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晓木生
她语气恳切,却又不失分寸:“她们不想当魔女,也不指望施展什么大法术。她们只希望能在一个没人认识她们的地方,像普通人一样生活——不必再被审视,不必再被轻视。”
贝芙妮悄悄抬头看了一眼保罗,又迅速低下头。哈莉特则轻轻拉了拉姐姐的袖子,嘴唇微动,像是在无声地传递什么。
保罗看着这对姐妹,他轻轻点头:“西北欢迎所有愿意守法、愿意劳动的人。她们可以留下。”
“感谢您,格莱曼大人!”贝芙妮拉着妹妹,向保罗鞠躬。
保罗看着姐妹俩,语气平静地问:“你们的心灵感应……有没有距离限制?比如说,一个在西北海湾,一个在伽贝拉,还能感应到吗?”
站在稍前一点的姐姐贝芙妮抬起头,声音很轻,像风吹过窗缝:“没有……没有距离限制。只要我们想,无论多远,都能感觉到对方的……心弦。”
她顿了顿,又怯怯补充道:“但……只能传递感觉,那种很模糊的念头,甚至没法说清楚任何一句话。格莱曼大人,很抱歉要让您失望了,秘法会也曾经尝试过,利用我们的能力远距离传递信息,但我们对于具体的信息内容实在是……无能无力。”
显然,她已经猜到了保罗的想法。
“很抱歉,让您失望了。”姐妹俩又齐齐鞠了一躬。
保罗轻轻“嗯”了一声,没有表现出任何失望,然后便转移话题,问她们是否愿意住在阿尔达,政务院可以安排简单的文书工作。
但他的内心早已翻起惊涛骇浪。
「没有距离限制」
这五个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记忆深处的某个开关。
秘法会那帮家伙,对于信息的理解竟然如此肤浅!
但前世身为一个Programer的他熟悉信息的本质——无论声音、文字还是图像,最终都能被拆解成二进制的0和1。而眼前这对姐妹的能力,本质上就是一种超距信息传递:
想,是1;不想,是0。
有感应,是通路;无感应,是断路。
如果能建立一套编码规则——比如,用三秒的专注思念代表“1”,一秒代表“0”,再以十秒为一个数据包周期——就能将文字拆解成二进制序列。
姐姐发出编码的念想,而妹妹则在原地接收,再由助手解码还原成情报,无需信使,瞬时送达,无法拦截,这不只是通信手段的升级,而是战略维度的跃迁。
虽说效率比不上真正的电报,但相对于自己现在修建的扬旗信号系统高效多了。
他强迫自己呼吸平稳,不让情绪流露,现在还不是激动的时候,他必须确认更多细节:感应是否可被干扰?感应效率如何?但这些都不能在现在问。
有些事情他也不想让玛丽安娜知道太多,即使对方是自己的母亲。
他只是温和地说:“你们先安顿下来。如果有需要,我会安排人让你们熟悉这里。”
他又看向母亲:“玛丽安娜女士。”
“您刚才说,泰勒姐妹是秘法会认定的无效天赋者,像她们这样的人,您身边,或者您知道的,还有其他吗?”
玛丽安娜微微一怔,似乎没料到他会问这个。她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有。”
她看着保罗:“在秘法会,他们大多被边缘化,不参与核心事务,有的做文书,有的做杂役。他们不是战力,也不被信任,久而久之,自己也习惯了低头。”
保罗的目光落在贝芙妮和哈莉特身上,她们依旧低着头,手指紧紧相扣,仿佛彼此是唯一的依靠。
“告诉他们,”他的声音平静却坚定,“阿尔达欢迎他们。”
“不是作为魔女或法师,而是作为普通人,只要愿意劳动,愿意遵守法律,西北就会给他们一个容身之所——没有歧视,没有无效的标签,也没有人会问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第923章
在亚尔维斯的强烈建议下,保罗决定重启对草原战局的讨论。
湖心镇召开了一次会议,晶耀已经明确拒绝继续支持西北军深入草原作战,同时否决了对跨域兵役的授权,在王都支援断绝、而湖心镇的财政因长期战争债券发行而濒临极限的困境下,如何维持对兽人的军事压力,成为这次会议的关键议题。
保罗亲自主持,出席者包括政务院要员、军部参谋、经济事务官一干人等。
在听取了亚尔维斯关于兽人正在系统性整合草原资源、仿效人类制度建立国家机器的报告后,大家都认为若此时停止进攻,将给予阿巴尔喘息之机,未来威胁将呈几何级增长。
众人各抒己见,其中汉赛尔提出了一项很有诱惑力的方案——资源承包制。
其核心内容为:将阿巴尔政权控制下的草原区域划分为若干资源区块,以竞标形式承包给西北海湾境内财力雄厚的工商企业。承包企业将获得该区域内自然资源的优先勘探、开采与经营权,期限为十年,并可组建隶属于企业的“武装商团”以保障其利益。
关键在于,这些土地并非由西北军团代为夺取,而是要求企业自行组织力量,从兽人部落手中抢占并维持控制。政府方面则提供三项支持:一、以优惠价格供应火器与弹药;二、开放对民间武装的火器使用限制,允许商团配备制式步枪与轻型火炮;三、承认企业在其控制区内建立据点、征收资源税及进行基础建设的合法性。
汉赛尔在陈述中强调:“民间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与其依赖公共财政持续输血,不如引导民间资本主动承担风险。企业为保护其投资,必将竭尽全力驱逐兽人势力。这不仅减轻了军队的前线压力,更将战争转化为一场‘利益驱动’的扩张运动。”
这个提案在会议中引发激烈争论,军方担忧民间武装缺乏纪律,可能导致战线混乱或滋生割据势力;政务院则忧虑此举将导致资源垄断与社会不公。
而身为领主的保罗·格莱曼嘴上不置可否,内里则有些心动。
会议结束后,众人陆续离去,汉赛尔的“资源承包制”提案虽引发热议,但保罗自始至终未作明确表态。
待他返回办公室后,亚尔维斯却再次悄然而至。
“格莱曼大人,”他声音低沉,“阿博特爵士的提议,看似解决当下困难的良方,但实际上暗藏危局,您可要慎重。”
“哦?请具体说明一下。”保罗示意他坐下。
亚尔维斯严肃地说:“想靠民间资本分担战事压力,这无可厚非。可您是否想过——这些企业一旦在草原上建立武装、夺取土地、掌控资源,便会迅速形成半独立的势力。他们不再是商人,而是事实上的领主。而您,并非奥尔多的最高权威。”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奥尔多的王室仍然存在,若您放任这些平民出身的工商领袖在境外拥兵自重,王室会怎么做?”
他直视保罗:“一个爵位,一块封地,一道赦令——您觉得那些商人会忠于您,还是忠于正统的王室册封?哦,或许您觉得,他们以前都很忠于您,但请您不要忘了,之前他们的手中可没有正儿八经的武装。”
“一个平民奋斗半生,求的不就是体面与认可?而王室,恰恰能给他们这个,当他们同时拥有了名分和武装,这两者一旦结合起来,他们对您还会像以前那样听话吗?”
“这是很危险的!”亚尔维斯继续警告,“王室只用一封诏令,一个贵族头衔,就能让某个武装商团倒戈。他们手握武装,占据要道,若突然自立或者投向您的对立面,西北海湾将腹背受敌。您非但未能扩张,反而而给自己招致大量祸患。”
保罗沉默了良久,他原以为这只是经济手段,此刻才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危险。
他不是国王,他的封地来自王室授权,至少名义上是这样,而王室正可利用这一点,将他扶持的力量一一收归己有。
数日后,保留正式搁置了资源承包制提案,但允许企业在军方控制区内进行有限合作开发。
一场可能催生异界版东印度公司的变革就此胎死腹中。
就在湖心镇因草原战局僵持而气氛凝重之际,一封来自远洋的急件打破了沉寂。
在大洋的另一边的新大陆上,一支阿尔达探索队后深入腹地,于一片被称为“银脊山脉”的区域发现了大规模的贵金属矿藏——初步勘探显示,地表银矿脉清晰可见,深层钻探更触及富金层,且矿体品位极高,开采难度远低于奥尔多本土的深矿。
消息传回湖心镇,迅速在民间引爆,酒馆、码头、市集,处处都在谈论新大陆的金山。许多人已经计划着变卖家产,只求一张通往新大陆的船票。
民间传言四起,有人说那里的河床里都能淘出金砂,有人说原住民用黄金做装饰却不知其价值,一时间淘金热的风潮悄然兴起。
保罗在政务院密报中读到详情后,眼前一亮,随即陷入深思。
资金——这个长久以来制约西北军扩张的瓶颈,或许正迎来转机。
若能系统性开采新大陆的贵金属矿,不仅可迅速充实国库,偿还战争债券,更能筹措到大笔军费。
新型火器量产、士兵薪饷、粮草运输,都能借此盘活,甚至无需再依赖高风险的民间资本。
他心中盘算:组建官方矿务局,派遣可信军官护航,建立采矿据点,发行“矿产债券”预筹资金……一条以贵金属为锚的自给式战争经济链,很快在他心中成形了。
但他也清楚,新大陆遥远,航程艰险,还有原住民存在,而且一旦大规模开发,必将引来其他势力的觊觎——有关发现新大陆的事情早就传遍奥尔多了——金银矿不仅是财富,更有可能成为风暴的中心。
第924章
葛兰率领的舰队再次驶入阿纳瓦克大陆东海岸的河口湾时,熟悉的营地已空无一人。
篝火熄灭已久,图腾柱倾倒,仅剩的痕迹是被风雨侵蚀的脚印和散落的兽骨。他心中一沉——大溪流部落不见了。
他派出斥候沿河而上,深入内陆数日,终于在一条支流的北岸发现了新的聚居地。
营地简陋,围栏低矮,许多帐篷由兽皮勉强拼凑而成。更令他震惊的是部落的人丁明显锐减,原本数百人的族群,现在只剩下不足二百人,且多为老弱妇孺,青壮男子寥寥无几。
在营地中央的祭祀台旁,他见到了上次来是认识的老朋友——大溪流部落的老祭祀爱格伯特。
这位曾挺拔威严的牛头人如今佝偻了许多,角上缠着象征哀悼的黑布,眼中还布满着血丝。
“啊,我的朋友葛兰……你回来了。”爱格伯特的声音沙哑低沉。
葛兰问候之后,急切地问起迁徙的原因。
爱格伯特缓缓抬起手,指向南方的天空:“是瑟丹人……他们越来越猖狂了。”
葛兰注意到,以前的爱格伯特在称呼羊角人们还敬畏地用“上位种”这样的词汇,现在则直呼其名了。
他所说的瑟丹人正是来自南方大陆安第西亚的居民,葛兰造访过南方大陆,还被瑟丹人囚禁过,他们的文明形态要比北方大陆上尚处于原始社会的各个兽形人部落要高得多,比之母大陆上的奥尔多也不遑多让,当然,是指西北海湾产业革命发起之前的奥尔多。
在上次离开时,爱格伯特就和葛兰说过,瑟丹人经常会捕获他们去做奴隶。
现在看来,似乎情况恶化了许多。
“他们的掠夺越来越过分了。”爱格伯特眼中泛起悲愤,“他们驾驶着大船,带着锁链,冲进营地,不分男女老幼,抓走能走动的就绑上船,运回南方。”
他低声说:“我们听说,他们在打大仗,需要士兵。抓来的牛头人、猫人、兔人,被塞进军队,冲在最前面……活着的继续作战,死了的就地掩埋。”
老祭祀望向族中幸存的孩童:“我们不能再留在原地了。再不走,整个部落都会被掏空。可北边寒冷,土地贫瘠,我们……唉,又能够撑多久呢。”
葛兰听着,心中一下子活络起来。
他此次重返新大陆,是受保罗·格莱曼的正式委派,肩负一项关键使命——为西北海湾在新大陆建立贵金属开采体系,进而尝试将这片土地转化为湖心镇的海外领地。
但保罗也明确下达指令:禁止武力强占、禁止奴役土著、禁止毁坏原有社会结构。
保罗深知粗暴掠夺虽可短期获利,却会激起持久的反抗,且背离西北政权试图建立的新秩序形象,他不希望西北海湾重走地球上欧洲殖民者那种以压迫换取利益的老路。
因此,保罗制定了与土著合作开发的策略,其构想深受一段遥远历史的启发——地球上曾有一个名为新西兰的岛屿,大嘤在此的殖民过程并非依靠铁蹄与火炮,而是通过一份名为《怀唐伊条约》的协议达成。
在那份条约中,殖民者并未直接宣布占领,而是与原住民毛利部落签订契约:毛利人让出主权,换取英国王室的保护与英国臣民的权利;他们保留对土地与资源的所有权,但只能将土地出售给王室,以此建立官方主导的土地流转体系。殖民者以保护者自居,提供安全、贸易与制度,逐步将原住民纳入新的经济与治理体系。
当然,真实的历史中所发生的事情并非条约中所规定的那么美好,《怀唐伊条约》虽具理想主义色彩,但最终仍导致毛利人土地大量流失、文化边缘化与长期的权利争议。
不过保罗相信自己的道德底限绝对比大嘤强多了。
不以征服者姿态出现,而是以条约缔结者、技术提供者与保护者的身份,实现对新土地的实际控制,他希望在阿纳瓦克建立起一种外来者与当地土著的共生关系:
西北海湾提供种植技术、铁制农具、耐用布料、药品等物美价廉的工业品,换取原住民对特定矿区的土地使用权,矿藏开采由西北派遣的技术团队主导,但大量基础劳动力将优先雇佣当地部落成员,并支付实物或信用凭证作为报酬,若原住民部落愿意接受西北的行政管理与法律体系,可获得合作部族地位,享有贸易优先权、军事保护及基础教育支持。
这不仅是经济策略,更是政治实验——通过渐进融合、制度吸引与生存依赖,让原住民自愿走入西北的秩序圈,而非被武力驱赶进来。
葛兰正是带着这一整套方案的方案而来。
他站在大溪流部落简陋的营地中,心中对牛头人们的遭遇充满同情,但自己肩负的使命也如电光般闪过脑海。
这正是机会。
这些部落正处于最脆弱、最需要庇护的时刻。他们对南方大陆上的上位种充满了失望,也没有了自保的信心。
他们需要一个强大的盟友挡住瑟丹人的侵袭,而西北海湾恰恰可以成为那个盟友。
如果奥尔多人能提供先进的武器、建造防御工事、派遣巡逻舰队,甚至主动拦截瑟丹人的船只,那么他们将不再是外来者,而是庇护者。
一旦大溪流部落及其与其相同际遇的土著族群意识到,与西北合作意味着安全、生存与重建的希望,格莱曼大人的设想不就能顺理成章地实现了吗。
这不是趁人之危,而是顺势而为,
葛兰几乎能预见未来的场景:一座座沿河而建的要塞,一支支由土著战士与奥尔多官兵共同组成的军队……
他看向爱格伯特,心中已有决断。
“老朋友,”他轻声说,“这次我回来,带来的可不只是商品和工具。如果我们能帮你们挡住那些南方的掠夺者……你们愿意和我们谈一谈未来吗?我们……共同的未来。”
爱格伯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久违的微光。
第925章
初春的晨雾尚未散尽,一艘修长如刃的飞剪船破开宁静之洋的波浪,全速驶入了富兰港。
船帆上绘着奥尔多海军舰队的银锚徽记,正是海军的通信舰飞鸽号。
船上携带的信件被专人以最快的速度发往湖心镇。
信是葛兰亲笔所写,字迹在颠簸的航程中仍保持清晰。保罗在领主府中展开信纸,目光迅速扫过一行行文字,神情从凝重转为惊讶,然后便是狂喜。
事情的发展竟比他最乐观的设想还要顺利。
葛兰在信中写道:自大溪流部落开始,西北舰队以火炮摧毁了一支试图登陆的瑟丹捕奴船队,当场解救数十名被缚的猫人俘虏,并将船只焚毁于海岸线外,此举迅速在阿纳瓦克东海岸诸部落中传开。
瑟丹人的暴行,成了西北最好的说客。
恐惧中的原住民部落开始主动接触奥尔多营地,他们不再质疑这些无角之人的动机,而是迫切地询问:你们能否保护我们?你们的火器能否守住我们的孩子?
在大溪流部落的牵头下,短短两个月内,已有二十多个牛头人、猫人与兔人等兽形人部落派出使者,愿意与西北海湾缔结庇护协约。
条款与保罗所设想的新西兰模式——葛兰其实不太明白侯爵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高度契合,他们接受西北在部落领地内设立防御据点与贸易站,允许勘探与开采贵金属矿藏,部分青壮年自愿加入联合守备队,接受基础训练与火器配备。
作为回报,西北提供武器、药品、铁器,并承诺派遣巡逻舰队监控南方海域,一旦发现瑟丹船只北上,立即预警并拦截。
“他们没有将我们当入侵者,”葛兰在信末写道,“他们称我们为守护者。”
上一篇:各位,又活了一天
下一篇:机战:从高达OO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