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182章

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

  歌剧大奖

  歌剧最佳艺术审美奖

  等等三十多个奖项。

  颁发完,就该校领导上台进行闭幕式致辞。

  宋思源拿着演讲稿缓步走到颁奖台的中心。

  “本届五月青春艺术节,学生会同学们周密策划,老师们全力配合,给在场的人们带来了难忘的回忆。”宋思源道,“有谁知道青春艺术节为什么要安排在五月吗?”

  突如其来的提问。

  党宣部门的几个老师一怔,诶,校长怎么不按照稿子说话?

  和领导外出演讲差不多,校长的开幕和闭幕致辞,都是手下人写的稿子。

  “因为五四青年节!”萧乾的社牛兄弟扯着嗓子大喊。

  操场的社牛可不少,因此现场的喊声此起彼伏,瞬间就乱糟糟了。

  “五四青年节是因为我们中国作为战胜国,去参加巴黎和会。但我们没享受到战胜国待遇,也没能收回鲁省,甚至把巴黎和会把德意志在鲁省的权益全部给日本国。”

  “北洋政府迫于帝国主义的威压居然准备妥协。”

  “1919年5月2日北大校长蔡元培将外交失败的消息告诉了学生们。”

  “5月3日,北大学生在法科礼堂召开学生大会。”

  “5月4日,3000余人汇聚在天安门,他们高举着[还我青岛]的血书。不少学生留下遗书,因为他们抱着殉国的决心。”

  “这是五四青年节的寓意。”宋思源目光环视台下的学子,“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尤其是这样。”

  不少学生反应了过来,校长在引用教员的话。

  就连很没精神的萧乾,他一下子就严肃了起来。

  “今天的演讲内容是我临时改的,”宋思源说,“一开始我并不打算说这些。但看到了一篇精彩的文章,让我不由自主想到九十多年前的那群青年和学生们。”

  “给我们中戏的学子们分享下这篇文章。”宋思源说。

  下面同学走神的很多。

  也不能说不爱国,而是在当下环境非常难以触发。

  就好像萧乾的社牛兄弟,此刻左看右看,观察着学姐学妹谁更漂亮。中戏表演系的学生颜值颇高,所以看不过来,根本看不过来。

  但萧乾也见过,社牛兄弟在宿舍看99年的电影《横空出世》哭得稀里哗啦。

  很显然,多数同学对校长分享的文章不感兴趣。下意识认为老师、校领导喜欢的文章,和自己是有代沟的。

  “我就分享文章最后一段。”

  校长宋思源看着演讲稿: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中兴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

  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朽也,则吾中国为过去封建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自打在新夏社瞧见新闻,宋思源就自己去找了《少年中国说》。

  看了好几遍。

  因此念到此,宋校长就抬起头,直视着学生们。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蓝星则国雄于蓝星!”

  宋思源校长太激动了,看着人头攒动的学生。看着祖国未来的90后们,控制不了情绪,说话之间都“打标点”。

  情绪是可以传染的,而正巧的是,文字和语言都是很好的载体。

  全场逐渐变得安静,乃至于后面没声音了!

  低头玩手机,东张西望,脸上写着“为什么还没完”的学生们,此时此刻,唰唰!目光都看向了同一个方向。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一脸震撼的看着校长。本校学生、外校学生、社会人士都如此。

  人群安静着,但仿佛是定时炸弹爆炸前的安静。

  好一个,吾中国为未来中兴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

  好一个,少年雄于蓝星则国雄于蓝星!

  萧乾还是一样的站没站像,但从双眼无神变成了现在的聚精会神。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宋思源指着天空,又指向学校里面的景观河,“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中戏的新校区有一个小河,从秀水湖公园引出的。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校长宋思源的最后一句话,都有点破音,音响发出失真的嗡鸣。之所以这么激动,也是因为感受到下面学生们的情绪。

  环境是能够影响人的。

  掌声。

  “哗啦啦!”

  全场响起掌声,因为文章介于文言文和白话文。哪怕校长没口音,实际很多词语听起来,也不知道是那几个字。比如矞矞皇皇,听起来是“郁郁惶惶”。

  但联系前后文,能大概明白是什么意思。关键是最后几句,一段一段,气贯长虹,听得是热血澎湃!

  从技巧上来说,四个字四个字的大量排比,再加上每段都在押“ang”韵,听起来当然犹如排山倒海。

  宋校长的闭幕致辞,就是在干柴里丢手雷,轰隆!熊熊燃烧。

  “太燃了我想跑十公里”“我中华少年与国无疆”“我好像在网上看到过这篇文”“听校长念,比我在网上看还要激情澎湃”……

  学生的千言万语,最终居然整合成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为中华复兴而读书!”

  一位两位!

  十位数十位!

  成百上千位!

  更多人,声音越来越大,直至响彻校园。

  天空的太阳好像都没这么亮了,因为此时此刻出现了两个太阳。另外一个太阳是积极向上的所有青年们。

  站在领奖台的宋校长,听见响彻天际的声音,情难自抑的红了眼眶。中华复兴是有希望的!

  “好,好!同学们非常好!”校长宋思源话语有些哽咽,不过校长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所以很快调节好心情。

  他说:“这篇文章是作家顾陆写的。应该不少人看过他的作品,《小王子》《平面国》。”

  “我们中戏毕业的,很多同学以后都会进行文艺作品的创作。”宋思源说,“我希望我们中戏的学子,记得今天,要创作更多展现中国大地的作品,要展现我们新时代青年的作品。”

  走下了领奖台。

  预示着五月青春艺术节结束了,可震撼之情依然持续。

  好多人低头开始搜索顾陆这篇散文的全文。

  “顾陆顾陆,这就是他心中的祖国吗?少年中国!”萧乾内心激动。

  “我要往往死里学,我们少年已经没有退路了。”社牛兄弟心情澎湃,“我一定会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所以你准备每天学多久?”萧乾好奇的问。

  社牛兄弟说,“1小时!”

  “……”萧乾无语,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少年中国说》他能记一辈子。

  现场有两人和顾陆认识。

  她们是万万没想到,跑来中戏看表演,还能听到顾陆这名字。

  伴随着人潮退去。

  “表弟的文笔是真的好。”穆雪说,“我现在相信我爸爸的话了。”

  “什么话,叔叔说什么?”兆茗茗问。

  “顾家那一支祖坟是埋得好,祖坟冒青烟了。”穆雪说。

  “这是祖坟冒青烟的问题?祖坟被天打五雷轰才能出个顾陆吧。”兆茗茗又说,“还得是表弟啊!果然,我更想当大作家!”

  穆雪无语,你这玩意一阵一阵的。当真是符合大学生的精神状态,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说起来,刚刚的演讲,你拍下来了?”穆雪问。

  “当然拍下来了,本来就是为了……啊,我要牛逼了!”兆茗茗好像是突发大病,尖叫!

  之所以带相机,是因为兆茗茗也学顾陆,成为了哔哩哔哩的up主。

  五月青春艺术节的这几日,兆茗茗靠着拍摄校园歌唱比赛,涨了四五千小粉丝了。

  “小雪,我说如果,我只是说如果,如果我把今天拍摄到的校长演讲,然后齐声大喊,剪辑发布,会是什么效果?”兆茗茗问。

  嘶——穆雪倒吸一口凉气。

  另一边,中戏的教师楼。

  “校长你这次演讲真厉害!”

  “这个闭幕式致辞,我感觉可以写在校史上。”

  宋思源下来,老师们纷纷夸奖。这次倒并非是商业夸奖,确实好。

  “顾陆就读的八中校长是谁?”宋思源摆了摆事宜低调,他在意另一件事。

  这谁知道?老师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运气是真好。”宋思源感慨。

  “八中的校长叫常遇冬。”副校长搜索,并且道,“我还搜到了一篇文章。”

  副校长把手机拿给众人看[八中对顾陆的宽松教育,是在毁了这位天才]。

  文章发布在《渝报》上,由一个当地比较著名的作家发布的。

  里面说了顾陆不用上晚自习,然后还不用做家庭作业的事,经常在课堂上睡觉。这一系列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打探到的,有真有假。

  然后举了很多,因为疏忽管教,从而成绩越来越差的学生例子。

  并且还做出预测,这样下去,顾陆一定会泯然众人矣。

  文章发布时间是半个多月前。

  “这就很不对,”副校长说,“因材施教,有特殊天赋的学生,肯定是要特殊对待。”

  另一位老师也赞同,“顾陆要是我学生,上课睡觉,我都要问他冷不冷,万一空调开太低,感冒了怎么办。”

  “作业还是要做的,我帮忙做其实也没关系。”胖点的副校长说。

  校长宋思源总结,“特事特办,不能太教条化。至于太过宽松泯然众人矣。哪怕从现在开始,顾陆就没有任何作品产出。他也已经是二十一世纪文坛最大的天才。八中的校领导做得没问题。”

  都认为没问题。

  这批评的作家是什么妖魔鬼怪?

  大概说说懂事的八中校领导。

  蓬蓬——

  门被敲响。

  “请进。”常校长头也没抬。

上一篇:五行劫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