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953章

作者:漫客1

  因此,沈毅不能离开北方。

  在这种情况下,洪德帝只能以诚相待。

  至于这其中有几分是情分,几分是权衡,恐怕也只有洪德皇帝自己心里清楚了。

  而沈毅听到这里,抬头看向皇帝,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了。

  相处了二十多年,沈毅很清楚皇帝陛下的性子,洪德帝绝不是什么性情软弱之辈,他能对自己说出这番话,说明……

  他的身体,已经到了有些糟糕的地步了。

  见沈毅这个表情,洪德帝笑了笑:“沈卿不必多想,朕一时半会死不了。”

  他顿了顿,然后叹了口气:“不管怎么说,朕都会尽力做好迁都的事情,这迁都……”

  “朕有生之年要是迁不成,后世之君……”

  “就动也动不了了。”

  皇帝陛下咳嗽了两声,脸上带了些潮红,开口道:“这件事,沈卿要多出些力气,咱们君臣二人,尽量在两三年之内,把事情办妥。”

  沈老爷沉默许久,低声道:“陛下,迁都事情太多,太过繁重,您既然龙体虚耗,臣以为,不如往后拖个几年,这里面时间,将朝政交托给太子,陛下好好休养几年。”

  “等陛下身体养好了,再提迁都不迟。”

  皇帝陛下笑了笑:“沈卿怎么突然说这种话了?莫非是担心朝廷到了北边,你这个封疆大吏地位不保?”

  这话是在开玩笑,但是沈老爷却没有心情笑出来,只是抬头看着皇帝,一脸担忧。

  洪德帝收敛笑容,默默说道:“朕担心的是,这两年不做成,朕以后就没有力气去做这件事了。”

  他叹了口气:“朝廷里大小事情无数,即便是真立了太子,就真能将国事都交托给他么?”

  “老三若是做了太子,监国理政,孙氏一家,还不知道得狂到何种程度。”

  “朕母亲……”

  提起母亲,洪德帝忍不住握拳,咬牙道:“这一辈子,吃亏就吃亏在他们孙家身上了!”

  沈老爷站在皇帝面前,沉默了片刻,低头欠身,躬身行礼:“陛下,十余年前,臣曾经在陛下面前写过半阙水龙吟,今臣斗胆,为陛下填上下半阙。”

  皇帝陛下笑了,指着自己的椅子,笑着说道:“来来来,坐在这里写。”

  沈毅摇了摇头,走到御座边上,并没有坐下,而是提起毛笔,蘸了蘸墨,略微思索了一番之后,开始提笔书写。

  “今有千载一人,半甲子,满朝锦绣。”

  “当年南朝,而今试看,天下俱有!”

  “南渡仓皇,甲子怨仇,消于歌酒。”

  写到这里,沈毅回头看了看站在自己身后观望的皇帝。

  他两只眼睛含泪,写上了最后一段。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

  “为陛下寿。”

  洪德帝看着这半阙词,沉默了许久,最终接过沈毅手里的毛笔,在另外一张纸上,挥笔写下了当年沈毅写的半阙词。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

  半阙词写完之后,皇帝陛下摸了摸下巴,笑了笑:“沈卿这下半阙,比上半阙,似乎差了不少。”

  他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大抵是为了拍朕的马屁,曲改了几句。”

  “不过……”

  皇帝陛下拍着沈毅的肩膀,朗声笑道:“朕很满意。”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

  皇帝念完这一句,然后拉着沈老爷的衣袖,爽朗一笑:“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朕与沈卿,再一起去逛一逛秦淮河!”

  沈老爷也跟着露出笑容。

  “臣遵旨意。”

  ……

  孙太后停灵数日之后,棺椁葬入地宫,洪德皇帝依旧伤心不已,在帝陵为太后娘娘又守灵数日。

  在这之后,皇帝陛下迟迟不肯上朝,等到文武百官俱跪地相请数日之后,已经哭红了眼睛的皇帝陛下,才从帝陵离开,回到了皇宫之中。

  即便如此,皇帝陛下依旧不肯理会朝政,将朝廷里的事情,都交给了议事堂处理,他本人连一份奏书也没有看。

  而在这个时候,皇三子李容,不知道是得了谁的指点,来到了沈家家门口,求见沈毅。

  沈老爷并没有难为这位皇帝陛下的“嫡子”,亲自到正门口迎接,见到了沈毅之后,皇三子很懂事的低头,欠身行礼:“叔父。”

  沈毅拱手还礼,摇头道:“殿下莫要如此喊了,臣经受不起。”

  李容听了这话,有些惶恐,低头道:“父皇曾经亲口说过,皇室之子,都要称您为叔父……”

  “叔父要是受不得,朝廷里便无有一人能受得了。”

  沈毅盯着李容的面庞看了半晌,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他才背着手说道:“殿下随我来。”

  李容连忙低头,应了声是。

  二人一前一后,走进了沈家的书房里。

  沈老爷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李容,开口道:“我知道殿下为什么来,我也可以给殿下出主意,但是殿下今后,所得偿所愿,要好生辅佐陛下,多替陛下分担一些朝事,还有……”

  沈老爷叹了口气:“莫要做让陛下伤心的事。”

  李容闻言,有些慌张:“小侄不知叔父这话从何说起……”

  “殿下将来就会知道了。”

  沈老爷提笔,在面前的白纸上,写下了一行字,然后将这张纸,递到李容面前,开口道:“陛下复朝之后就,殿下上此疏,当能得偿所愿了。”

  三殿下连忙两只手接过,只见纸上,只写了十个字。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聪明的三殿下

  皇帝辍朝整整二十七日之后,才重新开始临朝视事。

  而在这段时间里,谁都没有敢在皇帝陛下面前提起,当日他在孙太后病榻前给出的承诺。

  哪怕是利益最相关的孙皇后,以及三皇子,还有后族孙家,都没有多嘴半个字。

  因为只要不是太蠢,当天谁都瞧得出来,皇帝陛下当天的情绪非常不对劲,眼下这个事情,只有洪德帝自己认,旁人却不能说,谁说了,谁就有可能撞到皇帝的枪口上,成为天子的出气筒。

  时间到了五月,沈毅在建康已经滞留了接近两个月时间。

  因为他这趟来是要解决迁都的事情,太后娘娘突然薨了,这件事被搁置了下来,他也不能就这么半途而废,一定要等到这事有了个结果,至少是有了章程之后,他才能离开,去北边做自己的事情。

  这个时候,时间已经进了六月,天气燥热起来,德庆殿门口。

  因为天亮的早了,趁着凉快,沈毅也起了个大早,在德庆殿门口等着朝会。

  张尚书站在沈老爷身旁,用肩膀碰了碰沈毅,低声道:“子恒,这一个月时间,陛下除了你之外,几乎谁也没有见,今日朝会是不是有什么大事?有消息,提前跟哥哥通个气。”

  沈老爷哑然一笑:“师兄又多想了不是?不就是一场普通的朝会,哪里有什么大事?”

  张尚书翻了个白眼。

  “少来,没什么要紧事,你会一大早来上朝?”

  “……”

  “师兄这话说的,我也是大陈的臣子,怎么就不能上朝了?”

  张简侧过身去,不搭理沈毅了。

  沈老爷拉着他的衣袖,笑着说道:“师兄别急。”

  “你看一看,几位皇子是不是都到了?”

  张简扭头看去,只见本朝十五岁以上的五六个皇子,已经全部到齐,其中三皇子李容正在看着大殿的一角发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张尚书立刻会意,他回头看了一眼沈毅,然后深呼吸了一口气,不说话了。

  这会儿,赵相公才姗姗来迟,看到师兄弟二人站在一起,便也走了过来。

  “在聊什么?”

  张尚书连忙欠身低头,拱手行礼:“师相。”

  沈毅也拱手行礼:“师伯。”

  赵相公左右看了看,提醒道:“不要笑,当心御史弹劾你们。”

  沈毅这才醒悟过来,这会儿老板娘新丧,的确不应该嘻嘻哈哈的。

  他虽然无所谓,但是那些御史们可能会弹劾张简。

  赵相公话音刚落,德庆殿的大门已经打开,文武官员鱼贯而入,等一脸疲惫的皇帝陛下驾到,众人跪在地上,低头叩首。

  “吾皇万岁。”

  喊了这一句之后,百官们仿佛排练好了一般,再一次低头叩首。

  “陛下节哀。”

  坐在帝座上的皇帝陛下,满脸憔悴,他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官员们,沉默了许久,才有气无力的说道。

  “朕心情不佳,卿等有事奏告,无事散朝罢。”

  亲生母亲去世,皇帝陛下的伤心自然不会是假的,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过去,怎么也该缓和了一些,但是在百官面前,该伤心还是要伤心的,毕竟大殿之上,是有人一直在记录天子的一言一行的。

  如果是平时,皇帝陛下说出这种话,大家都会很懂事,哪怕的确有事情奏报,也不会再说出来,或者往后拖一拖,或者直接上报中书,毕竟没有情商的人,很难站在这天子殿堂里。

  不过这一次,朝廷里积压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因此中书几个宰相,也顾不得天子的状态如何,开始将一些要紧的,而且只能是由皇帝陛下决定的事情,一一奏报。

  天子强打起精神,处理的这些事情,然后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开口说道。

  “还有没有,没有的话,便散朝罢。”

  沈毅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看着站在诸臣前列的皇三子李容。

  三殿下这会,似乎是有些紧张,他扭头看了看沈毅,见沈毅正在看着自己,他吓得连忙扭头,不敢与沈毅对视。

  不过很快,他还是咬了咬牙,站了出来,低头道:“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沈老爷有些欣慰的点了点头。

  这位三殿下,他虽然了解的不多,但是就现在看来,还是有些担当的,最起码敢出来担事情。

  皇帝陛下与沈毅对视了一眼,然后看着李容,悄悄呼出了一口气,开口道:“你说。”

  李容低着头,忽然咬牙道:“儿臣想私下里,面奏父皇。”

  这话一出,第一个皱眉头的就是沈毅。

  然后,皇帝陛下也微微皱眉,不过他还是点头答应。

  “罢朝之后,你到甘露殿来见朕。”

  说完这句话,皇帝也没有心思再去处理政事了,而是直接站了起来,看向众官员,缓缓说道:“今日就到这里,卿等有急事,就报中书处理罢。”

  说罢,他没有再看百官一眼,自顾自的走下御阶离开,朝后殿去了。

  张简扭头看向沈毅,一脸疑问。

  沈老爷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甘露殿里,三殿下慷慨激昂,在自己老爹面前说出了这句振聋发聩的话。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