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38章

作者:北城二千

“你倒好,出了皇城,连家也不知想。”

“写封手书三千余字,关切我的不过百余字,倒是比那些文官的奏疏更像奏疏。”

“额……”听着好皇兄的抱怨,朱由检不由有些尴尬。

他哪里会写什么肉麻的句子,而且信中那百余字都不是他的口吻,是王承恩感觉亲情味太淡了,为他添上去的。

这件事要是被好皇兄知道,估计自己又要被说教一番。

想着、他只能道:“这次去昌平,发现了不少事情,因此对哥哥冷落了一些。”

朱由校也不以为意,拉着他继续走,很快就胯步走进了乾清宫门,从正厅入了养心殿,见到了一桌子饭菜。

“且坐下边吃边说。”好皇兄吩咐一句,随后便拉着朱由检坐在了自己的旁边。

在饭桌两侧、还有王安和魏忠贤、客氏三人。

朱由检对他们三人点了点头,就当是打了招呼,随后坐下拿起来筷子,一边夹菜一边将自己所了解的辽东情况告诉了朱由校。

这其中许多事情,听得朱由校眉头就没有舒展过,一直紧皱了一刻钟。

过了数秒后他才开口道:“依弟弟只见,江南的那群官员,是故意压着漕银和漕粮,随后让北地粮食价格高涨后,先叫商贾北上售粮,随后粮价平抑在北运漕粮?”

“应该是如此,不过漕粮的事情不能轻动。”朱由检生怕好皇兄上头,叫人去查案,继续道:“眼下齐楚浙宣昆等诸多党派都在粮食上卖弄文章,牟取私利。”

“我的想法是,眼下辽事混乱,先将辽事控制,以川兵和浙兵镇守辽沈二城,随后再一点点裁军,将辽东局势控制住。”

“至于辽响,为了避免克扣,当在两军抵达辽沈,裁军之后再发放。”

“为了避免辽人继续北上投虏,当从四川、湖广等地购入粮食,走海运贩卖辽东。”

“这……”听到要走海运,朱由校立马皱眉道:“如弟弟所说,若是走海运,自然会被百官为难,这旨意若是下达,恐怕立即就会被内阁和六科驳回。”

朱由校很是无奈,朱由检离开的这段时间,他连倾述都只能找客氏和魏忠贤两人,这两人又没有什么真才实干,只能帮他舒缓情绪,却拿不出好办法。

眼下朱由检回来了,他也开始了大吐苦水。

首先就是他的很多圣旨都被内阁和六科驳回,其中一封便是想要戚元辅领兵护送漕银北上的圣旨。

因此对于朱由检想走海运的想法,他只能叹气。

不过怎么走海运,平抑辽东的粮食这点,朱由检早就有了想法:“哥哥不用担心,怎么走海运这点,我已经有了想法,只是需要哥哥帮忙罢了。”

“喔?你且说说”听到这话,朱由校也来了精神,想知道朱由检有什么好方法,而朱由检也缓缓道:“方法很简单……”

第76章 浙党势大

“方法很简单,那便是找几个毫无背景的人,以商贾的身份,从事南粮北贩的行当!”

朱由检一开口,朱由校便觉得脑中灵光一闪,当即追问道:“弟弟的意思是,不走朝廷,而是拿出一笔银子,叫人去买粮北贩?”

“正是!”朱由检解释道:“走朝廷的路子,内阁和六科都可以驳回圣旨,正面对战不利。”

“倒不如直接扶持一些没有底子的人,从四川、湖广等地购入足够多的粮食,随后顺江而下,走海路北上,运抵辽东。”

“这……”朱由校听后,皱眉道:“可大海汹涌,若是海船出了什么事……”

“哥哥勿怕。”朱由检安慰道:“这事情不可能一分钱都不赚,不然便是哥哥的内帑岁入六百万,也撑不住辽东三百万百姓。”

“最简单的便是哥哥拿出银子,随后在四川、湖广以三百文,四百文购入足够多的粮食。”

“粮食可以现在江南一带贩卖,等取得了江南士绅、官员的信任,再加入北上贩卖粮食的路子。”

“三百文的粮食,运到江南便是五百文,运到辽东便是一两。”

“如此数次,百万银子很快便能连翻数番。”

“……”听到这话、朱由校微微皱眉。

他不是傻子,知道这样做是可行的,因为江南官员是得利的一方。

三百文一石的粮食,从四川运到江南,卖五百文钱,那么三十万两,便能收获五十万两。

除去船只和工钱,恐怕第一趟就能赚几万两。

并且以他兄弟二人的身份,随便叫一些水师卖出舟船,便能获得数以百计的船只。

江南商人大多为海商,看不上这点利润。

数百艘船,成本便是几十万两,再购入足够装船的粮食,那么成本又是几十万两。

一次性拿出上百万两,这种商人太少了,并且早就垄断了各个行业。

盐酒矿茶丝绸……

这五个行当可比粮食要更加暴利,粮食朱由检还能插一手,但这五个他是万万插手不进去的。

先不说里面站着好多明朝藩王,便是南方的勋贵也是一大批站在其中。

因此走粮食才能救辽东,才能赚钱,让他养得起军队。

“王安!”

忽的、朱由校开口了,而王安也凑上前。

“内帑还有多少银子?”

“尚有二百三十七万两……”王安老实回答,而朱由校听到后,只能对朱由检道:“朝廷需要用银子的地方还很多,我先拿三十万两给你,若是此事不成,弟弟就收手再想其他吧。”

从语气中朱由检能听出,好皇兄并不认为自己能办成这件事,但朱由检却对自己有自信。

实在不行、他就叫好皇兄把自己的藩地封到大琉球去,直接提前登陆大琉球,招募饥民,开垦田地。

大琉球单单平原就可以开垦数千万亩耕地,只要人够多,他完全可以在三年内开垦数十万亩。

只要三年后这数十万亩开始有产出,那么后续就能扩大。

只要有百万亩耕地,哪怕三十赋一,按照大琉球的气候特性,一年贡献几万石粮食和十几万两杂项还是比较轻松的。

再说难听一点,他直接摆上水师,在那里做一个拦路虎,把郑芝龙的行当提前给干了。

虽然不如后世吹嘘的年入千万两那么多,但五六十万两也是有的。

各种加起来,六七十万两银子和几万石粮食,足够他养一支一万多人的人马了。

到时候大明真的要亡了,他就带着好皇兄,解放自己跑南洋去。

想到这里、朱由检便点头道:“哥哥放心、这件事情就交给我就行了。”

“嗯……吃饭!”或许是对这件事不上心,朱由校见朱由检不再说后,便和他开始聊起了昌平的一些趣事。

也就在他们聊着的时候,文华殿的一个偏殿内,几名官员也端坐着,气氛严肃。

“景文兄,这次五殿下急匆匆的样子,恐怕又要掀起什么事了。”

殿内、最先开口的是方从哲,他称呼着孙如游的表字,而孙如游听到他的话后也道:“细细想来,那浙兵本就是去了昌平后,才有了南下募兵的本钱,也才有了万岁妄图叫他们押运漕银北上的想法。”

“看来我们小看先皇留下的这两位了……”

孙如游紧皱着眉头,倒是左侧一名官员突然道:“倒不如直接想办法,叫那五殿下妄图掌控御马监的想法破灭?”

“什么办法?”孙如游有些讥讽道:“御马监本就是天子选锋,加上有自己的草场皇庄、可以说自给自足。”

“眼下又是五殿下掌兵,除非万岁对五殿下起了疑心,不然不可能叫五殿下从御马监中撤出。”

“兵权还是要管的,最少把羽林三卫撤回来。”方从哲打着圆场,但躺下的姚宗文却道:“我曾问过英国公,他的意思是、羽林三卫空额太多,弄回来也是麻烦事,不想沾惹。”

“倒是巧了!”一名官员忽的讥讽道:“吃空饷被京察的时候,对我等好声好气,眼下需要办事了,却知道自己吃空饷的事情了。”

“好了,刘巡按,眼下好事先想想你自己吧。”方从哲皱眉开口。

这刘巡按听到方从哲的话,也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因此只能闭上了嘴。

他是当初梃击案的第一个审理官,由于曲庇犯人张差,前几日被东林党人王之寀再度弹劾,眼下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得到了提醒后,他闭上了嘴,倒是姚宗文道:“虽说英国公不想召回羽林三卫,但那羽林三卫空饷大半,加上御马监那边也是如此,恐怕五殿下想要练兵也没有人用。”

“就御马监的岁入,怕是养不活这三万兵马,到时候五殿下就知难而退了。”

“赚钱的门路很多,只要五殿下愿意,大笔商人会向他投来名帖。”孙如游打断了姚宗文的话。

对于那群商人来说,只要朱由检向朱由校求些茶引、盐引,恐怕每年交上几万两银子十分简单。

因此、面对这样的局面,孙如游想了想后才开口道:“司礼监走出的奏疏需要盯好,关于茶引和盐引的事情,不能让五殿下弄到手上。”

“只要控制了这些,就御马监的岁入,一两万兵力无足轻重。”

“至于戚金那边,还是派人去试试,能和解最好,实在不行,就用上别的手段。”

“嗯……”此话说出、所有人纷纷点头,并在确认无事后,纷纷退去。

只有那孙如游,眼神阴鸷,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第77章 野心

“额啊……”

一大早、朱由检就伸着懒腰起了床。

昨天和好皇兄促膝长谈一夜,睡觉的时候又怕自己动作太大,把他惊醒,因此睡得并不是很舒服。

他扭了扭脖子,看了一眼身旁。

空荡荡……

转头看向拔步床的床帘外,阳光明媚,一看就知道是睡过头了,好皇兄已经去文华殿常朝去了。

“承恩?”

“奴婢在……”

朱由检叫了一声,王承恩果然出现在了拔步床外,而他也翻身起床道:“来、更衣。”

说着、他走下拔步床,而乾清宫的宫女也自觉上来为朱由检更衣,洗漱。

“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殿下,眼下已经巳时三刻了,万岁正在文华殿处理奏疏,顺带上课。”

王承恩回应着,而好皇兄的遭遇让朱由检咋舌。

作为一个九五至尊的天子,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上朝也就算了,常朝完了之后还需要上课,估计得等到午时以后才能有自己的时间。

“还是做王爷好啊……”

吐出口中用来漱口的茶水,朱由检也换好了衣服,走出了偏殿,并见到了正在训斥宫女的客氏。

“五殿下醒了?需要奴婢叫御膳房做早膳吗?”

客氏一见到朱由检,顿时收起了教训宫女时的尖酸刻薄,老实的行礼。

不过朱由检却摇头道:“客巴巴辛苦了,我还有些事情需要回勖勤宫,今日就回勖勤宫吃好了。”

说着他迈步向外走去,不过刚走出乾清宫,又一步迈回来道:“若是哥哥回来了,可以叫哥哥通知我,我从御马监带来了两匹小马驹,可以去谨身殿的后左门外纵马。”

“奴婢领命……”听朱由检这么说,客氏老老实实回礼,而朱由检见状点了点头,便带着王承恩离开了乾清宫。

等他们走出乾清宫的宫门,一直在这里等着的陆文昭也带着象辂前来。

朱由检在王承恩的搀扶下上了象辂,随后便叫人向勖勤宫出发。

待象辂行走,朱由检叫锦衣卫们离开十步开外,叫王承恩驾车,陆文昭陪同,如此之后才开口道:“叫人前往四川湖广贩卖粮食的事情,你心里有没有人选?”

“回殿下,卑职已经选好了一个人。”陆文昭回道:“此人便是殿下提拔的锦衣卫总旗卢剑星,是个良家子,至今没有婚配,父母早亡,没有可以威胁的把柄。”

要选人下江南,那么这个人就不能有破绽。

只要他有破绽,那么就容易被文官攻破和拿捏。

因此、卢剑星的背景和实力、脑子都是上上人选。

“就他一个人?”朱由检微微皱眉,而陆文昭回礼道:“自然不止、还有十几个身份和他差不多的锦衣卫,都是办事情的一把好手。”

陆文昭说完、朱由检没有回应,只是在思虑应该怎么做。

过了片刻、他才开口道:“既然这样、那你叫卢剑星去勖勤宫候着,我待会看看。”

“是!”听到这话,陆文昭知道这件事情稳了一大半。

就这样、象辂载着朱由检向着勖勤宫而去,一盏茶后重回到了阔别近十日的勖勤宫。

由于王承恩的交代,勖勤宫早早做好了早膳。

椒醋鹅,烧猪肉,猪肉撺白汤,羊肉水晶饺儿,绿豆棋子面,豆汤,泡茶。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