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926章

作者:漫客1

  说到这里,皇帝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他看向几个宰相,闷声道:“现在,淮安军已经用最快的速度,取下了燕都,沈毅还在奏报里说,让朝廷尽快派遣官员过去,足见诚心。”

  “沈毅,是有大功与本朝之人,他既以诚待朝廷,以诚待朕,那么朕与朝廷,就都要以诚待他。”

  “该朝廷办的事情,朝廷要办好。”

  “再有就是。”

  洪德皇帝咳嗽了一声,看向几个宰相,沉声道:“不要自作聪明,想着做一些小动作去试探淮安军,试探沈毅,要是被朕知道了,绝不饶你们。”

  身为皇帝陛下,说出这种话自然不是很重,但是是对几个宰相说这种话,就很重了。

  要知道,洪德皇帝的脾气向来是不错的,对于这些个老臣,平日里也都很是客气。

  五个宰相闻言,立刻站了起来,恭敬低头:“臣等遵命。”

  皇帝点了点头,看向陈靖,开口道:“给沈毅的封赏,就按照先前拟的来,北直隶总督加太保,至于爵位……”

  皇帝有些苦恼的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摇头道:“祖宗成法在前,就先不加爵,容后再议。”

  “北边的官员,吏部要尽快派出去,编户齐民,将国土真正的收回来。”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扫了一眼几个宰相,淡淡的说道:“朕丑话说在前面,派到北边的官员,手脚都给朕干净一些,要是在这种收拢人心的时候,他们到北边去胡作非为,朕不会再像先前一样心慈手软了。”

  “朕的洪德朝,也不是不能兴大狱的。”

  这句话,让五个宰相都忍不住脊背发凉。

  他们纷纷跪在地上,低头叩首:“臣等遵命。”

  皇帝这才“嗯”了一声,直接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道:“朕累了,诸位相公回罢。”

  几个宰相这才爬了起来,先后离开甘露殿。

  赵昌平走在队伍的最后面,低着头思考着什么事情,走着走着,便不自觉超过了一位宰相,赵相公扭头看了一眼,发现陈靖,正站在原地等着。

  赵相公拱手道:“陈相有事?”

  “没有什么事,只是想跟昌平兄闲聊几句。”

  赵相面色平静:“谨听陈相教诲。”

  陈相公摇了摇头,上前拉着赵昌平的衣袖,开口道:“昌平兄,在你看来,沈毅这人如何?”

  赵相公皱了皱眉头,开口道:“在我看来,沈侯自然公忠体国,是大陈的栋梁。”

  陈相沉默了一会儿,默默叹了口气。

  “但愿罢。”

  赵相目光锐利了起来:“陈相,陛下刚刚才叮嘱过,您不要做……”

  “老夫能做什么?”

  陈靖回头看向赵相公,轻声道:“昌平兄还没有发觉罢?陛下已经放弃对沈侯爷用任何手段了。”

  “甚至尝试都没……”

  说到这里,陈靖戛然而止,没有继续说下去,他背着手,默默迈步走远。

  洪德皇帝,是一个很有本事的皇帝,亲政以来,他几乎很轻松的就接过了所有朝政,绝对算得上是优秀皇帝了。

  而一个优秀的皇帝,在做事的时候,往往会摒弃情感,只考虑利害。

  但是现在,洪德皇帝对沈毅,只提诚心,已经不考虑用任何手段了。

  这就说明……

  赵相公默默看向北方,认真思考了一番现在北方的形势格局。

  半晌之后,他才背着手,朝户部走去,心里却彻底松了口气。

  臭小子,真是厉害啊……

  ……

  当天傍晚,两个宫里来的紫衣太监,带着皇帝陛下的圣旨,驾临靖安侯府。

  侯府上下,摆香案跪迎圣旨。

  宣旨的太监,打开圣旨,高声唱道。

  “靖安侯公子沈渊,聪慧勤勉,甚得朕心,着赐封为嘉议大夫,钦此。”

  旨意念完之后,宣旨的太监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他毕恭毕敬的把圣旨,递到陆若溪手里,低头陪着笑脸:“恭喜夫人,贺喜夫人。”

  说完,他又对沈渊拱手笑道:“恭喜小侯爷,贺喜小侯爷。”

  沈夫人谢恩起身之后,看了看手里的圣旨,还有些懵,下意识的问道:“公公,这嘉议大夫,是几……”

  不等这太监接话,站在陆若溪旁边的沈恒,便喃喃道。

  “三品……”

  “正三品。”

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封无可封

  嘉议大夫,正三品文散官。

  虽然不授实职,但是这个品级摆在这里,行政级别也就自然而然的上来了,而且小侯爷沈渊,从现在开始就可以领正三品的俸禄了。

  户部一文钱都不会少发。

  要知道,小侯爷的亲叔叔沈恒,至今也就是个五品官而已,而且沈恒的升官速度,已经是文官之中的极速,基本上是顶着资历限制在升。

  按照沈恒现在的升官进度,他三十岁左右就可以做到三品官,成为可以参加廷议的大臣。

  可现在,他这个大侄子今年才十一二岁,在品级上就已经甩开了他这个叔叔,并且遥遥领先!

  小沈老爷看着自己大嫂手里的文书,然后又看了看宣旨的太监,拱手道:“这位公公,敢问……”

  沈恒话还没有说完,这太监就连连摇头,作揖道:“沈学士,这靖安侯府的事情,奴婢们全不知情,知道了也不敢说,不过既然是受了皇恩,沈家上下受了就是。”

  他脸上带着浓浓的笑意:“陛下对沈家,偏爱的很呢。”

  说到这里,他扭头看了看沈夫人,低头道:“夫人,可不要忘了让小侯爷进宫里谢恩。”

  陆若溪连忙点头:“忘不了,明天一早,我便带着他进宫里谢恩。”

  这太监微笑道:“奴婢不打扰侯府了,这就告辞。”

  “公公且慢。”

  陆若溪回头,对着下人招了招手,下人很快会意,送上来了几块金饼,陆若溪亲自递到几个太监手里,太监们也没有客气,伸手接过之后,毕恭毕敬对沈夫人躬身行礼,然后转身离开沈家。

  几个太监离开之后,陆若溪牵着儿子的手,扭头看向身后的沈恒,问道:“叔叔,这事……”

  沈恒低头道:“没有什么可想的,一定是大兄又立了功劳,大兄已经封无可封,赏无可赏,因此这封赏,就只能落到渊儿头上。”

  他微微摇头,苦笑道:“从古至今,荫官不计其数,但是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单靠荫官荫到三品的。”

  陆若溪有些担忧的看了看外面,开口道:“恩荣太重,咱们沈家,可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沈恒轻声道:“嫂子不必担忧,小弟这就去赵师伯家里一趟,打听打听情况。”

  陆若溪点头:“有劳叔叔。”

  他们身后的叶婵,怀抱着儿子沈济,轻声道:“叔叔出去走动自然应该,不过咱们家里既然得了恩赏,妾身觉得,就应该大操大办起来,要让陛下那里看到,咱们沈家是乐意受赏的。”

  叶婵是个很有本事的女子,随着沈家现在越来越大,家里的很多事情都是她帮着陆若溪打理,到了这个时候,即便是沈恒也已经很认可她,因此她在沈家,也有了不小的话语权。

  听他这么说,沈恒思考了一番,然后开口道:“小嫂子说的不错,这件事不管怎么说都是好事,咱们家要高兴起来,请一些相熟的人过来吃顿饭,庆祝庆祝罢。”

  说完这句话,他拱手道:“我这就去赵师伯那里。”

  沈学士坐着轿子离开了家门,没过多久就来到了赵家,见到了常人苦求数月都绝难见到的赵相公。

  在赵家的书房里,赵相公抬头看着眼前这个后生,缓缓说道:“北方大事初定,子恒立下了旷古绝今的功劳。”

  沈恒微微低头,思考了一番,然后问道:“师伯,我们家现在要做些什么么?”

  “什么都不要做。”

  赵昌平缓缓说道:“子恒用不了多久,就会回建康来,可能是年关,也可能是明年春天,等他回来之后,一切由他拿主意。”

  “在这之前,沈家该干什么干什么就是。”

  “不用太低调,但是也不要惹是生非,给子恒惹麻烦。”

  沈恒毕恭毕敬,低头道:“多谢师伯教诲。”

  赵昌平抬头看着沈恒,微笑道:“子常你明年,职位说不定也会动一动。”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朝廷在考虑,要不要封赏子恒那个幼子。”

  沈恒目光微动,然后低头道:“沈家,都听朝廷的安排。”

  ……

  次日,甘露殿中。

  沈渊在大太监孙谨的带领下,一路来到了甘露殿中。

  他母亲陆若溪带他进宫之后,就被皇后娘娘叫去了,而他则是孤身一人,被带到了甘露殿面圣。

  如果是寻常人家的孩子,这会儿估计已经吓得瑟瑟发抖了,但是小侯爷从小就在宫里玩耍,见皇帝的次数比见自己老爹的次数可能都要多,这会儿并不是特别紧张。

  进了甘露殿之后,他规规矩矩的跪了下来,给皇帝陛下磕头请安。

  “臣沈渊,给陛下磕头了。”

  “臣叩谢陛下恩典。”

  小侯爷额头触地,磕头的姿势非常标准。

  皇帝陛下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小侯爷,脸上露出笑容:“起来罢。”

  小侯爷这才站了起来,笑嘻嘻的看着皇帝。

  洪德帝对着他招了招手,沈渊乖巧的上前,站在了皇帝的御案旁边,皇帝陛下摸了摸他的脑袋,微笑道:“小毛猴子,朕听说你平日里读书很不用功啊,连陆先生都被你气的吹胡子瞪眼,你这个年纪,正是读书的时候,怎么就这么贪玩?”

  “陛下,臣实在是不太会读书……”

  沈渊挠了挠头,开口道:“一看书,就犯困,一点也读不进去。”

  皇帝陛下微微摇头:“你父亲在你这个年纪,已经可以背诵四书了,你那个九叔,更是十七岁中进士,他们二人都是两榜进士出身,才能跻身朝廷之中,报效国家。”

  洪德帝拍了拍小侯爷的肩膀,轻声道:“将来,你也要在朝廷里做事,要多读读书,虽然不一定要你科考,但是书读的多了……”

  皇帝陛下笑着说道:“不容易被人骗。”

  沈渊听不太懂,但还是乖乖的低头道:“臣遵命。”

  皇帝摇了摇头:“朕与你父同龄,相识多年,彼此如同兄弟一般,朕之皇子,称你父为叔,你以后私下里,便称呼朕为伯父,记住了吗?”

  小侯爷低头道:“侄儿记住了。”

  皇帝陛下满意点头,微笑道:“从明天开始,你就进宫里来读书罢。”

  “与朕的皇子们,一起读书。”

  沈渊挠了挠头:“伯父,这事我娘……”

  皇帝轻声道:“朕既然已经开口了。”

  “你娘亲会同意的。”

  ……

  洪德十八年腊月。

  朝廷的圣旨,终于到了燕都,圣旨上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如何处理燕都的事务,也不是安排燕都的官员,而是给沈某人的封赏。

  两个紫衣太监,站在沈毅面前陪着笑脸,然后一脸郑重的摆手,阻止了沈毅下跪。

  “侯爷,陛下说了,您以后见驾不跪,见驾都不跪,见圣旨就更不用跪了。”

  沈老爷低头谢恩。

  几个太监这才展开圣旨,将圣旨给念了一遍。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