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晓木生
一类是土著领主,大部分人的家系都能追溯到上古时代居住于此的各个部落中的军事首领或宗教贵族,自人类文明肇始之初,他们的祖先就在西北海湾扎根了——不过根据学者们考证,他们的祖先也是从奥尔多中部平原迁徙到西北的。还有一部分是被罗德尼王朝之前的各个政权分封到这里的,不过他们居住在西北海湾的历史也很悠久了,有的家族甚至是古贝拉帝国时就被分封到这里。
这些领主中最强大的就是费迪南德家族,其他的土著领主基本上都是费迪南德家的附庸或者附庸的附庸。
另一类是外来领主,他们的祖上都是在罗德尼王朝建立后被分封到西北海湾的。在新王朝统一奥尔多的过程中,西北海湾原先的领主有一半多的领主投靠了现在的王室,但还有一小半的领主没有看清形势被清理了,空出来的领地被罗德尼王室赏赐给了追随他们的有功之臣。
由罗德尼王室所封的新领主,除了起到镇守边疆的作用外,还肩负着监视土著领主的任务,长期以来,新旧两拨领主互相牵制,。
不过格莱曼家族比较特殊,这个家族原本的封地是在肥沃的中部平原地带,后来在政治斗争中站错了队被王室踢到了西北海湾,新的封地还是一块原本的无主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说,格莱曼家族也在被“监视”范围之内。
西北海湾总共有十二个伯爵,有六个是费迪南德家族的附庸,另有六个是由王室直接分封的附庸。各大伯爵领之间的实力参差不齐,最强大的肯特家族,除了自己的直属领地外,还有着10个子爵领作为附庸,而(之前)最弱小的格莱曼家族,别说是次一级的附庸了,就连一个正式的骑士采邑都没有。
至于其他的子爵领、男爵领,他们基本上都是西北公爵或者十二个伯爵的附庸。
目前西北海湾的态势是:王室分封的六个伯爵中有五个组成了以帕克伯爵为首的反对肯特家族同盟,而肯特家族则拉拢了同属费迪南德家族附庸的其他三个伯爵组成了争锋相对的同盟,剩下的三个伯爵领态度暧昧,尚未明确选边站。
虽然肯特家族这边看起来处于劣势,但是控制了费迪南德伯爵的马尔茨·肯特能以公爵的名义动用公爵直属领地上的力量,以及公爵名下其他的附庸,有的子爵领还是相当有实力的,他们的人口甚至比阿尔达这样的名义上的伯爵领差不了多少。所以在绝对力量上,占据着优势的是马尔茨·肯特这边。
“不用担心!公爵大人麾下的领主有很多人相信那封信是真的,只要我们能顶住马尔茨·肯特的攻势,他们就会在后方反正策应我们。”
在一次会议上,帕克伯爵摇晃着一摞信件,说出自己手中貌似不怎么可靠的底牌。
……
三月下旬,早已磨刀霍霍的两大派系几乎同时向对方发难。马尔茨·肯特向上次不奉召的领主们发了最后通牒,强令他们三日之内赶到森特城汇合,否则将以羞辱公爵的罪名讨伐他们。而反肯特同盟的不甘示弱地公开展示了公爵的密信,同时让亨利子爵走向前台,亨利子爵长期以来被帕克伯爵置于秘密保护之下,密信和亨利子爵的出现让西北海湾一时间舆论大哗。
马尔茨·肯特立刻表示信件是伪造的,亨利·费迪南德是因为没有当上公爵继承人而心生嫉恨,从地牢中逃走并构陷于他,而以帕克伯爵为首的一拨小人向来怀有异心,双方一拍即合阴谋反对他。
他通过小法师安迪控制着费迪南德公爵强撑着奄奄一息的兵躯,在森特城举行了一次公共集会,反复申明这一点。
不过私下里肯特伯爵还是有点后怕的,他已经料想到亨利会跑到反对他的人那里寻求庇护,但是没想到会造成这种后果。
还有他手中的那封密信,与他的所作所为和计划丝毫不差,难道真是费迪南德公爵所写?难道巴奈特大师的控制法术有漏洞?
一想到这里,马尔茨·肯特的脑袋就一阵剧痛袭来,然后心里自然而然地想:这怎么可能?巴奈特大师的法术怎么可能会有漏洞呢?赞美巴奈特大师,赞美秘法会,费迪南德公爵明明被他控制得死死的。对了!一定是亨利那个该死的家伙,模仿了他兄弟的手迹。
至于信中的内容为什么和事实相符……一定是巧合!一定是巧合!
可是……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领主跟着老匹夫帕克反对他呢?这帮家伙平时见了自己都是唯唯诺诺的,说出的话都带着一股子马屁味儿,现在竟然有胆子跟自己作对。
在他本来的预料里,可能会有那么一两个不服他的刺头儿,比如普莱斯·帕克那个老东西,但是在自己挟公爵名分大义的情况下,根本翻不起什么风浪。在自己逐一清洗掉那些仍然效忠于王室的领主后,就可以在西北海湾自立,趁王国政府的注意力在南方时狠狠地在背后捅一刀。
但是现在看来,亨利·费迪南德的出逃以及他伪造的那封密信,引起了那些外来户——土著领主私下里对王室新封领主们的称呼——的警觉,让他们提前抱起团来,原先的计划已经无法施行下去了。
一想到这里伯爵大人就懊恼无比,自己就应该在公爵生日宴会上找个借口把这些潜在的敌人统统扣押下来,虽然那样后续的处理会比较棘手,但也比现在这个局面容易对付得多。
现在后悔已经没用了,只能在战场上见真章了。
……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两大派系都聚集起了可观的军事力量,他们调兵遣将,战争一触即发。不过两边都没有忘记王室的存在,倒肯特同盟自不必说,肯定是要拉上王室的,而肯特伯爵也需要暂时装出一副王国忠臣的样子。双方不约而同地往晶耀派出自己的使者,向国王陛下陈述“真实情况”,请求王室支持自己,并向王国其他地方通告对方为叛逆。
恭祝各位读者老爷春节快乐,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芝麻开花节节高!
第235章
国王陛下的意见还没有到来,西北海湾的两大派系就迫不及待地动手了。
肯特家族的附庸领地之一比多堡正好嵌在麦尔肯伯爵和约翰斯顿子爵的领地之间,无疑成为了反肯特同盟的眼中钉,因此在两边正式撕破脸后,麦尔肯家族和约翰斯顿家族立刻出兵把比多堡围了起来。
但是比多堡的的防御十分坚固,两家竟然一时啃不下来,而根据探知到的消息,肯特家族已经迅速集结了援兵并朝这边扑过来。
帕克伯爵立刻给同盟中的其他领主写信,召集他们立刻赶到比多堡支援麦尔肯家族和约翰斯顿家族。
……
“比多堡的领主是肯特家族的姻亲,马尔茨·肯特一定会投入重兵为比多堡解围,而我们获得的情报显示也确实如此。我们必须要趁这个机会与他们在比多堡进行决战……一次性地消灭对方大量兵力……这将有利于我们一方对今后局势的掌控……”
首席秘书伯纳伍德站双手捧着一封信,用十分清晰的声音读着上面的内容,他的对面则坐着保罗·格莱曼。
“这个区域的位置十分重要,如果它仍然掌握在肯特家族的手里,那么对方就能以此为跳板,进犯比多堡到海湾沿海之间的土地,将我们截为个部分。”
听到这里,保罗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
首席秘书继续念道:“基于现在所知的敌军规模,我请求格莱曼家族和加纳德家族能够立即派出至少1000名士兵前往比多堡,汇合其他家族的兵力一举击败对方。”
“愿天主保佑我们!……这就结束了,领主大人,落款是普莱斯·帕克伯爵,这应该是他亲自书写的信件。您需要自己在看一遍吗?”
保罗揉了揉太阳穴,有点头痛地说:“不需要了,伯纳,先把信件收起来吧。”
他相当不喜欢这种感觉,总有一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但是帕克伯爵是整个同盟的组织者,他的要求必须慎重对待。
唉……还是尽快赶回湖心镇与军队高层们商量一下吧。
保罗现在正坐在富兰港港务办公楼的一个房间里,他这次来富兰港的目的是为了参观装备了新型全风帆商船的船队。
与角湾的福斯特家族建立的稳固的合作关系后,福斯特家族陆续送来了好几批船匠,这使得造船厂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已非之前的那个只能修修补补、造几艘小型桨帆船的小船厂可比。
在工匠们加班加点的努力以及海军的相让之下,船厂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陆续建造了四艘较大的商船,比之以前造的几艘军舰,这种商船针对货物运输功能进行了诸多改进,体积更大、载货量更高,而且甲板上矗立着两根桅杆,上面的帆布也不是之前那种全纵帆形式的,主桅杆上挂着的是衡帆。
这四艘运输商船,两艘被保罗留作自用,两艘被出售给了船商班奈特·托德先生。
今天是四艘商船即将远航的日子,保罗的两艘船,将携带着大量瓷器、印刷书籍前往角湾,而托德先生的两艘船则载着大量的罐头、盐巴前往距离王都晶耀最近的南方港口,他们选择了同一个日期进行各自的第一次远航。
伯纳掏出怀表来看看,提醒保罗:“伯爵大人,商船就快要出发了,您看是不是……?”
“是吗?我们立刻赶过去吧。”
从港务办公楼的窗户里,他已经看到了码头上黑压压的送行人群。
……
看到领主的到来,人群很快让出了一条路。保罗略带激动地来到仍然停留在泊位里的商船边上,有了这些商船,他期待已久的远洋贸易终于可以开展了。
海军司令奥斯汀以及船商班奈特·托德已经站在码头边上,等待着他的到来。
托德先生首先向他鞠了一躬,“尊敬的领主大人,您制造出来的这些商船实在是太让人着迷了!感谢您,这正是像我这样的船商所需要的。”
新的一年到来后,政务院向王都派出了商务代表团,这个代表团由阿尔达和拜尔丁两地的商人组成——当然,都是与领主府有过合作关系的人。
此次王都之行,商人们使劲浑身解数向晶耀的权贵们推销自己工厂的产品。一番折腾下来,罐头和盐巴斩获的订单最多,毕竟王室军队很快就要南下平叛了,罐头这种方便易于长期保存、味道还过得去的食物自然是将军们的首选军需用品。
而班奈特·托德的两艘商船,则接受了其他商人们的委托——通过海路往南方运输货物。
保罗摆摆手:“哪里哪里,我只是提供了一下思路而已,眼前的船都是船厂的工匠们辛辛苦苦地制造出来的,你要感谢就感谢他们吧。”
托德先生连连点头称是,他知道,眼前的这位伯爵对那些底层劳动者有点异乎寻常的关心。
码头上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来送别四艘商船,保罗上台老调重弹地说了一番远洋贸易的重要性,以及政务院对民间商业活动和工业活动的大力扶持。
仪式完毕后,四艘商船在人们的告别声中扬帆起航,离开富兰港缓缓地向远方驶去。
在离开码头时,奥斯汀和保罗走在一起,两人讨论了一会儿刚刚开始教学的海员学校,最后奥斯汀悄悄地问:“格莱曼大人,我们海军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有什么表现机会吗?”
保罗想了想,虽然肯特家族所控制的地盘基本都在内陆,但是海军仍然有发挥的地方,比如像毛子那样让水兵上岸当步兵用。
“奥斯汀,我们在短时期内可能会面临着兵力不足的问题,你可以组织舰队在维斯河不断地巡航,一旦接到附近陆地上的求援信息,立刻让水兵上岸支援。所以,让你的人加强火器的训练吧。”
现在的军队还无法做到十分严密地控制边界,如果派兵去配合帕克伯爵,面临的情况将会更加严峻,他需要一只相对而言比较“机动”的力量面对突发情况。
第236章 军营生活
鉴于帕克伯爵发来的紧急请求,保罗在当天就返回了湖心镇,他马上召集施罗德和布莱斯等军队高官,商议向比多堡派遣援军的事宜。
参谋长施罗德强烈支持派遣援军,他在一副西北海湾的地图上指指点点,向众人讲述出兵的重要意义。
“帕克伯爵的信上说得没错,比多堡位于波特里领和阿德拉领之间,从这里出发到海岸地区只有一天一夜的路程,如果肯特家族以此为跳板,占领这么一小段区域,那么包括阿尔达、拜尔丁、拉纳卡在内的三个伯爵领将与王国腹地被完全隔离开来——至少是在陆地方面。这对当前的我们而言是无法接受的。”
保罗紧紧地盯着地图,上面的比多堡就像是钉子一样扎在波特里和阿德拉的交界处。施罗德说得对,这个地方留在肯特家族手里是在是太危险了,现在的阿尔达刚刚下水四艘商船,海运尚无法完全取代陆地运输,如果路上的交通线一旦被截断,对于阿尔达的贸易活动将是重大的打击。
他说出了自己的计划:“我打算派出第一步兵营、第三步兵营、火炮连前去支援,运输连负责上述部队的后勤补给。第二步兵营留在阿尔达应对不测情况。诸位有什么意见吗?”
布莱斯问:“仅仅留下一个步兵营是不是太少了?”
施罗德的话让他打消了疑虑:“海军可以派出一个营规模的水兵上岸协助防御,军舰上的火炮也可以拆下来部署在陆地上,而且我们还可以调动各地的民兵。”
“现在可堪一战的民兵有多少?”
施罗德回答:“降临日前参谋部对各地的民兵进行过一次考察,我们可以用民兵建起一支2000人的临时队伍,组织度不会低于去年对付海盗时的正规士兵。”
……
天刚蒙蒙亮,嘹亮的起床号响彻整个军营,列兵乔斯在班长马卡洛夫打雷般的吼声中睁开了眼睛。
“快点给我起来,你们这群懒猪!”
中士一个个地掀开他们的被子,把大头兵们从床上揪起来。
“军营可不比在你们自己的家里!作息时间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你们要时刻记住自己已经是一名光荣的阿尔达士兵了!”
去年正式组建了步兵第三营,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参谋部从原先的两个营中抽调了一批军官和老兵作为骨干力量补充到了第三营中,第一营和第二营空缺的兵力则从已经有了一定训练基础的各地民兵中征召补充。
原先被派驻到卡斯村训练民兵的马卡洛夫中士被调回了步兵第一营,随他一起返回的还有卡斯村的的十名小伙子,这其中就包括乔斯。
征集来的民兵被打散安置在各个连队中,让乔斯无比郁闷的是,他所在班的班长正是让他畏之如虎的马卡洛夫中士。
他迄今仍然无比清晰地记着全班第一次集合时,马卡洛夫中士瞪着他的神情。
“怎么又是你!”
“好吧!我会死死盯住你的!”
中士铜铃般的眼睛一左一右地透露出上述信息。
乔斯在心里暗暗祈祷自己能平安地度过军旅生涯。
匆匆整理好衣服,乔斯跟着自己的队伍跑到操场上集合。
在早餐前要进行半个小时的晨跑和半个小时的站军姿。
各部队以连为单位,伴随着各自长官的哨子声,绕着军营区以整齐的步伐跑起来。
每支连队都有着自己鼓舞士气的口号,跑步的时候,营区里的各种古怪的口号声此起彼伏,一个比一个大声,都想在气势上压倒其他连队。
对于乔斯这种有过民兵训练基础的人而言——特别还摊上了马卡洛夫中士这种魔鬼教官,连续跑上半个小时还是问题不大的,半个小时下来,他也只是微微气喘。
不过还是有部分身体底子较差的新兵跑得满脸通红,气喘吁吁。幸好这些新兵已经在军营里训练了一段时日,没有一个人掉队。
乔斯记得第一次晨跑时有的人跑着跑着就晕倒在地上了。也有人喘着粗气不想继续跑或者想偷偷溜回营房,然后就被军官挥舞着皮鞭打得满地找牙,而且被罚不许吃早饭,站完军姿后继续站着。
“今天早上会吃到什么呢?”
晨跑完毕后,乔斯一动不动地站立着,一边慢慢地平复自己的呼吸,一边想着早饭的内容。
军姿一站就得半个小时,他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休息一下,顺便胡思乱想一下。
士兵们在操场上整整齐齐地站成一个大方阵,各连队都有自己固定的专属区域,从高台上看去,操场上的景象蔚为壮观,士兵们的列队横看是一条条的直线,竖看还是一条条的直线。
每天的军姿训练都让监督晨练的军官内心充满自豪感,他们的内心无比相信这个时代没有其他军队能比眼前的这支军队做得更好了——至少在列队时是如此。
所有的连队从停止晨跑到依次进入操场、重新整队、组成方阵,前后总共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这对其他军队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
领主在建立这支常备军的初期就狠抓队形训练,他们还有点不太理解——当然,没人会认为这种训练不重要,严整的队形是一支高素质军队的必要基础,自古以来都是真理。他们只是认为伯爵有点重视过度了,分配更多一点时间到个人武力训练上岂不是更好。
但是当面对如潮一般的海盗涌过来时,以及面对如雷霆一般的拜尔丁骑士队伍从背后突袭时,严格的队形训练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尽管很多士兵会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慌乱或紧张的神情,但是严格的纪律使他们在没有接到上级命令前不敢乱动,而长时间培养出来的服从性则让他们的身体在接到命令后会下意识般地行动。
仅靠严格的纪律和辛苦的训练是不够的,还需要为士兵们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一动不动地站了半个小时后,晕头涨脑的乔斯随着自己的连队去食堂排队取餐。
“黑面包、土豆炖牛肉、水煮蛋、甜菜粥……好好享受吧菜鸟。下一个!”
炊事班的士兵麻利地将今天的早餐放置在餐盘上,乔斯动动鼻子,食物散发的香气让他胃口大开,早间训练的疲惫感瞬间消失不见。
除了按时发饷,丰富的三餐供应也是吸引很多年轻人参军的重要原因,如此高强度的训练,士兵的营养跟不上可不行。
阿尔达军队的伙食虽说不能与富裕之家相比,但是绝对在西北海湾普通平民家庭的水准之上,对于乔斯这种农村出身的士兵,更是从未享受过的奢侈大餐。
第237章 目标——比多堡!
“举枪!”
“预备!”
“瞄准!”
“开火!”
随着连长开火命令的下达,一阵噼里啪啦的巨大声音响起,操场上腾起一阵浓密的白烟。
乔斯忍着呛人的浓烟,与同排的战友匆匆地退到第三排,手忙脚乱地掏出纸壳定装弹药装填起来。
一番操作后,他抽出通条,插在枪管里捅了捅压实弹药,然后双手持枪立定等待着下一次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