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
“什么?”顾陆皱眉,“有点熟悉,好像在什么地方听过。”
“小顾你没听过才不正常。”简社长说,“广外的陈教授,对你为什么每一个长篇都换风格,还有短篇风格众多的研究。陈教授经过考察给出了原因,小顾你——你对自己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记不起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或许是怪力少女给他看过,或许是他自己刷到过,反正应该是没认真看。
“具体文章叫什么,我去搜来看看。”顾陆说。
简社长笑了笑,“具体?陈教授以及广外的学者、研究生,这几年几十篇是应该有的,说不定更多,具体我没关注了。”
写我?几十篇论文?汉字顾陆都认识,为什么组合到一起这么陌生呢?地球上贾平凹,是官方教育部门专门设立了贾平凹研究中心这个组织,研究作家。可问题是咕噜大王认为自己还没往文学方面使劲啊!
“别那么奇怪,小顾。就你百变的写作风格,被研究非常正常。”简社长说,“你自己去看看吧。”
实际上,陈教授如今的进展比简社长说得更夸张…………
第343章 可他这样
紧接着,简社长大概解释了陈教授的研究——教授大致认为有“依赖型”和“依恋型”两种。前面依赖型比较好解释,但后者就有些复杂了,凡是涉及到有父母的题材,就会表现得格外敌视,要么父亡要么母亡……
顾陆被简叔说得一愣一愣的,教授就是教授,比他更懂他。
“有点复杂,我也没弄懂。”简社长拍拍顾陆,“既然再出发,就再努力,最好发展出一门学科,我看顾学就挺好听的。”
要达到这一步,必须要足够努力。顾陆的努力能不能达到那是未知数,但有外挂就可以。外挂没关就算开吗?
慢慢的,讲到了出版的事。简社长笑,“小顾,我记得你还有一本科普类的书籍准备出对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顾陆先把脑中将要浮现的记忆压下去。
他回应,“暂时不会写,目前手上回归作《嫌疑人X的献身》之后,我预估是一部反乌托邦的科幻。前面看完了乔治·奥威尔和阿道司·赫胥黎的作品。特别是《美丽新世界》,给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美丽新世界确实是一部优秀的作品。”简社长说,“小顾看完有什么读后感?”
读后感,顾陆顿了顿,“我看完后问了自己两个问题——《1984》的世界和美丽新世界,我更愿意生活在哪一个?”
谈话中,方阿姨将桌面上的茶水换了。
“结果呢?”简社长问。
“简叔呢?其实我下一本科幻说不定是阿尔吉侬的续集。”顾陆问。
即便是多年过去,阿尔吉侬的剧情,简社长依旧非常熟悉,“续集?《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剧情非常完善,怎么续?”
“剧情上没关系,讨论的事物有关。”顾陆说。
两人聊着,简社长发现眼前的孩子不仅个子长大了,并且性格更内敛了。准确说不叫内敛,而是不轻易发表看法。
陪长辈结束,顾陆去陪“晚辈”。之所以打引号,是妹妹,也算不上晚辈。
一进入医院,他就听到一个好消息。
通过聊天得知,舒柔暑假要和家人一起来北京游玩,就可以和小姐妹见面了。
顾佳渝还八卦,舒柔上大学先后交了两个男朋友……
听女侠分享完他今日发现的有趣的事,顾陆顺势就说起读书留学的事。两个选择,国内的话,请一个专门的高考家教学习个一年多;另一个是国外留学。
“留学是……哥,我们家?”
顾佳渝想表达很多东西,但支支吾吾。她清醒了一两周了,说话更流畅,大脑也重启了,所以肯定也是考虑过自己的事。
“妹妹,我们家有钱了。”
顾陆读懂了对方想表达什么,难怪有句话说,语言只占据平日表达的百分之三十,动作和身体能读懂更多。
“我当然知道,哥你写很厉害……”
“不,佳渝你不知道。”顾陆摇头,虽说这几年文抄事业暂缓,可商业没停,钱真没少挣。
“你哥的身价现在至少有八位数了,我这里说的,不包括IP版权的价值,和固定资产。”顾陆比划,“我以前送你的小钥匙扣,还有印象吗?”
“小老鼠的钥匙扣?还是小狐狸的钥匙扣。都有印象。”顾佳渝马上回应,“我记得还有一套金属书签。我这些珍藏还在卧室里吗?”
“对,是它们。它们每年可以给我带来好几百万的收入。”顾陆预计以后还会持续增长。就好像2019年就四个月销售额,已比2017年全年更多。
核心原因是零零后长大了,可支配的零花钱更多了。
“收藏的东西,也都好好在房间里放着。”顾陆补充。
“小物件能挣这么多钱?!”顾佳渝双眼都亮了,完全被前面的话吸引,至于后面的则被她自动忽略。
“那每年得卖出多少个?市场还有挖掘空间吗?”顾佳渝解释自己的想法,她认为即使客户群体每人两三份买复数,也总有衰落的时候。
“每年都会有新东西。比如明年是小王子诞生八周年,会出纪念款的周边,也有盲盒。两年前是五周年,也会出新的周边。除此之外,还有和名创优品、森马的联名。”顾陆说。
还有H&M要联名来着,被顾陆拒了。
“也就是说,可以持续发行新东西……我懂了,每次逛街,看见新的小摆件,如果价格不贵的话,肯定就会买。”顾佳渝拍了一下手,清脆的击掌声,好像是她脑筋想明白的信号。
“哪个女生逛商场,不买点无用的小废物?都会买!”顾佳渝也没绷住笑了,“以我自己为例子,看见漂亮的皮筋就想买。只要可爱好看就行……这么一想,哇哥你好像能一本书吃一辈子,只要书籍能保证热度就行。”
“哥,怎么保持热度,你肯定很有一手吧?”顾佳渝作出洗耳恭听的状态,脑袋微微扬起,好像在期待《阅微草堂笔记》的奇闻怪事,展现出了巨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妹妹好像对挣钱很感兴趣——哦不对,每个人都对挣钱感兴趣。但顾陆说的“兴趣”是好像喜欢打游戏的那种兴趣。
“也多亏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顾陆大概说了为什么《小王子》作为童话可以讨论度居久不下,而其他经典童话除了《安徒生童话》逐渐低迷。
顾陆是深知短视频和微信公众号的威力,因此一开始就在这两个渠道宣传。
现在上微信公众号、百姓号、抖音搜关键词,蹦出来一大堆。
“一直以来,我们从未真正读懂《小王子》。”
“回到B375星球需要更勇敢的心。”
“好书分享:分享十句《小王子》中的治愈神句。”
“你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五本书,看过它你人生才完美。”
等等各种各样的。
说一句不客气的话,玩微信的年轻人,至少有两成人用小王子的语录发过朋友圈。
“好厉害,难怪互联网说哥你是预言家。”顾佳渝听闻,佩服连连,“从贴吧到微信公众号,最后到现在的短视频,真的每一步宣传都恰好踩在点上。让《小王子》能够常新。”
此情此景,让顾陆回忆起几年前,他首次告诉了妹妹投稿成功,也是一连串的夸奖。
紧接着顾陆又分享起如何宣传的小技巧,这技巧是郭大法惯用的,就是让新出的童话作品强行碰瓷[比肩小王子的童话作品]。毫无疑问,碰瓷作肯定不如《小王子》,很多东西的好看是经过时间检验的。
稍作介绍,郭大法是国内版权代理人。另外初中同学的爸爸律师王盛星也被顾陆聘请了。
也算是咕噜大王麾下三看板:姚小驹、郭大法、王盛星。
顾陆让妹妹好好想想,如果想去留学的话,想去什么国家。
这次没在病房留多久,因为教授突然打电话来有事,他肯定是要马不停蹄地赶去学校。
…………
天气晴朗。
高中生都是一堆一堆的,大学生就一对一对,毕竟哥布林都喜欢躲在宿舍里不出门。
“对学生就不该给这么多特权。我现在认为,当时就不该特招顾陆。”阮副院长摇头。
龚校长说,“顾陆同学是拿到培文杯第一名录取的,这符合中文系招生的传统。”
他也清楚共识这么多年的老朋友是什么意思,龚校长安慰道,“顾陆同学也是一名优先的学生。陆主任都夸奖了他,比一般同学知识面更广,对文字的研究也更深。”
校长就不那么在意。
确实如此,除非顾陆能成为下一位诺贝尔文学奖——但这不可能,因为瑞典近期没有优秀的汉学翻译家了。
抑或是成为柯南·道尔这种全世界知名的作家,也不太可能,几年前顾陆灵气焕发之际,也只是闯出点小名气。
排除综上两项,顾陆作家生涯,对北大来说,基本上谈不上什么名气加成。
“我知道,只是顾陆在八中就创作不断,但进了我们北大就停止了创作。”阮副校长说,“怎么?我们北大不能提供创作灵感和土壤?”
阮副校长在意这个,还有恨其不争。毕竟他想着八中对全国的影响力几乎为零,顾陆在高中都能飞得如此高,进入北大,那……不敢想,根本不敢想。
结果!
“创作这东西,谁也说不清楚。万一顾陆同学只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或者厚积薄发呢?”龚校长倒是心态平和。
厚积薄发有可能,但顾陆还有一年就毕业了,再厚积薄发和我们学校关系也不大了!
看同事还是一脸不忿,龚校长也没再出言继续纠结这事儿。北大天才太多,不像八中,顾陆可以说是天花板。
更准确的描述两位校领导的心态,龚没投入那么大的期待,而阮的期待非常大。
清华北大——可以说全国状元的聚集地。
“校长,外交部门的赵主任来了。”总务部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马上来报告。
他们都不奇怪为什么赵主任来访。因为北大和外交部门联系本就多,国际关系学院为官方提供智库和咨询,还会兴办中美智库媒体论坛等。
没一会儿,他们就与赵主任碰面。由阮副校长去迎接赵主任,龚校长没动,认真算,北大校长的行政等级比赵主任还高一级。
上茶,闲聊了一会儿。
也不知道官场是谁兴起的这规矩,好像直接说事,是对人的不尊重……也不对,普通人也这样,请人帮忙,也要寒暄两句,再用一个生硬的转折才说正事。
第344章 太正式了
阮副校长和龚校长放下茶杯,伴随着茶杯和桌面碰撞的清脆声,在场的三人都知道,“是时候了”。
“龚校长,今年七月十四日是法国国庆日的230年。”赵主任说,“我们原定计划是把大熊猫迎迎送过去。但法国驻华大使馆的迪博先生却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希望由贵校的学生顾陆写一篇相关的庆贺文章。”
由熊猫迎迎换成顾陆的文章?阮副校长和龚校长对视一眼,后者文章的含金量这么大吗?
赵主任也看出了两人目光的困惑,解释:“我们国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所以中国天才的文章更有份量。其次,顾陆同学在国外文化外交领域非常有名气。或许名气并没转化为书籍销量,但《不朽的逃亡者》《南极争夺之战》两篇文章,都各自上过西班牙和挪威的阅读理解。”
“这两篇文章是由广外陈教授、上交夏侯教授翻译的,中文版没发布在杂志上。”赵主任还补充了一句。
那确实很厉害。
龚校长推了推眼镜,“原来如此,难怪这么优秀的文章,我也不曾耳闻。”
“听说顾陆同学又开始创作了,所以希望他能够接受邀请。”赵主任说。
并非所有人都关注环球时报,有关顾陆重出江湖的消息,两位校方领导还真不知晓。
“我们校方会尽力配合。”龚校长说。
“国外根本养不好我们大熊猫,所以为了大熊猫,我们校方也希望顾陆可以答应。”阮副校长说。
“感谢龚校长和阮校长的配合。”赵主任感谢,其实根据迪博来说,他已经和作者商量好了,但还是在这里走个流程吧。
确定了一个时间,赵主任没再逗留,告辞离去。仍旧是由阮副校长去送。
十几分钟后,阮副校长再度返回。
“看吧,顾陆的优势还是很大的。”龚校长说。
“再大也大三了。”阮副校长说。
小了,格局小了,龚校长说,“还可以考研和读博。”
“顾陆他读研考博的几率不大。”阮副校长说,“我问过了。”
问过,你什么时候问过的?龚校长诧异。
阮副校长没过多解释。开玩笑,当初顾陆入校,他可是去畅谈了足足两个小时。
真是可惜,即便是回归,时间也不够了。阮副校长心中叹气。不过他以前只知道顾陆是国内青年领袖,国内地位颇高,因此哪怕内心由期待转为失望,也没直接与其有任何冲突,甚至碰到面了,还会带着笑意打招呼。
没曾想在国外文化外交领域也这么被认可。
…………
“好好好,没问题,柘城桑。你知道我的,我最听出版社的话了。”胜多内丸很顺心,写书需要积累,否则就只能搞烂活。胜多内丸写着费劲儿,就饮酒作乐,虽说有时不费劲也喝,俱乐部的妹妹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关键对他非常崇拜,情绪价值相当到位。
柘城看向胜多内丸家中的啤酒罐,以及满屋子的垃圾,目光闪过叹息。
日本对垃圾分类非常严格,每天扔什么垃圾都是固定的。且非常麻烦,比如一瓶方方的果汁。喝完了要把果汁盒剪开,清洗干净,盒衣和盖子还要分开丢。
故此,只要稍微懒散一点,就垃圾满屋。
胜多内丸没注意到主编的眼神,因为他心中的大石头落地。没写稿压力,可以玩得更疯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