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315章

作者:天子

朱万简瞥了一眼,道:“我说大嫂,你是故意装糊涂还是真糊涂?你不知道娘有多厌恶老三家的人是吧?简直就是仇敌!

“这么多年了,连这点觉悟都没有,怎当我朱家之妇?这小子都已经跟我朱家划清界限了,还能算是我朱家人?”

“闭嘴!”

老太太实在听不下去了,习惯性地又喝斥起来。

朱林氏看了看在场几位,她知道今天自己是来受气的,就算这个婆婆不像这个二伯兄一样嘲讽四房,估计也不会给她这个儿媳好脸色看。

姜咏荷不依不饶:“既是朱家之孙,血脉在,姓氏在,人情也在,不能因为家产分割,便不当一家人了。”

此话一出,朱嘉氏再次瞪了过去。

平时大儿媳妇一心礼佛,即便参与家族中事,也少有这般言辞强硬,坚持她自己的观点。

此番就算不是有意跟她顶撞,朱嘉氏也有一种被人冒犯的不适。

朱林氏道:“娘,此事可告之公公……那边?”

朱林氏书香门第出身,知书达理,再加上她跟朱万泉都是关起门来过小日子,夫妻恩爱,跟这个大家族的高压氛围格格不入,但本身作为家里的寄生虫,四房平时很难跟家族利益产生纷争。

吃白食的,也就不好意思要求太多,只要每天有吃有喝,丈夫还有希望考中举人,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但她明显不知朱家内部纷繁复杂的关系,问了一句看似贴切,却非常不合时宜的话。

“此事不得告知内院,谁若说漏嘴……莫怪老身要他好看!”

朱嘉氏厉声喝道。

朱万简诧异地问道:“小浩子考中举人,还考了个解元,这事也不跟老爷子说一声?不至于吧?”

连朱万简都想不明白老娘作何想法。

就算他嘴上说,朱家有多不待见朱浩,但其实心底也觉得,这是大好事,宣扬出去对朱家的名声有着极大的帮助。

就算你老太太心里再不爽,也应该知道什么叫因势利导吧?

你对外人藏着掖着我能理解,生怕被人说你欺压三房结果人家争气,一跃而成为人上人,但你瞒着老爷子算怎么个说法?

“娘是怕,有些消息泄露出去吧?”

姜咏荷又插了一嘴。

朱嘉氏忽然从病榻上坐起来,中气十足:“这个家,到底谁做主?”

咦!?

莫非刚才是在装病?

就算朱林氏这样单纯的人,也看出来这个婆婆不对劲了。

姜咏荷道:“若是朱浩到京师参加会试,入朱家问安,该当如何?”

朱万简不由惊讶地打量大嫂,他听出来了,今天大嫂是字字戳老太太的心。

有点针尖对麦芒的意思。

朱嘉氏冷笑不已:“他要来,将其挡在门外便可。当初在安陆时,他便从不曾单独入庄子拜访,生怕家里边将他扣留,难道现在敢来?”

“那可说不定呢……”

朱万简故意大声说道,“现在人家是举人,社会地位不一样了,有官府撑腰,只要他带来的人发现他没回去,一定会让官府来我们府上讨要。”

老太太勃然大怒:“你们一个二个是要造反吗?!”

又是中气十足的暴喝。

这下更坐实了她无病呻吟的真相。

三房人各自不作声,没有再与之争辩。

“朱家乃勋贵之家,锦衣卫出身,以武立府,从来不需什么文试功名,一个举人能比得了实职的锦衣卫千户?你们该知道,这家到底将来应当如何维持下去……不效忠陛下,不效忠朝廷,朱家迟早是要倾覆的!出个举人,能改变一切吗?”

朱嘉氏当面训斥儿子和儿媳妇。

朱万简道:“大哥倒是挂了个锦衣卫千户的职,请问他现在何处?对家里边有何帮助?”

朱嘉氏道:“他留在安陆,盯着兴王府,此番兴王世子被押送至京城,就是被朝廷看管起来,充当人质的,我朱家的差事仍旧没有变化!

“不过,今日事只有你们几个知晓,谁若泄露出去……家法侍候!到时你们也将不再是朱家子孙!”

朱万简咋舌,小声嘀咕:“啧啧,这边刚考个举人,那边就把兴王世子逮到京师来圈禁,这局势变化太快,实在看不懂。”

……

……

朱浩一行过黄河后,一路坦途往京师赶去。

此时终于有人找到朱浩和唐寅一行,乃是苏熙贵派来的人,告知朱浩有关其在湖广乡试中考中解元的消息。

唐寅和朱浩听了都很高兴,陆松却犹自带着些许疑虑:“事情作准么?”

出行在外,人都不在安陆,也不在武昌府,光靠有人来传话告知,还是这么大的喜事,总是让人有所疑虑。

唐寅道:“苏东主不远几千里派人来报讯,料想不会有偏差,人是从武昌府赶来的,应该是得知确切消息后立即上路……安陆那边恐怕要迟些时候才能把信送来,估计我们到京师后,消息就明确了。”

唐寅对朱浩的才学很推崇,三年前随随便便帮公孙衣辅导一下,就把公孙衣培养成了举人,此番朱浩考个解元难道很稀奇?

朱浩撇撇嘴:“听说我那孽徒,也考取举人,名列第三十六,早知道的话把他带上,一起到京师,省得这小子留在安陆不思学习。”

陆松听完,下巴都快惊掉了。

那个曾经院试都通不过的无能书生,被范以宽在进学路上判了死刑的迂腐商贾子弟,考中生员还不算,现在居然考中了举人?那朱浩到底有多大的本事,是不是跟着他的人……都能出人头地?

“哎呀!”

唐寅不屑一顾,“你又泄了几道题给他?估计他写的文章,也是你帮忙写的吧?”

朱浩道:“先生,做人要讲良心,你以为我是神棍,没事天天算考题玩呢?我连主考官是谁都不知道,考题从哪儿算起?别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你的徒孙现在都考中举人了,你应该高兴才对。来,笑一个!”

第412章 再出锦囊

唐寅很想打人。

但无论嘴上跟朱浩争得多凶,心里还是为这个便宜弟子感到高兴,当晚就在客栈里,由唐寅做东,为朱浩办了一个简单的庆功宴。

除了朱浩和陆松参加外,连娄素珍也一并出席。

“此番,乃是为朱浩考中举人而庆贺,他在本次湖广乡试中,拔得头筹。”

唐寅面带欣然,开始在娄素珍面前吹起了牛逼。

娄素珍未料到,眼前少年小小年纪就是解元公,一双妙眸落在朱浩身上:“公子仪表堂堂,少年之身英气不凡,早早便考中举人,且与令师一样都是解元,将来造诣未必在令师之下。”

朱浩笑道:“哪里哪里。”

听起来是自谦,其实朱浩很想吐槽,我取得多大成功,跟唐寅这货有多少关系?称呼他一声先生,纯粹是遮人耳目而已,你问问他自己敢受这师尊之名吗?

再说了,唐寅造诣很高深么?

让我像他一样蹉跎半生?

省省吧!

“来来来,喝酒喝酒。”

唐寅这一路都小心行事,谨言慎行,这么多日子早就憋坏了。

难得今天能找到借口喝酒,自然想酩酊大醉一番。

酒鬼就是酒鬼,想的就是自己畅快。

陆松摆手:“出行在外,差事着紧,请恕卑职不能饮酒,以茶代酒吧……毕竟今晚在下还要守夜。”

显然陆松比唐寅有分寸,人家本来就是兴王府的人,知道执行任务比什么都重要,哪跟唐寅这样一高兴就得意忘形?

娄素珍问道:“如今我等出行在外,不知陆老爷此行京师具体是何差事?”

唐寅往门口看了看,确定门窗关好后,这才低声道:“不是跟你说过,乃是去京师,暗地里相助兴王世子吗?”

娄素珍求证一般问道:“世子被朝廷扣押了么?可是有危险?”

唐寅一怔。

他看出来了,现在娄素珍急于想知道朱四到京师后是怎样一个境遇,到底是继承王位照例进京师朝贡兼完成既定的继位程序,还是说被扣押为人质,再或是朝廷觉得有宁王谋反的先例,要先将朱四控制起来?

对娄素珍来说,其中的差别,会影响到娄家的利益。

“这个……很难说啊,到京师后一切都会明了。”

唐寅说话间望了朱浩一眼。

他对于朝廷的意思并不是很明确。

现在兴王府上下讨论的都是朱四可以在年底前回安陆,但朱浩之前曾提过朱四很可能会被长期扣押在京,还曾信誓旦旦说朱四这两年可能继位,但也有可能文官想弄个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在京师,平时为质子,一旦发生大事可以随时将其扶上皇位,因为人在京师比较好控制。

“来来来,喝酒。”

唐寅见酒桌上氛围有些怪异,急忙招呼喝酒,老酒鬼在调动酒桌气氛上还是比较有经验的。

酒过三巡……

其实只有唐寅一个人在喝,就连娄素珍都没有往杯子斟酒的意思。

唐寅脑袋晕乎起来,笑着问道:“朱浩,你说我们到京师后,首先要做何?”

朱浩道:“到京师后,先弄个大戏班,唱几天堂会……”

唐寅、陆松和娄素珍都用怪异的眼神打量朱浩。

心里琢磨,你小子是不是有些过分啊?

是觉得眼下的庆功宴不够过瘾,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到京师后要好好“逍遥”一番?

“这……咳咳,回头再说,回头再说。”

唐寅很尴尬。

想到旁边有娄素珍和陆松,老少二人说话不方便,或许朱浩这么说纯粹就是为了施障眼法呢?

不然怎么解释去弄戏班唱戏?难不成朱浩真有此意?

“喝酒喝酒。”

唐寅兴致很高,继续自斟自饮,酒桌上就他一个人在那儿蹦跶。

……

……

朱四一行,比朱浩等人提前几天抵达京师。

到京城后,丘聚带朱四一行抵达紫禁城附近一个五进院的大宅,除了将朱四安排住进去外,连同骆安等王府护卫都安置在院子或周边民宅里,并不妨碍这些人日常保护朱四的安全。

“孤未来就要住在这里吗?可否随意出入?”

朱四记得临走之前母亲跟自己说的话,要变得像一个真正的兴王,必须在太监面前保持威严。

丘聚对朱四说话还算客气:“世子殿下,您现在尚未继承王位,在此居住能确保您的安全,若非要离开宅院的话……出了任何差错,都是下人承担不起的。所以锦衣卫会派出人手在周围保护,京营也会调动人马……若是您非要出入的话,后果……得由您自行承担。”

差不多就是威胁了。

你在这里,好歹能保住一条小命,可离开这院子,死不死就不归我们管了,你死了也是活该。

朱四虽然年少,但能听出丘聚言语中的不善,暗地里恨得咬牙切齿,神色却波澜不惊,没有任何情绪上的变化。

等丘聚等人离开,院门关好。

骆安先安排人手,做好防卫工作,并把歇宿起居之事安排妥当,这才近前:“世子……”

刚要叙话,却发现朱四正在抹眼泪。

“我……我没事……骆典仗你有话便说吧。”

朱四神色平静。

骆安心中不忍,这一路上,他看到朱四坚强的一面,还以为世子已经长大成人,有了决断,现在才知原来很多时候朱四都是在人前强撑,其实朱四不过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眼下经历的是权力斗争中最残酷的一面,弄不好小命就要没了。

骆安道:“眼下陛下出征在外,暂且没有班师的迹象,听闻如今朝中大臣都在劝陛下回朝,若是迟迟不归的话……您继位之事也要延后,那您……”

朱四一脸沮丧之色:“我明白,皇帝不回来,我就要被关在这里,暗无天日。”

骆安急忙宽慰:“世子放宽心,这里并不是囚笼,您真要出去的话,卑职等人将会誓死保卫您的安全。”

“算了吧,骆典仗,那死太监的话你没听到吗?他其实就是告诉我,只有在这里,他们才不会对我下手,若是我离开……一切后果都要我自行承担,我没有兄弟,如果我死了,那时兴府将不复存在了吧?”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