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940章

作者:漫客1

  皇帝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苏将军先回去罢,朕与凌将军还有些别的事情交代。”

  苏定犹豫了一下,抬头看了看凌肃一眼,然后低头道:“是,臣告退。”

  说罢,他毕恭毕敬的退了出去。

  苏定离开之后,皇帝陛下抬头看着凌肃,微笑道:“凌将军,今年令公子就要在建康完婚了罢?到时候凌将军,是不是要去一趟建康?”

  “是。”

  凌肃连忙低头道:“蒙陛下恩典,犬子得以与宗室结亲,今年秋天,微臣先要去建康办这门亲事,然后还准备去台州老家,再办一遍。”

  “好事情。”

  皇帝微笑道:“到时候如果朕回了建康,得空的话,说不定会去看一看。”

  凌肃跪在地上,叩首道:“臣,多谢陛下!”

  皇帝伸手把他扶了起来,笑着说道:“刚才凌将军,是故意说错话罢?”

  凌肃犹豫了一下,咬牙低头道:“回陛下,臣……臣自以为,臣没有说错话。”

  皇帝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怎么说?”

  凌肃低头道:“燕都内外,淮安军的确已经清理了好几遍了,这是臣与苏将军他们,一起去办的事情。”

  “既然淮安军办过这件事,臣也自觉已经办好了这件事,那么就不应当推诿责任,该担下来的担子,淮安军就应该担起来。”

  “苏……苏将军他,一来是太过谨慎,二来是……”

  凌肃说到这里,没有再说下去。

  皇帝陛下笑着说道:“二来是什么?”

  凌肃咬牙道:“二来是太向着淮安军了,淮安军也是朝廷的军队,在臣看来,与内卫,与邸报司没有什么分别。”

  “陛下在这里,朝廷上下就俱是一体的。”

  皇帝陛下拍了拍手,微笑道:“凌将军虽然是军伍中人,但是这一腔忠勇,朕心甚慰。”

  皇帝陛下在怀里摸索了一番,摸出了一块玉佩,递到凌肃面前,微笑道:“就凭你刚才那番话,这玉佩就赏你了。”

  凌肃跪在地上,伸手接过。

  “臣叩谢陛下!”

  皇帝抬了抬手,笑着说道:“起身,起身。”

  凌肃这才站了起来。

  皇帝摸着下巴想了想,然后开口道:“凌将军,在你看来,现在北边的情势如何?”

  “回陛下,朱里真人败退,鞑靼人底蕴浅薄,在臣看来,北疆至少二三十年不会再有大战。”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不过,这是要淮安军镇守在北方,如果是别的军队在这里,臣就不敢说了。”

  皇帝满意点头,开口道:“那凌将军是如何看待淮安军的呢?”

  凌肃认真思考了一番,低头道:“回陛下,如果是从前只有两万多人的淮安军,那就是沈侯爷从东南一手拉起来的军队,但是现在的淮安军,一部分是当初淮河水师的旧部,还有一些是禁军中来的,人员很是复杂。”

  “臣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

  “不过……”

  凌肃低头道:“沈侯爷威望无双,有沈侯爷在,淮安军各方各面的人物,都可以拧成一股绳,大家都是服气沈侯爷的。”

  皇帝满意点头,他伸手拍了拍凌肃肩膀,微笑道:“难得你,没有说沈卿坏话。”

  凌肃再一次低头:“沈侯爷对臣有知遇之恩……”

  皇帝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看着凌肃:“那朕呢?”

  凌肃跪伏在地,叩首道:“陛下对臣,恩同再造,臣万死难以报答陛下之恩。”

  皇帝陛下脸上露出笑容,开口道:“今后,你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密奏于朕。”

  “不过……”

  皇帝陛下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在北边,还是要受沈卿节制,要好好在沈卿麾下当差,明白吗?”

  凌肃低头叩首。

  “臣,遵命……”

  “好了。”

  皇帝挥手道:“去见沈卿罢,把话说开,莫要与沈卿有什么矛盾。”

  凌肃这才爬了起来,毕恭毕敬的退了出去。

  他离开了天子行在,来到了沈毅所在小院的时候,苏定正在与沈毅说话,见到凌肃走进来之后,苏大将军立刻噤声,不再说话,更是用警惕的眼神看着凌肃。

  沈老爷对着他摇了摇头,开口道:“苏将军,你带兵再清一遍陛下去往燕都的官道,一定要确保,不会有任何意外。”

  “至于燕都……”

  沈老爷沉吟了一下,开口道:“我来亲自来负责陛下的安全。”

  苏定恭敬低头,抱拳道:“末将遵命!”

  说罢,他抬头瞥了一眼凌肃,一句话都没有说,转身离开。

  凌肃扭头,看着苏定离开的背影,沉默了许久,才回头看向沈毅,走到沈毅面前,半跪下来,低头道:“末将拜见沈公。”

  沈老爷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伸手把他扶了起来,笑着说道:“凌将军干什么行大礼?”

  凌肃起身,默默站在沈毅面前,两只手都微微有些颤抖,他半晌没有说话,过了许久之后,才抬头看向沈毅,声音里,已经带着哭腔了。

  “沈公,淮安军的同袍们,将来会如何看我?”

  沈老爷拍着他的肩膀,轻声道:“他们不会怎么看你,淮安军本就是朝廷的淮安军,你做陛下的忠臣合情合理,他们会怎么看你?”

  “不只是你,淮安军里的所有人,包括我在内,不都是陛下的忠臣?”

  凌肃低着头,声音颤抖:“但是末将应该是做沈公的下属,跟着沈公您,去做朝廷的忠臣才对……”

  沈老爷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宽慰道:“这件事,从凌展跟国公结亲之后,就已经注定了。”

  “那个时候,我便已经想到了今天。”

  沈老爷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淡淡的说道:“淮安军不能铁板一块,不能是我沈某人一个人的淮安军,你也不用多想,我沈七也是朝廷的臣子,咱们两个人不会有什么冲突。”

  “我与陛下,没有相向而行。”

  沈老爷轻声笑道:“不过,为了避免一些因为情报不通带来的误会,因此需要凌将军你这么个中间人。”

  “凌将军,你做了这件事,假使将来有一天,我沈某人倒了,凌家也可以安然无恙,甚至会更进一步,这对于你还有凌家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你用不着想太多。”

  “至于苏定薛威他们嘛。”

  沈老爷慢悠悠的说道:“这事是要瞒着他们的,毕竟你跟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后要尽量闹的僵一点。”

  “除此之外,就不会再有什么变化了。”

  “你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用不着多想。”

  凌大将军情绪依旧低落,他看向沈毅,握拳道:“沈公,您选末将做这件事,是不是因为,您已经不信任末将了?”

  沈毅摇头:“我不信任你,当初建淮安军的时候都不会带着你,我那时候把你丢在东南做指挥使,谁也说不了我什么。”

  “包括凌将军你,也说不了我的不是。”

  沈侯爷轻声道:“淮安军里,总有人要去做这件事的。”

  他脸上,露出一个笑容。

  “相比较来说,你去做这件事,看起来更可信一些,至少苏定已经信了,不是么?”

  凌肃喃喃道:“那陛下呢?陛下信末将了么……”

  沈毅摇头。

  “我不知道。”

  “不过这不重要,陛下也不会在意。”

  “以后,你明面上是淮安军的将领,暗处是朝廷钉在淮安军的一颗钉子。”

  “至于钉子自己是怎么想的,不太要紧。”

  “我把凌将军你这个角色,叫作……”

  沈毅琢磨了一下,开口道。

  “缓冲带。”

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天子祖地

  凌大将军一直到离开,情绪都不是很好。

  沈老爷走出房间送他,脸上一直带着笑容。

  这个时候,内卫一定有人时时刻刻盯着这里,尽管现如今局势完全在沈毅的掌握之中,但是该演的戏还是要演的。

  至于凌肃……

  凌肃现在,在沈毅看来,算是一个中间人,他从今往后,虽然在淮安军任事,但是跟沈毅也只是上下级关系,不再是从前那种嫡系亲信。

  但是要说凌肃这个人,完全取得了皇帝的信任,那倒也未必,毕竟皇帝陛下也不是什么庸才,可能在皇帝看来,凌肃这个人,也只是一个类似于中间人的角色。

  或者说,也是沈毅奉送给皇帝的一个警戒线。

  假如有一天,沈毅对凌肃动手,或者是擅自撤换了凌肃,皇帝那里自然也会警觉起来。

  这短短一天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情,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细究起来,牵扯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利害关系,一时半会,是谁也说不明白的。

  而也是在这一天,北方的格局雏形,被两个没有对话,甚至没有见面的人,在默契之中被定了下来。

  这个格局就是,在大陈没有迁都之前,北边由沈毅主掌,这是皇帝陛下给出的诚意。

  沈老爷也相应的奉送出了自己的诚意,把淮安军中数一数二的大佬凌肃,“上交”给了朝廷,让朝廷不至于对淮安军全无掌控力。

  至少是在明面上,让朝廷对淮安军产生了一些掌控力。

  而次日,当队伍再一次出行的时候,沈老爷被请上了皇帝的车驾,君臣二人在车上有说有笑,相谈甚欢。

  而随行伴驾的三位宰相,以及淮安军的一众将领,都时不时回头看向龙辇上的君臣二人,神色各异。

  之后的十来天时间里,皇驾没有再停歇,直奔燕都。

  十天之后,时间来到了洪德十九年的六月初,皇帝陛下的车驾,终于在燕都城下停留了下来,沈老爷先行一步下了车,带着一众官员,列在城门口的道路两旁,等皇帝陛下下了辇驾,沈老爷带头跪了下来,低头行礼。

  “恭迎陛下。”

  “陛下神文圣武,万寿无疆。”

  一众官员纷纷下跪,都低头叩首,跟着沈毅高声唱和。

  皇帝陛下下了辇驾之后,抬头望着眼前这座燕都的南城门,也是燕都最大气的正阳门,站在原地,半晌没有说话。

  过了不知道多久,皇帝陛下才回过神来,他上前先是将沈毅扶了起来,然后抬手示意众人起身,这才对沈毅笑着说道:“沈卿陪朕步行进去罢。”

  沈老爷欠身行礼:“臣遵命。”

  皇帝又回头看了看自己的三个儿子,面色严肃起来:“跟在朕身后。”

  说完这句话,他背着手,大步走向正阳门。

  沈毅紧随其后,与皇帝只有半个身为到一个身位的差距。

  皇帝陛下一边走,一边左右观望,半晌之后,才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开口道:“说起来沈卿可能不信,朕小时候听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将来要是做了无道昏君,就会被齐人给捉到这燕都城里来,做亡国之君。”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抬头望天,缓缓说道:“这话,父皇说过,母后也说过,幼时教授朕的师傅们,也都说过。”

  “以至于朕做了皇帝之后,战战兢兢,兢兢业业做了十几年皇帝。”

  皇帝陛下边走边说。

  “其实朕,是个跳脱的性子,是喜欢自由自在的。”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幽幽叹了口气,他左右观望了一下城里的情况,脸上又重新露出笑容:“皇考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朕竟然真的到了这燕都城里,而且不是被齐人请进来的。”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