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另外还有一点要通知大家,我们汉部落现在的人口越来越多,科学研究也逐渐走上了正轨,所以教育体系方面也将迎来重大改革。
相信大家也知道医学院在编撰医学教材的事情吧,未来你们的成果也将编写进各个科学门类的教材,不仅你们的成果要放进去,就连你们的名字,你们的照片,也要一起添进书里,我要让汉部落的子孙后代都能记住你们这些为部落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
到时候学堂里的孩子们翻开课本,一眼就能看到,哦,这是汉部落的哪年哪月,哪个研究所的院士发现了什么现像,总结出了这一条定律,到时候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就记住他们的祖辈是多么伟大了。”
罗冲的话一说完,食堂里顿时响起一片哄笑之声,大家听的热血沸腾,他们心里纠结什么,纠结的不就是自己的科研成功无人知晓吗,人家光学小组的照相机都走进千家万户了,到时候别人拍照片的时候都得佩服的夸耀一番‘此乃神术’,这谁不羡慕嫉妒啊。
毕竟他们一点力也没比光学组出的少,可是在荣誉上却始终差了人家一头。
他们真的不在乎什么待遇问题,因为首领给研究所的待遇都是最好的,他们就图能留个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也为部落奉献过,而罗冲说的要把他们的名字和照片印到课本上的这种事情,这绝对是最高级别的荣誉了,将来可是要流传千古的,所以得到这个承诺后,众人这才放松的笑了起来。
“首领,那像我们研究的东西这么杂,怕是编进教材也不好记吧?”闻农作为化学组的组长,也坐在罗冲的旁边,听到罗冲的话后,反而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
之前给照相机发明人署名的时候,鳌飞作为主要发起人和原理提供者被放到了第一个,去病在研发过程中也没少出力,放到了第二个,当然这些都无可厚非,可闻农只是提供了一些材料和化学方面的理论支持,全程都没有参与研发,最后还是给他在后面添了个名字,这就让他感觉自己有点被施舍了意思。
可这么给自己长脸,能够光宗耀祖的事情,他也不好拒绝,但这不代表他不想自己弄出点重要成果出来,到时候堂堂正正的在发明人的位置写上自己的大名。
但是现在想想,自己天天搞得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化学实验,搞得都是老百姓用不上的半成品或者试剂,就算研究出来又有谁知道呢,就算把自己写到书本上,到时候写什么呢?自己好像也没有什么代表性的科学成功能够拿得出手。
“这好办,基础材料科学有基础材料的项目嘛,到时候我们肯定是要出一些类似化学、生物之类的书,到时候把你们总结出来的成功放进去,然后把你们放到每一卷的前面,说这些都是你们的成果就好了。
百姓们不知道没关系,只要学生们知道就行,等他们这一代年轻人知道了,往后的子子孙孙就都知道了,毕竟咱们汉部落可是要全民入学的。”
闻农等化学组的人听完顿时嘿嘿傻笑起来。
汉部落这群精英们,每天闷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不停的作实验,他们的生活极其枯燥乏味,每天任劳任怨的在这里工作,终究是想得到点什么,这是人之常情,罗冲也十分理解,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方面,他都愿意满足这些研究员们,这些可都是汉部落的功臣。
饭后罗冲又去研究所里转了一圈,视察一下各方面的工作进度,鳌飞的光学小组现在除了改进照相机,继续研究光学理论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的事做。
彩色摄影术方面,需要三色滤镜还有彩色显影剂方面的技术,滤镜倒是相对简单一些,但那些彩色显影方面的化学试剂,只能像撞大运一样的摸索前进,而且鳌飞对化学方面也不是很懂,只能等着闻农的化学组那边出了成果再说。
现在他们又接了个显微镜的项目,短时间内算是有活干了。
闻农这边的化学组则是要更忙碌一些,之前罗冲从学校补充了一部分优秀学员过来,现在其中的很多人都被化学组培训成了炸药生产工。
汉部落的化工水平极其有限,普通的蒸汽工业也才刚刚起步,更别说高科技的化工厂了,所以想要生产双基发射药和子弹的底·火,目前还只能用实验室制法来生产,规模不大,只能走少量多次的路线,但是这些实验又极为危险,所以这些刚毕业的学生,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就成了最好的工人来源,认真培训一下,只要学会做那几个实验,就可以上岗了。
橡胶小组方面,他们还在不停的做着各种基础实验,如何把乳胶原料制成各种工业制品,不同催化剂和不同条件下的成品橡胶会显现出什么特性?
想要弄明白这些,在没有各种电子检测设备,没有电脑用来分析运算的情况下,只能用最笨最笨的办法,排除法,那就是一样一样的试,直到试出最合适的配方和工艺出来。
自从罗冲把第一批乳胶原料从汤部落弄回来,如今也过了小半年的时间,橡胶小组这边累计用这些原料做过的各种实验已经好几千次了,绝对是工作量最大,而且最看不见成果的一个部门,但是有了之前罗冲在午饭时的保证和承诺,现在橡胶组的研究员们全是士气高涨,工作很有热情。
罗冲也在这里待了不短的时间,和橡胶组的研究员们一起挑了几种实验品,然后让他们按照这几个配方试制高压通气软管,先试一试再说,具体的设计参数,等回来再让他们自己和动力研究所那边对接。
最后在临走的时候,罗冲又交给了化学组一个重大研究项目。
就听他对闻农说道,“蒸汽工业开始之后,我们对各种更高性能的合金钢需求会越来越重,所以我现在再给你们布置一个长期任务,你要在组内另外筹建一个小组出来,专门化验汉部落各地金属矿物的成分,然后尝试提纯冶炼,然后测试鉴定各种不同配比的合金钢的各种特性,比如哪种抗弯性高,哪种延展性更大,哪一种更耐高低温,还有硬度对比,承压能力等等,这些都要做出详细的记录。
这个工作会很复杂和枯燥,估计跟橡胶组的工作差不多,你们要做好心里准备,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个工作对我们的未来非常重要,大家一定不能懈怠。”
“是,首领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完成任务的,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在小组内分组轮换着来嘛,难度大不是问题,如果没有难度的话,那还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首领不必担心,我们一定不会拖部落发展的后腿。”
“嗯,我看好你们,好好干吧。”罗冲拍了拍闻农的肩膀,便带着一群亲卫们离开了。
走在回去的路上,罗冲还在想着事情,现代科学和工业的发展所产生的后果就是大量的分类科学,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实在无法样样精通。
现在光学小组那边已经开始研制显微镜了,所以自己现在要不要开始筹划第三个研究所了,就是专门研究生物的研究所,动物、植物、微生物,汉部落目前的科学种类里面,还没有专门针对生物学分科呢……
.
.
.
一会还有一章
第828章 坚壁清野的鑫统领
以汉部落现在的状态,想要再组建一个新的生物研究所,倒也不是特别困难,场地有的是,人员方面嘛,从司农寺调集一些人手出来,再从医学院调集一些出来,临时组建一批不是问题,剩下就要靠他们自己研究了。
汉部落就算有了生物研究所,目前也是主攻动植物和医药生物技术,太过黑科技的东西,现在也搞不定,但只要有了这个开头,说不定罗冲有生之年没准就能看到抗生素的诞生也不一定。
不过现在想这个还是早了些,先把眼前对竹岛的战事捋清楚了再说。
回到汉阳城后,罗冲再次下达了多份命令,除了继续向拓海郡输送货币之外,还要输送大量的民用物资过去,这些都是为了刺激竹岛和汤部落的经济,先向市场砸入大量的货币,然后再进行货物倾销,这样便可短时间内把地方的经济刺激起来。
汉部落目前基本上已经掌握了竹岛和汤部落,草原方面现在也掌握了一部分,基本上把已经探查到的领域内的人口都收为了几有,这样看似是一个好事,人口确实明显增长了,但也减少了汉部落对外贸易的市场。
以前和竹岛做生意,那叫对外贸易,汉部落可以变着法子的赚他们的钱,但是今后就不行了,失去了对外贸易的对象,汉部落的经济就会萎靡不振,那么想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经济增长,就只能把出口转入内销,刺激国民消费,才能让经济回暖。
虽然现在竹岛还没正式归入汉部落管辖,但罗冲已经看到了这个隐患,所以下一步便是想尽办法开发民用商品,提高国民收入,让老百姓手里有了余钱,才能促进他们的消费热情。
简而言之一句话,必须让货币流动起来,否则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罗冲这个首领虽然没在战斗前线,但也对竹岛未来的发展十分关心,而那些在前线拼杀的将士们,此时却遇到了一个难题。
虽然之前的登陆日之战,汉军基本全歼了鑫部落两个前线兵团,但多多少少还是漏出去了一些,又或者是附近的百姓向鑫部落告发了这个消息,所以导致了血屠计划的奇袭战术失败。
情报泄露的方式已经无从调查,但现在可以肯定的是,鑫部落的高层们已经知道了汉军登陆竹岛,并已经占领了他们一半土地的事实。
鑫部落的反应速度很快,或者说是他们看到自己两个最精锐的兵团仅用了一天时间就被汉部落全部歼灭,都有点害怕了。
至于他们害怕的结果,那就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直接选择跑路,避免和汉军交战,要么就是孤注一掷,集中手里所有的资源,来和汉部落打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大决战。
但结果非常显然,汉部落是绝对不会给他们逃跑的机会的。
就在鹰扬卫、豹韬卫、骁骑卫三个卫所分别进入各自驻地驻防的时候,血屠也同时派出了大量的侦察兵向下一个目标侦察,依照现在的位置和速度,汉军的下一目标被血屠定在了咸丰郡,也就是竹岛正北面的沿海狭长区域,这里是鑫部落的海盐产业基地,其重要性不管是对汉部落来说,还是对鑫部落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
血屠想要抢占这里的盐池资源,但是鑫统领现在最想要做的事情是活命,盐他已经管不上了,他只知道自己前线两个最能打的兵团都没了,想要挡住汉部落接下来的进攻,自己必须再次组建更多的兵力才行。
于是乎,这帮鑫部落高层就拿出盐部落最稀缺的物资,粮食和牲畜招揽他们,并竭尽所能地丑化汉军的真实面目,把汉军说成了见小孩就杀,见女人就抢,见男人就抓奴隶,无恶不作的侵略者,而且还找了一些群众演员,扮演从‘沦陷区’逃出来的百姓,哭天抹泪的状告汉军的各种‘罪行’。
盐部落的男女老少一下子就慌了,一方面是鑫统领给出的粮食和牲畜带来的巨大诱惑,另一方面则是感到了汉部落的威胁和压迫,最终整个盐部落就这样半推半就的参加了鑫统领的队伍,自愿和鑫部落高层一起抵御汉部落的进攻。
按照鑫统领的说法,汉部落打来了,如果我们不联起手来一起反抗,那最后大家都活不成,与其窝囊的死,还不如大家聚在一起想办法寻条活路。
于是乎,被忽悠了的盐部落开始了举家向鑫统领的领地内迁徙,迁徙之规模,之迅速,简直可以用坚壁清野来形容。
当血屠派出的第一批斥候抵达咸丰郡的时候,就只看到了一片狼藉的村庄遗骸,之所以说是遗骸,是因为那些村庄已经一个人都没有了,就连牲畜也一头都没留下,连不少的房子和玉米秸秆之类的东西,都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一座座的村庄,基本上被烧成了一片白地。
斥候们全傻了,完全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不过他们毕竟是专业的侦察人员,很快就在村庄里发现了大队人马行军的痕迹,按照痕迹的方向显示,很容易就能知道村庄里的人去了哪里,而那个方向,正是鑫部落的本部,也就是汉部落这边说的架海郡方向。
碰到这样的大事,斥候们根本不敢耽搁,连忙派出快马把这些奇怪的见闻全都报告给了上面。
而血屠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
“不好,这帮孙子想跑……”
这倒不怪他会产生这样的判断,此时的血屠还从来没听过什么叫做坚壁清野,所以压根就没这个思想,听到斥候们报告说盐部落的全族老少都在向着架海郡的方向转移,血屠第一个想法就是,鑫统领和那群鑫部落高层怕了,他们想要集中自己所有的人口和物资,逃离竹岛。
逃离竹岛去哪显然是很简单的问题,鑫部落高层没有船只,所以他们就算想跑,也只能从大陆暗桥那里,跨过大桥向草原的方向跑路。
所以在判断出鑫部落高层的这一目的后,血屠立刻联系了伏波卫的指挥使鼠大,请求他们协助封锁竹岛西北端的暗桥,一定不能让鑫部落有一个人逃往草原。
同时这家伙又给洪湖三郡的当地驻军下了协助封锁竹岛暗桥的请求,不过这三个郡的兵力可不归血屠管,所以他在信中只能要求他们先做好拔营的准备,然后又给罗冲去了一封信,让罗冲命令洪湖三郡驻军协助自己完成对竹岛的封锁。
然而血屠在这边忙活的起劲,人家鑫部落那边压根就没打算逃跑,或者说,他们想过,但因为没有船只,而且草原又是汉部落实际控制范围的原因,他们没有把握登上大陆就能跑掉,所以鑫部落实际上做的,就是集结手中所有的资源,和汉部落玩起来坚壁清野,严防死守的战术。
这是让血屠绝对没有想到的。
咸丰郡成了一片没有人口,到处一片狼藉的白地,血屠这边自然也不会闲着,本着这块地你们不要我要的想法,他直接率领剩下四个卫所的兵力推进到了架海郡的边上,而且并没有把原本准备在咸丰郡就地防御的海狼卫分兵驻防,而是和自己的大军一起行动。
咸丰郡连个人都没有了,海狼郡还守个屁啊,干脆和大家一起准备决战好了……
第829章 薛青窑的应对
不出意料的,当两天后从观海郡方向侦察的斥候回来后,再次报告给了血屠一个类似的消息,竹岛正南方向的沿海狭长地区,也就是汉部落划分的观海郡辖区内,也出现了大股百姓迁徙的事情。
不过和咸丰郡这边不同的是,观海郡那边的坚壁清野战术并没有执行的那么彻底,鑫部落除了迁走大量的青壮幼童,还有牛羊牲畜,粮食肉干之外,还留下了为数不少的老弱病残。
当然说老弱可能不太准确,这些人大多都是四十岁左右的年纪,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非常老迈的老人了,少有的三十来岁的人,要么身染疾病,要么就是各种残疾,总而言之一句话,用斥候们的说法就是,三十多岁的但凡有一个好人,也全都跟着迁徙走了。
“我们去时只看到村落当中老迈者,残疾者,染疾者,独坐院中,了无生气,不事生产,也不活动,只等死一般虚度日子,我们抽查了一些老人家的存粮,他们,他们连口粮都没有多少,应该是已经被放弃了。”
这个情况似乎比咸丰郡还要不妙,你要是迁徙好歹都弄走啊,留下这么一批老弱病残是要搞哪样?但事实就摆在那里,汉部落这边又不能当看不见。
血屠深深皱起了眉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对来报告情况的斥候再次问道,“可看到他们有布置伏兵吗?”
“回大帅,我们在观海郡内未发现伏兵,倒是找到了他们向西迁徙的路径,在我们回来之前,已经有其他兄弟跟过去侦察了,我们是先回来报告观海郡情况的。”斥候拱了拱手,再次说起了侦察的情况。
“嗯。”血屠点点头,随即又是一阵沉思,然后突然拍案吼道。“传令兵何在?”
听到这声吼,大帐外面立刻进来一个传令兵,拱手在帐前准备听令,“大帅,有何吩咐。”
“传令响箭卫,命所部全体两千五百步卒,携骁骑卫五百铁骑,即刻行军至观海郡以西,架海郡以东的鹿儿山一带,寻机要关口安营扎寨,将敌人封锁在架海郡,使其不能突围。”
血屠这边把命令宣读完毕,旁边的书记官也已经把文字版的书面命令写好了,然后拿到血屠面前让他签字用印,命令这才算生效,把写在纸上的命令用火漆封条封入竹筒,然后再给传令兵一块传令用的令牌,这样他才有传令的资格。
而且传令时,下令者的令牌、传令兵的口述命令,还有封装的书面命令,必须全部一致的情况下,下级才能确定军令的真伪,然后执行命令。
传令兵拿到这些东西之后,又口述了一遍刚才的命令,全部无误之后,这才抱拳喊了声‘喏’,然后就准备出去传令了。
不过他这才刚一转身的功夫,身后立刻又传来另一个人的喊声,让他不由的停下脚步。
“慢着。”
传令兵转头,看到叫住他的人正是大司马薛青窑,于是就站在那里等着下文,薛青窑却转头看向了血屠,对他低声问起了话。
“我说大帅,鑫部落此举是有意造谣,抹黑我们汉军的形象,破坏我们将来统治的根基啊,咸丰郡这边还好说,反正也没什么人了,可是观海郡那边的老弱病残我们不能置之不理,否则后患无穷。”
“那你说怎么办,你是军司马,这事本来就该你管,我听你的。”血屠倒也光棍,他是只管打仗,不想跟鑫部落那边斗心眼,但是作为主管战区政局的政治主官,薛青窑这个军司马不能不管。
“当然是要维护我们汉军的正义形象,用事实告诉他们,我们并非残忍嗜杀的暴徒军队。”薛青窑立刻说道。
“怎么个维护法?”参军杨峰也在一旁不解的问道。
“战俘啊,战俘就是最好的证明了,他们不是宣传咱们见人就杀吗?可是现在你们两个兵团的人都被我们俘虏了,不仅没杀,还给了劳动改造的机会,这些战俘就是活生生的证明啊,只要把这些战俘拉到前线,带到敌人的面前,鑫部落高层的谎言便不攻自破,则我军便可不占而屈人之兵。
还有观海郡那边的老弱病残,他们自己放弃了,但是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给这些人提供口粮,治疗疾病,只要他们不傻,就能明白我们到底是不是好人,这是维护我们汉军形象最好的办法了。”
薛青窑立刻掰着手指头给几人说道。
“你说的这个真的有用?”血屠略带疑惑的问道。
“绝对有用,只要我们操作得当,就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敌人的抵抗,还能降低我军的伤亡,甚至还能抓到不少的俘虏。”薛青窑立刻肯定的点点头。
“那就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吧?”血屠看自己的军司马那么有信心,干脆也答应下来。
“这个好办,那个传令兵,一会儿你通知响箭卫启程时,多带上几车的粮食,并沿水路找好补给点,为后续的船运补给找好登陆点,找到防区安营扎寨后,让他们的卫司马带后勤兵去给各村的百姓放粮治病,在辖区内宣读张贴我汉军的政策,务必要让每一个人都知道。”
“喏。”传令兵点头称是,然后这才转身离去。
打发走了传令兵,薛青窑又对血屠说道,“当下我们还要再把那些战俘先调过来,然后再让各卫所从辖区内找些开明的氏族族长和百姓,到时让他们和战俘一起去给敌人宣读咱们的政策,粉碎鑫部落高层的阴谋。”
血屠听完皱皱眉,发现薛青窑说的这些根本就没自己什么事,然后就忍不住抱怨道,“这些本来就归你负责吧,你自己看着办好了,我现在还要调兵遣将先把架海郡封住才行,不管你要咋整,总之得先把敌人堵起来。”
“是是是,既然你这个大帅懒得管,那我们就各自安排自己的吧,我争取在你完成围堵的时候,就把那些战俘送上来,好做咱们的舆论攻势。”
薛青窑笑着无奈的摇摇头,他和血屠搭档的时间尚短,不知道这个家伙是真的莽夫性子,还是说血屠在有意回避政权的事情,又或者纯粹对政治不感兴趣。
不过不管怎样,罗冲制定的军队体制在那里摆着,就算血屠对政治啥都不管,汉军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依然能正常运转,所以这些都不重要。
简单的讨论之后,血屠很快就和薛青窑各忙各的去了,薛青窑不光要统筹军需物资,还要负责当地政治局势,现在又要从后面调集战俘和百姓,忙的一塌糊涂。
.
.
.
晚上还有一章
第830章 铁砧的最后一个任务
汉军的军事行动和政治行动,在血屠和薛青窑的领导下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也就在他们俩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之前血屠发给罗冲的求援信也终于到了汉阳城里。
信上说请求罗冲调集洪湖三郡的驻军,协助他们封堵竹岛通往大陆的暗桥,罗冲看到这时哎呀一声,照着自己脑门就是一巴掌。
这么重要的事情,自己怎么早没有想到呢,光记着要拖他们的船只交付了,忘了竹岛和大陆之前还有一条每月才能通路一次的路桥存在。
不过现在既然知道了,就要马上做补救措施,希望这次的封堵行动不会太晚。
仔细考虑了一下之后,罗冲最终还是决定从开源郡调兵,洪湖三郡中的彰武、滨海两郡虽然离着竹岛较近,但这两个郡都是今年年初才开始建造的,防御能力方面肯定不能和已经发展了两三年的开源郡相比。
三郡之中,开源郡最大,驻军兵力最多,城墙也十分坚固,人口也是最多的一个城,单论防御而言,就算把开源郡的三千驻军全都外派出去,只要谨守城墙,单靠城内的百姓,也足以完成守备城池这样的防御任务。
因此罗冲就直接决定,由千牛卫指挥使柴多多率领,从开源郡出兵两千骑兵,彰武和滨海两郡各出五百骑兵,一共凑出三千人,前去暗桥的大陆一端驻守防御,封锁竹岛通往大陆的唯一通道,行动即可开始,直至竹岛完成统一再做决定,考虑是否结束。
命令很快就发了出去,先发开源郡,然后是彰武和滨海两郡,最后则是回复给血屠的命令通告,告诉他大陆这边自己已经派遣三千人去给他堵住了,让他们在竹岛上大胆的干,一定不能让鑫部落高层有一个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