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955章

作者:漫客1

  此时的晋王爷,头上也多了不少白头发,与当年南下东南,一路抄家的那个晋世子,神态全然不一样了。

  沈毅忍不住感慨:“我在北边十年,这建康的故人们,都苍老了。”

  晋王爷摇头笑道:“我这还是没有吃过什么苦的,子恒你去民间看一看,像我这个年岁的同龄人。”

  “不少已经满脸皱纹了。”

  二人进了晋王府的大门,晋王爷亲自给沈毅倒了茶水,才笑着说道:“听说子恒平日里甚少出门,今日大驾光临,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没事没事。”

  沈毅摇头道:“只是一转眼,也已经年近不惑,到了找故人说话的年纪了。”

  晋王爷笑了笑,将茶水倒满,坐在了沈毅的旁边,开口笑道:“你能来寻我,我却不好去寻你,不然我早就去你那里找你了。”

  “王爷还是想太多。”

  沈老爷低头喝茶,笑着说道:“又不是二十年前的时候了。”

  随着洪德皇帝功德渐盛,皇室主脉的地位已经无可撼动,退一万步说,哪怕洪德帝一脉的血脉一个都不剩,也只会是从其他支过继人到洪德帝那一脉,旁支没有任何一丝丝可能了。

  李穆笑了笑,没有接话,而是问道:“子恒这回,什么时候动身离开建康?”

  “等迁都的事情定下来,就要回北边去了。”

  沈毅默默的说道:“北边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

  “辛苦。”

  李穆端起茶盏,开口道:“我代李家,以茶代酒,敬子恒一杯。”

  二人碰了碰杯,晋王爷开口笑道:“今天,我家里的儿孙都在,难得子恒来一趟,让他们都过来,给子恒见个礼,磕个头罢。”

  沈毅连忙摇头道:“过来见一面自然可以,磕头就不必了。”

  “都是天潢贵胄,我怕折寿。”

  “子恒这话太见外。”

  李穆摇头道:“从二十年前开始,我就把你当成朋友相处,何曾摆过什么身份?咱们二十多年的朋友,我家里的儿孙,便都是你的后辈。”

  沈老爷这才无奈答应。

  没过多久,晋王府的正堂里,就汇聚了十几二十个人,有大有小,有李穆的儿子们,也有不少人李穆的孙子辈了。

  众人都规规矩矩的上前,向沈毅一一行礼。

  沈老爷不太擅长应对这种场面,站了起来,在自己身上摸索了一下,随即苦笑道:“我这身上,也没带什么东西,回头让人将礼物送来,给你们补上。”

  这些王子王孙们闻言,都跟着笑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蒋胜迈着小碎步,一路走到沈毅旁边,在沈毅耳边低声说了一句什么,沈老爷微微皱眉,然后开口道:“知道了。”

  蒋胜“嗯”了一声,退了下去。

  晋王爷若有所思,问道:“子恒是国家重臣,不比我这闲散之人,要是有什么事尽管离开就是。”

  沈老爷微微摇头,开口笑道:“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我再多留一会儿,认认人。”

  晋王爷想了想,也没有拒绝。

  在晋王府待了一个时辰左右,一直到傍晚时分,沈毅才离开晋王府,上了沈侯府的马车。

  马车里,沈老爷闭上眼睛,缓缓说道:“去大义坊。”

  马车很快掉头,转去了城南的大义坊。

  等到日暮黄昏的时候,马车停在大义坊里,沈老爷下了马车,看着眼前这个有些熟悉的私塾,默默走了进去。

  私塾依旧在开着,而且是沈恒开起来的,不过这会儿,孩子们都已经下学回家了,私塾里显得空荡荡的。

  一个年轻人,正坐在私塾门口的台阶上。

  黄昏夜色里,沈毅两只手拢在前袖里,面无表情的走上前去。

  年轻人抬头看了看沈毅,随即又低下头,双拳握紧。

  等沈毅靠近了,他才低头道:“叔父……”

  他抬头看向沈毅:“我不服气!”

  此时这位年轻人,脸上已经流下了两行热泪。

  沈老爷沉默了一会儿,摇头道:“这种话,殿下去与陛下说,比与我说更有用一些。”

  “但是……”

  大殿下低头,握拳道:“但是您帮他了……”

  “天子守国门。”

  大殿下流泪道:“君王死社稷。”

  “你还是没有搞明白。”

  沈老爷摇头道:“那天太后娘娘病床前,你也在,如果那天陛下说出去的是你的名字,我也会这么跟你说。”

  “北迁,需要太子提出来,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而这个太子是谁,与我没有太大的关系。”

  “不过……”

  沈毅看着眼前这个自己看着长起来的大皇子李望,轻声道:“大殿下……似乎已经有一些本事了,这话,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是我府上……”

  沈毅轻声道:“还是三殿下府上,或者说是……”

  “宫里?”

  李望低下了头,有些沮丧:“叔父,这不重要了。”

  他擦了擦眼泪,抬头看了沈毅一眼,然后爬起来,跪在了沈毅面前。

  “叔父,自古以来,参与夺嫡者一旦事败,少有好下场,求您看在曾外祖父的份上……”

  说到这里,他的头深深低下,一代天潢贵胄,额头几乎贴到了地面上。

  “给侄儿指一条明路。”

  沈老爷静静的看着这个年轻人。

  “你先起来。”

  李望很听话,乖巧的爬了起来,再次用袖子擦了擦眼泪。

  “在这等了半天?”

  李望默默点头。

  沈毅背着手,缓缓说道:“殿下知道了三殿下跟陛下说的那十个字,就没有想过率先宣扬出去,将这件事给搅和了?”

  “想过。”

  李望低头道:“今天要是见不到叔父,小侄今天晚上就打算这么做了。”

  “看来……”

  沈老爷回头,似笑非笑的看了看李望:“看来,殿下已经知道了陛下对于这件事的态度,这么说的话,殿下就是从甘露殿,听到的这几个字。”

  李望神色微变,低着头不敢说话了。

  沈老爷背着手,往前走了两步,然后开口道:“好在殿下还算聪明,没有莽撞的去做这件事,不然坏了朝廷的事情,陛下一定会彻查到底……”

  李望有些委屈:“叔父,侄儿今后要怎么做?”

  “老老实实,安守本分。”

  沈老爷不紧不慢的说道:“陛下让殿下做什么,殿下就做什么,踏踏实实的做,不要有任何怨言。”

  他回头看了一眼李望。

  “哪怕让殿下出建康去外地就藩,殿下也要乖乖的去就藩,知道吗?”

  皇长子虽然不太理解,但是还是低头,咬牙道:“侄儿明白了。”

  沈毅“嗯”了一声,迈步朝外走去:“殿下记住我今天说的话,将来至少一个亲王的爵位是跑不掉的,没有人会动你。”

  “殿下如果不听我的。”

  “那只当咱们今天没有见过,还有……”

  沈毅走到私塾门口,回头看了看李望,面无表情。

  “殿下今天在这里见我一面,身上顾师的情分已尽,以后就不要到这里来了。”

  “有什么事,该递拜贴递拜贴。”

  李望身子一颤,深深点头。

  “侄儿遵命……”

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君王死社稷

  顾先生当年,指点过沈毅兄弟二人不少,甚至可以说是倾囊相授。

  因为一个顾先生,沈毅兄弟两个人的科场,都顺利了不少,也让沈毅差不多提前三年时间进入仕途。

  这在这个时代,是莫大的恩情,而沈毅也一直记得这份旧恩,事实上,顾先生年老之后,养老基本上都是沈恒在给他养老。

  到现在,顾师虽然已经逝去,但是沈毅跟顾先生的情分自然没有断去,不过……

  顾师是顾师,顾横波是顾横波。

  这对母子俩,要是在顾师生前与顾师和解,然后尽几年孝心,那么沈毅说不定还能多照顾照顾他们。

  而现在,情分差不多就到这里了。

  虽然当初顾师的确做错了一些事情,但是当年的事情与沈毅关系不大,在他这个身份上,就会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这样,多多少少都是从主观看待问题的。

  事事都客观,那本我的情绪也就不存在了。

  不过即便如此,沈毅还是指点了李望不少的。

  李望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母亲的出身问题,以至于哪怕洪德帝很喜欢他们母子,也很难直接将他立为储君,毕竟当年那件事虽然现在已经成为了秘辛,但是知道的人并不少。

  其中,沈毅与许复两个直接的当事人就不必多说了,许复的夫人六娘,给顾横波送了两年的饭,她虽然不知道顾横波到底去了哪里,但是一定知道,顾横波并没有死在南方。

  再有就是吕尚书一家,他们家是顾横波的“娘家”,自然知道这其中有猫腻。

  说的直白一些,当年所有知道惠妃娘娘入宫的人,多半都会觉得这件事很有蹊跷,至于他们背后有没有派人详查,就谁也说不清楚了。

  毕竟,大家查了,也不会说出来。

  而且说一句诛心的话,别人可能都不会去查这件事,但是孙皇后那里多半就有这件事的证据!一旦到了关键的时候,孙皇后本人自然是不会出来抖落自己家的丑事,但是随便派个愣头青出来干这件事,再容易不过了。

  前段时间,在朝堂上公开指责沈毅图谋不轨的孟敬,就是这种愣头青。

  这也是因为,当年的皇帝陛下与沈毅,都还年轻,做事情太不成熟了。

  如果是现在的沈毅与皇帝干这种事,捂住所有人的眼睛有点困难,但是以他们现在的能力,只要他们不想让人知道某件事,那些知情人自己个就去抹脖子自杀了。

  当年二人留下来的隐患,成了李望如今致命的弱点。

  假使他将来做了新君,就因为这件事,都还会牵扯出无数的纠纷,而李望即位之后,也一定会为此大开杀戒。

  到时候,就会有一个新的问题。

  那就是,沈毅杀不杀?许复杀不杀?

  他的“母族”吕家,要不要杀?

  多半都是杀不了的。

  正因为这些复杂的原因,沈毅对李望并不怎么看好。

  不过李望也不是全无机会。

  至少在个人能力上来说,李望应该是要胜过皇三子一些的,而且相比较来说,洪德帝很喜欢这个“自由恋爱”生下来的长子。

  想到这里,坐在马车里的沈老爷,掀开车帘,默默看了一眼外面的建康城。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