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晓木生
再扯下去就跑题了,还是赶紧办正事吧。保罗请汉塞尔落座,让菲利普端来两倍蜜酒,两人对饮了一口。
保罗开口道:“阿博特男爵,我最近详细了解了下南方的叛乱。”
“哦?领主大人怎么看呢?”
保罗一挥手:“还能怎么看?从‘贪狼’这个外号已经可以知道贾尔斯的为人了,据说他威逼利诱周围的领主附庸于他,敢于反抗的忠义之臣都被他整得家破人亡。而且把控商路,勒索过往行人,搞得怨声载道。”
汉塞尔义愤填膺:“这都是真的,贾尔斯的凶名人尽皆知。”
“国王陛下为什么如此容忍他呢?”
“他的祖先与罗德尼一世一起征战,培植了大批自己家族的势力,甚至有传言说罗德尼家族的王冠是贾尔斯祖先让出去的,当然,这种大逆不道的流言完全是无中生有。总之,稍有不慎的话,半个奥尔多可能就分裂出去了。”
保罗暗爽,格莱曼祖上也是跟着开国国王一起打天下,怎么就被踢到西北这鸟不拉屎地方了,看吧,这就是报应啊,让你们厚此薄彼。
他突然一脸严肃,开口说道:“像贾尔斯这种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我等必紧密团结在国王陛下的政府周围,以一个奥尔多为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王国统一而努力奋斗。”
这套新奇的说辞把汉塞尔搞懵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保罗意味深长地看了汉塞尔一眼,问道:“那么,现在局势如何,陛下的军队已经南下平叛了吗?”
汉塞尔稍一犹豫,考虑是不是直接把粮草的事情说出来,但还是改口说道:“勤王大军正在集结,很快就能南下,到时候肯定是摧枯拉朽,迅速平定叛乱。”
你就不能直接开门见山吗?“据我的管家说,男爵先生找我有要事相商,请问是什么事情呢?”
汉塞尔目光游移,嘴里支吾着:“嗯……是这样的……那么多军队聚到一起,每天人吃马嚼,伯爵大人,您懂得吧?”
我懂得个屁,保罗心里大骂,求人办事还这么不利索。算了,给你个台阶下。
他双手十指交叉拖住下巴,胳膊拄在桌子上,“男爵先生,如你所见,我的领地比较偏僻,丁口稀少,出不了多大的人力帮助国王陛下。“
就在汉塞尔心下失望之时,保罗话锋一转:“但这并不妨碍我的报效王国的热情。如你所言,贾尔斯既然占有近半个王国的势力,想必这场战争一时半会儿是结束不了的。给我一到两年的时间,我有信心让阿尔达的产出翻几番,从而为国王陛下的军队提供必需的物资,包括大量的粮食……”
听到“粮食”这个词,汉塞尔的耳朵动了一下。
“以及大量的铁器……”
汉塞尔更加动容了,铁器绝对是战争中的重要物资啊。他疑惑地问道:“格莱曼大人,您就这么有信心?凭借的又是什么呢?”
保罗想了一下回答道:“凭借我即将改进的农业技术和冶炼技术,这些我都已经实验过了。”废话,这可是另一个世界里千锤百炼出来的。
“但是,一个偏僻的领地的物产突然暴涨绝对会引起别人的觊觎,我希望得到王室的庇护。”
保罗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汉塞尔摩挲着下巴,问道:“那么您能否将这些技术贡献给王室呢?我想国王陛下必定会重重嘉奖您的,而且绝对会保证您的安全。”
保罗一努嘴,大声喊道:“菲利普,送男爵先生回房休息。”
汉塞尔连忙摆着双手说:“别!格莱曼大人,这些技术就好好地留在您手里就行了,想必只有在发明它们的人手中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我就是随口一提,只要您能够提供充足的军需物资,我愿意上书国王陛下,建议他为您领地的安全提供保障,陛下向来赏罚分明,对于有功之臣一定不会辜负。”
这才上道嘛,保罗轻舒了一口气。
却听见汉塞尔继续说道:“但是,我只是一个人微言轻的小人物,真正能够打动陛下的还是您所能提供的物资,您现在能拿出多少来呢?”
保罗眉头一皱,他需要时间,那么多东西不可能一下子变出来。
汉塞尔看到了保罗的表情变化,他暗暗一喜,说道:“若是格莱曼大人愿意的话,我个人倒是能为您提供一些小小的帮助,帮助您实现物产翻几番的目标,从而尽快获得国王陛下的认可。”
保罗看向汉塞尔:“您能为我带来什么呢?”
男爵不紧不慢地说:“我看到了镇子中心张贴的《人才招募法令》。写的真不错啊!不论出身,不论血统,这两条在如今这个时代还真是少见啊。”
“男爵先生是想在我这里任职?”
汉塞尔摇摇头:“如果您愿意给我这个权力的话,王室专员有义务为当地领主分担政务,但我一个人力量有限。我要说的是,在这个血统至上的年代里,南方有大量郁郁不得志的落魄贵族,有大量空有抱负却上进无门的平民子弟,且不论能力如何,至少他们都符合招募法令中的两条:识字、会算术。不知道格莱曼大人有兴趣吗?”
保罗缓缓站起身来,男爵的这番话确实挠到他的痒处了。
第52章 合作2
保罗被汉塞尔的一番话挠到了痒处。
面对领地里遍地文盲的现状,保罗是有苦难言。
各种工坊要扩建,培养学徒不能总是依靠口口相传;工匠人数日益增多,各级管事起码要能看懂花名册;领地的各项收入和支出日益繁杂,单靠老管家菲利普一个人管理账目已是有心无力;情报系统需要完善,显然需要大量不仅仅是会认字的人才;他还计划建立近代化的行政体系,这更是需要大量的文员。
《人才招募法令》其实很早就贴出去了,也有不少人前来应征,但是仍然不能够满足当前领地的需要。
在出征富兰港前,他就找到北岸修道院的院长伦纳德,希望能招募一批有文化的修士为自己服务,但是一开始被伦纳德以修士不干涉世俗为由拒绝了。
他只好改变策略,说自己为了为了传播天主的福音,准备建立一所学校,教授领民认字,让他们都能看得懂圣典。
听到这里伦纳德院长有点儿动心了,保罗又许诺自己的作坊将不限量免费向北岸修道院供应新型纸张,最终让院长先生答应了下来:他将不干涉院内修士个人的选择,能招到多少人全凭保罗的本事。
于是一所名为“维斯学院”的学校在湖畔建立了起来。
白天,保罗强令湖心镇的居民们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院学习文字,晚上则让军队挨家挨户搜查,把那些在家闲着没事的40岁以下的成年人逮到学院里上夜校。
保罗连哄带骗从修道院招到了10个年轻修士,年龄基本上都是刚成年,他们都是从小被家里送到修道院当修士的,天天祈祷诵经的无聊日子让这些年轻人对外面的世界十分好奇。
当然用伦纳德院长的话说就是“对主的信仰不够坚定,经受不住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
这10个年轻人全部被保罗塞到学院里,从修士变成教师,5人一组白天晚上轮流上班教镇民认字。
在从富兰港班师回到湖心镇后,出于某种目的,刚当了一段时间随军神父的莫里森被任命为学院的院长,统一管理教师和学生,
在伯爵大人的授意之下,他负责制定课程和编写教材,晦涩难懂的圣典对刚刚开始认字的大小镇民而言显然太高深了,但是叙述伟大领主领导英勇子民抗击海盗的英雄故事就通俗易懂得多了。
有时候莫里森还亲自上阵为教师和学生们洗脑……哦不,是进行某些思想教育。
但这都需要时间,而保罗已经等不及了。
看着伯爵站起来了,汉塞尔暗自高兴,他猜对了。
保罗建立的学院他去看过,要说某些贵族为了显示自己的仁慈,招几个有资质的平民子弟进行教育的事情倒也偶有发生,但那也多是为了培养一些得力的奴仆,像这位格莱曼伯爵一样在自己的领地里大兴文教可就是绝无仅有了。
老百姓知道的太多对贵族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他们只要老老实实地种地纳税就行了。
一切迹象都显示,这位伯爵大人所谋甚远,联想到它的祖上是被贬谪到西北海湾的,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会不会发展成第二个贾尔斯呢?有可能,但很渺茫。
贾尔斯家族能有现在的实力,除了历代家主的努力之外,运气机遇和领地位置同样是重要因素。谁能保证格莱曼家族也有同样的运气呢?何况还身处偏僻的西北海湾。
再说取得贾尔斯家族那样的成就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需持续数代的隐忍和发展才能完成积累。
汉塞尔知道最近广泛流传的新型纸张就是出自这位领主之手,所以当保罗说起改进农业技术和冶炼技术时,他判断可信度在十之八九。
对汉塞尔而言,他在南方的的下层贵族中有些人脉,他能把那些同样和他一样郁郁不得志的人挖到西北来,给这个领主想要的。
只要这位领主能够和自己合作,源源不断地为国王陛下提供军需,自己就是大功一件,就能进入王国高层的视线,就能接近权力的核心。
他恨自己是庶出,他恨自己的另一半血统,他恨自己不受重视,他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往上爬。至于格莱曼家族是否具有某种野心,反正这一代是看不到了,等他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汉塞尔看着站起来的保罗,夕阳的光芒透过窗户洒落在他的身上,心跳突然加快。
终于,对面那位年轻的伯爵伸出了右手,面带微笑地说:“重新认识一下,保罗·格莱曼,西北海岸阿尔达的领主。”
汉塞尔也站了起来,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同样报之以微笑:“汉塞尔·阿伯特,国王陛下派驻到阿尔达的代表。”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两只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
南方,荆棘关。
两个身影静静地站立在高耸的城墙之上,一位是虽然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一位是神情略显冷漠的青年将领。
他们静静地眺望了一会儿远方的叛军营寨,其中的老者叹了一口气:“看样子我们要度过一段艰难的日子了。”
青年将领奇怪道:“道奇大人何出此言?只等公主殿下率领军队到达这里,我们就能主动进攻了。”
道奇老公爵掏出一张小布条递给青年:“这是信鸽刚刚送来的,你自己看看吧。”
青年接过布条扫了一眼,神情中掺杂了一丝忧虑,“粮仓失火吗?可真是时候。”
老公爵耸耸肩:“十有八九是间谍干得好事。从前面的几次进攻来看,贾尔斯的主力不在我们这里。你怎么看呢,莱斯特?”
莱斯特望向南方:“他仅仅是想钉住我们,这样就能腾出手来,慢慢收拾南方那些孤立无援的拥王派了。”
道奇公爵再次叹了一口气:“殿下的主力到不了这里,我们就只能在这里死守了。希望在贾尔斯主力北上之前能解决粮草问题。”
莱斯特突然看向他:“公爵大人,不能这样干等着,今晚我想率领骑兵去突袭对面的营寨。”
年轻人立功心切啊,不过要的就是这股劲头,道奇公爵暗暗赞赏。眼前年轻人的神情让他想起了在东北军团防御兽人时的经历,还有那些战友们,那时他们也如这般的年轻,这般的立功心切。
老公爵豪气顿生:“好,是该给敌人一点教训了。”
第53章 农业展望
在确认了与汉塞尔的合作后,保罗·格莱曼开始考虑领地里的农业问题。
首先是土地所有权上,在名义上,阿尔达领的所有土地均属于格莱曼家族,就像天朝古代天下所有的土地都属于皇帝一样,但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是如下归属的:
近三分之一的耕地直属于领主府,土地上的产出也全部属于格莱曼家族,三分之一强的土地被各个村镇的大地主和乡绅(包括格莱曼家族的家臣们)所占据,每年向领主府缴纳赋税,剩余的产出归于他们自己,三分之一弱的土地属于数量不少的的自耕农或小地主。
按照一般的套路,伯爵大人应该来一场暴力或者温和的土地再分配改革,让领地里的农民人人都有一块能够养活自己和家人的田地,做到耕者有其田,然后人人齐颂领主的英名。
但是保罗期盼的可不是小农经济下幸福的田园牧歌生活,他憧憬的是工业化的机器大生产,而小农经济是通往工业化之路的重大障碍之一。
首先,小农经济把大量农民束缚在小块土地上,限制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劳动力的缺乏将限制工业的发展速度。
其次,小农经济的自给性和不稳定性,使广大小农的生活贫困,没有力量购买更多的消费品,这就造成市场的狭窄,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再次,小农经济力量薄弱,难以购买价格昂贵的机器,也无力采用其他新技术或者进行大规模的土壤改良和兴修水利等,从而不利于提高耕地的产量。
最后,小块土地长期存在还会妨碍农业分工的加强,束缚经济作物的扩大,延缓农产品商品化的进展。
以上这些因素都将阻止工业化的发展。且不说小农经济在天朝近代史中的负面作用,就拿法国和英国的近代土地制度对两国工业化的影响作比较就能说明很多问题。
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后,摧毁了旧的封建土地关系,剥夺贵族和教会的土地分给农民,使其成为小土地所有者,这在当时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还提高了农民们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以小块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在法国持续了100多年。小农经济逐渐成为工业发展的羁绊,拖延了法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历史进程,这是法国19世纪后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英国就不同了,虽然被比喻为“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使无数农民倾家荡产,流离失所,期间充满着暴力、压迫,引发了无数悲剧,但客观上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利条件。
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谋生进入城市,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自由劳动力。
而圈地运动使得大量原先被划分为小块的土地连成一片,可以更加方便地种植新的农作物,追加好的肥料,使用更好的工具,改革灌溉系统,采用先进的耕作方式——这些都是小农小户无力独自承担的,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整体产量。
这也是为什么18世纪法国的科学发展同样硕果累累,工业革命却首先发生在英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保罗非但不想“均田地”,而且想把土地进一步集中起来。
领主府和各大地主所拥有的土地在所有权上已经够集中了,但是在地理上还比较分散,他需要协调各方拥有者进行土地置换,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促进土地流转与经营集中,促进大型农场的建立和推广农业机械化,以及根据耕地的分布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对于那些自耕农和小地主,使用暴力手段剥夺他们的所有权不在保罗的考虑范围之内,上一世的出身和所接受的教育让他不愿意背叛自己的“精神阶级”。既然已经存在了,那就作为大农场经济的补充,同等条件下的单位产量还要高一些,毕竟天朝的精耕细作养活十几亿的人口,还是有很多优点的。
他打算以村为单位建立农会、合作社一类的组织,由领主府出钱置办农具、耕牛等生产资料,低价租给自耕农们使用,以帮助他们提高劳动效率。
至于工业化所需要的劳动力,他盯上了领地内的另一大群体——农奴,这个世界是存在奴隶制度的,而且十分普遍。
说来讽刺,让保罗既鄙又忌惮的教会反而是奴隶制度的最大反对者,其成立之初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天主之下人人平等,教会的地位被各国的广泛承认后还大力推行过几次废奴运动,但是最后都因为既得利益阶层的抵触不了了之,随着教会高层和各国贵族日趋同流,这个理念就渐渐停留在口号上了。
但是伯爵大人可不打算仅仅当口号喊一下,主观上,他接受不了奴隶制这种存在,客观上,发展工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在自己的领地内废除奴隶制度势在必行。
对于领主府直属的农奴,保罗打算给予他们自由,任其去留,留下的将在自己的新型农场中培养成农业工人。对于各大地主所拥有的农奴,如果他们不放人的话,那就等着历史的车轮碾压吧。
至于因为废奴而失去的农业劳动力,完全可以通过推广新型农具进行补充,在狭窄的土地上毫无用处的机械或者设备,可以有效地应用在新的大型农场里。
保罗打算制造罗瑟拉姆犁、克罗斯基尔碎土机、锯齿形耙、条播机、收割机、脱粒机等等农业机械,这些东西在当下的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制造出来,而且仅靠畜力就能运作,都是当年英国18世纪农业革命中的利器。
另一个提高土地产量的方法就是四圃式轮作法,这种种植制度,就是将所有耕地划分为四个耕区,在四个耕区内分别种植芜菁、大麦、三叶草和小麦等作物,每年依次轮换。
它废除土地休闲,作物收获后的耕地也不作放牧地,改放牧地为耕地,扩大了作物种植面积;它种植豆科牧草并施用家畜厩肥,加速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既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稳步增长,又有利于耕地的长期合理使用,还能为家畜提供优质舍养饲料;它促使家畜饲养由放牧向舍饲转变,有利于养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还有就是良种培育了,不过这个保罗就不太懂了,只能等到招募到相关的农业专家再落实这件事了。
保罗坚信,经过上述的一些列改革,阿尔达领的农业产出绝对会有大幅度的提升,这样就能释放和供养更多的劳动力,为将来的工业化铺路。
第54章 循序渐进
“格莱曼大人,我劝您还是谨慎点为好。”汉塞尔一边看着手中的《农业发展纲要》,一边如是说道。
保罗将自己有关农业的计划写成一份大纲,请男爵先生过目提一下意见,同时也展示一下自己让粮食产量翻番的目标绝非吹牛,但不料男爵先生竟然来了这么一句。
“有什么纰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