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887章

作者:漫客1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皇帝想了想,还是回答了沈毅的问题:“这件事,太后跟朕提过不少次了,但是现在国家在打仗,到处都缺钱用,这一选秀女,办起来就要花费不少钱,到时候选中了还要各种赏赐。”

  “罢了罢了,过几年再说罢。”

  他摇头道:“朕这几年,最愁的就是钱的事了,等沈卿你回到朝廷里来的时候,可要替朕想想办法,多弄点钱给朕花。”

  沈老爷灵机一动,笑着说道:“陛下,这个容易。”

  “臣在东南剿倭的时候,听几个倭寇俘虏说,东瀛岛上有不少银矿,其中一座巨大的银矿刚刚开始开采,总量可能以亿两计,等朝廷休养几年,腾出手的时候,不妨去占了东瀛岛……”

  “一来是倭寇几十年作乱,咱们师出有名,二来,占了这座银山,不管本朝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都会顺利许多。”

  一个总量不变的封闭经济体内,如果在不提升生产力的情况下注入大量的货币,一定会导致剧烈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不过大陈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体,它跟外邦是有联系的,因此如果有大量白银流入,是可以把这些白银中相当大一部分,转化为实体资产的。

  因此,要是能从东瀛搞到白银,那就几乎是等于搞到了钱。

  当然了,真有那么一天,也不会是沈毅亲自去做,多半是从淮安军中挑选一个将领,去征讨东瀛。

  皇帝眼睛一亮,问道:“属实么?”

  他可不太理解通货膨胀的概念,听到有银矿,立刻有些眼热。

  沈毅微笑道:“臣这两年,派人去东瀛岛打探打探,确定清楚了之后,再回报陛下。”

  “好好好。”

  皇帝抚掌笑道:“要是每年能多一大笔进项到朝廷里,朕也就能多一些减免地方钱粮的底气了。”

  说到这里,皇帝话锋一转,感慨道:“从前没有邸报司,自从沈卿你创办了邸报司之后,朕常常能看到各地邸报司递送上来的一些各地风闻故事,这才知道本朝十七年,到现在各地的百姓,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吃不饱饭。”

  皇帝说的邸报司,并不是骆勇执掌的那一套邸报司,而是明面上那个,负责刊印邸报的真正的邸报司。

  现在,邸报司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茁壮成长,除了建康这个刊印的邸报司之外,各地的邸报司,都会源源不断的将他们搜集到的“材料”,送到建康来。

  洪德帝很喜欢看这些,时常翻阅。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这位很少出宫的皇帝陛下,竟也能体会到一些民生疾苦。

  沈毅正要接话,孙谨孙太监匆匆走了进来,他先是看了一眼高明,然后跪在地上,低头道:“陛下,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已经通知到了,现在都在进宫的路上,您看安排到哪里见他们?”

  “甘露殿罢。”

  皇帝挥手道:“他们到了之后,让他们在甘露殿等着,朕半个时辰之后,去甘露殿见他们。”

  孙谨低头,爬了起来:“是。”

  说罢,他又迈着小碎步退了出去。

  皇帝说完话,忽然看见见沈毅在看着离开的孙谨,于是笑着说道:“高明年纪长了,很多事情记不住,朕就让孙谨给他搭把手。”

  沈毅恭谨低头:“内廷的事情,都是陛下您的家事。”

  皇帝拉着沈毅坐下,笑呵呵的说道:“来,咱们继续聊。”

  “一会儿,一起去甘露殿,再跟他们吵一吵河南都帅的人选。”

  “五军都督府几个合适的副将也都到了,一会你替朕好好看看。”

  沈毅连忙低头道。

  “微臣遵命。”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计划天下

  这场甘露殿的议事,对于沈毅来说,也是一次略微有些新奇的体验,因为在这之前,他从来没有参与过这种规模不大的人事任命会议。

  不过,虽然他是第一次参加,但是在这场会议中却颇为关键,不管是兵部推荐的人选,还是五军都督府推荐的人选,最终都是要沈毅过一过眼的。

  这并不是因为沈某人专权,或是说他管了不该管的事情,而是河南的这个都帅想要顺顺当当的赴任,想要做好这个差事,非得他沈毅点头不可。

  一场会议开了近一个时辰,最终从兵部推荐的人选中,与五军都督府几个合适的副将之中各自选了一个合适的,交到了皇帝陛下面前,洪德皇帝起身,宣布道:“今天就议到这里,朕明天会从这两个人当中选出来一个,出任河南的都帅。”

  说到这里,皇帝看向姜简,正色道:“这一次河南那边的事情紧急,这个都帅需要尽快派出去,明天朕的圣旨发下去之后,兵部要以最快的速度勘发公文。”

  说到这里,皇帝闷哼了一声:“朕听说,你们兵部武选司往下补缺的时候,过手就要刮三成油水,要是在这种国家大事上,再吃拿卡要,朕决不轻饶。”

  姜老头慌忙站了起来,颤巍巍的低头道:“陛下这话,让老臣惶恐难安,臣开了年之后,便立刻开始整肃兵部,如发现了陛下说的情况,老臣便亲自将整个武选司官员,统统送大理寺去。”

  皇帝嗤笑了一声:“话说的倒是好听。”

  “好了。”

  他站了起来,缓缓说道:“大过年了,把诸位叫过来折腾了一下午,这就散了罢。”

  沈毅等人,齐齐躬身向皇帝行礼,然后鱼贯而出,离开了甘露殿。

  出了甘露殿之后,五军都督府的都帅李并,快步赶上沈毅,然后笑呵呵的抱拳道:“沈侯爷。”

  沈毅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他,认得这个是五军都督府五个都帅之一,而且是陛下的同族,虽然已经距离很远,但多少沾了点亲戚,因此在五军都督府里,还是颇有地位的。

  沈老爷拱手还礼,笑着说道:“李将军有事?”

  “侯爷。”

  李并咳嗽了一声,微微低头道:“您是咱们大陈军中执牛耳之人,我们五军都督府,两个都帅现在都在您麾下效力,这一回,您可得向着咱们都督府一些。”

  沈毅被说的有些发懵,随即无奈道:“一个省里的都指挥使而已,值得李将军这样上心?”

  “侯爷,您的眼界高了,自然看不上这么个差事。”

  李并低声道:“这可是一省的都帅,而且这一次是去河南平息齐人残部,做的好了,陛下那里一定会龙颜大悦,下官这等都帅可能不太上心,但是下面的副将参将,人人眼馋。”

  沈毅脸色一变,正色道:“李将军,你们是天子亲军,在我这里,如何能自称下官?”

  李并不以为然,笑着说道:“侯爷这些年,履立战功,让我们大陈军人个个与有荣焉,再说了,如今侯爷乃是一品的太子太保,称一声下官,再合适不过了。”

  沈毅也没有精力去纠结一个称呼,他有些无奈的说道:“这差事,是陛下那里决断,李将军在我这里说,有什么用?”

  李并带着一脸大胡子,脸上的笑容,竟然带了点谄媚的味道:“虽然是陛下决断,但是只要侯爷您开口。”

  “陛下多半也就听了。”

  沈毅摇头道:“话不是这么说的。”

  他正色道:“李将军,都督府的人如果合用,这一次自然就是都督府去北边,否则的话,还是一切以北伐大局为重。”

  李并想了想,低头叹了口气道:“侯爷,我们派出去的人,一定比兵部举荐的人合用,不过下官理解您的难处。”

  他抱了抱拳,低头道:“有时间,下官想请侯爷吃一顿饭。”

  沈毅想了想,微微摇头:“等我将来不再前线之后,咱们再吃这顿饭罢。”

  李并点头,抱拳行礼之后,大步离开。

  这位李将军离开之后,一旁一直观望的姜老头,也迈着小碎步跑了过来,这老头儿满脸警惕,问道:“子恒,那厮跟你说什么了?”

  沈尚书看了看姜尚书,笑着说道:“他跟我说,都督府这些年,被兵部打压的太厉害,让我带着都督府重振雄风,与兵部分庭抗礼。”

  姜老头吹胡子瞪眼,没好气的骂了一句:“让我们兵部的兵部尚书,去给他们都督府重振雄风?”

  “呸!”

  老爷子往皇城里的地砖上吐了口唾沫,骂道:“真是不要脸了!”

  沈毅哑然一笑:“堂尊不愧是兵部尚书,真是性如烈火啊。”

  “姜明,多半是随堂尊。”

  此时此刻,沈毅嘴里开着玩笑,但是心情并不轻松。

  因为很显然。

  早年他文武官两头不占,被两头嫌弃,如今他官越做越大,体量也越来越大,到如今,他已经从两头不爱,变成被两头争相拉拢了。

  尤其是大陈的军方。

  大有腾出来位置,请沈毅过去当掌门的态势。

  这虽然是实力使然,但是还是让沈毅心里,生出了一些警惕。

  他虽然回建康没有多久,但是朝廷里,已经隐隐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有意无意的朝着他靠拢,准备以沈毅这颗大树,来构筑新的政治势力。

  甚至可以直接叫做“沈党”。

  想到这里,沈某人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这建康城里的勾心斗角,并不比战场上你来我往逊色多少,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行差踏错。

  跟姜尚书掰扯了一会儿之后,两个人就一起离开皇城了。

  这会儿还在休沐之中,朝廷各个衙门都处在停摆状态,明天兵部发公文出去,估计都还要临时把人叫回来加班。

  离开了皇城之后,沈毅与姜简分别,坐上了自家的车,回到了家中。

  家中的书房里,又有十几份文书堆叠。

  他仅仅出去半天时间而已。

  沈老爷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眼前的这沓文书,长叹了一口气。

  “权力与清闲,真是一点都不搭边啊。”

  ……

  次日,洪德皇帝确认了河南都帅的人选,从五军都督府选了个相对年轻的副将,出任河南都指挥使。

  这位新任的都指挥使,被命令即刻出发赴任,不得延误,不过即便如此,他离开建康之前,还是特意到了一趟靖安侯府,来聆听沈毅的“教诲”,询问一些在河南需要注意的地方。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北边的战报陆续发来,战事不仅没有平缓,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味道,这个时候,就连归家不久的张简也有些坐不住了,他带着儿子张琏,到沈侯府登门拜访。

  到了沈家之后,张琏就去寻沈渊去了,二人虽然相差了几岁,但是并不陌生,毕竟张琏这几年在建康,没有少到沈家来玩耍。

  而张简,则是到了沈毅的书房里,看着沈毅桌子上新堆放的一叠文书,皱眉道:“子恒,前线战事到底怎么样了?会不会波及到山东?”

  沈毅摇了摇头:“不会波及到山东的,目前最近的一个战场,也就是凌肃所在的战场,距离山东也还有几百里远。”

  张简闻言舒了口气,开口道:“这我就放心了,别我这个山东布政使回建康几天,山东又变得一团糟。”

  说着,他看向沈毅,问道:“我听说前线战事很激烈,这个时候,子恒你还能坐得住?”

  “我坐不住又有什么办法?”

  沈毅笑着说道:“前线有几个将军在指挥,我在与不在,短期对战局不会有任何影响。”

  “而且,我现在走不得……”

  张简问道:“为什么?朝廷里还有事情能赘住你?”

  沈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默默的看了一眼皇宫。

  这几天,他按照洪德帝的要求,一直在给这位皇帝陛下写“计划书”。

  计划什么呢?

  计划天下格局。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指点江山

  随着北方战事的顺利,按照洪德帝与沈毅先前的估计,哪怕北方的战事再怎么不顺,硬熬,也能慢慢把北齐给熬死。

  而在这之后,天下的格局将会更新,到时候朝廷如何布置,不只会影响洪德一朝,甚至会影响整个大陈所有的后世之君。

  这种,就是根本性的决策了。

  本来这种决策,应该是皇帝跟宰相们商议,然后多次推敲,最终定下来,不过洪德皇帝只把中书那些宰相们当成工具人,这种事情,他更愿意与沈毅商议。

  他觉得,沈毅想出来的法子会更妥帖一些。

  从年前见面之后,皇帝就开始跟沈毅商量这件事,而在沈毅这一回离开建康之前,这份计划书,也必须要跟着交上去了。

  最起码,要把初稿给交上去。

  当然了,这种事涉最核心决策,不好轻易跟人说,因此沈毅只是笑了笑,问道:“一些朝廷的事情需要处理,等处理完了,我也要北上,将后续没有做完的事情继续做完。”

  他想了想,然后看向张简,问道:“师兄你呢?什么时候回济南?”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