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
“卧槽,卧槽,这写的。”老李惊叹,这里面的台词真尼玛让人细思极恐,“这是人类的第二次进化,第一次与猿分开来,靠的是自然选择;这一次与穷人分开来,靠的是另一条同样神圣的法则: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瞧瞧老李的反应,他可是看了好多年书籍的老编辑,都能惊讶成这样,更何况上普通读者。
《赡养人类》如同一个炸弹,在科幻圈子轰然炸裂!
第171章 好好好!
“终产者的概念一出来,直接炸开了,资本主义的终点。”
“应该不会那么夸张,但这概念真心是寓言式,最后哥哥文明连空气都是私产,普通人不被允许出门,即便出门也要穿上防护服,否则就属于盗窃空气。”
“牛逼,科幻的终点是讽刺,什么预言,现在富人和穷人也不是一个物种啊!草啊,里面描写的乌鸡白玉这道菜,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把鸡丢了只吃里面包裹的豆腐……莫名其妙的真实,感觉有钱人就这样。”
好评如潮!
当然肯定也有差评,但差评我们就不看了,多看看好评。
不过必须要说,优秀的作品,不单单只有好评,还有读者非常激烈的讨论。
豆瓣和天涯论坛就有相关帖子,要知道,就国内科幻的热度,除了杂志官网,在别的论坛能有话题讨论,可以侧面证明其优秀。
挑选一个来说吧,天涯论坛——天涯杂谈板块里这样一个话题。
“感觉现在上名校的成本越来越小了?九十年代和千禧年,小山村考上大学校的例子比较少,现在感觉很多。”
很多留言告诉楼主,那是因为互联网发达了,消息传播更便捷,所以更多人被看见,综上所述,不是数量更多,也不是上大学成本更小。
也有人持正方意见,就是成本更小了,因为相比起从前,奖学金和各类补助更完善了。
双方争论得不可开交,有個回复把消息转了过来,“成本越低越好,我不自觉想到了上午刚看到科幻世界上的一个短篇《赡养人类》,如果教育变得昂贵,想想就不寒而栗。”
然后有人大骂煞笔,用这种方式打广告,互联网的暴躁老哥是这样的,无论是12年,还是22年。
也有爱书网友还真跑去阅读,然后就来讨论,因为别人正经推书从来不看,但互联网无意瞧见一句书籍评价就心心念要找来看看。
“脑洞大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我见过更多牛逼的科幻创意,这作者牛逼的是——用无比宏伟的主题,引导你对社会进行思考,我的思考是:教育绝对不能私有化!”
“对,实际上美国已完成了[高等教育]雏形,普通民众快乐教育。而国内——整治一下吧,千万不能让私立打败公立!”
网友们聊了起来,有点歪楼。
……
“对对对,我给你说了,肯定没问题,你不赶紧抓紧去谈,根本就没机会了。”
“我们多少年的朋友了,我会骗你?”
老李挂断电话,还觉得激动难耐,坐在办公位前,噼里啪啦敲击键盘。
[木子杍:小顾老师,你最近又看了什么作品?写出了《赡养人类》,是《马克思主义》吗?一环扣一环,太厉害了。]
老李没忍住给顾陆发去企鹅消息,但后来意识到小顾老师还在上课,当前也没有撤回功能,也就这样了。
“李哥,吴主编让你过去一趟。”实习生过来说。
闻言,老李来到吴副主编办公室,按照故事会编辑部的职级,吴副主编是常务副主编,兼任蓝版负责人,在霍社长(主编)不怎么管事的情况下,他是最大的了。
“吴主编找我是什么事?”老李开门见山地问。
“刚才伱搁外面打电话,声音很大,我在里面都听到了,是有什么好事吗?”吴主编问。
“小顾老师写了一篇非常精彩的科幻,我在川省科技出版社有认识的朋友,让他赶快去拿下这本书。”老李说,“他们出版社和《科幻世界》有合作,肯定没问题。”
交友甚广,川省出版社在03年启动了科幻“视野工程”。
出版了三套书,世界科幻大师丛书、中国流行科幻丛书和中国科幻基石丛书,毫不夸张的说,这三套图书占据了国内科幻的八成江山。
“老李,你也注意一下,你毕竟是《故事会》的审编。”吴主编说。
糟糕——难不成经常给作者牵线搭桥的事曝光了?老李很紧张。
站在《故事会》角度,老李这样做确实不对。但站在作者的角度,老李也算是伯乐。
“那个……”老李张嘴,他还能编两句。
“小顾作家要国际化的消息,你为什么不知道?”吴主编说,“让我还要从别人口中得知。”
“诶?”老李呆滞,怎么话锋变了。
等等,“什么国际化?”老李疑惑。
“看来你还不知道啊。”吴主编说,“小顾在我们杂志上连载的几篇文,被翻译到国外去了,并且大受欢迎。”
“知道你和小顾老师关系不错,约一个访谈吧。”吴主编说,“我们连载的作品可以出海,也能提高我们的品牌。”
他叫老李来也是这件事。
《故事会》是厕所文学没问题,就是解闷的,但不等于没有上档次的故事,吴主编就是想打出这个效果。
“我马上去,应该没问题。”老李说。
紧接着吴主编端茶,老李也喝茶。明白他可以走了,打开主编办公室的门,将要离开时,又传来主编声音,“老李你要记住,你是《故事会》审编。”
老李这边是被下眼药了,但《赡养人类》的热度那是一点也没降低啊。
甚至在发售第二天,两位也在《科幻书籍》发表作品的科幻作家:拙讷fly和archerho,还在自己微博上发了长长的好评。
由于两个作家的笔名实在是不好称呼,简单的叫小拙和大a吧。
首先看看大a。
大a:[当哥哥文明的普查员说自己母亲因为梦游没穿防护服,被机器人捉住直接窒息死了,而父亲为了让孩子活下去,用资源分解器把自己分解成干净的水和一盒有机油脂、一瓶钙片、一小片铁,我直接人傻了。
后来我想到我爸爸,从小单亲家庭,这当代很多家庭,用父母的身体健康换取把孩子养大没区别吧?顾陆是吧,我记住这个作者了,真敢写!]
[我记得前些日子,我看到一本杂志,好像叫《财富》,是美国出版的。里面说2010年全球最有钱的388人,他们拥有的财富,等于全球一半贫穷人口拥有的财富总值。真的觉得“终产者”概念浮夸吗?我感觉二十年后,一个人的财富等同全球一半贫困人口也没问题。
“终产者”这科幻概念非常惊艳,会成为里程碑。
什么意思呢?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大定律”是国外提起机器人,就不可跨越的设定。而“终产者”在国内科幻跨越不过去的槛。]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读者只是看故事怎么好,真的是同行作家才看出厉害。
这才哪跟哪啊,更具有寓言和连贯性的《赡养上帝》,科幻世界还没发呢。
一篇就出名,说的就是顾陆了。
第172章 必定获奖
“顾老师,明年的银河奖必定属于您。”《科幻世界》责编向朱湘打来电话祝贺。
银河奖是国内科幻的最好奖项,不过顾陆闻言还是比较淡定,因为触发标签之一是【连续八届银河奖】,所以比较淡定。
“国内科幻还是藏龙卧虎的,这一期的江波老师就写得特别好。”顾陆说。
“顾老师别谦虚,好就是好。”向朱湘说,“《赡养人类》是《赡养上帝》的后续,顾老师,你知道为什么我们杂志要先发前者吗?”
“洗耳恭听。”顾陆说。
“因为《赡养上帝》更精彩,主编说[如果赡养人类是一篇绝妙的科幻讽刺,那么赡养上帝则是一篇现实的警告]。”向朱湘说,“我也是这么认为,那个,顾陆老师你还这么年轻,为什么会思考社会养老的问题?”
对啊,刘慈欣本人写这篇文的时候是05年,当时顾陆也很想知道,为什么那么具有前瞻性?!
“不是社会养老,而是老龄化社会,十几年后老龄化和养老将成为全球的难题。”顾陆说,“因为我会去公立养老院,所以有一些思考。”
“全球都会面临老龄化?”向朱湘感觉这说法太夸张,不过也没争论,而是正色说起打电话来的正事。
他道:“川省科技出版社想要联系方式,主要是出版社非常看重顾老师的潜力,想提前认识,如果以后有机会出版,也能近水楼台先得月。”
顾陆也是答应了,两人又在电话里扯了几句。能看出向朱湘非常想和作家多聊两句,但也找不到话题,无奈只得挂断电话。
“才发布第一篇,就吸引出版社找上门,天才作家的名头看来真是名不虚传。”向朱湘内心想到。
只见他工作位上有许多杂志之外,还有《小王子》,向朱湘看着书籍,许多人都说这本童话很有哲理。
从“赡养两部曲”来看,小王子真的太收敛了,还真是青春版。
继续工作吧。向朱湘管理着论坛,科幻世界论坛比起同是小众圈子论坛的阿婆(ac)论坛,明显比不上,日活很少。
不过这几日,《赡养人类》倒是让论坛的日活有些回春,因为许多读者看完书是想找同好讨论分享的。
而科幻同好不是那么好找的——
科幻吧倒是可以,但吧内对国内科幻有很强烈的鄙视。
“读者反馈已明显好于江波老师的新作啊。”向朱湘看着新帖,他还有一个工作内容就是删除违规帖子。
《赡养人类》都是赞誉,找一个评价最差的都是:
[前半篇写的并不出彩,個人感觉有关杀手和帮果儿报仇的情节也太老套,如果能精简就更好不过。当然从哥哥文明的赡养人类计划出现,以及终产者的概念铺开后,全书立马升华到了一个高度,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我对杂志没什么其他建议,只是想说,这样的作品多来一点!]
“科幻也是,终产者、哥哥文明等是非常亮眼,但也不能只要这些,有一条相对清晰的故事线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这个评论,向朱湘的想法恰好相反。
“不过真有这种人,写一门成一门,童话、推理、悬疑,现在再加上科幻,都能产出优秀作品啊!”
向朱湘之前审稿时不知道顾陆其人,后来搜索了一番,真是惊为天人。
顾·天人·陆当前在教室,气氛不太融洽,因为班上有同学的钱丢了。
“你想想,有没有可能在宿舍,或者是其他的地方。”卢艺问。
“我很确定带出来的。”魏娇说,“因为今天是水水的生日,我特意拿出了攒的50块零花钱,准备给窦科帮忙去买礼物。”
水水是班上一位女同学的外号,因为名字里水很多。
窦科也马上点头,“没错,是有这么一回事,熊猫昨天就给我说了这个事。”
“就把钱压在了书下面,我去上一个厕所回来就不见了。”魏娇说。
“50块钱,你不随身带着,压数书下做什么?”卢艺问。
“钱有点皱……我就想给窦科之前压平一点。”魏娇说。
很好,顾陆点头,这是他认识的熊猫脑回路,永远和人类的不同。
“直接告诉班主任吧。”窦科提议。
班级里丢50块钱,不是一件小事,关键从熊猫描述中发现,似乎还是有同学偷钱。
“之前听说隔壁班有人偷班费,斑马,有没有可能是外班人?”戚采薇说。
“不可能,就课间十分钟,外班的同学根本就不知道熊猫放了钱。”卢艺问,“你压钱的时候,也没遮掩什么的吧?”
魏娇点头,从穿着打扮能看出,她家庭条件算不错的,可即便如此,丢失自己攒下来的五十块,心情还是十分坏。
“我也觉得,告老师吧。”卢艺说,然后看向顾陆,“顾陆有什么看法?”
班长以及同学们都挺相信顾陆的,这是信任,不过有信任就有压力。
“熊猫你要告老师吗?”顾陆先询问当事人意见。
“如果可以的话,把钱还给我就行了。”魏娇说,“不然告老师了,闹大了不好。”
独属于象牙塔里的天真吧?被偷钱,还想着这一层。但想回去,如果是没忍住首次犯,50块背负一个小偷的名声,这才高一,似乎也不太好。
“前面两节课连堂了,中间没下课,所以这节课下课,大多数同学都出教室了,包括我在内,应该只有十几个同学没出教室。”
顾陆思绪万千,他想到了一本书《从伱全世界路过》,里面似乎就有燕子偷钱的剧情。
相似的场景也没触发什么,看来具体触发什么书籍,还是有要求的。
“再考虑下,要看到魏娇放钱,才能动手,所以范围更加缩小。告诉班主任,肯定一下子就能查出来。”
顾陆把书包里面的书清空,他说,“我们都撕一张什么都没写过的作文本,折几下,放到这个包里,希望不小心拿了钱的同学,也把五十块夹在里面扔进来。”
高中的作文本都是a4纸大小,把一张五十块折里面,如果不拿手里,光是看外面,基本看不不出来。
“在全班同学投完后,我会挨个打开,如果没有五十块,就把这事告老师了。”顾陆说,他又问失主,“熊猫,你觉得这样可以不?”
“完全没问题。”魏娇点头并说,“难怪是写推理的,好厉害。”
“你还有功夫说这个?”顾陆无语。
那么就开始了,顾陆首先把自己兜全部清空,“因为我来收纸条,自证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