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942章

作者:漫客1

  如今,君臣二人撇开个人情分之外,还有一层军事层面的因素互相制约。

  如果沈毅对皇帝动手,淮安军多半会土崩瓦解。

  而反过来的话,要是沈毅本人出了什么事情,先锋军自然不必多说,淮安军里除却禁军以外的军队,甚至包括禁军,都有可能会站在朝廷的对立面。

  毕竟朝廷要是对沈毅这么个功勋卓著的盖世功臣下手,那就不仅仅是沈毅一个人的事情了,更会让所有参与北伐战事的将士们寒心!

  李穆认真思考了一番,半晌之后就,似乎想明白了一些,他微微低头,开口道:“陛下圣明……”

  皇帝自嘲一笑。

  “跟朕没有关系,眼下这种局势,实在是太巧了一些。”

  “说不定。”

  洪德帝慢悠悠的说道。

  “不是巧合……”

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转眼十年

  沈老爷从皇宫里出来,被人带到这座总督府的时候,沈家一家人已经在这座总督府里待了大半天时间,等沈毅回来,一家人都围了上来,拉着他到正堂坐下。

  陆若溪拉着沈毅坐下,给沈老爷倒了杯茶水,然后小心翼翼的坐在沈毅旁边,低声道:“夫君。”

  沈老爷接过茶水,喝了一口,哑然一笑:“干什么神神秘秘的?”

  “太大了。”

  陆若溪左右看了看,才小声开口。

  “什么太大了?”

  “这处宅子。”

  陆若溪低声道:“我们今天上午,就住进了这处宅子,安置家里人,一直到刚才,都快傍晚了,这处宅子都还没有走完。”

  “妾身跟叶妹妹翻了翻书,这处宅子的规制很不对。”

  她看着沈毅,开口道:“咱们家还是侯爵,住在这里,已经逾制了。”

  沈毅放下茶盏,摇头微笑道:“这里是陛下御批的宅子,夫人不要想太多,安心住下来就是。”

  沈毅的总督府,设在了皇城不远处,并没有与原燕都京兆府合并在一起。

  准确来说,他这个总督府,更像是他的宅邸,而不是总督衙门。

  而且,原先燕都并没有总督这个职位,即便有,总督衙门大概率也不会是在燕都城里,而是在北直隶其他的府城之中,因此沈毅这座总督府,是用别人的宅邸改的。

  准确来说,是用北齐诚亲王的宅邸改的。

  朱里真贵族离开燕都的时候,把能带走的东西统统带走了,淮安军进燕都的时候,朱里真人又在燕都城里放了一把大火,将不少豪宅还有园林付之一炬,诚亲王府是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亲王宅邸之一,也是洪德皇帝御笔亲批,赐给沈毅的总督府。

  也就是说,虽然碍于大陈的祖制,沈毅的爵位至今还是靖安侯的侯爵,但是他的各种待遇,实际上已经是一字亲王级别的待遇了。

  因为这座王府只是被搬空了贵重物件,金银财宝之类的东西,主体没有怎么被损坏,因此张简这边收到朝廷的诏命之后,简单修缮了一番,王府的牌匾换成了总督府,又重新添置了一些家具,就算是改建完成了。

  所以,这里是一座实打实的王府。

  而且,因为朱里真人是外来户,对待百姓要更狠一些,早年入关之后不止是在北方跑马圈地,在燕都城里也没有少巧取豪夺,因此这座王府的规模,比起大陈那些宗室王府,还要更大一些。

  几乎占了大半个坊,横跨了好几条街。

  沈老爷打了个呵欠,拉着陆若溪的手,开口道:“夫人,明天陛下要在这总督府里设宴,宴请燕都城里的官员,今天夜里,家里就要开始准备了。”

  陆若溪连忙开口道:“夫君放心,妾身会安排妥当的。”

  说完这句话,她还是有些心虚,轻声道:“这么大的宅子,咱们家才几个人,哪里住得了?”

  “不碍事。”

  沈老爷微微摇头,开口道:“未来差不多十年时间,我都会在燕都主事,这座总督府就是处理诸多事务的地方,不管多大的地方,大概都能用得着。”

  陆若溪抬头看着沈毅,似乎明白了什么,她拉着沈毅的手,默默叹了口气。

  “夫君现在做的事情,很多妾身已经不懂了。”

  沈老爷伸手环住陆若溪的腰肢,轻声道:“夫人只要知道,为夫一直在尽力,替咱们这个家做事情,就足够了。”

  ……

  次日,皇帝陛下在总督府赐宴,燕都城里的所有官员,都统统到场。

  这一天,皇帝陛下很是高兴,喝的酩酊大醉,歇息了数日,才恢复过来。

  皇帝陛下总算恢复清醒之后,便开始主持世宗皇帝下葬的事情,下葬当天,这位大陈天子,泪洒世宗皇帝地宫之前,临走之前,他挥毫写下了惠陵两个字。

  这样,天下一南一北,就有了两座惠陵。

  惠陵安定下来之后,皇帝依旧没有离开燕都,而是带着李穆一起,亲自勘察了几个帝陵的选址,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把自己帝陵的位置正式确立下来之后,他才安生下来,回到燕都又休息了一段时间。

  到了洪德十九年的八月下旬,天气已经开始转凉之后,这天,皇帝陛下终于下了诏书,要启程返回建康了。

  皇帝陛下动身离开燕都的当天,沈毅以及燕都的一众官员,都出城相送,一直送到三十多里,皇帝陛下才对着沈毅招了招手。

  沈老爷连忙上前,低头行礼:“陛下。”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皇帝陛下笑着说道:“再送,沈卿就要送出五十里了,就到此为止罢。”

  沈老爷摇头道:“陛下,臣既然奉命主管北直隶,自然是要把您一路送出北直隶才成。”

  皇帝摇头道:“不必远送了。”

  “朕这几个月在燕都,很多事情朕都是瞧在眼里的,朱里真人临走之前,烧了许多地方,而且燕都人口流失严重,眼下是百废待兴。”

  “况且,北边的边关并不安定,这个时候,正是需要沈卿办事的时候,还是不要把精力,浪费在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身上了。”

  “回去罢。”

  沈老爷摇头:“臣怎么也要送陛下百里以上……”

  洪德帝板着脸,开口道:“这是朕的旨意,沈卿要抗旨么?”

  沈毅这才低头,欠身行礼。

  “微臣遵命。”

  说完这句话,沈毅顿了顿,又说到:“陛下,臣还有一件事情请求。”

  皇帝陛下笑着说道:“你说就是。”

  沈毅低头道:“燕都之名,乃是伪朝所取,如今已经不合时宜了,请陛下,为燕都更名。”

  皇帝想了想,开口道:“这里是我大陈祖地,也是大陈的国都,七十多年来,未曾更易过,不过既然要改名字,就暂名燕京罢。”

  “等朕迁都过来。”

  皇帝笑着说道:“这里便是大陈的京师,建康则作为陪都。”

  皇帝拍着沈毅的肩膀,笑着说道:“这北方重地,朕就交给沈卿了。”

  沈老爷躬身行礼,低头道:“臣,定不辜负陛下重托。”

  皇帝点头笑道:“那好,咱们君臣,就在这里分别。”

  说到这里,他似乎有些感慨:“真不知道下次再见,会是什么时候。”

  沈毅心里也有些感触,他抬头看了看皇帝,低头道:“陛下,如今正是国朝最要紧的时候,您千万千万要保重龙体。”

  “只有陛下您,才能带领国朝,完成必须做成的事业。”

  “大陈未来百年,都在陛下您的肩上!”

  皇帝微笑道:“放心,朕身体康健得很。”

  “再活个十年二十年,总不是什么问题。”

  他伸手,与沈毅的手握了握。

  “咱们君臣合力,把朝廷该做的事情做完。”

  沈毅欠身行礼,恭敬应是。

  皇帝陛下上了龙辇,很是洒脱的对沈毅挥了挥手:“回去罢,回去罢。”

  沈老爷再一次对着龙辇躬身行礼,默默站在原地良久。

  等皇帝陛下的辇驾远去,他才默默回头,朝着燕都走去。

  君臣二人,朝着一南一北两个方向前行。

  辰光如水。

  这一个转身,就是不知道多少岁月过去。

  乌飞兔走,不觉已十年。

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小侯爷北归

  洪德二十九年春。

  冻了一个冬天的燕京城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猫冬的百姓们,也开始渐渐活泛起来。

  崇文门门口,一位一身蓝衣的年轻公子,从马上跳了下来,牵马走进崇文门。

  崇文门是燕京比较重要的门户之一,这位贵公子迈步走进崇文门之后,脸上忍不住露出兴奋之色,他长出了一口气,开口道:“总算是回来了!”

  这贵公子身后,有一个随从跟随,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模样,他脸上也是止不住的高兴,笑着说道:“公子,干脆咱们直接骑马回家里去,尽快回家,让老爷夫人都高兴高兴。”

  这年轻公子摇了摇头,开口道:“爹早年就有明令,城内禁止奔马,我可不敢犯这个忌讳,再说了……”

  他左右看了看,燕都城里的街道上,熙熙攘攘,行人人来人往,还有不少货商叫卖的声音,各地口音夹杂在一起,极为热闹。

  “你瞧瞧,这种地方,马匹怎么跑的起来?”

  这随从闻言,也四下看了看,嘀咕道:“现在的燕京,比起前些年的确热闹了许多,人是越来越多了,听说地价也翻了好几翻,以前几千两银子就能在燕京买一座宅子,现在城东这一块,要一两万两了……”

  “扯这些做什么?”

  贵公子回头瞥了他一眼,笑骂道:“你还想在燕京置办宅子不成?”

  “我可没有这个念头。”

  这随从缩了缩头,不敢说话了。

  主仆二人一前一后,朝着燕京城里最大的宅子走去。

  二人对燕京城很是熟悉,小半个时辰之后,就来到了总督府面前,不过总督府大门口,有不少人正在排着队请见,主仆二人见状,都撇了撇嘴,绕过前门,来到了宅子的后门。

  这随从大步上前,用力敲了几下后门,后门很快打开,守门的人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腰间还配着刀,见到主仆二人之后,先是愣了愣,随即立刻低头抱拳行礼:“小侯爷。”

  “不必多礼。”

  在燕京城里,侯爵有不少个,但是能在这总督府里,被人称之为小侯爷的,有且只有一个。

  那就是大陈太保,中极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兼北直隶总督,兼淮安军统帅,靖安侯沈毅沈侯爷的嫡长子沈渊!

  而这位小侯爷沈渊,在洪德二十八年夏天,奉诏南下,往南京建康面圣,在建康待了大半年之后,终于得以返回北方,回到燕京城里。

  此时,虽然明面上只有沈渊主仆二人,但是暗地里,不知道多少人跟着他们两个人。

  其中一部分是内卫的人暗中保护,另一部分则是邸报司和沈侯府的人。

  相比较来说,内卫的人可能还要更多一些,因为内卫是最不能见到沈渊出任何事的。

  小侯爷进了家门之后,很快见到了自己的母亲,他二话不说,跪在母亲面前,低头叩首:“孩儿叩见母亲。”

  沈夫人今年虽然年近四十,但是因为多年没有吃过什么苦,而且保养的很好,看起来也就三十出头的年岁,她上前,将自己的儿子扶了起来,因为大半年未见,这位可以成为北方主母的侯爷夫人,也忍不住红了眼眶,拉着儿子的胳膊埋怨道:“什么时候回来的?也不知道提前给家里来一封信。”

  沈渊挠了挠头,笑着说道:“收到诏命离开建康之后,孩儿又在路上耽搁了一阵,四处走了走转了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几时能够回来,因此不曾给娘亲来信……”

  “而且,孩儿本以为,父亲是知道孩儿行踪的……”

  “你爹大抵是知道的。”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