篇(八) 慈烺当官。

“总算结束了……”

四月初五,当白茫茫的沙漠里出现一道熟悉的声音,作为声音主人的朱由检也合上了手上的情报。

在他面前,除了白茫茫的沙漠,还有一个个存在于沙漠沙丘之间的湖泊。

湖泊干净湛蓝,但湖底却有一些黑色的藻类。

这样沙漠、湖泊、藻类的场景,存在于齐国文登府,而这样的奇景,也被朱由检赐名为千湖沙漠。

“殿下,欧洲的战事虽然结束了,但他们也因为战事而进步发展了许多。”

“现在他们又在北利未亚动兵,不出意外的话,日后会和瑞国碰上……”

华盖伞下,除了躺在躺椅上的朱由检,还有站在其身后的黄龙和孙应元。

开口之人是孙应元,此刻的他已经六十有二了,旁边的黄龙也五十有九了。

至于满桂,他今年已经七十有五,目前已经不再操劳军务,而是在西京城养病。

故人陆续衰老,朱由检自己也不再年轻。

四十五岁的他,尽管样子看上去只有三十几,但下降的体力和精力却一直在提醒他,他也老了……

“瑞王毕竟是我的五叔,如果尼罗河流域真的被欧洲人拿下,那确实会威胁到他,不过……”

朱由检扶着扶手站了起来,他眺望眼前的千湖沙漠,随后才开口道:“尼罗河流域必须掌握在国朝的手里!”

尼罗河流域其实对大明来说不重要,可问题在于尼罗河三角洲可开发的苏伊士运河直接掌握了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沟通。

况且,拿下这里,联合南昆仑监察使司,大明才能对利未亚诸藩进行南北控制。

想到运河的问题,朱由检也对身后的黄龙询问:“海军和工部沟通过了没有,中都运河的挖掘标准出来没有?”

中都运河,即历史上的巴拿马运河,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

不管是为了齐国的利益,还是为了大明宗藩体系的利益,这条运河都得挖通,而朱由检已经对此准备了五年。

“都沟通好了,就是百万劳改工还有三成缺口。”

黄龙作揖,同时也说出问题:“当年的瀛洲劳改工大多都已经去世,留下来的也是老弱病残。”

“现在国朝拥有的劳改工,都是各府被镇压抓捕的叛军,数量不过六十余万罢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哪怕相比较齐国到来前,齐洲土民现在已经过得很好了,但部分土民依旧不领情。

在他们看来,齐国应该免费给他们粮食和布匹,而不是让他们去种地。

他们是天生的猎人,他们不应该种地,应该去狩猎才对。

这种观念从萌发到形成对抗齐国的反叛意识,所用不过五六年罢了。

几乎每年都有几个部落会叛乱,而他们的结局也基本被尽数镇压。

刑部根据他们反叛波及的程度给他们定罪劳改,罪行多的判刑终身,罪行少的也有十几年。

齐国律中,对百姓和官员是两套律法,百姓除拐卖、行凶、强奸等特别严重的罪行是判处死刑外,其它罪行基本以劳改为主,劳改期限从三个月到终身不等。

至于官员,劳改期限是最少三年起步,涉及贪污基本上是劳改二十年起步到诛三族。

如果有招供其它人的行为,那罪行则着酌情降低一等。

由此可见,朱由检个人到底对贪官痛恨到何种程度。

当然,朱由检也不是要求官员个个节俭,在对齐国官员的俸禄上,他还是比较慷慨的。

在任官员,除了正俸外,还有年俸二成左右的年终银。

以一个从九品的基层官员来说,正俸加年终银,一年的收入是十八两银子。

截止天启三十五年,齐国的粮价是两文一斤,而一亩田地在施加各种化肥过后的出产基本也就是三百五十斤左右。

再扣除化肥的成本,种一亩地的利润也不过六百文罢了。

齐国的分地情况则是国民人均十亩,土民人均三亩。

也就是说,一户五口之家的国民收入不过三十两,一户土民收入不过九两罢了。

这种情况下,一个普通从九品基层官员的收入等于二十亩田地的产出。

加上齐国许多商品价格便宜,因此经过朱由检自己的走访,从九品的基层官员可以轻而易举的养活六口人。

不能说顿顿大鱼大肉,但饭桌之上总是少不了肉类的。

目前就齐国来说,仅有土民是没有办法顿顿吃肉的。

不过对于肉资源丰富的齐洲大陆土民来说,肉对于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奢侈的食物。

与肉相比,反而是齐国带来耕种的小麦、水稻才是他们比较想吃的东西。

他们的饮食和国民不一样,但当他们有了各种谷物和调料后,他们也发明出了适合自家口味的食物和菜肴。

对于部落时代的大部分土民来说,他们根本没有民族之分。

在国民到来前,他们只有部落之分。

朱由检对于齐国的治理政策,主要还是以分配生产资料为主,但同时所有生产资料名义上都是属于国家的。

齐国的教材和大明的教材虽然大体相近,但细分下来却不是一种。

齐国讲究国家、集体,究其原因是比较简单的。

现在齐国的耕地,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朝廷用劳改工配合拖拉机开垦出来的,今后也会如此。

劳改工用劳动来减少刑期,国家获得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然后把生产资料交给百姓。

换而言之,这过程中百姓是不需要做什么的,只要老实等着分地就行。

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分地过后,以生产队为基本单位来使用拖拉机,进行耕种的同时将粮食售卖给村官所(王店)。

村官所发放货币,再在同时进行收税,将农业税收走。

以现有的劳改工数量来说,这个政策在未来二十几年是不会有变化的。

只有等到劳改工的数量骤降,那齐国才会改变基础政策。

官员需要了解、清楚的是,是国家和百姓养活了他们,给了他们俸禄,而不是他们给了百姓活路。

“近来犯事的官员逐渐增多,夏允彝那边有消息传回来没有?”

朱由检和孙应元他们走在细腻的沙滩上,边走边说。

“传回来了一些,国内还是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不满足的贪官污吏,基本都按照《齐律》判刑了。”

黄龙回应着,同时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道:“殿下,我还是认为对这些贪官及其家人应该直接杀了。”

“话虽这么说,但要真的这么做就很难了……”孙应元听后接过话题,他很清楚齐国那么做,那可就真成诸藩之中的众矢之的了。

和孙应元想的一样,朱由检没有回答黄龙的问题,而是岔开话题道:“烺哥儿和焕哥儿他们如何了?准备什么时候回国?”

朱由检将话题引到了诸郡王的身上,孙应元也帮着岔开话题,接上话题回答道:“淄博郡王刚刚毕业,他回信说想在大明再历练几年,看样子是准备参加恩科,踏入官场。”

“踏入官场……”朱由检呢喃,随后叹了一口气。

说他不想自己那几个孩子是不可能的,他现在比较希望的就是朱慈烺他们毕业之后会返回齐国来帮自己的忙。

尽管齐国的国事并不多,但他却能在处理国事之中,同时教导朱慈烺他们。

他现在让大明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了下去,但齐国这边还需要一个继承自己想法的人。

“回信,再给他三年的时间吧。”

朱由检说罢,转身向着千湖沙漠走去,黄龙和孙应元也先后跟上。

这封信在两个月后送到了朱慈烺的手中,不过他的动作比朱由检预想的还快。

在他拿到这封信的时候,他已经以恩科全国第九的身份,成为了大明南州东洲府方丈县的知县。

“呜呜——”

刺耳的汽笛声将朱慈烺拉回了现实,他抬头看向了自己的面前,出现在他面前的,是被誉为南州海外三岛中最大的方丈岛。

方丈岛,即另一个世界新西兰的南岛。

至于南州行省的海外三岛,也分别是方丈岛(南岛)、蓬莱岛(北岛)、日南岛(塔斯马尼亚岛)。

这其中,日南岛归平东府节制,但由于天启十九年日南岛人口突破二十万,因此被朝廷设为日南府。

相比较日南岛,方丈岛和蓬莱岛则是因为距离南州遥远而被单独设为东洲府。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