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
要是能向学习会分享那般,弄出点什么热点消息,那是喜上加喜。
“提前发布,这个提前是提到什么时候?如果提前发布的话,刊物社的社员怎么招?”顾陆没立刻答应,而是详细询问。
别答应自己办不到的事,这道理有人一辈子也学不会。
“还有一个半月放暑假。就不提前招募了,可以适当先邀请几名同学。”常校长说,“越早越好。”
越早越好,顾陆说,“目前刚定下名字和开刊文,很多东西都还不完善。我尽量。”
听到顾陆的回应,常校长满意地点头,毕竟是自己突然发布的任务。
正事说完,常校长才聊起闲话,“顾陆同学,你认为以后真的会出现你说的情况吗?”
“我只是就目前科技发展的趋势作出一个推断。惰性是刻入生物DNA的,人类是万灵之长也不例外。”顾陆说,“能阻止人类走向懒惰的只有贫穷和科技。”
顾陆前世最颓废时期,曾试过三天不下床——就玩手机。如果手机娱乐功能没这么强大,在床上是呆不住的。
经历过未来,说话就是自信。
“有没有办法解决?”常校长问,“如果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加一个青少年模……”顾陆猛然顿住,不行!不能成为孩子们最讨厌的人。
“到时候国家肯定有办法。”顾陆强行地改口。
不老实!不过常校长把此事记在心中。有朝一日他能高升到教育部门。真的发生这情况,一定请教顾陆。
没什么其他事了,顾陆回去准备了。
“最近国家关于文化领域很关注。”顾陆离开办公室时嘟囔,“全国读书会、科普学习会,还有现在的倡导青年自强,一个接一个。”
是哦,很多。
常校长想,应该是经济发展之后,对文化出海有更多计划。2012年不是还声势浩大地整了“杨帆计划”?但搞了一年,还没野生作家顾陆给力。
以上那么多全国性的活动,好像顾陆都有参与……常校长认为,这足以证明顾陆同学一流作家的身份。
另一头——
“汤圆汤圆。”
“过来,有大买卖。”
顾陆开了几个闪现回到教室。
人未到声先到,汤圆闻声抬头,瞧见在门外招手的顾陆。
收到信号,李古圆放下背到一半的课文,走去。
两人来到学生谈话的老地方“楼梯角的阴影处”。
地方效果:谈话保密+100%、增加50%神秘气息
“我们《少年》可能要提前发了。”顾陆将刚才校长讲的事告诉了李古圆。他也没做隐瞒。
李古圆沉默了许久,只听他思考后的第一句话,“那么,树人文学社那边帮忙的事,我暂时推了。现在全力搞我们刊物社。应该搞得及。”
“现在要确定我们《少年》厚度是对照什么杂志。我个人建议是《青年文摘》和《少年文艺》这类。”李古圆会提出问题,但同时也会给出建议。
良好的习惯,这就是顾陆总喜欢和汤圆商量的原因。
“厚度和篇幅就这类,很合适。”顾陆同意。
“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们一期就需要25篇左右的文章。一期控制在十万字。”李古圆说,“我写了一篇文。轱辘,等一会你可以审核下,应该可以达到要求。”
李古圆连《少年文艺》都可以过,上个校刊还审核什么?
因此,顾陆摆手说不用,但前者坚持,“我又不是你,这段短篇的水平稳得让人可怕。而我水平有高有低,肯定要审核。”
很有道理,这一点顾陆也没继续争执,因为他有外挂的事,自己知道。
“再加上开刊文,以及轱辘你说要让杂志编辑分享的一篇文,那么目前我们暂定的内容只有三篇。”李古圆继续说,“我们现在最核心的障碍是缺少文章,还缺少近二十篇。”
“我本来打算,暑假的时候去找外校的人,其他的就利用校园墙慢慢征稿的。”李古圆都和卢艺谈好了。
“文学社,现在文学社虽说名存实亡,被改为了话剧社,但还是有几个笔杆子。”顾陆说,“先去文学社征稿。剩下的直接用校园墙。”
“那也来不及。”李古圆冥思苦想解决办法。
“有办法,我们重庆大部分高中都有校园墙。”顾陆说,“而其他学校的校园墙管理人斑马都认识,我去找找,直接校园墙上大征文。”
对于校园墙,顾陆还是有几分薄面。
“好好好,有可汗大点兵的气魄!”李古圆拍手叫好。
“那就行动!”顾陆觉得,李古圆是他左膀右臂。
第271章 可以吹一辈子
李古圆投稿名叫《未能回忆起的花名》,瞧见这名字时,顾陆双眼瞪圆。
“未闻花名?”
难不成汤圆也是穿越的?顾陆看下去才松了一口气。
只是巧合,文章内容是李古圆讲述的是父母带他去逛花市。
不知道外地是否存在,山城花市是每隔一周,由成千上百家小摊位组成的市场。售卖花草植物,以及小猫小狗和兔鸟等宠物。
父亲想给妻子送花,但母亲嫌弃浪费钱。故事是以“我”的视角讲述,是幼年的汤圆,他当时也认为,妈妈应该更喜欢撑花(雨伞),因为更实用。
写文章时汤圆记不起那天父亲想买什么花。只记得母亲说“我又不是卅子小女娃(什么小女孩),要什么花。”
文章至此结束。
汤圆结尾的地方真有本事,有些网络作家断章故意留钩子,实际得到卖钩子的效果,让人感觉恶心!
相比之下,汤圆的结尾,有余韵。
至少顾陆看完会想,难道人长大了,就不配拥有一些美好的东西了吗?
“稿子有水平,甚至能过《少年文艺》《青年文摘》,投校刊浪费……”顾陆准备这样和汤圆说,但顿住。
汤圆也是社团副社长,开刊首稿,肯定要展现一番。
想明白这层,顾陆给李古圆的回复是:文章没问题,超校刊水准。
“那我就放心了,不给咱们校刊丢脸就行。”话是这样说,实际李古圆也有心气。
他有自知之明,既然认定轱辘比自己更厉害,那么起码校刊第二好的文章,他要拿下来!
大买卖开始启动之后,李古圆和顾陆就很忙碌。
当下不是社团活动时间,争分夺秒,也不能够等到明日晌午,李古圆就上教室去找。
先去高二10班,找弹珠。弹珠在他没加入前,也是文学社大名鼎鼎的笔杆子。
“刊登校刊?真的假的?”
“第一期还有上千册发行,我怎么感觉你在忽悠我呢?”
“还会出现在全重庆的绝大多数高中里?你说儿豁。”
“哦,顾陆搞的,没问题了。那你不用说儿豁了,我相信。”
弹珠前后态度的变化,是从听到社长是顾陆开始的。
不是八中人,是不知道顾陆在八中学子心目中的地位的。就好像不是闽省人,很难理解妈祖的地位。
“拿出觉得写得最好的稿子,越早给我越好,因为我们稿件拿到手,我还要去找肉肉。”
李古圆预备离开,转身干净利落。
穿行在人群中,转身——
“古圆,你来高二这边干什么?最近社团怎么样了?”背后有声音叫住他。
是好久没听到过的男声,李古圆回头一看,“万社长。”
对方是树人文学社的前任社长万白,快一个学期没见到了。
“社团最近挺好的,过几天要在小礼堂表演《悲惨世界》,好多领导都要来看。”李古圆回应。
“噢噢,那你是来找弹珠他们?社员的活动室批下来了吗?我老早就向吴老师申请……”
万白好像是嘱咐新兵的老班长,有千言万语。但话语还未落,就被班上同学打断,“掰掰(万白外号)快点,再晚要被老师批评了。”
下课也只有放水的时间,放完水要立刻回教室。
闻声,万白神色一变,“古圆我先走了,下次再聊。”
匆匆忙忙地离开。
尤记当初万白对社团的看重,招新结束,一个班一个班的给新社员发手册。
现在被关进了笼子——不对,李古圆想到,“是被架上飞行台。接下来就要雄鹰展翅了。”
八中双子星都行动着呢。
“斑马,有一件事要拜托你。”另一边,顾陆找到卢艺。
卢艺听着,顾陆开门见山,“我创办了一个新社员刊物社,旗下弄了個校刊《少年》,目前要征稿。用校园墙征稿是最快的。”
“!”卢艺瞳孔微微放大,原来学校的幽灵社团是顾陆创造的。合理了,他在学校拥有特别待遇就非常合理。
“你能联系上多少校园墙。”顾陆问。
“大概十三个。”卢艺说,“因为要了我们的授权,其中七八个要置顶有把握。其他要谈了才知道。”
卢艺自从成为八中墙的管理人,感觉“升级”了,见过太多投稿,让她变得谨言慎行。
就仿佛大脑安装了一个“中间人”,先把观点告诉中间人,再由公正的中间人审视,确定没问题才会说出口。
“可以提供一定的赞助。”顾陆说,“能给两三百左右。”
“嗯?”卢艺问,“那就是一千多,刊物社的经费有这么多的吗?”
“很多吗?刊物社每学期也有两万多的经费。”顾陆说,“毕竟钱要花在刀刃上。”
“……”卢艺沉默许久说,“我之前加入的舞蹈社,每学期经费才8000块。”
亲生和抱养的差距。
实际上,刊物社即便还没影,但经过几次增加,社员活动经费已是学校二十多个社团里第二高的了。
“可能毕竟是刊物社,需要打印校刊,所以经费稍微高了些。”顾陆说。
“如果是有赞助费的话,我能联系到很多的校园墙。具体我要先试试,不低于二十个。”卢艺说,“会心疼赞助费吗?”
“不差钱,主要是效率。”顾陆回应。
重庆授权的校园墙有13个,剩下的都是授权。毕竟这东西非常好模仿,要个授权也只是仪式,挺多不讲究的。
卢艺很靠谱,当天晚上就开始行动。
一中、八中、三中、育才、巴蜀等,23个高中校园墙,同时发布了一条动态。
[征稿启事:
八中校刊《少年》开始征稿了。
一、征稿目的
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稿件要求
散文、短篇、美文等文学作品(题材不限),2000字至8000字为佳,弘扬青年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三、投稿方式
1.如果是八中同学,投至校图书馆旁边的红色信箱。
2.如果是外校同学,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3.如果外校同学无法发送电子邮件,可将稿件送至八中门卫,李古圆收。
四、《少年》刊物介绍。
《少年》刊是由八中著名的作家顾陆,和副社长李古圆创建。虽然草创,但邀请了《故事会》《科幻世界》《新锐阅读》等多杂志的专业编辑进行经验分享。
……]
后面的征稿明细什么的,就不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