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988章

作者:漫客1

  “务必要当心。”

  苏大将军看向沈渊,开口道:“这些年,我军中养出了一些鸽子,传信不太准,但是传递信号已经够了,小侯爷到时候带十几只到那里去,一旦出了问题,便在腿上绑上红绳,全部放飞。”

  苏定默默说道:“我这里只要瞧见五只以上,便立刻发兵。”

  “三日之内,骑兵一定能赶到战场。”

  这话说的实在,沈渊忍不住再一次低头,真情实意:“小侄拜谢苏伯伯。”

  苏定摇头:“是我应当做的。”

  沈渊对着两个大将军笑了笑,开口道:“两位伯伯这几天,应该都要在山海关罢,正好,一些领兵上的事情,小侄还要向二位伯伯多多请教。”

  凌肃哑然一笑:“沈公用兵如神,小侯爷反倒来找我们学了。”

  苏大将军则是想了想,然后缓缓说道。

  “苏某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太子问政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沈渊把夫人安置在山海卫,而他本人,则是一直待在山海关大营里,跟两位大将军请教一些军事上的问题。

  这是一个相当难得的机会。

  军事这个科目,最难得的并不是兵书战策,而是实战经验!这一点,淮安军出身的将领,要完爆五军都督府的那些将领。

  凌肃与苏定,都是从血火里滚出来的,有了北伐的丰富经验,再加上之后十余年的时间沉淀。

  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凌肃与苏定,都是实打实的,无可争议的当世名将,如今的后辈年轻人,想要见他们一面都不容易,更不要说让他们这样教导了。

  当世不知道多少年轻俊彦,想要拜入这二位门下,成为他们的学生,向他们学习领兵统兵之法。

  几天时间下来,本来就在薛威那里学到了不少的沈渊,对于领兵又多了一两分新的认识,三日之后,凌肃凌大将军的兵力差不多已经大半离开山海关,沈渊与苏定两个人,在山海关大营门口,送别凌大将军。

  沈渊站在苏定身后,目送着凌肃离开,等凌肃所部走远之后,他突然笑了笑,开口说道:“苏伯伯似乎不太喜欢凌伯伯。”

  苏定默默回头,看了一眼沈渊,静静的说道:“看来沈公没有与小侯爷说淮安军里的详情。”

  沈渊先是摇头,然后连忙说道:“苏伯伯这个称呼太客气了,您称我大郎,或是称表字就是了。”

  苏定犹豫了一下,然后“嗯”了一声,开口道:“明达与我来。”

  沈渊老老实实的跟在苏定身后,一路到了山海关大营的帅帐之中落座,这会儿外面已经很冷,大帐里点了火把,要暖和许多。

  苏定将一壶酒放在炉子上,然后暖了暖手,轻声道:“当初淮安军里,凌大将军是除了沈公之外,地位最高的一个,也可以说是淮安军的肇始之人,不管是我还是薛将军,曾经都可以算是他的部下。”

  “而这,也就是问题所在了。”

  苏定抬头看了看沈渊,默默说道:“我与薛将军,都是沈公一手提拔上来的,我们心里都认沈公,但是凌将军不太一样,他从当初组建抗倭军开始,就是所有将士的主将。”

  “而在这之后,虽然他的官位爵位一升再升,但是他在沈公麾下的地位,却是有所下降的,从当初唯一的主将,慢慢变成了三个主将之一。”

  “正因为如此。”

  苏定低头喝了口酒,吐出一口酒气:“我们认为,他更应该是朝廷的凌大将军,而不是淮安军的凌大将军。”

  “这一次调任,明达应该也可以看得出来,凌大将军所部,是往燕京方向去的。”

  苏定眯了眯眼睛,闷哼了一声:“说不定,就是意在防备我和你薛叔叔。”

  沈渊“啊”了一声,有些吃惊。

  老爹从未跟他说过这些!

  因此在他看来,凌肃与其他淮安军将领一样,没有什么分别,但是现在看来,淮安军内部也是复杂得很,需要他一点一点慢慢去了解。

  小侯爷也低头喝了口酒,深呼吸了一口气:“不是苏伯伯说起,我竟全然不知。”

  苏定看着沈渊,微微摇头:“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了,明达知道就好,也不必多想,咱们现在要聊一聊,你到高丽的事情。”

  苏大将军伸手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在沈渊面前,开口道:“这是沈公给我来的信,让我与明达参谋高丽驻军的事情,明达且看一看?”

  沈渊看了一眼信封上的字迹,随即笑着摇头道:“这倒不必,父亲交待过我,苏伯伯是小侄可以全信的人。”

  苏定默默点头,将手中的信丢进了火炉里,然后看向沈渊,开口道:“高丽驻军,这事没有那么简单,明达你是高丽王的女婿,到了高丽之后,自然要去他们的国都开城。”

  “沈公已经在高丽提前布局数年,到了开城之后,明达应该很快可以站稳脚跟。”

  说到这里,苏定从旁边取出高丽的地图,指向地图上的一个点,然后开口道:“这里,是我为明达选定的驻军点,可以考虑在这里建立卫所。”

  沈渊接过去之后,认真思考了一番,然后轻轻点头:“这里看位置,进退自如,苏伯伯真是厉害。”

  苏定默默说道:“我亲自去看过,这里也有险可以守,哪怕朱里真人大军压境,我也来得及支援过去。”

  “再有。”

  苏定看向沈渊,开口道:“犬子在军中,也有十来年时间了,现在颇有一些经验,我的意思是,就让他带着十个千户营,与明达一起进入高丽,明达需要去开城的时候,可以让他暂代明达领兵。”

  “苏世兄?”

  沈渊心中一喜,开口道:“我心中正没有什么底,要是苏伯伯肯让世兄陪我一起去,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苏定脸上露出笑容,开口道:“明达这个年纪,难得能放下心中意气,这我就放心了。”

  他低头喝酒,开口道:“这一趟去高丽,明达估计至少要待两三年时间,两三年时间,在高丽站稳脚跟不难,难的是能不能让高丽听话。”

  苏定静静的说道:“这两三年时间,我大抵都会在山海关这里,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明达来个信就是。”

  沈渊连忙点头,笑着说道道:“苏伯伯放心,我这个人虽然没本事,但是有个优点,那就是从来不死撑。”

  苏定放下酒杯,问道:“沈公在燕京如何?”

  “忙。”

  沈渊叹了口气:“朝廷刚迁都,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我爹去办。”

  苏定拍了拍沈渊的肩膀,沉声道:“小侯爷这一次出来,一定要给沈公争气。”

  “你在外面越有声有色,沈公在朝廷里,就越能进退自如。”

  “我说的再大一些。”

  苏定低头看了看自己的两只手,自嘲一笑:“我苏定年过半百,生死已经无关紧要了,但是淮安军下一代人将来处境如何,一是在沈公肩膀上,二就是在小侯爷你的肩膀上了。”

  沈渊面色严肃了下来,他正色道:“这个我爹跟我说过。”

  “苏伯伯您放心。”

  小侯爷拍着胸脯说道:“我沈大但凡有点安逸之心,当初就干脆就在京城做驸马算了。”

  “我一定不让您,不让我父亲失望!”

  苏定脸上露出笑容,他站了起来,拍了拍沈渊的肩膀。

  “好小子。”

  “走,伯伯带你去喝酒吃肉!”

  ……

  燕京,沈侯府中。

  一身常服的太子殿下,坐在沈家的正堂,沈老爷面带微笑,陪他喝茶。

  “殿下最近,来臣这里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啊。”

  太子殿下放下茶杯,脸上挤出笑容:“叔父,您是太子太师,按照朝廷的规制,您就是小侄的老师了,我来见老师,求教学问不是应当的么?”

  沈老爷放下茶盏,笑了笑。

  “那殿下想问什么?臣但凡知道,一定言无不尽。”

  太子殿下闻言,沉默了一会儿,才放下悬在半空的茶杯,看向沈毅。

  “有一件事,侄儿一直想要问叔父。”

  “侄儿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父皇满意?”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这谁顶得住!

  沈老爷静静的看着眼前这位大陈的储君。

  老实说,太子李容这个人,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太大的错处。

  他最大的过错,就是太过平庸了。

  再次一些的过错,就是他被后族孙家选中了。

  更可怜的是,早在皇帝陛下借孙太后之口,说出李容名字的时候,这位三殿下,其实就已经在被淘汰的边缘了,甚至是已经被淘汰了。

  那个时候开始,李容就已经成为了皇帝的“迁都工具人”,皇帝借着他这个储君告诉百官乃至天下,不止是大陈的皇帝要迁都,大陈的储君也要迁都,强调了政策的连贯性之后,迁都才得以被顺利进行。

  而在这个过程中,三殿下是得罪了一部分江南士族的。

  如今,皇帝又派了四殿下南下办差,闹的势头很大,更重要的是,哪怕洪德帝已经有一些怠政,也没有让他这个太子监国理政,甚至没有让他这个太子去观政。

  至于东宫三师,至今虽然有挂衔的,但是至今没有专任的官,也就是说,到现在差不多两年时间过去,太子的东宫派系,还是没有建立起来。

  虽然不少朝廷里的官员,上赶着去跟东宫结交,但是因为皇帝陛下的态度略微有些反常,因此朝廷里的重臣们这会儿都还在观望状态,譬如说沈恒,张简这些人,在沈毅的提点之下,至今不肯与东宫有任何牵连。

  这就不得不让太子殿下,心里犯嘀咕了。

  他现在能够找的,也就只有沈毅这个太子太师了。

  而他问出的这个问题,也多多少少带了一些心酸。

  因为三殿下确实不知道,他现在应该做什么,才能让自己的父亲满意。

  沈毅喝了口茶水,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殿下已经入主东宫,显然甚得陛下喜欢,怎么突然问出这种问题了?”

  “叔父莫要哄我了。”

  三殿下叹了口气,开口道:“我这个东宫,是祖母从父皇那里硬讨来的,就因为这个,父皇心里多半就有些恼我……”

  傻孩子。

  沈老爷心里微微摇头。

  到现在,这位三殿下连因果关系都还没有理清楚。

  李容看向沈毅,低头道:“叔父,父皇他一直到现在,说不定还在因为这个生气,但是侄儿去问过孙家的人了,这事与孙家真的没有关系,是皇祖母,皇祖母……”

  沈毅叹气道:“殿下,这事太过敏感,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提了。”

  “你既然已经是东宫,那么便安分守己就是了,只要你不犯错,这个位置便一直是你的,谁也夺不去。”

  “尤其是孙家。”

  沈毅好心提醒道:“保持适当的距离就是了。”

  这个时候,太子殿下做什么,都已经用处不大了,毕竟四殿下在南边遇刺那么多次,这事就已经足够栽到孙家头上,栽到太子头上了。

  不过作为长辈,又是太子太师,该提醒的沈毅还是要给太子提个醒的。

  不管有没有用,反正他是说过了。

  太子殿下低头半晌没有说话,片刻之后,他咬牙看向沈毅:“叔父,侄儿还有个问题想要问您。”

  沈老爷微微皱眉:“殿下请说。”

  “您是不是有意招老四为婿?”

  沈毅默默叹了口气。

  “殿下,这事……”

  “不好说。”

  太子殿下心里有些委屈,起身躬身道:“侄儿知道了。”

  “不敢打扰叔父,侄儿告退。”

  沈毅默默起身。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