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晓木生
保罗收到零星的报告,甚至有农奴冒着生命风险逃到城镇中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那么诸位,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们的生产力在哪些地方还可以突破呢?谁有好的主意吗?”
面对挫折,保罗觉得还是集思广益比较好,多听听这个世界土著们的意见。
作者对生产力以及经济活动的理解比较浅薄,本章如果有什么谬误,还请不要笑话。
第386章 新产业
见保罗向自己询问意见,众人先是一愣。
伯爵大人在怎么发展领地上向来是有主见的,而且他的方略结果大多是好的。就算是碰壁的那几件事,以他们作为政务院核心成员的身份,也能判断出从长远来看对整个社会是大有裨益的。
习惯了遵照伯爵意志行事的大家皱着眉头冥思苦想起来。
盖伊·伯恩斯第一个跳出来,他高举着手高声说:“当然是扩建机械厂和农机厂的规模,生成更多的机械……”
“啊!”他突然一锤手掌,好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
“在您的启发之下,我最近对蒸汽的研究颇有心得,如果您能够像对那帮炼金师一样,给我也立一个项目,拨出专门的资金,我们一定能够制造出更加有效率的机器!”
在从保罗那里获知用蒸汽作为动力的思路后,盖伊·伯恩斯就一直念念不忘,不过伯爵大人严禁他动用机械厂的财力和人力来研究这玩意儿,目前只能作为他的私人爱好。
“这个……还是缓缓吧。”
保罗沉吟一下,无情地断了伯恩斯的念想,厂长先生一脸沮丧地退到角落里画圈圈去了。
但伯爵没有怜悯他,开玩笑,好不容易培养出成型的技工阶层,哪能让区区几台机器给消灭掉。以现在的运输能力和消费水平,一旦真正的蒸汽机大规模应用,他的宝贝工人大部分都要失业回家种地——保罗是这么判断的,他也不知道是对不对,不过小心点总没大错,自己巴掌大的地盘经不起反复。
不过现在是不是可以先研究一下镗床?这玩意儿不仅仅可以用来加工汽缸,还能造出更好的大炮……
“伯爵大人!”
老福特的发言打断了他的思虑。
“是不是可以从渔业入手?”
“哦?说来听听。”
老福特捻着胡子说道:“近两年来在您的命令下我们改善了湖心镇到富兰港的交通,而从湖心镇出发还有好几条通往拜尔丁和埃姆登的道路在修缮之中,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海里的鲜鱼大量运往内地销售。另外,我们沿海的居民对于腌鱼很有一手,可以长时间地保存。现在我们有了大量制盐的方法,这方面的产业可以发展壮大起来,将腌鱼销往其他地方。”
保罗点头:“这是个好主意,伯纳,记下来。”
负责会议记录的首席秘书立刻挥动鹅毛笔,在纸上莎莎地写着。
老福特继续说:“要发展渔业就得有大量的船只,所以我们的船舶制造业也会被带动起来。”
保罗赞同:“你说的没错,只有订单多了,我们的船舶制造能力才能长久地维持下去,不过造船工匠的匮乏是个大问题。”
“格莱曼大人,想不久之后就会有民间的造船厂诞生了,根据富兰港的消息,已经有商人自发地前往角湾招揽工匠了,我们现在拥有的两座船厂主要还是为军队服务的,估计他们想自力更生。”
保罗很开心:“这是个好的趋势,看到了“吧诸位,只要好好利用商人逐利性,很多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但他也有一些担忧,“西北海湾在外人眼里素来是不毛之地,即使以政务院的力量招来的工匠也不过建起两座船厂……”
情报总管塞西尔说:“大人,角湾现在的形势对我们很有利。那里的猎巫运动愈演愈烈……“”
他担忧地看了一眼坐在伯爵旁边的菈荻,发现对方脸上没什么情绪波动后才继续说:“这场运动……已经开始冲击平民的日常生活,被波及到的也不乏持有财富者。我推测在当地教会威势水涨船高的背后一定积累了大批的不满者甚至仇恨者。一定有很多人想移居其他地方,其中包括经验丰富的工匠、身价千金的富豪、人脉广泛的商人等等,而近两年来我们西北海湾凭借瓷器、纸张等货物在角湾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那里也有很多人来过我们这里做生意,只要我们再加把劲宣传,西北海湾未必不能成为他们的选择之一。”
保罗摸了摸下巴,“好吧,由你来负责对角湾的宣传,务必要提高西北海湾在当地人眼中的印象。”
“是,格莱曼大人,只是……”,塞西尔伸出拇指和食指搓了搓,做了个谁都懂的手势。
保罗笑着说:“你放心,只要有效果,我自然不会吝啬金钱。”
“嘿嘿,大人英明!”塞西尔开开心心地退到墙角去。
“引进人才固然重要,但是对本土人才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保罗对福特总管说:“我觉得可以对来自外地特别是角湾的商船开具一些优惠措施,作为交换,他们必须雇佣一定数量我们的人在他们船上工作,在实际环境中学习各种航海知识!当然,必须是正常的雇佣,绝对不允许奴隶买卖。”
“是,格莱曼大人!”老福特点头记下。
“对了,海军在富兰港和当地商人联合搞的航海学校怎么样了?”
“一切顺利,第一期速成班的学员已经在船上实习了。”
“很好。诸位,我要给你们展示一个最近搞出的新玩意儿!”
啊?领主又搞出新玩意儿了?
只见保罗拍拍手,两名仆人抬着一个圆筒状的东西来到室内安置好,似乎是个容器。接着又拿来两块圆柱状的、黑乎乎的物体,点燃投入到圆筒状的容器里,然后……
大家都被呛到了!屋子里一片咳嗽。
“啊呀呀!忘记了,忘记了,快搬到外面去!”
保罗捂着鼻子,慌不迭地命令仆人把东西挪到庭院里去。
大家也跟着出来。
“这是我用普通煤炭和黏土加工制成的‘蜂窝煤’!”
保罗拿着一块刚才那种黑乎乎的东西,向众人介绍,那圆柱体两端的平面上有着一个个空洞,称之为蜂窝煤恰如其分。
“至于这个炉子,就是专门用来烧蜂窝煤的蜂窝煤炉,当然在屋子里烧得配上烟筒。”
众人围着正在燃烧着的煤炉仔细观摩,现在还没到秋天,阵阵的热浪从炉子身上散发开来。
菈荻问他:“既然您将煤炭制成这样,想必有一定的好处吧?”
由于政务院治下冶铁业的发展,煤炭被大量开采,除了供应铁厂,也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做饭取暖的燃料,新归附的埃姆登尚未普及,但在阿尔达和拜尔丁已经是相当普遍了。
“自然!”保罗一拍胸脯,“你看它形状这么规则,易于堆放,使用便捷。而且因为这一个个的孔洞,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所以比普通煤炭燃烧更加高效。普通煤炭要是块头大一点,很可能内里还没烧完火就灭了,总之你们自己用一下就能感觉出来了。”
虽然这个世界现在除了他没人知道氧气是什么,但总归知道空气这个概念,也知道通风越好越利于燃烧——伯爵大人发明的鼓风机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这对家里不宽裕的人可是个福音啊。”
福特总管赞叹起来,很多人家里烧剩下的煤渣都不舍得扔,就是因为有些残渣还没有烧完,又很费事地挑拣出来继续烧。
有了蜂窝煤,就不用这么闹心了。
“好,就由政务院牵头,官民齐用力,发现蜂窝煤产业吧!”
就这样,渔业、船舶制造业、煤炭加工业被纳入了新的发展规划中。
前段日子搬家了,离工作地有点远,每天上下班通勤时间需要四个多小时……暂时还没调整过来,望读者们见谅。不过我会努力调整的。
第387章 南方的胶着
随着圣历1993年第十个月份的到来,奥尔多王国大部分地区开始入冬,这其中就包括王都晶耀。
“必须在今年平定这场叛乱!”
在王国军队的大营里,凯瑟琳公主神情凝重地对麾下将领如此说道。
她身边的将领们无一不重重地点头。
从九零年春到现在,叛乱已经持续了将近三个年头,王国实在耗不起了。
距离一年的结束已经不远了,入冬以后,粮草的补给将愈发困难,这也意味着决战就在眼前。
他们已经与对手——贾尔斯叛军——约定好了交战日期。
“约架”是叛军那边主动提出来的,而王国这边也答应了。
倒不是两边多么讲究骑士精神,近一年来,两边互相阴对方的次数绝对不少,迂回、偷袭、佯攻……战争中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
战线忽南忽北,两边就像是在拔河一样,竭尽全力地想赢过对方,然而拔来拔去却总是回到富热儿一带。
当双方都已经精疲力尽,各自赌上最后一丝力气打一场最终之战也就顺理成章了。
对于最后一战,起初王国军队的诸多将领们还是有些忐忑的,因为初秋的时候,维布伦公爵——王国东境最大的领主——终于出手了,正式派兵加入了贾尔斯的叛军。
这只老狐狸,在贪狼大公发起叛乱的时候,没有像其他领主一样站出来态度明确地支持王室,仅仅派出使者请求与王室联姻,在王室答应后却自己先反悔了,然后发表了一通“贾尔斯占据着一定程度道义”之类的言论——这简直就是结结实实地打了国王陛下一耳光。
问题是他表态支持贾尔斯后却仅仅龟缩在自己的领地,也不派出一兵一卒来支援贾尔斯。维布伦公爵本来就是个让人捉摸不定、反复无常之人,如果哪天他又对王室大表忠心,人们也不会觉得奇怪。
不过他确实也有反复无常的资本,维布伦家族的领地位于王国东境的大盆地中,四周被崇山峻岭所围绕,易守难攻。在险要地方派兵一守,外面的人要打进去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开始的时候,维布伦是想和贾尔斯一北一南遥相呼应的,他派出部队进攻王国东部效忠王室的领地,结果东境的军队可能擅长防守而不擅于进攻,在他们遇到的第一座堡垒面前面,明明兵力占据着绝对优势却碰了头破血流,平白闹出了不少笑话。
因为东境盆地群山阻隔的地形,进去困难,出来也困哪,补给运输十分不易。懊恼的维布伦公爵只好派兵到南方,与贾尔斯的叛军合流。
这给王国军队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所幸今年以来,王国军队的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这才没有让战争的天平向叛军一方倾斜。
装备的提升,得益于王国政府在西北海湾的大规模采购。自“西北工业”成立后,西北海湾的武器生产突飞猛进。因为冶铁技术的革命性突破,阿尔达、拜尔丁、埃姆登三地陆续兴建起来的高炉铁厂为大大小小的武器作坊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铁锭,里面的工匠轮班工作,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音昼夜不停,刀剑、长枪、箭枝、盔甲从各个领地汇聚到富兰港,然后随同粮食、罐头、布匹或者成衣等王国政府其他的采购物资被装载上船,运输到南方王国政府直接控制下的港口,最后运输到前线武装起一批又一批的新兵或者替换下老兵身上破损的旧装备。
由于大量订单的刺激,西北海湾其他领地也陆续出现了阿尔达模式的工场,利益促使人们主动地寻求一切能够提升产量的方法。
其他地方的武器供应商十分眼热,但是丝毫没有办法,在相同质量的情况下,西北海湾的武器总是最便宜的,所以王国政府总是优先向西北工业下订单。
在如此冲击之下,其他地方的武器生产商们被迫走高端路线——放弃普通铁甲的生产,专注于生产板甲,卖给骑士老爷和大大小小的将领们。
和主要由熟铁制成、装备给大头兵的普通铁甲不同,板甲由钢板制成,耗费的时间更是天差地别,一个26人的工场,5个月内就能加工出接近1600套铠甲,但是全套覆盖高档高品质板甲,却需要小半年的时间去打磨,从头到尾十分耗时,特别是手套之类的小件拼接,需要纯手工单独打磨,对误差的要求也很高,否则很可能造成装备者行动不便。
以西北海湾工匠们普遍的手艺水平,尚不能制造出这种表面光滑到能照出人影、各方面都堪称艺术品的高级货,但是在低端防具方面却做到了切切实实的垄断。
借助虽然廉价但保证质量和数量的军械供应,王国组建了庞大的军队,目前在南方与叛军对峙的军队规模达七万多人,其中可用于一线作战的士兵近五万人。
凯瑟琳和她的将军们十分重视对底层士兵的防护,士兵的防护越好,他们的生还率就越高,经历过生死之战的老兵,他们的战斗经验是宝贵的。
另一众将领气恼的是,如此强大的力量,本该能够摧枯拉朽般地摧毁叛军才对,但是战事却没有如此顺利。
维布伦的加入并不是主要原因,真正让他们头疼的是叛军中的一支神秘军团,在俘虏的口中,这支叛军被称之为“不死军”。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支军队每次出现在战场上都是正正好好的六千人,不多也不少,无论在上次战斗中折损多少,下一次战斗时出现时总是正正好好的六千人,仿佛没有人死亡一样。
当然,没人认为他们真的不死或是能死而复生,让众人疑惑的是,对方是如何做到快速补充的,因为这支军队的士兵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力大无穷且毫不畏死,绝非是啃着黑面包、难得吃几回肉的普通士兵训练几天就能代替的。
更为夸张的是,根据战场上的记录,这些家伙在战场上表现得异常残暴,甚至有士兵目击到他们撕啃交战之人血肉的可怕景象,简直就是一群服从指挥的野兽。
好在比起这支特殊部队,叛军其他的部队就没那么可怕了,只有精锐部队才能身着铁甲,一般部队只能身着皮甲,至于刚拉来的炮灰则连件像样的防具都没有,较之王国军队大量装备铁甲相差甚远。
那支所谓的“不死军”,想来想去也只能归因于已经在军营中流传开来的“叛军巫师”了。
第388章 南方的胶着2
复国军——这是贾尔斯叛军给自己安的名号,其源于在奥尔多王国尚未建立时某个割据一方的小王国,贾尔斯的家族多多少少能和这个国家的王室扯上关系。不过根据现在”复国军”的宣传,这个早已烟消云散在历史中的王室可不仅仅是割据一方那么简单了,总之贾尔斯认为自己的家族对奥尔多王国全境都有正当的法理宣称。
叛军的营地充斥着喧嚣与混乱,当然这个时代的军队都差不多如此。在外围部分,商贩使劲吆喝着叫卖货物,浓妆艳抹的妓女则四处走动招揽顾客。
斗殴、赌博、酗酒在这里随处可见。
但是在营地的中央部分,却是戒备森严,一派肃杀之气。全副武装的卫兵严格盘查每一个进出的人,随意乱逛的人会被立即拿下。
位于最中间的是一座木堡,正是叛军最高统帅的居住之处。
此时的木堡内部正进行着一场餐会。
“贾尔斯大公到!”
随着侍者大声唱名,大厅内的所有人都立刻停下交谈,然后肃然而立。
一个身着猩红色披风,腰悬配剑的男子走上了主位。
此人身形高大、肩膀宽阔,脸上的胡子仿佛是雕刻出来一般充满威严感,虽然须发斑白,双目却炯炯有神,脸上的神情不怒自威。
这正是奥尔多持续数年叛乱的肇始者、王国政府的眼中钉、有着“贪狼”之称的贾尔斯大公。
大公面向众人站定,双手微抬,“诸位请坐!”旋即自己坐下。
众人也跟着他纷纷落座。
贾尔斯端起一杯酒,壕气冲天地大声说道:“下周便是我们与伪王军队的决战之日,战场上的刀剑不长眼睛,希望各位都能受到光明之主的庇佑,在战后我们还能在此相聚!诸位,让我们先干了这一杯。”
大公说完便一仰头,咕咚咕咚地喝光了满满一大杯酒。
大厅里响起一片豪饮之声。
“大公殿下的酒量真好!”
一个谄媚的声音在席间响起。
只见一个穿衣打扮与众不同的人站了起来,之所以说与众不同,是因为其他人要么一身戎装要么穿戴简单,唯有他一个人穿着身华丽的贵族长衫。
他自信满满地说:“下周我们一定能够全歼伪王的军队,然后迅速北上一举拿下晶耀!”
贾尔斯眯着眼睛,微微笑着说:“哈哈,阿贝尔爵士,有你的这份信心,我们一定能打下晶耀,掌控全国……【如果你们维布伦家族的军队没那么废物的话】”
要不是因为盟友的关系,贾尔斯真的很想把最后那一句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