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828章

作者:北城二千

东洲府的府治主要在北边的蓬莱岛,因为蓬莱岛相比较方丈岛更为平坦。

大明登陆方丈岛始于天启九年,正式开发方丈岛则是天启十三年。

方丈岛的面积很大,南北长一千四百余里,东西五百余里。

不过,虽然方丈岛很大,但其全境多山,山地面积占据了该岛的五成以上。

加上茂盛的雨林,世居山中的土民,因此大明对方丈岛的清理工作直到天启十八年才宣告结束。

从天启十九年开始,方丈岛才迎来了移民。

过去的十六年里,方丈岛陆陆续续涌入了五万人,而他们大多都生活在方丈岛东部沿海的狭长平原上。

“方丈县在方丈岛东部的平原上,岛上从北到南有一百多个村子,九个镇子,县城的人口只有不到两万……”

“说真的,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想来这里。”

方丈县东港码头上,当蒸汽船只靠岸,夏完淳一边唠叨,一边和朱慈烺走下了船只。

他们来到了码头上,听着夏完淳的吐槽,朱慈烺的注意力都被码头和远处的县城所吸引。

东港码头并不大,能容纳的船只也极为有限,毕竟这里处于大明疆域的最边缘,而且四周没有敌人和海盗,可以说是个混吃等死的地方。

在夏完淳看来,如果朱慈烺真的想要步入庙堂,他应该去可以建立功绩的地方。

“我觉得这里很好,你不觉得吗?”

朱慈烺走在码头上,看着来来往往穿着江南纺织布衣的百姓们,他从没有觉得这么放松过。

这里的移民基本上都是浙江一带的移民,因此码头上贩卖的小吃,还有茶铺的一些茶叶的产地都以浙江为主。

好在到了天启三十五年,大部分百姓都是上过官学的,因此官话的口音很轻,不至于让朱慈烺遇到听不懂的尴尬境遇。

普通的码头被他们转了几圈,基本上没太多可看的。

和中原一样,整个码头都由水泥生铁构建,唯一不同的就是远处的方丈县没有城墙,所有房屋没有遮挡的就能暴露在他们的眼前。

朱慈烺走了走,从码头走到县内,县内的许多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和大明差不多。

熟悉的人力抬举拦路杆,熟悉的水泥地,熟悉的十字路口和十字路口上的摆钟。

一些等待客人的四轮马车,有的是敞篷的,有的是带顶的。

除了它们,还有天启二十五年兴起的齐国公共马车。

两匹肩高一米五以上的大挽马拉拽着上下两层,可以坐十个人的公共马车在城内以固定的路线行走。

只需要一文钱,你可以坐到任意站点下车,基本和后世的公交车差不多。

这样的城市公共交通,都是朱慈燃从齐国学来的东西。

朱慈烺和夏完淳上了一辆公共马车,他们坐在二楼,可以露天的看到四周风景。

按照规制,方丈县的主干道只能有八丈,辅道六丈、街道四丈,巷道两丈。

朱慈烺他们要前往县衙,因此走的路基本是主干道和辅道。

坐在二层,感受着前面吹来的风,朱慈烺和夏完淳好奇打量街道两侧。

其实各地的街道两侧都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各种花卉、成衣、吃食的店铺。

朱慈烺在过去的七八年里,利用暑假和寒假去了大明铁路和轮船能抵达的各种地方。

从最北边的岭北,到现在最南边的南州,在他看来,百姓们过的都还算不错,只是对于一些胡乱收税的现象是怎么样都难以杜绝的。

他来这里,就是想知道,杜绝胡乱收税是不是真的有那么难。

带着这种想法,他被一楼车夫摇铃铛的声音拉回现实。

由于方丈县并不大,因此马车不过走了三里路就把他们送到了目的地。

车夫并不知道哪个客人会在哪里下车,因此每到一个站点他们都需要停车,然后拿起一个铃铛摇晃三次提醒。

这样五秒后,如果还没有人下车,则是前往下一个站点。

“这里的车夫过的肯定很滋润,我看了看,他们是巳时四刻上班(9点30),酉时散班(17点)。”

“就这样每个月还有九百文的俸禄……”

夏完淳吸了一口气,似乎在说这钱相比中原好赚太多了。

“没办法,人少只能提高俸禄了。”

朱慈烺笑了笑,随后和夏完淳走进了县衙。

对于朱慈烺的到来,方丈县的县丞早就知道了,甚至对于朱慈烺的身份他也一清二楚。

对于齐王长子的朱慈烺,他根本不敢怠慢,也不敢刁难。

由于大明走的都是流官体系,因此不存在万历时期地方胥吏给官员使绊子的现象。

基层的官员也是拿俸禄的,他们只能在这里任职三年就要被调走,因此无法形成什么力量来阻碍新到任的县官。

朱慈烺有夏完淳的帮忙,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弄清楚了方丈县的情况。

方丈县的百姓有五万六千七百余人,其中近九成百姓以农牧为主要收入来源。

当地的产出主要包括水稻、羊肉、牛肉、羊毛、乳制品等畜产品。

虽然地方偏远,但当地每年的农业税和商税也能达到七千二百多两银子。

不过,当地的官员数量一共有五百七十多人,每年仅仅俸禄的基本支出就达到了九千多两银子。

除了这些,还有五百多惠民药局、养济院、环卫局等等不入品级的办事人员,每年支出又是五千多两银子。

因此,在过去十几年里,方丈县一直是需要大明输血的一个偏远县城。

如果这种地方发生叛乱,大明会不会救援都还两说,毕竟在这里驻扎官员,简直就是长期赔本的买卖。

像这样的县,在大明还有大大小小二百多个。

因此,今年恩科策论的命题就是如何解决这二百多个县的贫困和收支问题。

朱慈烺的策论得分八十九,排名第七十七,如果不是其它考试把他的分数拉了上去,恐怕他顶多也就能得到一个镇长的官职。

他能得到方丈县的官职,也纯粹全靠没有人愿意来这里。

就连朱慈燃得知他要来方丈县,也是派朱和垠亲自上门,好生劝说。

不过,朱慈烺却不以为意。

他觉得,既然他的策论没有拿高分,那就说明他的想法不切实际,远离了生活。

既然这样,那他就得补足自己的短板。

他来方丈县,就是想知道,怎么样才能解决大明这两百多个县的负支出问题。

另外除了这个问题外,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来这里解决。

想到这里,朱慈烺侧头看向了书房窗外的庭院,摸了摸下巴:“都来到了这里,爹总不能叫我回去监国了吧……”

第660章 番外篇(九) 天启三十八年。

天启三十五年,在朱慈烺为知县治理方丈的时候,一场战事也被点燃了。

和朱由检估计的一样,当“三十五年战争”结束,欧洲各国那已经建立起来的常备军自然不可能裁汰。

常备军既然存在,那就必须要有存在的意义,不然以各国的财政,很难一直养着常备军。

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几个国家还能将国内部分常备军调往了北利未亚,与摩洛哥、奥斯曼进行北利未亚争夺战,但其它国家就很困难了。

作为战后国力尚存的几大强国,法国陷入了马扎然和孔代亲王的内斗中。

神圣罗马帝国则是在斐迪南三世的治理下,努力想恢复战前状况而休养生息。

英国则是过去几个月经历了不小的震荡,盘踞在威尔士的克伦威尔在苏格兰反叛军和王军交手的时候攻打了苏格兰。

六月,苏格兰被克伦威尔说服平定,英国形成了北部议会军克伦威尔,南边王军查理一世的局面。

双方都在厉兵秣马,准备着统一英伦三岛。

几大国都在忙于各自的事情,而高度集权的瑞典既没有人敢挑战古斯塔夫二世的权威,又没有什么政党内斗。

这样的情况下,古斯塔夫二世没有带兵渡过波罗的海返回瑞典本土,而是带着军队在波美拉尼亚休整。

就在众人都以为古斯塔夫二世已经厌倦战争,不久之后将渡海回国的局面下,六月十五日,瑞典对波兰宣战。

作为国王,六十一岁的古斯塔夫二世依旧披挂上阵,带领五万装备大明燧发枪的军队向波兰发起进攻。

七月一日,瑞典攻陷但泽港,还在使用火绳枪的波兰骑兵在遭遇装备五万装备燧发枪,并且拥有六百门六磅炮的瑞典军队袭击。

他们节节后退,不久丢失了但泽港,还在后续的三个月里陆续丢失了波茨南、托伦等地。

冬月初五,古斯塔夫二世占领了波兰属利沃尼亚的迪纳堡。

对于瑞典军队的闪击,波兰军队沿着诺泰茨河布防。

冬月二十五,卡利什在中午升起白旗,投靠了瑞典,从此受瑞典国王保护。

此后,在古斯塔夫二世的带领下,瑞典军队没有遭遇抵抗就进入华沙,占领了整个大波兰。波兰国王卡齐米日出逃至西里西亚。

古斯塔夫二世得到消息,随即准备向克拉科夫推进,并包围两个月拿下了该城。

天启三十六年初,波兰国王卡齐米日前往波兰南部,在当地重组军队。

似乎是上天不想灭亡波兰,二月初五,被誉为北方雄狮,瑞典大帝的古斯塔夫二世在行军途中突发高烧,瑞典军队停止了向南推进的战争。

由于古斯塔夫二世没有死在吕岑,并且多活了二十四年,因此他并没有像历史上一样只存活一个女儿。

他在这二十四年里生下了七个孩子,但有六个不幸早夭。

唯一存活下来的孩子是阿尔文,眼下的他年仅十四岁。

在得知父亲病重的消息过后,他急忙乘船渡海赶往了南方,而古斯塔夫二世也在二月十九日被送回了但泽港。

父子二人见面的同时,古斯塔夫二世交代阿尔文,希望他信任将领,学习大明的军事和政治,要时刻警惕波兰、丹麦和沙俄。

三月初五,古斯塔夫二世病逝于返回斯德尔哥摩的路途中,享年六十一岁,阿尔文继位。

年仅十四的阿尔文继位后,由于其年纪过小,因此他的姐姐克里斯蒂娜为其游走贵族之间。

此时,由于古斯塔夫二世的去世,瑞典停止了对波兰南部的深入。

不过,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内,驻守在波兰境内的瑞典军队不断遭到游击队追击,因此民间和贵族们想要议和的声音也不断变大。

同时,沙俄由于不敢南下和东进来进攻蒙古、大明,因此只能把矛头对准瑞典。

四月九日,沙俄在利沃尼亚挑起战争,三万射击军团将瑞典第二大城市里加包围。

不过由于此时西欧和北欧已经对东欧形成武器迭代,因此在两万瑞典军队抵达里加后,沙俄三万射击军团被击溃,里加之围被解。

值得提及的是,由于《维也纳贸易合约》,因此丹麦并没有加入战争。

此刻,谁都知道了一件事情,只有靠近大明宗藩体系的国家,才能在接下来的长期博弈中利益最大化。

丹麦国王在瑞典和波兰、俄罗斯开战的时候,心思都放在了和齐国建立外交上。

七月初二,丹麦和齐国在京畿府东京城签订《东京贸易合约》。

这其中,主要贸易物品是丹麦的牲畜和齐国的谷物。

此时的欧洲粮食自给率并不算高,加上丹麦在三十年战争中没有取得历史上那样多的利益,因此平稳国内物价是它们急需做的一件事。

不过,当国内粮食和物价接近平稳,丹麦也不出意外的将加入战争。

阿尔文没有历史上卡尔十世那么疯狂,他继位后主要还是以巩固古斯塔夫二世的成果为主,因此北方战争没有爆发。

倒是相比大北方战争,奥斯曼帝国和西班牙、荷兰、葡萄牙等西欧三国的战争可以说打的不可开交。

在默罕默德四世的指派下,五万奥斯曼军队抵达了埃及地区,而此时,埃及以东的沿海疆域已经被三国瓜分殆尽。

西班牙吞并了最接近埃及的城邦土地,并在那里驻扎了三千燧发枪军队,拥有五十门大明制造的六磅火炮。

尽管这个时期的奥斯曼帝国已经引进并生产了燧发枪,并且模板还是大明的“步铳”,但他们的冶铁技术和产量相比大明,实在是太低、太差了。

因此即便十年过去,奥斯曼帝国的燧发枪的装备量也不过仅仅四万支罢了。

欧洲“三十五年战争”结束后,面对需要发泄的各国,奥斯曼帝国的力量显得十分虚弱。

九月,西班牙费利佩四世集结两万西班牙军队,对奥斯曼帝国手中的埃及发动进攻,葡萄牙加入战争,史称“南方战争”。

欧洲在经历变化,大明同样。

以朱慈烺治理的方丈县来说,朱慈烺根据方丈县的气候、土壤情况来对症下药。

考虑到运输的问题,朱慈烺对当地以经济以畜牧业同时,加大了羊群的圈养数量。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