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80章

作者:羽卿书

  其他的不管是乙炔,还有桐油,又或者酒精和火药,都不是作为燃料最合适的东西,需要精加工的燃料太贵了,反而是煤矿这种东西,储量多,挖出来就能用,只要能拿来烧热水就够了。”

  下面的一众研究员纷纷点头,对罗冲的想法也有了直观的了解。

  “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我之前已经让玻璃工坊打造了这样一套的透明蒸汽机模型,方便大家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其中的原理,现在谁想到前面来操作一下给大家看看。”

  罗冲的话说完,底下唰的一声全都举起了手,看来自己已经彻底调动了他们的兴趣,他自己倒是什么都不怕,就怕手下这些人对蒸汽机不感冒啊。

  不过现在这课堂气氛就很好,罗冲直接点了一个人让他上前操作。

  那人恭敬的对着罗冲作揖拱手,叫了声首领后又对着讲台下的众人略一拱手,然后就开始打量起面前的这些东西来。

  罗冲让人做的蒸汽机模型并不是整体的,而是只有一个精巧的木头架子,上面安装了一个飞轮,前面是活塞连杆和透明玻璃吹成的气缸,而在气缸的前面,还有一个玻璃做的小瓶子,里面装水,用来代替锅炉,和气缸之间用导气半透明橡胶管来连接。

  加热方式则是使用酒精灯外部加热,这东西是实验常备的工具,汉部落玻璃和酒精都不缺,干脆趁这次机会弄了出来。

  上来的那个研究员在罗冲的指挥下开始了操作,装水的烧瓶内添一半的水,然后把它和气缸连接在一起,架子放好,酒精灯点着明火,调节一下火焰高度,然后挪到烧瓶底下。

  谁开始慢慢的升温,一些热气顿时模糊了烧瓶空余的内壁,下面的众人也都趴在桌子上伸长脖子看了起来。

  “大家可以到前面来看,安静一点,不要太挤。”

  罗冲笑着看了看他们,为了让每一个人都看清楚,特意让他们上前来观看。

  众人闻言十分激动,连忙小声起身凑到讲台四周,把讲台整个包围起来。

  烧瓶不大,里面的半瓶水很快就被加热了,开始缓缓的冒出许多细小的气泡,不过距离沸腾还要差一点。

  有人急性子的顿时问了一句,“首领,这个机器的启动速度是不是慢了点啊,感觉比风车水车还慢。”

  “慢?慢不要紧,要是能花个烧水的功夫将它启动,然后运行一整天的话,启动的时间基本就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它的燃耗也不大,浪费不了多少能源。”罗冲笑着解释了一句,这个时候烧瓶内的水也开始沸腾了。

  没多大的烧瓶内,热水在咕嘟咕嘟的翻滚,大量的水蒸气开始向外寻找突破口,但是密闭的烧瓶并没有其他通道可以让蒸汽逃逸,最后只能顺着半透明的黄色橡胶管涌入透明的玻璃气缸内。

  这是一个往复式蒸汽机的模型,上面的进气口和活塞连杆相接,有一个控制进气通道的开关装置,同时还连接了废弃排放口。

  但是随着大量的水蒸气涌入,那些白色的热烙蒸汽居然没有推动活塞,而是直接从排气口出去了,飞轮仍旧一动不动,这就很让人尴尬了。

  “首领,这?接下来该怎么办?”上来负责操作的那个研究员看着眼前的一幕,出声打破了尴尬。

  罗冲想了下,这东西启动是不是也要像单缸柴油拖拉机那样用摇把摇一下,给飞轮提供一些惯性?于是就听他说道。

  “把出气口的橡胶管捏死,提高气缸内部压力,然后用另一只手拨动飞轮,提供一些初始惯性。”

  研究员很快按照罗冲的要求做了一遍操作,将出气口的管子捏死,里面的蒸汽压力顿时升高,没有出口的水蒸气越聚越多,最后无处逃逸,只好向着唯一能动的活塞方向顶了过去。

  “有效果。”

  周围的众人全都眼前一亮,那个操作员也不敢耽搁,连忙用另一只手拨动飞轮,下一刻,受到蒸汽和连杆的作用,飞轮开始不停的转动起来。

  “快松开出气管。”罗冲连忙提醒了一句。

  等操作员把出气管松开,飞轮便开始在蒸汽的来回推动下加速了,上面的小轮子也开始呼呼呼的转了起来。

  “哇,真的能动啊,还转的那么快。”

  “你们看这排气筒也有意思,还是突突突突,一股一股的往外排。”

  “靠烧水和燃料就能驱动机械转动,如果这样的话,岂不是说只要能不断加水和燃料,就能让它一直干活儿了?那还真是厉害啊。”

  “这东西要是能成,恐怕薪柴就要涨价了……”

  “噗,你这脑回路还真是清奇啊。”

  “不管,不管,我们是研究机械的,价格不是我们该管的事。”

  众人看到眼前这台袖珍的,用两只手就能捧起来的蒸汽机模型,纷纷惊叹出声。

  等整个研发团队都参观完了这台蒸汽机模型,罗冲也开始了他的正式讲课。

  研发团队的第一目标,是搞出一台小型源动力往复式单缸蒸汽机,不是用来装在机车上的,而是用来给车床提供原动力,为开发更好的蒸汽机提供有利条件,毕竟有了车床,一些精密零件的加工才能得到质量保障。

  单缸式往复蒸汽机,也就是传说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从最早的纽科门蒸汽机的单冲程运动改成了双冲程运动,将蒸汽机的做工效率提高了一倍不止,也由此,才将蒸汽机大规模推广起来。

  罗冲的想法也很简单,没有精密加工机械的情况下,那就先把加工机械搞出来。

  这种蒸汽机主要由一个锅炉、一个高压气缸、一个往复式活塞及其连杆,最后就是提供主动力的飞轮。

  飞轮再用皮带或者齿轮与无动力机械连接,使其具备人工动力。

  研发团队们对这种结构的运用和理解也已经颇为熟悉,理解起来非常迅速。

  所有人都将罗冲这位汉部落第一科学家的名言奉为真理,也就是所谓的:艺术就是爆炸,工业就是烧水,器械就是转圈……

  他们现在所研究的这个项目,其实就是用烧水来让机械转圈而已。

  罗冲负责设计和整体思路,研究员们主要负责利用现有工艺,将罗冲所需要的东西制造出来,双方各尽其才,很快就把研究工作带到了正轨上。

  锅炉的制造由钢板冲压,钻孔,热铆,以及焊接等工艺完成,这个是技术难度最低的一个环节,主要要求做工精细即可,利用现有技术就能完成。

  锅炉里面整体上分为两部分,因为是固定的立式锅炉,所以整体上看起来呈圆柱形,像是一个站起来的巨大胶囊,有将近一个人大小,上半部分是水箱,下半部分为火塘,外面接了几根金属管道,用于输送水蒸气。

  而最复杂的往复式气缸,则是用最精细的失蜡法铸造技术,使用熟铁铸造而成。

  汽缸不需要承受火炮那么大的膛压,所以没必要使用铸钢材料,铸铁足以承受,而且使用熟铁更软,方便汽缸内膛的打磨。

  气缸的结构也选用的圆柱体,这是基于汉部落现有的火炮镗床技术而设计的,长方体的气缸不是不行,而是目前还做不到那么严丝合缝,要知道密封程度才是气缸这种零件的重要指标。

  同时,关于机械能和活塞气缸的关系,罗冲也明确的教给了研究员们,让他们直接吸收,并在以后的实践中自己应用。

  圆柱形活塞汽缸这种东西,其体积和直径其实也非常有讲究,缸体直径越大,那么蒸汽作用在活塞表面的推力也就越大,机器也就越有劲,也就是所谓扭力大。

  而直径小,长度较长的汽缸,由于活塞的表面积减小,机器能够提供的动力也会相应减小,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随着缸体的拉长,活塞的行程也会相应的变长。

  这样的汽缸制作出来,扭力会比较小,但是马力却十分充足,也就是拉力不大,但是腿儿倒腾的比较快。

  这两种汽缸无所谓谁强谁弱,还是罗冲的那句名言,器械这东西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只看它用的地方合不适合。

  如果你准备用它放在矿山上拉石头,那么肯定拉力越大越好,这个时候直径大的汽缸就有优势,而如果要用蒸汽机做一台台锯,那么追求的就是锯片的转速,只要够快就好,反正也用不上什么力,锯木头而已,要那么大力气干嘛,这个时候直径较小,但是行程较长的汽缸就会更胜一筹。

  因为这次研发的是用在机床上的蒸汽机,追求的是转速,所以罗冲选用的就是长行程小直径的单体往复式汽缸。

  失蜡法铸造,再用风车立式镗床来打磨汽缸内壁。

  而配套的汽缸活塞,则是直接用一组较薄的铜铁复合板构成,没有使用任何橡胶,因为蒸汽机本来也用不着橡胶来做密封。

  这个活塞的密封原理,用的还是最初级的热胀冷缩现像,主要的活塞部件由几片组装在一起的圆形薄铁片构成,铁皮直径与缸体内径几乎相等,只要能差不多放进去,稍微有一点缝隙也没关系,当然,还是越严丝合缝越好。

  这样的铁皮活塞放进去后,等蒸汽机启动,活塞板接触到高压高温的水蒸汽,严丝合缝的铁皮受热膨胀,直径就会稍微比缸体大上那么一点点,到时候活塞就会牢牢的抵在缸壁上,形成一个完全密封的环境。

  至于铁皮活塞两边添加的铜片,主要是用来帮助铁皮快速升温用的,因为铜的导热性要比铁更快更好,之所以没有直接用铜,而是采用铜铁复合式的方式来做,是因为铜的强度不够,和铁比起来还是太软了,耐磨性不怎么高。

  除此之外的往复开关蒸汽管,里面则是直接用一节铜柱来做开关,这个东西比较小,完全可以做成实心的,这样一来,铜柱的导热和润滑就明显胜过钢铁了,放在这个关键部位就非常合适。

  其他的飞轮和连杆等物,连杆为了提高使用年限,直接用好钢锻打而成,至于动力飞轮,就直接用砂模,拿熟铁铸造了,反正那就是个最不重要的东西,坏了大不了就换一个。

  传动皮带方面,其实不归这个团队负责,那个罗冲另有安排,他直接交给了湖心岛的橡胶研发小组,让他们以剑麻纤维为芯,再以摩擦力大,韧性强,弹力小的橡胶混合,用来制作传动皮带。

  这个东西只要思路正确,有罗冲提出的指标,那么剩下的就是砸钱砸资源,用大量实验来找正确结果的实验过程了。

  所以罗冲对此并不担心,根本没有什么难度,所需的也只是时间而已,早晚都能弄出来。

  等把研究项目带上了正轨,罗冲也就没必要一直待在这里了,于是便再次回到了家中,开始处理日常的汉部落政务。

  汉部落目前并没有多少政务需要罗冲处理,因为各地都有地方官来管,他只需要统领大局,引领方向即可,闲暇时间,其实罗冲都在写书,他想把前世还能记住的知识,尽可能的都写下来,这样多少也能给汉部落留下些财富。

  就在日常写书的日子里,时间缓缓抵达了汉部落建元二年的六月底,一封从竹岛使团飞来的巨鹰再次给罗冲带来一封书信,上面说,使团的货币推行很顺利,但是所需货币量太大,希望部落继续调集硬币补充,同时,鑫部落貌似也已经攒到了足够的钱,希望可以立即交易汉部落承诺的那两艘帆船。

第740章 暗流涌动

  正当罗冲在汉部落沉迷机械不可自拔的时候,使团在竹岛的货币推广也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一船一船的货币和铁锭送到了使团驻地,然后又快速被运往各地的分行,当然说分行还不太准确,因为鑫部落目前还没有允许汉部落在使团驻地以外的地方随意驻扎并建造房屋,所以那些所谓的分行,或者说货币兑换点,更像是一个临时的货币集市。

  兽牙经过申请后,和拓海郡的大树取得联系,并协商由大树从拓海郡组织人力来筹建小型商队,然后通过使团派驻到竹岛各地进行商业活动,主要经营的就是金属交易,也就是货币推广。

  兽牙的使团从初次登岛,到后来的多次补充人手,实际上也只有三四百人的规模,如果只是负责驻地内的事情,倒也能忙的过来,可要是到竹岛各地去推广货币,显然只能再从汉部落调人过去。

  但这只是表面的情况,实际上的货币推广活动,早已变成的一场多部门的联合行动。

  他们拿着牛尾给的竹岛人口势力资源分布地图,由使团用推广货币的名义牵头,再让游智统领的金吾卫间谍来做商队头目,鼠大的舰队负责水路交通运输,血屠的虎贲卫士卒充当商队骨干,俘虏的牧民战士充当干活的伙计。

  用这样的大型联合行动,彻底将整个竹岛都侦察了一遍,其实这是一件十分容易而且方便的事情。

  这次的货币推广,实际上就是要用铁器和货币把竹岛百姓手中所有的铜器都搜刮出来,所以需求的货币量并不是很大,反而是对铁器的消耗较为巨大,但这也正好为汉部落的侦察提供了掩护。

  首先由舰队护航一批单桅带桨的小船前往竹岛的使团驻地,然后舰队在近海环岛巡逻侦察,那些单桅帆船则是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用来给商队提供运输服务。

  因为鑫部落同样是农耕文明,所以商队沿着主要河道行近,完全可以辐射到竹岛大部分有人居住的地方。

  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几条这样的小船组成一个队伍在当地临时驻扎下来,然后商队再到鑫部落的那些村落等聚居地进行宣传,用铁器换铜器,铜器多了可以换钱,不想要钱还能再从商队的手里按照价格兑换生活用品,这是十分吸引当地土著的一种交易方式。

  而当地的土著需要兑换的,也多是刀具或者农具,至于炊具,他们一般是不用金属的,大多数的鑫部落百姓,还在使用陶瓮之类的东西煮饭,用竹罐一类的天然容器来饮食。

  所以每当一支商队抵达之后,当地的百姓都会积极的拿着家中的铜器来兑换各种好东西,尤其是刀具和农具这些重要的生产工具。

  铁质农具要比铜质农具轻便的多,也更加锋利耐用,他们根本没理由不换,而且汉部落是按重量来换的,不同的铁的价格也和铜不一样,但总体上要比铜低的多。

  一般来说,镰刀、柴刀、菜刀、斧头一类的刀具类铁器基本和铜一个价,接下来稍低一个档次的便是农具,整体上要比刀具类再便宜一些,而作为炊具的铁锅和铁勺,就是最低一个档次的铁器,因此在当地也十分受欢迎。

  而汉部落这边正好可以通过这些东西的交易数量来统计竹岛的实际情况。

  比如卖了多少口铁锅,基本上这个交易额就可以当作户籍单位使用,因为一般情况下,一个家庭有一口锅也就差不多够了。

  而卖出的农具数量,就可以用来推算当地有多少成年劳动力,比如这家人买了三把镰刀,这就说明这个家庭最少有三个可以下地干活的人,同样的道理,这三个人既然能干农活,那么也就能拿武器,所以这些也必须当作鑫部落的可战之力来估算。

  再通过牛力犁和人力犁的销售情况,以及耧车等先进农具的销售情况,汉部落还可以从这些数据中推断出当地的耕地面积,以及大致的产量,可以提供多少粮食等等。

  ……

  从使团出发,两百多条单桅的小船沿着竹岛的清水河逆流而上,根据地图和先期侦察的情报,每当发现一个大型定居点,便会有三四艘小船靠岸停下来。

  这次也不例外,当船队行驶到一处食部落的大型定居点后,便有五艘小船脱离了编队,居中的一艘船上升起了汉部落的旗帜,便在沿岸百姓的注视下缓缓向岸边靠了过来。

  “哇,好多的船,汉部落真是富有。”岸边,一个年纪约摸十三四岁的少年,手里正拄着一把厚重的铜铲感慨的说道。

  “竹根哥,听说汉部落的人都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我也好想坐着这样的船,到外面去看看,听说外面的世界很大。”

  少年的旁边,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手里提着喝水用的大竹筒心生向往的说道。

  “我也想去看看,可是没机会呀,而且那船也不是咱们的,听说船可贵了,人家汉部落也不卖。”少年扶了扶头上的竹编斗笠对自己弟弟讲道。

  “哥,你快看,他们怎么过来了,一……五,还有五条船呢!”旁边的弟弟踮着脚张望着河面,见到有船离队驶向了岸边,立刻惊呼出声。

  “汉部落的人过来肯定是有事情,小弟,你快去村里把族老请来,路上遇到别的大人,也把他们喊过来,我先在这看着他们。”

  名叫竹根的少年也顿时紧张了一下,不过好在汉部落的风评比较好,自从和竹岛有了往来之后,还没传出做过什么坏事,反而带来的许多先进产物颇受土著欢迎,所以少年并未有多害怕,只是从没和外族之人接触过,心中不免有些紧张。

  “好,我这就去。”

  旁边的小孩丢下手中的竹筒,赤着双脚就往村子里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喊那些在田间地头干活的大人,没一会儿就有许多人拿着各式各样的农具聚到了岸边,看着缓缓靠岸的汉部落帆船。

  咣当,单桅小船的船头触碰在岸边的泥土上,发出一声闷响,紧接着船头也出现了几个穿着汉部落特色服饰的青年男人。

  “你们汉部落的人到这里来,可是有什么事吗?为何偏偏到我们村子来?”

  少年竹根的旁边,一个约摸二三十岁的中年健壮汉子从人群中站出来,主动询问道。

  汉部落这个小分队的领头人隶属于金吾卫,是个名叫闻溪的十八岁少年,他是最早一批被罗冲在如梦水谷春会上交易来的纹部落少年,刚加入那会儿才刚成年,如今几年下来,不仅有了三个孩子,还因为为人机灵,身份可靠,又是汉部落的元老级成员,被选中参加了金吾卫。

  不过这支小分队的其他人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只知道这个人精通竹岛语和草原语,所以被上面专门派下来当领队的。

  褐衣束发的闻溪笑呵呵的站到船头招呼道。

  “各位父老乡亲好,我们是经过你们鑫部落大统领允许,特意来这里做生意的,敢问你们村中的族老可在,我们或许可以当面谈谈,这次我们是专门来售卖农具和刀具的,一定会让你们喜欢。”

  “做生意?农具和刀具吗?怎么卖?”为首的汉子当下就被这个噱头吸引住了,都说汉部落的工具先进,用料讲究,可是到底什么样,他也没见过呢。

  “呵呵,就猜你们一定需要,我们用铁器换你们的铜器,按重量来换,一把你手里那样的铜锄头,差不多可以换我们两件农具。”闻溪再次笑着解释道。

  为首的汉子再次惊讶不已,“就我手中这样的铜锄,可以换你们两件一样的农具?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我们汉部落做生意从不骗人,童叟无欺。”闻溪身旁,一名穿着无袖坎肩的精壮汉子也连忙帮嘴道,这人真正的身份,其实是虎贲卫军中的一个小旗官,这次特地奉命协助侦察和护卫商队的。

  “这,这个好是好,可我做不了主,要不你们先等一等吧,已经有人去请族老了,一会儿就来。”

  为首的汉子虽然对这生意很感兴趣,但还是为难的没有让闻溪他们上岸。

  “不急不急,我们要在这里待上两三天的,不急于这一时半刻。”闻溪也笑呵呵的回了一句,然后就让手下众人各自散去休息,给大家弄点凉水解解渴。

  双方就这样等了起来,岸边的百姓也越聚越多,,过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稍远处的村寨中,大大小小的几个人也簇拥着一位老者向岸边走了过来。

  老者来到岸边先打量了一下汉部落这几艘船,还有为首的闻溪,又和刚才那个带头的青壮嘀嘀咕咕了几句,这才拄着一根拐棍对闻溪说道。

  “敢问这位汉使,你说的用一件农具换两件农具,可是当真?”

  “这是当然,我们按重量兑换,不同的器具有不同的价格,刀具一换一,农具一换二,炊具一换三,全按重量来换。”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