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晓木生
保罗缓缓放下信纸,他本想以商品与技术为饵,循序渐进地打开新大陆的局面,却未曾想到,瑟丹人的暴行竟为他铺平了道路,真是意外之喜。
他立即召集政务院与军队的核心成员于湖心镇领主府召开紧急会议,将信件内容简要通报后,当场下达三项指令,动作之果断前所未有。
第一,成立新大陆开发局。由政务院直接管辖,统筹贵金属矿藏的勘探、开采、运输与冶炼事务,立即在西北各城发布招募令,征调矿工、工程师、冶炼师、测绘员及后勤人员,首批千人团队须在一个月内完成集结与培训,随舰队前往新大陆。
第二,组建远洋远征舰队。命令海军司令奥斯汀亲自负责,从现有海军中遴选经验丰富的舰长、水兵与航海士,重组一支具备高度自持力的常驻舰队。舰队须配备补给舰、武装商船与维修驳船,确保能在大洋彼岸长期驻泊、独立作战,不受航程限制。
第三,建立永久性军事存在。奥斯汀须亲自率领舰队,护送开发局人员与物资抵达阿纳瓦克东海岸,在已建立的奥尔多营地基础上,选址修筑永久性城塞。城塞须具备防御工事、火炮阵地、船坞与仓储设施,成为西北在新大陆的战略支点。
同时,随船前往的海军陆战队将作为常驻武装力量,负责保护开发局工作人员、矿场作业区及贸易据点的安全,防范瑟丹人突袭或者当地部落的冲突。陆战队指挥官将直接对奥斯汀与保罗本人负责,确保军事与开发行动的高度协同。
命令下达后,湖心镇的行政机器开始迅速运转,政务院连夜起草招募章程,海军则开始整编舰队名单,造船厂接到加急订单,为远征舰队改装火炮与加固船体。
海军司令奥斯汀兴奋极了。
自角湾战争结束以来,西北海军便陷入漫长的平静,海盗零星出没,任务琐碎而重复——护航商船、清剿小股劫匪、巡逻近海。
即便是这些零碎活儿,也是由各舰队指挥官去执行的,无需他这位海军司令亲自出马,奥斯汀的职责只剩下签署文件、审核预算、出席政务会议,成为一个体面却令人窒息的办公室将军。
他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他渴望风暴和远航,期盼着站在舰桥上看着地平线被船首劈开。
现在保罗给了他一个全新的战场——跨越宁静之洋,深入未知大陆,建立城塞,指挥常驻舰队,主导一场前所未有的远洋部署。
感谢光明之主,一次真正的远征在向他招手!
回到富兰港的海军总部后,奥斯汀立刻召来副官,声音洪亮而有力:“通知所有舰队指挥官,明日清晨八点,海军总部开会。我要亲自遴选远征舰队的舰长和水兵。”
他又翻开海图,手指划过从富兰港到阿纳瓦克的航线:“让造船厂把铁砧号和破浪号优先整修完毕,这次我可是要亲自带队。”
在西北海湾冒险者们持续不懈的航海探索下,辽阔无垠的宁静之洋终于不再是一片充满未知与恐惧的水域。
无数水手以生命与航程为代价,记录风向、测绘海流、标注暗礁,终于绘制出一套完整的跨洋航行体系。
他们发现,宁静之洋中存在着稳定的环流系统——自西向东的赤道暖流,自北向南沿大陆西岸的寒流,以及高纬度地区自东向西的回流。掌握这些规律后,船只不再盲目横渡,而是巧妙借助洋流与季风,将从富兰港到阿纳瓦克东海岸的往返航程缩短了近三分之一。顺流航行时,飞剪船如离弦之箭,两月之内便可横渡大洋,逆流航行时,也能借风绕行低纬度航线,避开险恶海况。
航线上散布的数座孤岛,早已被纳入西北的航海网络,这些岛屿最初因覆盖着厚达数米的鸟粪层而被开发——这种天然磷肥对西北农业增产至关重要。随着开采深入,阿尔达在此建立了常驻站点:淡水收集系统、简易船坞、粮仓、灯塔与医疗站一应俱全,它们不仅是肥料产地,更成为远洋航线上不可或缺的补给中继站。
如今随着新大陆开发计划全面启动,航运需求预计将呈爆发式增长。政务院迅速作出反应:扩大所有中继站规模。工程队被派往各岛,扩建码头,增建仓储设施,并派驻更多技术人员与守备兵力。部分大型岛屿甚至开始规划常驻社区,以支持未来更高频次的船只停靠与维修需求。
这些岛屿正从单纯的资源点转变为横跨宁静之洋的海上阶梯,它们的存在使得远洋航行不再是冒险。
第926章
就在湖心镇上下为新大陆上接二连三的好消息而欢欣鼓舞时,一个很煞风景的消息传来了。
洛基山东段的矮人部族,也就是那个与兽人勾结的石匠氏族,将保罗派出的使者赫尔森以及那位铁锤氏族派遣的调停者达因,一起扣押了。
这真是糟糕透了。
“他们怎么敢的?”保罗在会议上气愤地拍着桌子,他甚至连赫尔森现在是生是死都搞不清楚。
将军们群情激奋,一致要求对这群山中蛮族采取强硬措施,顺便报仇——阿巴尔正是借助石匠氏族的领地偷袭了奥尔多。
而政务院的官员们则忧心忡忡,之前发行的战争债券就要到期了,财政需要优先用于还债。
新大陆上发现的金银矿藏固然可观,但将其转换为真正的货币还需要时间。
赫尔森失踪的消息尚未平息,预警再次传来:侦查得知,石匠氏族的矮人正在洛基山边缘活动。
参谋部研判他们很可能在为兽人新的入侵做准备。
一次军事行动势在必行,哪怕是有限的,但需要资金——火药、军粮、被服、火炮运输,每一项都需要很大的开支。
新大陆的金矿虽已发现,但矿石开采、冶炼提纯、铸造成币,尚需很长时日,湖心镇等不起。
保罗坐在自己的书房中,凝视烛火,思绪回到晶耀的日子。
那时他向王室提出一项大胆建议——军票。
那是一种以王室直属领地所产粮食、布匹、盐等实物为锚定物的纸质凭证。士兵的军饷部分以军票支付,他们或其家属可凭票在王室管辖的市集兑换生活物资。由于王室领地自给自足,商品流通有限,军票在封闭体系内形成了可信的信用循环。王室无需立即支付金银,便能维持军队运转,士兵家庭也能稳定获得生活所需。这一制度后来被推广,成为王室组建新军的重要财政支撑。
军票的印制是交由阿尔达完成的,西北海湾的印刷业远超旧大陆其他地区,纸张坚韧,油墨防伪,印章精细,使得伪造极难。这一合作不仅为西北带来了可观收入,也让保罗验证了纸币在现实中的可行性。
但是阿尔达军队的运转所需可不是王室新军可比的,军票是远远不够用的。所以他需要的不再是军队内部的小范围信用工具,而是能在整个社会上流通的通用纸币。但要让商人、农民、工匠都愿意接受一张纸币,就必须建立更强的信用基础。
黄金,是最好的答案。
新大陆的金矿,正是这张纸的底气。他计划发行以黄金储量为锚定的纸币——每一张纸币都对应金库中储存的一定重量的黄金,可在指定银行兑换。人们不必再依赖沉重的金币交易,市场流通效率将大幅提升。
纸币将不仅仅是货币,更是国家信用的象征,它将把西北的经济从金属货币的局限中解放出来,为即将到来的军事行动提供即时融资能力。
第二天,在湖心镇领主府的议事厅中,保罗召集了政务院核心成员,首次提出在西北全境推行通用纸币的构想。
“我们要用纸币,代替金币。”他平静地说道。
厅内一片寂静,老福特皱眉,手指轻敲扶手:“纸能当饭吃?老百姓认这个吗?”
汉赛尔则更为谨慎:“军票在军中可行,因有固定物资兑换渠道。但要在整个西北推行,商人、农夫、工匠,谁会相信一张印了字的纸?”
保罗没有急于反驳,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他主持了好几场会议,逐一回应质疑,并用一整套成熟的措施说服了众人。
在信用锚定方面,纸币发行总量严格以新大陆金矿的预估开采量为上限,每张纸币都对应国库中储存的一定重量黄金,可在指定银行按固定比率兑换。
在防伪体系方面,沿用阿尔达为王室制造军票时的先进印制技术,加入水印、纤维丝与特制油墨,伪造者将面临死刑。
在流通保障方面,政府税收、军饷发放、公共工程付款,结算时优先使用纸币,所有市场商户必须接受纸币交易。
在兑换网络方面,西北银行将在各个主要城镇设立货币兑换点,确保民众可随时用纸币换取黄金,初期每日限量兑换,逐步建立起信任。
经过反复论证,老福特终于点头:“若真有黄金做底,民众见得着、换得到,或许可行。”
汉赛尔也承认:“这比靠王室粮食支撑的军票更稳固——黄金是全世界的硬通货。”
在取得共识后,政务院迅速拟定推行方案,保罗参考地球上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过渡的历史经验,指示分三阶段实施:试点发行、区域推广、全面流通。
然而纸币解决的是交易效率与信用体系问题,却无法立刻填补湖心镇对战争所需的巨额军费,金矿尚未产出,国库依旧空虚。
还是得靠借钱。
于是,政务院同步推出第二项财政工具——金矿收益债券。
该债券面向西北境内所有商人、地主与富裕平民发行,考虑到金属货币不会立刻退出流通,认购可用纸币和金属货币,年利率5%,每年付息一次,10年到期,一次性偿还本金,偿还来源则是以新大陆金矿未来十年开采收益的30%设立的专项基金,专款专用。
为增强可信度,政务院公布首批勘探报告与开采进度表,并承诺每季度公开金矿产量与基金储备情况。
这一设计本质是将未来的黄金收入提前变现,债券持有者投资的不是空头承诺,而是看得见的矿脉与国家信用。
纸币发行的消息最初在湖心镇流传时,民众的反应远非热烈,而是混杂着怀疑、嘲讽与不安。
市集上,一名铁匠嗤笑着对顾客说:“纸?我擦桌子都嫌它不够结实,还能当钱花?”卖鱼的妇人更是直接:“除非你们拿真银币来换我一筐鲜鲈,不然我可不收这纸片子。”
小商贩们私下议论纷纷:“上头是不是打仗打的金库空了,才想出这招来糊弄人?”更有传言四起,说这纸币是巫师的邪术,印了咒语,用了会遭厄运。
当第一批纸币在西北银行开始试点兑换时,场面十分冷清,仅有少数与政府有往来的粮商和军需承包商前来兑换,且只肯换小额面额,拿在手里反复揉搓、对着阳光细看水印,生怕是骗局。
第927章
即使有着种种困难,变化仍在悄然发生。
随着政府明令税收、军饷、公共工程付款全面接受纸币,商户拒收将被课以重罚,人们不得不开始使用纸币。
货币兑换所也给予人们越来越强的信心,每日开放黄金兑换,虽有限额,但从未爽约。
有人真的用一叠纸币换回了闪亮的金币,这个消息迅速传开。
“那纸……真能换金!”
“我表兄在富兰港换了五枚,一分不少!”
信任开始积累,商人发现携带纸币远比背银币安全便捷,士兵领到军饷后,家属可直接在镇上购粮,不再需辗转兑换,就连偏远村落,也开始有小贩接受纸币买盐。
与此同时,金矿收益债券的发行吸引了富裕阶层,当从新大陆运回的第一批金锭被穿街过巷公然展示时,民间信心大增。有人开始称纸币为“金券”,说它“虽然轻如羽毛,却比山脉还重”。
尽管仍有老一辈固执地使用金银货币,但年轻一代已然开始接受。市集上的纸币流通量逐日上升,找零时,人们已能熟练地从钱袋中抽出一张张印有西北徽记的纸券。
一场静默的货币革命正在怀疑与观望中悄然扎根。
随着金矿收益债券顺利发行、纸币信用逐步建立,湖心镇的财政压力骤然缓解。
政务院迅速将资金注入军需系统,一场全面的整军备战拉开序幕。
常备军的规模扩大三成,新兵在城外训练营日夜操练;火炮工厂昼夜不息,新型火炮陆续下线;军粮与被服储备翻倍,富兰港的码头整日装卸物资,一派战前气象。
而在湖心镇附近森林中的隐秘地带中,代号五十一区的武器研发基地,正悄然酝酿一场技术革命。
受情报部委托,维斯学院的化学系在研制新型爆炸物时,尝试过极不稳定的雷酸汞路线,这种灰色结晶对摩擦与撞击极度敏感,极小的冲击即可引发剧烈爆炸。
但经过一系列实验后,认为其过于危险,难以实用。
但保罗得知后,立即下令将样本与研究资料全部移交五十一区。
“这不是废料,”他在技术会议上说道,“这是点火的未来。”
他提出一个构想:将微量雷汞封装于金属小帽中,置于枪弹底部。击发时枪机上的撞针猛烈敲击火帽,雷汞瞬间爆燃,产生高温火焰,引燃主装药,从而取代传统的火绳和燧石。
与之前的纸壳定装弹相比,这项技术将催生真正的定装式底火子弹,彻底改变枪械的击发方式。
五十一区的技术团队起初充满疑虑——雷汞极难稳定控制,稍有不慎便会在生产或运输中自爆。但保罗亲自参与设计防护流程:在真空环境中封装火帽,使用惰性材料隔离,弹壳一体化压铸,确保安全性。
经过数月试验,首批实验性火帽子弹终于制成,在靶场测试中,新式步枪的击发速度比燧发枪快了近三倍,恶劣天气下仍能可靠点火,且精度大幅提升。
消息传回湖心镇,军方高层十分振奋,这意味着西北军将拥有全天候、高射速、高可靠性的轻武器优势。
保罗原本的设想是沿着历史轨迹,为阿尔达军队研发米尼步枪级别的武器——一种使用锥形弹丸、适配膛线的前装线膛枪,射程与精度远超滑膛枪,是地球十九世纪中叶欧洲列强的主流选择。
但火帽的提前出现,彻底改变了技术路径。
“既然已经解决了可靠点火的问题,我们就没有理由继续用滑膛枪管了。”他在五十一区的技术会议上强调。
他在黑板上画出新式枪械的构想图:“有了火帽,如果还用滑膛枪管,那就是把一辆蒸汽机车套上牛车的轮子——动力前进了,结构却拖了后腿。”
“下一代制式火枪,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个是采用线膛枪管,内壁刻有螺旋膛线,使弹丸高速旋转,大幅提升射程与精度,目标有效射程不低于四百码,要远超当前燧发滑膛枪的一百码有效杀伤距离。”
“第二个便是后装设计优先,摒弃前装模式,探索后装结构,缩短装填时间,提升战场射速。若后装密封技术暂不成熟,可先以前装线膛枪作为过渡,但最终目标必须是后装。”
“膛线要用机器制造,停止依赖工匠手工刻削膛线——效率低、成本高,而且一致性差。”
现在的阿尔达军队少量装备着线膛枪,但都是手工拉线的。
“五十一区须立即研制膛线拉削机,利用水力或蒸汽动力,通过旋转刀具在枪管内精确切出均匀膛线,实现标准化、批量化生产。”
就在湖心镇整军备战时,铁锤氏族来人了,他们是来询问达因久久未归的事情。
保罗坦诚地告知了达因和赫尔森被石匠氏族扣押,甚至可能已经遇害的严峻情况。
“你说达因被扣在石匠氏族的领地里?你亲眼看见了?还是听哪个吓破胆的随从胡说?”这位身披暗红披风、胡须编成粗辫的老矮人——猛地拍案而起,声音如铁锤击砧。
“我们没有收到任何回应,赫尔森是西北正式派遣的使节,达因是贵族的长老,他们进入石匠氏族领地后音讯全无,而对方拒绝解释。这不是接待,是扣押。”
然而当保罗进一步说明湖心镇准备对石匠氏族采取强硬手段时,铁锤氏族的使者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对态度。
他们仍天然站在身为同族的石匠氏族一边,达因和赫尔森的遭遇虽然令人痛心,但不应该是湖心镇发难的理由。
但保罗并未改变自己的决定。
铁锤氏族的使者当面以嘲讽的语气表示,人类军队即便进入矮人的领地,也注定会失败。
他对保罗说了这番警告的话:“你们的火器在开阔地或许能吓唬野兽,但在山谷里一个滚石就能让你们全军摔成肉泥。在我们的隧道里,你们的枪管连岩壁都打不穿,到时候你们连逃的路都找不到。”
第928章
夜深人静,湖心镇的风穿过窗棂,吹动轻纱帷帐。
烛火早已熄灭,唯有月光洒在床沿,保罗与菈荻正相拥而眠。
但他们同时陷入一场奇异的梦境。
梦中的两人站在一片无边的银色湖面上,天空没有星辰,水面却映出层层叠叠的倒影。
他们彼此对视,惊讶于对方竟也在此。
“你怎么会出现在我的梦里?”保罗低声问。
菈荻眉头微蹙,指尖轻触丈夫的脸颊,触感真实得不像幻象。
她忽然一怔,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是她……伊莎贝拉。”
话音未落,湖面泛起涟漪,一道身影从水光中缓缓升起。
伊莎贝拉赤足踏波而来,绿发如瀑,肌肤在月光下泛着微光。
她赤身裸体,却毫无羞怯,嘴角勾起熟悉的、带着几分戏谑的笑意。
上一篇:各位,又活了一天
下一篇:机战:从高达OO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