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928章

作者:漫客1

  “我知道。”

  沈毅微笑道:“这件事成与不成,都在陛下,只要陛下态度坚决,我相信是能成的,要是不成……”

  沈老爷笑了笑,没有继续说下去。

  大陈迁都燕都的事情,只能在洪德一朝完成,如果洪德皇帝稍稍软弱一些,导致这件事没有办成,那么后世之君就永远不可能办的成了。

  而如果大陈没有迁都……

  北地,就会一直是沈毅话事。

  到时候,沈老爷就会成为实际上的“北凉王”。

  这种情况下,在洪德帝这一代,洪德帝威望足够高,沈毅又足够洒脱,沈家大概率可以跟朝廷相安无事。

  而下一代,就难说的很了。

  因此,沈毅还是想要把迁都的事情办好的,迁都的事情办完了,大陈彻底稳固,双方的矛盾,也就会慢慢消弭了。

  张简闻言,长长的叹了口气:“大父说,江南士族们,听闻陛下有意迁都之后,非常不满,已经在暗中谋划,全力阻止这件事了。”

  他顿了顿之后,提醒沈毅道:“咱们大陈在建康太多年了,如今朝廷上的那些文官们,多半都是江南士族,势力庞大的很。”

  “他们全力阻挠这件事,陛下也会有些忌惮……而陛下想要做成迁都这件事,到时候说不定就会拿子恒你,去应对那些江南士族。”

  “现如今,朝廷里也只有子恒你,能够站在那些士族的对立面了。”

  “这样一来,朝廷里也能够重新达到平衡。”

  张简看着沈毅,叮嘱道:“这件事非是儿戏,子恒务必当心。”

  沈老爷两只手拢在袖子里,看向张简,哑然一笑:“没有记错的话,师兄你们家就是江南士族,张老相国,还是江南士族的领袖。”

  张藩台抬头看着沈毅,随即也跟着笑了笑:“子恒不是早就说过么,我是士族之中的叛徒。”

  沈老爷拱手行礼,微笑道:“如果师兄是士族的叛徒,那么我,当可以称得上是夫子门下的叛徒了。”

  师兄弟两个人相视一笑,沈老爷拉着张简的衣袖,微笑道:“今天我请师兄喝酒,咱们兄弟不醉不归。”

  ……

  三日之后,沈老爷安排完燕都的所有事情,带着两个百户营规模的千户营,离开燕都,一路南下。

  因为众人都是骑马,因此赶路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从腊月上旬出发,一路赶路了十来天,在临近年关之前,就已经到达建康府境内。

  沈老爷到了建康府之后,还没有来得及进建康,朝廷就给他派来了一品总督仪仗,一路吹吹打打,欢迎沈老爷凯旋。

  而沈毅,被安排坐在高头大马上,看着道路两边跪了一地磕头的老百姓,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他的性格,其实不太喜欢这么张扬,但既然是朝廷安排的,那么沈毅也就没有强行推拒。

  毕竟你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之后,如果还像从前一样低调,不求名不求利,那么朝廷就要开始怀疑你到底想要求什么了!

  而现在的沈毅,已经明显到了这一步,因此有些名利,他还是必须要接受的。

  仪仗到了建康城外十里左右,皇帝陛下依旧给出了最高的接待规格,他带着一众文武官员,亲自出城十余里迎接沈毅。

  接近皇驾之后,沈毅翻身下马,来到皇帝面前,单膝下跪,低头行礼道:“臣沈毅,叩见陛下。”

  从前沈毅陛见的时候,还会称呼自己的“工作单位”,比如说兵部沈毅,或者是山东巡抚沈毅这类,但是现在,沈老爷身上的头衔太多也太亮,任何一个头衔拿出来,都有显摆的嫌疑,因此他干脆就弃之不用了。

  皇帝陛下满脸笑容,两只手把沈毅扶了起来,再一次拉着他,登上了龙辇,面相百官。

  接受百官叩拜贺喜之后,沈毅与皇帝同座龙椅之中,洪德皇帝咳嗽了两声,然后抬头看着沈毅,脸上带了些难以掩饰的激动。

  “这段时间,真是朕有生以来,最高兴的日子了。”

  他拉着沈毅的衣袖说道:“朕每想到故土已复,就激动的睡不着觉。”

  沈老爷微微欠身,笑着说道:“陛下,臣给您准备了一份大礼,您见了之后,会比现在更加高兴。”

  洪德帝“哦?”了一声,问道:“什么大礼,说给朕听听。”

  “伪帝。”

  沈毅低头欠身道:“已经在押送至建康的路上了,用不了多久,陛下就能看到北齐伪帝,向陛下您俯首称臣。”

  洪德帝一愣,随即脸上露出笑容。

  “好一份大礼。”

  他抬头看向北边,目光里有几乎毫不掩饰的激动。

  “好一份大礼!”

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言决天下事

  那位昭武帝被灌了粪水之后,死志明显消退了不少,派人给他去送饭,他也会照常吃饭。

  因此,沈毅在回建康之前,就让人用马车把他运回建康来。不过马车速度很慢,年前肯定是回不来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把敌国皇帝活捉,还是原先的“大皇帝”,这对于洪德帝来说,简直就是莫大的人生成就。

  也是皇帝这个职业,为数不多可以获得成就感的事情。

  皇帝陛下闻言,哈哈一笑,开口道:“说起来,还是朕的大舅哥,等他到了建康,朕还要好好招待他。”

  早年皇帝陛下刚刚亲政的时候,北齐送了一位公主回来,但并不是昭武帝的亲妹妹,只是堂妹,过继到了主脉,嫁到了建康来。

  说起来,当初皇帝陛下还因此生了好大的气,不过洪德七年吃了一场败仗之后,就不得已捏着鼻子认了下来。

  那位出云公主,也被封为贵妃娘娘,与孙皇后一起嫁进皇家。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出云公主嫁到建康来,十来年时间一直没有身孕,不过近来听说是怀了龙种,也是近几年时间,后宫为数不多怀孕的妃子。

  这并不难理解。

  先前皇帝陛下对于北齐很是忌惮,对于出云公主也有些防备,因此估计不太愿意亲近她,这两年北齐落幕,人所共见,皇帝陛下的心态自然也发生了变化,要在床榻之上,好好征伐征伐这位北齐的公主,出一出这些年的恶气。

  说不定,红衿被之中,还会有一些台词铺垫情趣。

  咳,扯远了。

  这边,沈老爷与皇帝一起龙辇,一路进了皇宫,沈家人也早已经被请进了皇宫之中,皇帝陛下龙颜大悦,宣布设宴三日,款待文武群臣。

  沈老爷坐在大殿左前的位置,与陆若溪还有长子沈渊,以及沈桑桑同座。

  值得一提的是,在敕封了沈渊为三品嘉议大夫之后,沈家上下又经过了一轮赐封,现如今陆若溪已经是一品诰命夫人,连带着叶婵,也被封为了四品恭人,也得以入席,只不过坐在沈毅偏下首一些。

  这里不得不提到是,叶婵之所以会被封诰命,很大原因并不是因为她是沈家的妾室,而是福州商会这几年替朝廷,或者说替宫廷内库做了不少事情,赚了不少钱。

  叶婵才因此得封。

  不过这些,不足以为外人道,因此建康城里,很多人因为这件事情议论纷纷,说皇帝对沈家恩荣太重,连家里的妾室都能得封四品。

  宴席开席之后,陆若溪拉着沈毅的手,轻声道:“夫君,北边的战事全部打完了么?”

  沈老爷握住她的手,轻声道:“差不多了,剩下的一些地方,大多数传檄可定,即便是一些顽固的地方,让薛威他们领军过去,一年半年也就全部安定下来了。”

  说到这里,沈毅顿了顿,开口道:“就是更北边,还有一些麻烦。”

  更北边的鞑靼人,在这场战事之中,虽然没有占到太多土地,但是她们并没有战败,也没有伤损太多元气,反而在山西和宣府,掠夺了不少物资和人口回归,时间一长,他们一定会越来越强。

  在淮安军这一代,鞑靼人不会成为什么问题,至少不会成为特别严重的边患,但是到了下一代淮安军,如果北边出了雄主,可能北边就又会乱起来。

  想到这里,沈毅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

  如果能够两两相安,将来子承父业,沈渊就会是淮安军的下一任核心。

  沈老爷伸手摸了摸自己儿子的脑袋,轻声道:“听你母亲说,你不喜欢读书啊?”

  沈渊吓得缩了缩脑袋。

  他从小到大,没有太长时间跟沈毅一起待过,本来谈不上惧怕,不过他现在已经十二岁了,即便是从外人嘴里,也多少能知道一些自己老爹现在是个什么样的身份地位,加上沈某人常年身居高位,这会儿身上都气势已经非同常人,突然询问学业,吓得小侯爷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哆嗦。

  “阿爹,我……我……”

  沈老爷笑了笑,开口道:“不喜欢读书,我找几个人到家里来,教你练武?”

  陆若溪在一旁叹了口气:“妾身已经找过枪棒师父上门了,也没有太多成效,这孩子生下来,咱们家就是高门大户了,难免娇贵了一些。”

  沈毅默默点头,然后开口道:“这两年,为父时间会多一些,你跟在为父身边,为父亲自教你读书做事。”

  “如果两年之后还是不成模样。”

  沈毅扭头看了看陆若溪,轻声道:“就让他与大公主定亲罢。”

  陆若溪“啊”了一声,她拉着沈毅的袖子,有些紧张:“夫君你的意思是……”

  沈老爷神色平静:“至少一世富贵。”

  陆若溪沉默了一会儿,看了看沈渊,叹了口气:“那就按照夫君说的来。”

  沈渊虽然还不太懂事,但是也听出来了沈毅话里的一些意思,他抬头看着父亲,开口道:“阿爹,读不成书也未必不成器,儿子只是……”

  沈老爷摇了摇头:“你能说出这番话,那是因为你生在了我们家,因此你读不读书,都没有什么要紧。”

  “你要是生在寻常人家,至少是在大陈国内,你不读书,就是不成器。”

  “为父让你读书,也不是为了让你读成两榜进士,读成当世大儒,但你至少要能定性,要多看一些书,多懂一些道理。”

  沈老爷沉声道:“要是论家世的话,宫里的皇子们为何还要勤奋读书?”

  沈渊低头道:“阿爹的话,孩儿记住了。”

  沈老爷笑了笑:“但愿你记住了。”

  ……

  宴罢之后,沈家人先行返家,沈毅被请到了甘露殿中,君臣二人同桌对坐,皇帝陛下伸手给沈毅倒酒,笑着说道:“陕西等地,还没有收复,这些天朕与朝臣们商议过,究竟是派谁去收复这些地方,不过商量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等沈卿你回来再说。”

  他看着沈毅,问道:“沈卿如何看?”

  这里面,不仅仅是收复陕西的问题,更多的是利益分配问题,毕竟陕西这些地方,哪怕已经没有什么北齐的重兵,哪怕是捡淮安军打剩下来的残羹剩饭,对于朝廷里那些除淮安军以外的将领来说,也是难得的功劳了。

  如果沈毅没有回来,朝廷就定下来派谁去“传檄”,多多少少对淮安军有些不太尊重。

  沈毅本人可能无所谓,但是淮安军内部,说不定就会有意见。

  沈老爷想了想,轻声道:“这件事,还是由陛下和兵部定下来,兵部定下来名单之后,陛下派人送到臣这里来,臣再写奏书举荐这些人。”

  皇帝陛下满意点头,微笑道:“还是子恒你会做事。”

  “五军都督府的某些人,这段时间常来宫里烦朕,朕也是不胜其扰。”

  沈毅微微低头道:“淮安军现在也在修整之中,加上大同以及山海关防线需要布防,实在无力分兵了。”

  皇帝陛下点头。

  “淮安军这几年太辛苦,是该要歇一歇了。”

  洪德帝低头喝了口酒,问道:“北边的鞑靼部……”

  沈老爷想了想,叹了口气:“臣以为,陛下遣使敕封鞑靼汗为宜。”

  皇帝闻言,心里松了口气。

  “咱们君臣,算是想到一处了。”

  他抬头看着沈毅,默默说道:“还有关外朱里真人的问题……”

  此时此刻,在这甘露殿里,这对同龄人同桌对坐,你一杯酒我一杯酒,好像是在做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聊。

  但是在他们三两句话之间,北边的很多天大的,事关不知道多少人命的事情,都已经在推杯换盏之中,被敲定了下来。

  其实历史上,很多大事,大约都是这样被定下来的。

  大人物几句话。

  定下了历朝无数故事。

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地位极尊

  一直到夜深,沈老爷才得以返回到他的侯府之中。

  当他的马车停在侯府附近的时候,还没有靠近大门,就看到侯府门口围了许多人,乌泱泱的,把侯府围在了中间。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