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956章

作者:漫客1

  他的眼前,浮现出那位与洪德帝长的很像的皇子。

  皇四子李鉴。

  沈老爷合上马车的帘子,自言自语:“到现在都能忍住不动声色,说不定我看小了你。”

  “不知道,能不能给我带来一些惊喜……”

  嘀咕到这里,沈老爷忽然笑了笑,开口道:“真是有趣了。”

  的确,现在的建康夺嫡,对于沈毅来说,最多也就只能称得上“有趣”二字了。

  他心情好了,或者瞧谁顺眼,就说上一两句话,心情不好了,便一言不发。

  因为不管是谁最后成为新君,都不太能影响到他在大陈的地位,也很难撼动如今洪德帝与沈毅二人联手打造出来的新格局。

  ……

  大朝会。

  “父皇!”

  皇三子站了出来,向皇帝陛下奏事。

  “燕京本就是我大陈旧都,那里是我们李氏的故乡!父皇当年一心致力于北伐,为的也是恢复旧都,如今好容易恢复旧都,哪里有因为北边的几个手下败将,连家都不敢回的道理!”

  “至于朝堂上一些官员所说的外敌环伺,儿臣大不以为然!”

  李容大声开口,慷慨激昂。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八十多年来,大陈无数将士,无数子民,为国朝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我大陈朝廷,岂能一点骨气都没有?”

  “我大陈天子,就应该搬到北边去,效仿太祖皇帝,以身守国!”

  这话一出,德庆殿里,寂静无声。

  不少大臣们都微微色变。

  不过还是有些人在心里腹诽。

  既然天子守国门,世宗皇帝当年为什么不守?

  不过这种话现在谁说出来谁死,自然没有人敢去触碰皇帝陛下的霉头。

  一阵寂静之后,皇帝还没有开口表态,皇长子李望默默出班,低头拱手道:“父皇,儿臣以为三弟说的极对,儿臣也赞成迁都。”

  皇帝陛下依旧没有说话,只是在打量着殿中群臣的表情。

  这是身为皇帝的基础技能,保持神秘。

  皇帝不会对一件事情轻易表态,他首先要知道自己这些臣子们是如何表态的,然后根据形势,给出自己的判断。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审时度势。

  毕竟身为裁判,是不能轻易下场的。

  终于,有大臣忍不住站了出来,开口奏道:“陛下,三殿下这话,前半句犹可,后半句则大不敬!”

  “这后半句分明是诅咒我大陈北迁之后,将遭逢大变,我朝天子德寿无疆,岂能提一个死字?”

  “臣请陛下,令三殿下收回这个死字!”

  李容猛地回头,看向这个说话的大臣,但是他一时半会竟想不到什么词语反驳,愣在原地,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半晌之后,直接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叩首道:“父皇,儿臣一时失言,儿臣绝没有这个意思!”

  皇帝陛下没有说话,先是静静的看了看跪在地上的皇三子,然后似笑非笑的看了看这个出来说话的礼部左侍郎,最后扭头看向在一旁闭目养神的沈老爷。

  沈毅似乎感受到了皇帝的目光,他睁开眼睛,回头看了一眼局势,然后看向身后这个沈恒的同僚,笑着说道:“钱侍郎,死字意思很多,若是钱侍郎所理解的那一层意思,应该改为崩字才合理一些。”

  “沈某以为,身为大陈天子,为社稷尽死力,正是我朝天子之大德。”

  “至于钱侍郎方才所说的理解,是不是反而有些大不敬?”

  钱侍郎哪里见过这种说辞,脸色涨红,半晌才憋出一句话,已经有些磕巴了:“太保强词夺理,不值一驳!”

  皇帝陛下忍不住嘴角露出弧度,随后很快压了下去,淡淡的说道:“好了好了,不必再争了。”

  “迁都这件事非同小可,两天之后的廷议再议罢。”

  “至于李容所说的君王死社稷。”

  皇帝陛下站了起来,一锤定音:“朕便是大陈天子,如若国朝生变,朕定然与国朝共存亡,与社稷同死,朕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至少朕这个君王,愿意与社稷同死,也愿意为社稷尽死力。”

  有些话,底下的大臣们不能说,甚至皇子们也不能说,但是皇帝陛下本人,则没有这个顾虑,他想说就可以说。

  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今日就到这里。”

  皇帝打了个呵欠:“散了罢。”

  说罢,天子走下御阶,负手离开。

  百官们互相对视,然后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次日,朝廷下发诏书。

  册皇三子李容,为东宫太子。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一图破局

  这个册封,来的猝不及防。

  事先,一点征兆都没有。

  不过宫里的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在朝廷里炸的震天响,太后娘娘床榻前皇帝陛下说的话,这会儿早已经遍传朝廷,因此对于这个册封,虽然突然,但是并不奇怪。

  按照皇帝陛下的诏书,由钦天监择吉日,为太子殿下举行册封大典。

  而就在册封诏书下发的第二天,沈侯府门口,来了几个特殊的客人。

  毅勇侯孙畴,以及几个孙家的勋贵。

  这人,是孙皇后的弟弟,也是孙太后的堂侄,至于身上的爵位,自然是靠裙带关系搞来的。

  说的再直白一些,他身上这个爵位,甚至不是因为孙皇后来的,而是洪德皇帝给自己母亲面子,捏着鼻子给他封了个流侯。

  值得一提的是,早年沈老爷刚到东南剿倭,小有成绩的时候,孙太后曾经要求沈毅带两个孙家的后辈,去抗倭军中任千户,当时那两个孙家的后辈里,其中一位,就是这位毅勇侯孙侯爷。

  讽刺的是,二十年过去,这位孙侯爷至始至终没有上过哪怕一次战场,连敌人的模样都没有见过,而洪德帝给他封侯“毅勇”二字,多多少少带了点阴阳怪气。

  沈侯府门口,这位孙侯爷满脸笑容的递上了拜贴,过了一会儿,侯府的侧门打开,一身便服的沈恒,从里面走了出来,对着孙畴拱手行礼:“见过孙侯爷。”

  孙畴先是一愣,然后连忙拱手还礼:“沈侍郎。”

  他行礼之后就,往沈恒身后看了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沈侍郎,沈侯爷没在家么?”

  他给的拜贴,是拜会沈毅,而不是拜会沈恒的。

  小沈老爷笑呵呵的看着孙畴,开口道:“怎么?下官出来迎接侯爷,扫了侯爷的颜面?”

  “不敢,不敢。”

  孙畴连忙摆手,赔了个笑脸:“只是孙某这一次,是来求见沈侯爷,当面向侯爷表示谢意的,没有当面见到,恐怕有些不太合适。”

  “谢意?”

  沈侍郎琢磨了一下,然后摇头道:“侯爷,我大兄一早出门去了。”

  “现在不在家。”

  小沈探花是洪德十年的进士,到现在进入仕途也已经接近二十年,这会儿也练成了一副不错的嘴皮子,笑着说道:“侯爷有什么话,跟我说就是了,我一定转告我家大兄。”

  “这……”

  孙畴犹豫了一下,还是从怀里掏出一张请帖,开口道:“沈侍郎,鄙府于明日设宴,宴请沈侯爷,劳烦沈侍郎将这请帖转交给沈侯爷,请沈侯爷务必赏光。”

  说罢,孙侯爷低头拱手:“孙某不打扰了,这就告辞。”

  沈恒不动声色的皱了皱眉头,然后拉着孙畴的衣袖,笑着说道:“侯爷都到门口了,连口茶水都不喝就要走,传出去,旁人非说我怠慢了侯爷不可?”

  孙畴连忙摆手:“既然沈侯爷不在家,我就不多留了,告辞,告辞。”

  沈恒上前,将请帖递了回去,开口笑道:“侯爷,我大兄至今还在外领兵,不能结交皇亲国戚,更不能结交皇子,不然不止对我家大兄不利,对皇子殿下恐怕会更加不利。”

  “这请帖,我可不敢替大兄收下,侯爷还是带回去罢。”

  “没有皇子,没有皇子。”

  孙畴连忙摇头道:“就是我家的家宴而已,再说了,我家几乎没有人在朝廷里任事,也就没有什么忌讳可言了。”

  “这请帖,沈侍郎只管递上去就是了,来与不来,我家都念着侯爷的恩情。”

  说罢,这位孙侯爷一路小跑,逃也似的离开了。

  沈侍郎看着手上的请帖,微微皱眉,然后带着这份文书,一路来到了自家后院的书房里,见到了正在翻看一份新绘制地图的沈毅。

  他在房间里找地方坐了下来,开口叹了口气:“哥,这厮脸皮太厚,丢下请帖就跑了。”

  沈老爷抬头看了看自己兄弟一眼,笑着说道:“请帖拿来给我看看。”

  沈恒这才起身,把请帖递了过去,沈老爷接过去翻看了一遍,啧啧有声。

  “册封大典还没有开始,孙家倒先开始庆功了。”

  沈侍郎低头喝了口茶水,默默叹了口气:“真是烦人透顶,这宴会大兄去不太合适,不去的话,恐怕要得罪储君。”

  沈老爷看完之后,随手将这份文书丢到一边,伸了个懒腰,继续捡起刚才看了一半的关外新图,笑着说道:“你太小看你家哥哥了,还分不清现在是我怕得罪他们,还是他们怕得罪我。”

  沈恒依旧皱着眉头,低声道:“现在他们自然是怕得罪大兄你,可是将来,储君嗣位之后呢?”

  “他若是记仇……”

  政治场上,小心眼的人多的是。

  有些可能就是因为文会上被人抢了风头,或者是因为对方没有给自己让座,事后就要在官场上想方设法的整死对方。

  近二十年时间过去,沈恒也算是官场上的老资格了,这种事他见的太多。

  因此自然会为沈毅担心。

  沈老爷将手里的地图折好,收在了袖子里,开口笑道:“什么时候,也是一样的。”

  “你今天难得休沐一天,在家里好好陪陪孩子们罢,不要老耗在我这里。”

  沈老爷说完,站了起来,朝外走去。

  沈恒若有所思,问道:“大兄到哪里去?”

  “我进宫一趟。”

  ……

  甘露殿里,沈老爷将袖子里的地图,铺在了皇帝陛下面前,正色道:“陛下请看,这张图是臣花了近五年时间,才绘制出来的地图。”

  “关外的所有城池,以及朱里真人的聚居点,这图上都有标注。”

  沈毅手指在盛京的位置,缓缓说道:“尤其是这里,地图上已经将盛京附近的地形,绘制的明明白白。”

  皇帝陛下接过这份详尽至极的地图认真看了看,然后抬头看向沈毅,啧啧称奇。

  “我们大陈的舆图,怕也没有这么详尽,沈卿怎么画的?”

  “臣从前在淮安,办的那个淮安学堂里,有一群人专门研习地理,近几年有了些许成就。”

  说到这里,沈毅微笑道:“不过,更重要的,自然是臣在关外,得以豢养了不少人手。”

  洪德帝拿起这张图,又看了一遍,然后忍不住摇头道:“看图上这盛京城的详细程度,朱里真人内部,怕已经到处是沈卿的人了。”

  “没有办法。”

  沈老爷微笑道:“他们穷了。”

  “而且还会越来越穷,再过个十几二十年,当初他们搬出去的财富就会消耗的七七八八,到了那个时候,如果我们不开关跟他们互市,他们就要饿肚子了。”

  “缺钱,他们的清净司也会越来越弱。”

  “被渗透,是正常的事情。”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