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293章

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

  暗戳戳的,就是点《小王子》的文学性不足。

  作协有三大奖项: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童话文学奖。鲁迅是两年一届,其余两个都是四年一届。

  第十届有五部长篇童话文学获奖。对的,每一届都是四五部长篇获奖,所以小王子提名落选了,顾陆有点不服气。

  严锋的话,有不少作家支持。

  曾经说过,作家是个圈,顾陆刚被纳入北大文学圈?之所以打问号是,北大文学之前没这个整体概念。

  严锋则是西北文学圈的,西北圈那是由来已久,有支持的言论太正常了。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平面国》《福尔摩斯先生》都是非常精彩的作品,但文学性——凡是有一定文学素养的人,都该知道,这几部作品的文学性有限。”

  西北圈晨小龙这样说,名字肯定是笔名,不是真名。

  “或许顾陆老师对全国优秀童话文学奖有误解,这并不是一个通俗作品的奖项。”

  “全国优秀童话文学奖是国内最权威的童话奖,评委席都非常专业。一个作家未获奖,就对评委席产生质疑,这个行为是非常幼稚的。”

  等等言论。

  这件事倒没在互联网引起了什么反应——说句实在话,网络的性质“永远追求爆点,永远追求新鲜”。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上热搜。

  可在线下的文学圈就好像影响很大,出版行业从业人士都在闲暇时讨论这件事。

  旗帜鲜明的分成了两类,严锋类是“人不行别怪路不平”,其余一类是《小王子》没获奖确实有点毛病。

  只不过后者一类,大多数都不会站出来发言。废话!站出来发言不就是在批评作协有毛病吗?作协不敢收拾顾陆,还收拾不了你?

  故此,舆论胜利者都是严锋一类,七月份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结束了。

  八月。

  若是灵异开篇,会称呼为四阴月。

  当前的话,我们称呼为“壮月”,壮月来源也是“壮者大,八月阴大盛。”

  从含义来看,确实如此,严锋为首的作家,真是阴风大盛!

第378章 不讲科学

  “晨哥我敬你一杯,敢在所有人都不说话时,说出真相。”严锋举杯,“晨哥的作品,难怪会被夸奖为风骨如魏晋名士!”

  翻译翻译,你站出来帮我说话,谢谢了。

  旁边的作家也共同举杯,口中都是夸奖。别说作家圈子了,普通人喝醉酒了,也会你捧我,我捧你。

  “顾陆在文学领域,只有《聊斋新义》。而这个系列也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晨小龙喝得到位了,因此说话口气就非常的大。

  他继续说,“顾陆这个年轻人的作品,本身就没什么价值!”

  “咳咳,就别这么说了,我们还是要给年轻人留一个面子。”严锋马上说。

  他可不敢完全否定顾陆,少年中国说、外交四部曲,可都是受官方认可的。

  即便严锋没怎么认真看过,但也能说两句——顾陆就是占了年龄的优势,就是运气好。其余真就一般。

  “不过严老师,第十届有五部获奖作品……”酒席上有人提问。

  言下之意是,五部作品别人都不跳出来,怎么就你出头了。

  “《骆驼铃铛响》是当年最出名的童话作品。”晨小龙马上帮忙回应,“顾陆的目标肯定是这部作品。非常的明显。”

  严锋虽没说话,但也赞同的点头。他也认为顾陆在说他不配。说《骆驼铃铛响》比不上《小王子》,对面都骑脸输出了,他肯定是要反驳的!

  顾陆:?

  “严肃文学还是有门槛的,顾陆还太年轻,跨不过这个门槛。”

  “让他写写主题文章还行,其他的,别多想。”

  “他吃了年龄太小的好处,被捧上了不应该到达的高度。”

  你一句我一句,纷纷开始蛐蛐一个比他们小十几二十岁,算是他们晚辈的作家。有嫉妒的,有人云亦云跟风的,有所持长辈派头的。

  有时还真应证了那句话——朋友不必有共同的喜好,只需要有共同的敌人就行。

  啪啪——

  二两玻璃杯和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口中共同的敌人比卤花生和卤毛豆更下酒。

  天气转凉,酒桌上的战斗力也变弱了,仅有两个飞天茅台空瓶子,严锋一群人比往日更早的结束。

  “我就说晚上十一二点的月亮好看吧,一会是两个,一会是三个。”严锋抱着这样的想法睡过去。

  翌日清晨,阴雨天。对心情好的人,雨水是让一切变得展现的毛刷。对心情抑郁者,雨水淅淅沥沥,好像是胶水,把树木、街道、记忆一切变得黏黏的。

  雨还是那场雨,只是心境不同,意义就不同。

  没太阳的照射,严锋等人身上的酒味好像散不了,一团一团仍旧包裹着宿醉者。起身活动,就有发酵的味道外溢。

  《人民文学》8月新刊发布了。严锋等作家第一时间拿到了,因为他是按年订购。

  花城、收获、十月、人民文学的销量,一部分读者是来自作家。

  你想想,全国作家数,即便不算网络作家,也有二三十万。所以即便实体大衰落的情况,人民文学的销量依旧每期三四十万,就是这么来的。

  头天喝酒了,白天清醒,喉咙口干舌燥,倒了一杯隔夜茶,当前也管不了许多了。

  严锋拿着三本文学杂志回屋,分别是人民文学、诗刊、收获。

  前面人民文学宣传了,顾陆的回归短篇将在八月份刊登。大张旗鼓的,严锋就是看不惯。其他读者,包括他都没在这待遇。他本人无所谓,主要是写儿童文学,可其他作者内心能舒服吗?

  没什么好大不了的,严锋想着,“又改写聊斋,或者是阅微草堂笔记?”

  刊物的导读篇,推荐了本期连载的三部作品,其中三个作家都非常熟悉。

  迟子建、池莉,不必多说。前者《额尔古纳河右岸》荣膺茅盾文学奖,后者更是短篇大家,作品很多改编成影视剧的。

  最后一个是顾陆,和这两人放一起也是被抬咖了。严锋这样想。

  《侏儒》在结构、故事的进程、语言的简练,这些渐渐被忽视的技术要素上,给我们来了一次教科书式的复刻。而在内容和价值层面,顾陆也有精心思考。作品在情节推进中积攒着势能,无论对边缘人物的世相,还是对社会真实的猜测,都进行了描述。显现了作者非同一般的平衡力——藏锋的分寸。立足于马戏团描整个社会,在这个短篇,以灵怪利落而不是玄虚的语风自然而然地讲故事,十分值得一看。

  “教科书的复刻?”严锋嘴角泛起了不明所以的笑容。

  紧接着他看向这个短篇。

  一万来字,不多。哪怕是认真看,半小时也看完了。

  刚开始:就这?

  看完:这?!

  “好像真的有点东西,不过缺点也很多,写国外的故事没代入感,侏儒变帅之后所遇到的景象完全不符合现实的……”严锋只是一味从鸡蛋里挑骨头,总算是挑出来了不少骨头。

  良久,这些骨头化作一句话,“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篇文章肯定是超常发挥。”

  短篇是很考验一个作家功底的,作家厉不厉害,真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举一个地球和平行世界都有的作家例子“Shut up”,不谈论他人品道德如何。就他所写的《月光斩》《姑妈的弯刀》等带着奇幻色彩的短篇,前者还是第一届蒲松龄短篇奖的获奖作品,也是目前顾陆唯一获得的文学奖。

  看完之后,你能明显感觉到和其他作家之间的差距,Shut up领先很多。也会像余华一样感叹“妈的,怎么写得那么牛逼。”

  同样的,短篇怪圣埃梅的短篇等级和Shut up也差不多,就是明显的领先。

  一个文章,当读者看完都能了解到差距时,那么内行人看完更能感受到。

  严锋看《人民文学》的进度就留在了《侏儒》这一篇上。十几分钟之后,才翻到下一篇,然后他就明显能感受到,其余中短篇和侏儒之间隔着距离,包括其余导读的另外两部作品。

  “迟子建老师和池莉老师,这次连载作品的水平稍微是差了点。所以……”严锋的情绪上是不喜欢顾陆的,但理智的文学素养告诉他。即便放在人民文学的连载历史中,《侏儒》也是上品。

  唯一值得诟病的地方是少见的国外背景。严锋也瞬间能理解了,因为畸形秀是发源于美国而兴起在欧洲的展览。国内或许也有,但肯定不常见,更加没马戏团丑角这么普遍。故此,考虑到背景影响,侏儒就只能是国外背景。

  晨小龙等西北圈的作家还是耿直,因为真是帮亲不帮理,直接冲。

  哪怕《人民文学》连载的短篇是肉眼可见的好,依旧逮住过国外背景,以及马戏团太魔幻这两点进行攻击。

  大概在下午时,严锋发表了点评:

  “我们写,形成自身的风格,经过十数年或更久,每一次进步都是有迹可循的。残雪是对卡夫卡的模仿,阎连科是对DH劳伦斯的模仿等等都是肉眼能看出的,那么顾陆是模仿的谁呢?不清楚。顾陆的创作脉络模糊,甚至根本无法追踪。看完《侏儒》,我唯一的感想是,为什么短短四五年时间就能有这种进步?不单单是写作脉络了,从物种进化都不科学!”

  作家模仿也不一定全是成功,比方说我告诉你,郭小四模仿的曹雪芹红楼梦,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言归正传,严锋的这个言论。

  晨小龙和一众前面支持他的作家,全部感觉天塌了……

  “你看看,我就说了。文艺的圈子文化是非常浓重,但归根结底,文好可破。”人民文学副主编刘勇听别人讲着西北圈的趣事,不由评价了一句。

  “短篇文学方面的进步确实太大了——我举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从通俗水平上升到了快进教科书的水平。四五年时间虽然长,但对这提升感觉是太短了。”作协秘书长说,“刘主编,小顾老师还投了其他的类似的短篇作品吗?”

  作协秘书长田孟戈,依旧是几年前在会议上宣布小王子在日本取得各种成就的那位,精通六门语言。今年四十二。个人能力田秘书是挺强的,但不等于就能往上走。

  “肯定有的,”刘勇说,“小顾老师过几天就能发给我。”

  “有就好,因为我感觉严锋突然改变画风,就是想搞捧杀那一堆腌臜事。”田孟戈说,“当前很多人都关注小顾老师的第二个短篇作品。刘主编一定要把好关,宁愿没有,尽量不要低于《侏儒》。”

  田秘书对勾心斗角的事,完全是门清。所以一开口就找准了命脉。

  闻言,内心沉稳的刘勇也有点紧张了,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自古文人相轻,他对这些事情也了解,可不能耽误了小顾老师的复出。

  “其实吧,小顾老师对对这些事,根本就不在意。我早上才和小顾老师通电话了,压根就没关注。”刘勇先说,再回答,“小顾老师复出的第二个短篇,我一定会好好关注的!”

  那就好,田孟戈点头。

  确实也没关注,顾陆当前可开心了。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

  《嫌疑人X的献身》日本的影视版权卖出去了,富士电视台出价100万美金。日本动画和日剧重要程度都在电影之上,所以价格非常不错了。松竹株式会社给《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的版权购买价就只有1.3亿日币。

  再说个地球上详实的消息,17年云莱坞的东野圭吾专场,版权就一百到两百万。

  没办法,畅销君太勤勉了,每年两三部不动摇,顾陆穿越时已有八九十部作品。哪怕后期也写出《祈念守护人》这类还不错的作品,但畅销君写太多了,又没能再重现四大名作(恶意、白夜行、嫌疑人、解忧杂货铺)的水平。导致很多路人已不想看了。

  “嗯?怎么这么快就催第二篇稿子了。”

第379章 带来的自豪

  “快了快了,已经在写了。”顾陆对这句话基本形成了肌肉记忆,无论是入眼还是入耳,都这样回应。

  不过真是文件都没新建。

  主要是埃梅精选集里的短篇作品长度是一万多字,以顾陆的手速,半日能搞定。该说不说,他是有些佩服前世的网文大佬血红等人的。

  文抄不用想剧情,顾陆能保证时速三四千,可血红能时速五六千。

  曾经有位兼职写作主职知乎的人说得好,“以前作家都是随机更新,但就是血红和三少,这两人把环境搞坏了。”

  没多久,就收到对方的再度回复。

  [人编刘勇:不急!回归的第一篇《侏儒》开了个非常好的头,你知道吗?余心姚老师是好一顿夸奖。第二篇我们再接再厉。]

  瞧着副主编刘勇的回复,顾陆意识到,应该文学圈又有什么关于他的攻击了。

  很正常,顾陆大致能想到。像类似歌曲的歌曲唱的“我总是树大招风,树大招风……”

  “先把标题写下来吧。”顾陆选出了下次投稿的作品:《生存卡》和《大盗悔改记》。

  两篇的脑洞依旧非常的强横。

  前者讲述在未来,因为资源有限,所以按照每个人的贡献和重要性决定每个公民每个月活着的时间(发放生存卡)。比如你的生存卡是五天,那么这一个月你只有五天清醒,其余时间将坠入虚无空间。

  有钱的人可以购买穷人的生存卡,比如大富豪从六月三十日到七月一日,度过了一千九百零六十七天。这个故事里最有趣的设定就在于此,你购买的时间并非向后叠加,而是重置在这一个月内,甚至你的七月一号可以永远不到……

  看得时候起鸡皮疙瘩,故事里的穷人为了吃饭只能售卖自己的生存卡,和现实社会中为了活着一刻不停的工作,是不是有点相似?埃梅被誉为法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短篇家,真心是有道理的。

  至于第二个故事,脑洞也不小,等投稿时再说吧,顾陆把标题发在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里。就忙活起其他事了。

  还记得他是大外交国际智库的智库专家吗?

  好歹也是个编制,还是要去参观一下。

  智库专家研究院地图上是搜索不到的,如果不是赵主任告知,真要费一番功夫。

  “工作卡,也没给我啊?”顾陆被门卫拦住,迷糊了数秒。没有为难门卫,主要安保人员好像是兵哥哥,荷枪实弹的。

  响了两声之后,赵主任接通电话,尔后,顾陆简短快地把事说清楚。

  “抱歉抱歉,顾陆老师,这是我的工作失误。”赵主任在电话里声音突然升高,好像是被人踩到脚那样。

上一篇:五行劫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