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家丁 第832章

作者:紫微

  “这时候,曹丞相满脑子考虑的是什么?是大华的生死存亡,太子的安危反而落了下乘。也正因为此,曹丞相才会用计,假意被困洪城,引来安南重兵围攻。因此,才会给张勇武创造绝佳机会,绕过安南联军,大举进攻安南首都顺内。这一招,就是直捣黄龙,一举定乾坤。”

  国平人听了燕七的话,突然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心里却又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嘴里嘀嘀咕咕:“难道,是我错了吗?”

  燕七摇摇头:“你没错,你和曹丞相都没错,之所以得出的价值观不同,是因为你们站在的角度不同。”

  “曹侗是大华丞相,自然要站在大华安危的立场上去通盘考虑;国老先生是太子的师父,也算是太子最亲近的人,对太子格外有感情,做个不恰当的比喻,相当于父亲和儿子,父亲满满的爱,全部给了儿子,儿子就是他的整个世界。所以,国老先生的眼中只有太子,任何人、包括皇上本人,都没有太子重要,我说的可对?”

  国平人闻言,无话可说,算是默认了。

  燕七的话,不存在任何诡辩,完全是掏心窝子的话。

  国平人是有大学问的,自然听得清清楚楚。

  唐不凡在一边听了,也频频点头:“燕院长说的对极,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便是不同。曹丞相是为了江山社稷,国老夫子是担心太子安危,你们都没有错,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国平人想了想,不服气道:“那也不对,曹侗既然要兵行险招,把自己困在洪城不就行了吗?何必要牵连太子呢。放走太子,岂不是更为稳妥?”

  燕七听了,咧嘴一笑,笑的像个孩子。

  国平人很是尴尬:“燕院长,你好像是在……是在嘲讽我……”

  燕七这一笑,的确有些嘲讽的意思。

  他想忍着,但没控制住。

  但转念一想,国平人是个老学究,没有推己及人的经验,说出这种话,可以理解。

  燕七向国平人拱拱手,道了个歉,才问国平人:“在安南联军眼中,谁最为重要?是曹丞相,还是太子?”

  国平人道:“自然是太子,这可是皇位的唯一继承人。”

  燕七打了个响指:“道理就在这里啊。其实,在安南联军眼中,太子的地位是特殊的,与国老先生眼中的太子一模一样,认为只要抓住太子,就可以控制大华,进而谈判,更加取得主动地位。”

  “所以说,曹丞相这个奇袭顺内的战略,最重要的暴风眼便是太子。太子若是跑掉,如何吸引安南联军的火力?若是不能吸引安南联军的火力,这个奇袭战略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国平人闻言,呆若木鸡。

  这个简单的道理,他竟然没有想明白,很是惭愧。

  燕七又道:“而且,以我之见,曹丞相对太子也很照顾了,对于太子的安危也费尽心思得保护,并没有丝毫的敷衍。”

  国平人不服:“此言怎讲?”

  燕七回应:“因为,太子是整个奇袭事件的暴风眼,只要太子假装困在洪城,安南联军必然会调动大军,猛攻顺内,给了张勇武一个偷袭安南首都顺内的机会。”

  “不过,国老先生,你有没有注意到,曹丞相设计完了奇袭战略后,完全可以撤退了,不必留在洪城之内,也不必陪着太子一起冒险啊。毕竟,曹丞相身为大华的战略规划者,相当于最高掌管,完全有理由以自身安全为由,率先离开危险之地,更不必理会太子的死活。”

  “可是,曹丞相没有这么做,而是陪着太子一起留在洪城,将自身安危系于洪城。而这,难道不是曹丞相对太子最大的照顾,最大的保护吗?”

  国平人完全被燕七的话给震惊到了。

  这种震惊,不是因为燕七强词夺理,而是因为燕七将奇袭战略的所有槽点全部给挑了出来。

  曾经,国平人因为太子之事,对曹侗耿耿于怀,也不懂曹侗为何这么‘坏’,这么‘丧尽天良’。

  曹侗啊曹侗,你明明是个清官,为何偏偏对太子这么残忍。

  但听了燕七鞭辟入里、丝丝入扣的分析,才意识到自己误会了曹侗。

  站在曹侗的立场下,他就应该这么做,也只能这么做。

  而且,人家曹侗为了保护太子,不也留在了洪城吗?

  这份生死时刻的担当,也是傲骨铮铮,让任何人说不出半个不字。

  国平人越是琢磨,越是惭愧,脸色通红,似猴子屁股。

  这辈子,都没这般惭愧过。

第1278章 猜不透的玄机

  国平人不是个胡搅蛮缠的人,燕七的话,也让他如醍醐灌顶,意识到自己的眼界太过狭窄。

  他甚至于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以为看到的天,便是整片天空,岂不知,仅仅是巴掌大的一小块。

  国平人走到书桌前。

  寥寥几笔。

  勾勒出一个气质高节的中年男人。

  燕七有些发呆。

  唐不凡小声向燕七解释:“这就是曹丞相。”

  “哦!”

  燕七点点头:没想到,我这老丈人还挺帅。

  国平人望着画中的曹侗,深深作揖:“曹丞相,我腹诽了您多年,心中有愧,您若泉下有知,还请原谅我的无知。”

  燕七看得暖心。

  国老夫子还真是个有原则的人,更加是个有趣的人。

  国平人作揖之后,便要将画烧掉。

  毕竟,曹侗的名字在朝廷上都是禁忌,更何况是曹侗的画像。

  燕七却舍不得烧掉,赶紧将画抢过来。

  这幅画若是拿给秋香看,秋香的心一定会有所慰藉。

  国平人被燕七抢走了画,惊诧不已:“燕院长,你这是要干什么?曹丞相的画像是犯忌讳的……”

  “我知道。”

  燕七眨眨眼:“国老先生画作精湛,传神入微,我要好好研究一番。国老夫子放心,我定然藏在柜子里,绝不会被人发现。”

  “这个……”

  “什么这个那个的,国老夫子,我是院长,你是副院长,怎么的,院长第一天走马上任,问你要个见面礼,你还不肯割爱啊。”

  国平人见燕七耍无赖,拿出院长的身份压人,尴尬一笑:“那……好吧,燕院长一定好锁好了,这副画,万万不能被别人发现,否则,我有杀身之祸。”

  燕七故作惊悚:“这么吓人?”

  国平人点点头:“那是自然。”

  燕七道:“皇上对曹丞相这么憎恨?”

  国平人道:“皇上倒还压得住火气,倒是八贤王和小王爷对曹丞相十分憎恶,并且扬言,一旦发现曹丞相的子孙余孽,定斩不饶;一旦发现谁私下里缅怀曹丞相,定然罢官,甚至于抄家。”

  燕七蹙眉:“怎么又出来一个八贤王和小王爷?”

  国平人道:“当今皇上排行老九,八贤王是当今皇上的亲哥哥,小王爷是八贤王的儿子。”

  燕七呵呵一笑:“八贤王,八贤王?想必一定很贤德了?”

  国平人道:“八贤王名声很好,礼贤下士,知书达理,民间风评甚好。并且,八贤王对皇上非常好,手足情深!对太子也很照顾,在太子小时候,就经常和太子一块玩。若是我教导太子,用戒尺打太子的手心,八贤王就会伸出手,让我打他的手心,不要惩罚太子。”

  燕七点点头:“看起来,八贤王真的很贤德,对太子相当之好呢。”

  国平人点点头:“的确如此,八贤王和太子的感情很深,小王爷也和太子交好。”

  “太子死于洪城,八贤王痛哭流涕,当场昏死在朝堂。也正因为太子的事,八贤王对曹丞相深恶痛绝,甚至于多次公开表示,恨不得对曹丞相扒其皮,啃其骨,喝其血。小王爷义愤填膺,甚至于要拔剑,将自缢而亡的曹丞相乱刃分尸。哎,八贤王和小王爷真是重情义的人呢,不多见,真不多见。”

  “哦。”

  燕七一听,眼中闪烁着精芒。

  脑中反复过滤着一些事情和疑窦。

  事情,怎么就那么诡异呢。

  八贤王?

  小王爷?

  重情义?

  燕七没有对他们进行评价。

  刚到了京城,有些事情还不熟悉。

  慢慢来。

  不能着急。

  看来,精彩的故事,要慢慢拉开序幕了。

  国平人说多了伤神,不想再纠缠此事。

  燕七却想要洞悉事情的全貌,纵然国平人所说的,仅仅是‘野史’,但也聊胜于无。

  “国老夫子,曹丞相制定的奇袭计划后来如何了?”

  国平人叹了口气:“按照曹丞相的计划,曹丞相和太子守城,可以支持二十天。只要奇袭安南首都顺内的张勇武将军,能在二十天内攻破顺内,俘虏安南国主,这场战争便赢了。但是……”

  燕七蹙眉:“但是偏偏出了意外?”

  国平人点点头:“的确出了意外!张勇武将军在第十日抵达顺内,结果,攻城十天,却没有攻破顺内的城池,这一下,二十天便过去了。”

  燕七问唐不凡:“可有地图?”

  “有,这是可是皇家书院,安南地图怎么会没有。”

  唐不凡立刻取来地图。

  燕七研究地图,将洪城、顺内的道路仔细比对。

  周围的各种道路,丛林,山峦,也仔细换算了一下。

  研究过后,燕七嘴角露出诡异的冷笑。

  国平人看到燕七的笑容,有些发毛:“燕院长,你笑的好……好吓人啊。”

  “哦,是吗?”

  燕七将吓人的笑容收起来,转移视线:“我只是在思考问题,曹丞相和太子困在洪城,并且准备坚守二十天,这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并且,因为大华士兵善于守城,加上曹丞相、太子和士兵同甘苦,共患难,士气旺盛,我想,坚守一个月,应该不成问题吧?”

  国平人点点头:“燕院长猜对了,曹丞相和太子真的坚守了一个月的时间。”

  燕七道:“一个月时间,张勇武竟然还没有攻破安南首都顺内吗?”

  国平人摇摇头:“张勇武实在无能,没有攻破顺内的城池。”

  燕七问:“然后呢?”

  国平人眼圈红红的:“曹丞相和太子继续坚守,一直坚守到第四十天,战士死伤重重,伤痕累累,但为了保护曹丞相和太子,依然士气高昂,奋力死战。”

  燕七急了:“难道,四十天的时间里,张勇武还没有攻破顺内,俘虏安南国主?”

  国平人摇摇头:“没有!”

  唐不凡跺跺脚:“张勇武真对不起自己的名字,什么勇武?狗屁勇武,分明是个棒槌。哎,国老夫子,这些事情你不说,我竟然都不知道,你在哪里听来的呢?”

  国平人拱拱手:“皇上告诉我的,我是太子师傅,皇上自然要将事情说与我知晓。”

第1279章 诸多槽点

  燕七点点头,记住了国平人这句话。

  看来,皇上得知的消息,也是如此。

  这句话,相当重要。

  他思考了一番,又问国平人:“后来如何呢?”

  国平人道:“曹丞相和太子一直坚守到第五十天,虽然士兵死伤近三分之二,战斗力锐减,但曹丞相创作思乡歌,以思乡之情振作士气,给士兵以最大希望。士兵凭着对大华的忠心,对家人的思念之情,鼓足了勇气,奋力死战,洪城依然坚如磐石。”

  “战到最后,安南联军攻城乏累,已然失去了攻破洪城的信心,甚至于萌生了打道回府的念头。毕竟,这场攻防战太过惊险,安南联军也没有胆子打下去了。”

  燕七感慨不已:“曹丞相创作思乡歌,振奋士气,真乃奇人也,不得不服。”

  国平人又道:“原以为,曹丞相和太子保住了城池,可以安然归来,但是,意外发生了。”

  燕七问:“什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