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
特别是对方一开口,就立足在拓宽推理小说名气,让不看推理的也能看,立意眼界就不同啊。
韩藏自己是二十七岁了,审稿时只想“给我一个惊天的谜面”“我还要一个惊艳的解答”“杀人动机要让所有人都猜不到”。
两人高下立判,韩藏感觉自己第一次见识到天才是什么模样,比他想象中更夸张。
四十多分钟后抵达酒店,韩藏把车停好,就问,“小顾老师,是先回房间放东西,还是见见我们编辑部?”
这声小顾老师就叫得特别顺畅了。
“先回房间吧,反正晚宴应该都会见面吧?”顾陆说。
“晚宴时间我给您发消息。”韩藏说。
帮忙办理入住,韩藏把顾陆送到电梯口就折回会议室。
马迭尔宾馆曾经冰城最豪华的酒店,当前经过几次重装,也是不错,完全达到星级水平。
顾陆把东西这些放好,然后给简社长回电,前面在航班上关机,所以简社长发信息留言。
“简社长——快了,快写完了。”接通电话,顾陆才知道原来是催稿的。
“哈哈哈,”电话那头是简社长爽朗的笑声,“我怎么听说,我们的小顾作家去参加《岁月推理》的线下作者会了。”
还真不是简社长有意调查,主要圈子就那么大。
“小顾啊,明明是我先来约稿的。”简社长说。
“咳咳——真的快写完了,最多还有半个月。”顾陆说。这话是没错,正文内容是都码完了,但插图还没搞定啊。
“两周是吧,没问题。”简社长嘱咐一句,“在外地注意安全,那我就不叨扰了。”
说完对方就挂断电话,顾陆深吸一口气,《小王子》一定要给力啊!
话分两头,说说韩藏。
“接到小顾老师了吗?”高主编问。
韩藏点头,“没出纰漏。”
“怎么样,我们《岁月推理》最年轻的签约作家,是什么样的?”高主编问。
这问题让其他编辑也把注意力放过来,人嘛,好奇心都是旺盛的。
第69章 我的天!
“小顾老师牛掰!很尿性。”韩藏说,“没聊多少,但感觉思想很前沿。”
思想前沿?这形容词,别搞捧杀啊。李诺、肚肚等编辑都默默想着,人家还只是个孩子!
韩藏也没多说,等到宴会众人自然知晓。
当下不是空闲时,因为很快又要出酒店接人,就像肚肚接完猫三狞,又连续接了两位作家。
大概五点半,31名答应到场的签约作家全部入住房间。
通知晚宴六点开始,在宾馆二楼。因为小顾老师不经常上Q,所以韩藏提前打电话通知。
也是首次线下聚会,所以彼此都不熟悉,特别是多数作家都不爱社交,气氛一时局促极了。
高主编在后面准备发言稿,所以也没人热场子。
还好混进了一个社交恐怖分子猫三狞,真名毛山明,白衬衫扎在牛仔裤里,长得人模狗样,见人就打招呼!
“你好你好,我是猫三狞,就是连载《读心人》的作者。哥们,我看你长得很帅,请问你是?”
“哥们别走,你是哪位?《岁月推理》有好几位我喜欢的推理小说作家。”
自来熟是一种力量!很快,猫三狞和会场大半的人都打招呼,局促的氛围一下缓解太多。
但见他突然挠头,自言自语,“这活动还可以带家属吗?”
“嘿龙龙,你知道那是谁家小孩吗?”猫三狞问现场最粗壮的齐鲁大汉边龙。
“可能是编辑的吧,作者应该不会携带家属。”边龙合理推测。
猫三狞点头,感觉言之有理。
“也不知道钟修是哪一位,我很喜欢他的《太阳塔》,书名这么光明,但内容却很阴暗。”猫三狞张望着他没打招呼的几人,“分尸熬煮,太符合我胃口了。”
“要说变态的话,我认为上一期那个叫顾陆的作家也不逊色,并且是让人起鸡皮疙瘩的那种。”边龙说。
“顾陆确实是,侦探明智塑造的不像福尔摩斯,更像莫里亚蒂教授。”又有一位作家加入聊天。即使是再内向的人,一旦聊起感兴趣的事物,依旧会畅所欲言。
既是作者也是读者,有自己喜欢的作品。
现场共五桌,每個席位都有一个小牌子,标清楚笔名,这样就不会坐乱了。
加上岁月推理的编辑,全场四十来人,五桌够用。
“真好运,和高主编一桌。”猫三狞说,“高主编可是我们推理界的传奇人物了。”
“钟修?我旁边是钟修。”猫三狞注意到身旁的标牌。
然后他就瞅见一个三十多岁的知性女子坐下,猫三狞脑子停顿一秒。
“那个姐们,伱是写《太阳塔》的作者钟修?”猫三狞带着疑问句。
“有什么问题?”知性御姐钟修笑着反问。
钟修和边龙这些都是笔名,她原名是钟秀秀,感觉太秀气,所以取了个钟修的笔名。
推理小说很多利用时间差的诡计,她不喜欢,所以含修理时钟之意。
“咳咳,万万想不到,《太阳塔》居然是一个这么漂亮的姐们写的,太惊奇了。”猫三狞说,他的自来熟貌似只针对同性,面对异性顿时磕巴了。
“女性写推理的是少,不过阿加莎·克里斯蒂可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推理小说家之一。”钟修笑盈盈地说,“我从小就喜欢奇怪恐怖的东西。”
突然她脸色变了,她瞅着同桌的正对面,“对面的弟弟,你没坐错位置吗?”
坐错位置?猫三狞目光挪过去,瞧见了刚才见到的编辑家属。
“各位哥哥姐姐好,我是顾陆。”顾陆起身自我介绍,他总有一种在COS小学生柯南的感觉,卖萌叫哥哥姐姐。
“顾陆?”
“你是顾陆?”
“《目罗博士不可思议的犯罪》《天花板上的散步者》《D坂坡杀人案件》的作者?”
“今天貌似也不是愚人节吧?”
等等声音响起。
顾陆的自我介绍吸引了不少人,因为绝大多数作者都对一期三篇,并且风格吊诡的顾陆有印象。
“真刺激,我原本以为钟修是女的就够刺激了,没想到顾陆还是个学生,刺激!”猫三狞喃喃自语。
“?”边龙有点说不上话,他上下打量在他眼中无比小巧的作者,这么小个娃娃是什么个思想,能写出让人起鸡皮疙瘩了的作品?
更惊讶的是知性姐姐钟修。《目罗博士不可思议的犯罪》《天花板上的散步者》《D坂坡杀人案件》是她心头好,所以才问了编辑,也同时注意到对方的座位。
“我的天……”钟修喃喃。
齐刷刷诧异的目光向顾陆投去,韩藏见状直想笑,他就喜欢大家这种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不过来不及交流,晚宴开始了。
“1998年,黔省出版社出版了80部阿婆作品,适逢互联网已在国内兴起。1999年4月,上海网友琶吉建立了阿加莎·克里斯蒂中文站。2002年7月,网站附属的阿迷推理论坛正式成立……”
高主编讲述着AC论坛的成立,以及论坛为读者带来了多少作品。
说了一大堆,顾陆梦回前世工厂老板视察,噢就是他前世念完中专然后被分去的配件厂,如果反对就不给毕业证的那种。
老板噼里啪啦说了一大通辉煌历史,顾陆知道眼下场景不同,只是触发了上辈子的这段记忆。
“希望我们《岁月推理》的常驻作家可以写出很好的推理故事,成为中国的柯南道尔,中国的阿婆。”高主编结束语带有祝福。
常驻作家就是签约作家,至少在岁月推理是这样。
讲话结束,现场礼貌性的掌声响起。
“兄弟,我们加个联系方式吧。”猫三狞主动说。
紧接着齐鲁大汉边龙等人也互换联系方式。
钟修没动弹,她神情复杂,本来想象是,顾陆一定是个对人性有深刻观察的中年男子,所以才想交流一番。
结果——是个学生,学生对社会有什么观察啊?什么都没经历过。
不得不说,钟修有点刻板印象,经历的长度看年龄,但宽度和年龄关系不大。
交换着,顾陆手机没电了,但没关系!
顾陆的手机有三块电池!根本不怕没电,当然三块算少,他见过张禹东有五块。
按照标牌坐下,顾陆、猫三狞、钟修、高主编、肚肚,他们这一桌,算是主桌了吧?
都是作者编辑,肯定是边吃边聊……
第70章 打不通
“猫三狞老师,新系列什么时候开启?”
“可能还有一段时间,有一些逻辑上的问题要抚平。”
“推理小说的逻辑是小说之魂。”
“《太阳塔》结局想好了吗?特别期待收尾的篇章。很多作者不擅长结尾,但钟修老师是少见的越到结尾行文越精彩的作家。”
“想好了,大概还有两期稿子完结,剧情内容有条不紊地推进。”
高主编无论社会地位,亦或是推理小说圈的辈分,都在高位。所以他们这一桌的话头由高主编掌控方向。
紧接着,高主编挑起圆桌上众人都可以参与进来的话题,“你们觉得推理小说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会更加职业化,”猫三狞说,“侦探是法医,又或者侦探是警察这类型,从过审和趣味性来说都占据一定优势,我认为是推理小说的未来。”
“没想过。”钟修慢半拍接话。
她有轻微“偶像破碎”的失望,心中一时郁结,压制了想表达的欲望。
“小顾老师怎么看?”高主编说,“韩林森可是给我们编辑部的大家说过,小顾老师年龄是小,但对推理小说行业非常具有想法。”
怎么还点名了?正吃着松鼠鳜鱼的顾陆放下筷子,还没吃几块呢。
来之前,顾陆其实就准备了点内容。自己这么小的年龄,肯定是谈论的焦点。与此同时,也是个好机会,趁着还能在高度上领先,展现一两分“天才”之资。
猫三狞、钟修、高主编等圆桌上其余八人,都看向年龄最小的签约作家。
“我看推理的时间并不长,所以我就随便说说,要是有不对,还请哥哥姐姐随时指证。”顾陆先给自己叠甲,“个人看法,以后推理的发展可能会走向设定派。”
设定派?一个新的词语冒出来,众人洗耳恭听。
“犯罪诡计总会被写尽,所以人们才会在杀人动机方面很下功夫,如此,便是掀起社会派的原因之一。就比如说,最基础的密室诡计都被玩出花了。”顾陆说,“所以我认为,加入新设定的推理小说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举個例子,有一种药可以分裂出平行世界,但平行世界的a死亡,会连累所有世界的a都死亡,那么我们可以埋藏多个平行世界叠加的诡计。”
顾陆也是根据未来的记忆来总结,日本在推理小说圈子一向是领先的,而日本自19年后的获奖作,就很少有纯粹的本格推理了。
“不一定非要是科幻设定,也可以抛出带有陷阱的设定,世界貌似存在一个神明,神可以直接说出凶手名字,经过事后验证,神灵都是对的。”顾陆说,“但这一次神灵说了个不可能是凶手的名字,那么是神灵的错?还是这个人犯下了不可能的罪?”
“一点浅见。”顾陆道。
话语落下,在座众人都陷入沉思。
领先一步是天才,领先十步是疯子。原起点老板陈天桥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在05年国内智能机都没影子的年代,大搞泛娱乐,所以凉凉。
顾陆细心观察着众人的神情,他摸不清自己说的话是领先了几个版本,可别被当成疯子了。
“强设定的介入可以多元化诡计的范围,小顾老师对推理小说的建议是高屋建瓴。”高主编感慨,“当前推理的同质化确实是非常严重,扩展范围确实是打破同质化的最佳方案。”
编辑和作者思考的角度不同,好比猫三狞想的是对方举的例子是否真能落地成书。
结果——一想一个不吱声。
都可以随着例子发展下去,猫三狞首先就十分认同眼前顾陆的想象力。
“聪明小孩是这样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猫三狞心里想。
“那么写传统推理必死无疑吗?比如阿婆这种。”韩藏开口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