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667章

作者:漫客1

  沈毅在小老头旁边坐了下来,微笑道:“恩情虽然是给咱们书院的,但是现在弟子在朝廷里做事多一些,自然要让弟子知道。”

  他看了看自己的老岳父,开口道:“就是这地势高了一些,不如咱们江都的书院平坦,恩师年纪越来越大了,以后上下可能不太方便。”

  陆安世歇息了一会儿,开口道:“除了去看青雀,还有两个小娃娃,老夫多半也不怎么会下山。”

  “这里挺好。”

  小老头满意的点了点头:“等过两天,把昌平兄也请来,他多半也会高兴。”

  说到这里,小老头又感慨道:“余生能把这座建康的甘泉书院办起来,便于愿足矣了。”

  沈毅坐在他旁边,微笑道:“恩师可不能懈怠,将来还有燕都的甘泉书院,等着您去操办呢。”

  小老头愣了愣,随即哑然失笑:“那是你们下一代人的事情了。”

  沈毅不以为然。

  “恩师您,多半也能瞧得见。”

  ……

  翁婿二人,在这鸡笼山上待了小半天,陆夫子才在沈老爷的陪同下,依依不舍的下了鸡笼山。

  两个人乘马车回到家里的时候,沈毅敏锐的发现了自家门口,多了些生面孔。

  他不动声色的跳下了马车,然后扶着陆夫子下车,面色平静的朝着家里走去。

  刚走到家门口,蒋胜便匆忙一路小跑过来,微微低着头,语气有些急促:“公子。”

  “陛下来了……!”

  沈毅一愣,随即明白过来。

  皇帝大概率是忙完了,偷偷溜出宫开的。

  而且是微服出宫。

  因为如果带着仪仗来的,现在沈家门口守着的,就是一身铁甲的禁卫,而不是那些便衣的“陌生人”。

  沈老爷微微皱眉,低声道:“怎么不去喊我?”

  旁人不知道沈毅去了哪里,蒋胜却是知道的。

  蒋胜压低了声音,开口道:“陛下刚到盏茶时间,咱们家里去知会公子的人,刚出去……”

  沈毅默默点头,回头看了看还有些茫然的陆夫子,轻声道:“恩师,陛下到家里来了。”

  陆安世面色严肃,整理了一番衣裳,开口道:“是子恒你去面圣,还是咱们同去?”

  “一起去罢。”

  沈毅与陆夫子并肩而行,一边朝着自家走去,一边问道:“陛下有人陪同……”

  他一个“吗”字还没有问出口,忽然一扭头,看见自家的儿子,正在与一个同龄的小女孩儿一起玩耍,正在追逐打闹。

  因为是同龄人,两个小不点玩的还挺开心,小女孩追着沈渊跑了一会儿,便一个不稳,直挺挺的摔了个狗啃泥,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号啕大哭。

  不远处看着小姑娘的几个便衣太监,见状就要跑过来伺候,被旁边站着的一个便衣太监拦下,没有动弹。

  沈渊挠了挠头,有些不知所措,忽然抬头,看到了一旁站着的沈毅,正准备跑过来,沈毅对着他微微摇头,然后开口对蒋胜道:“你在这里看着他们玩耍,不要让他们出事。”

  蒋胜低着头,应了声是。

  沈毅与陆夫子,这才一路到了自家的正堂。

  正堂里,皇帝陛下正坐在主位上,与沈恒说着话,沈恒虽然也坐着,但是战战兢兢,说话都有些磕巴。

  至于老爹沈章,却并没有在家,出门去与当年的晋王府同僚们喝酒去了。

  沈毅连忙上前,与陆夫子一起,就要行大礼。

  “臣沈毅,见过陛下。”

  “草民陆济中,拜见陛下。”

  一身淡蓝色锦衣的皇帝陛下,笑着摆了摆手。

  “不必多礼,都坐着说话。”

  等到翁婿二人落座之后,皇帝才微笑道:“难得朕今日得了闲,二位这是到哪里去了?”

  沈毅微笑道:“去鸡笼山,看陛下赏的地去了,岳父很是高兴,正说要当面谢过陛下的恩德。”

  “不想陛下竟亲自出宫了。”

  “这几日,宫里宫外的事情,忙的朕不可开交。”

  皇帝陛下喝了口茶,叹气道:“只有年关的时候,朕才知道,自己竟有这么多亲戚。”

  “忙的晕头转向,于是出宫透透气。”

  “顺便把菀儿也带出来了。”

  皇帝对沈毅微笑道:“她跟朕的承直郎同年同月同日生,在宫里相处的很是不错。”

  最近一年时间,沈渊进宫次数不少,与宫里的皇子皇女们,基本上都认识了。

  沈毅微微低头道:“臣方才看到了,大公主摔了一跤,哭的梨花带雨。”

  “哎哟。”

  皇帝连忙问道:“没有摔着哪里罢?”

  “应该没有。”

  沈毅低头道:“臣过来的时候,大公主已经不哭了。”

  皇帝松了口气,开口道:“那就好,朕偷偷带她出宫,摔伤了,太后饶不了朕。”

  沈毅与皇帝说了几句玩笑话,场上的气氛立刻变得融洽了起来。

  沈恒用崇拜的眼神,看了一眼自家的兄长。

  能跟皇帝陛下谈笑风生,整个朝廷里,怕也没有几个人!

  之后,陆夫子说了几句感谢的话,便很懂事的领着沈恒一起退场了。

  正堂里,只剩下君臣二人。

  两个人聊了会朝廷准备北伐的进展之后,皇帝用手轻轻敲了敲桌子,淡淡的说道:“朕刚收到消息。”

  “北边胡人的新皇帝,改元了。”

  沈毅一愣,问道:“什么年号?”

  皇帝喝了口茶,微微眯了眯眼睛。

  “昭武。”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丹书利器

  以昭武作为年号,那位北齐新帝的用意,已经不言自明。

  沈毅只是恍惚了一下,随即便沉声道:“昭武,昭武……”

  “看来臣料想不错,那赵楷的战意已决,今年怕就有一场大战。”

  沈毅微微握拳,开口道:“一战,定中原主宰。”

  “中原主宰……”

  皇帝眯了眯眼睛,笑道:“不错,这一战不止定山东,更是定河南,河南恢复,中原便大定了。”

  他看着沈毅,脸上依旧带着笑容:“朕听了这个年号之后,却觉得开心不少。”

  皇帝抚掌道:“从前的朱里真人,人人尚武,个个骑射,骑兵一出,武字已然不言自明。”

  “如今那新帝赵楷,却要开始昭武了。”

  “这说明。”

  皇帝轻声笑道:“说明朱里真人的勇武已然蒙尘,需要赵楷来重新昭显。”

  “然而人性如此,非是赵楷一人可以扭转。”

  皇帝缓缓说道:“朱里真人享了这么多年福,想让他们重新回到马背上,谈何容易?”

  说完,不等沈毅说话,皇帝陛下便轻声道:“当年我们李家,也是如此,百多年时间,太祖太宗横扫天下的武风,便不复存在了,宗室怠惰,将门不存。”

  他看向沈毅,长出了一口气:“这种情况,谁也无可逆转,以至于父皇当年,情急之下,只能用进士出身的袁渡为将。”

  提起袁渡,沈老爷的眼皮子跳了跳。

  袁大将军当年的境况,与他现在,几乎一般无二。

  只是这位袁大将军,下场很是凄惨。

  见沈毅面露异色,皇帝陛下也意识到了他似乎说了一句不太合适的话,低头喝了口茶之后,对着沈毅微笑道:“朕看了先帝朝的奏折存档,袁渡当年上北伐策,欺瞒父皇,号称五年光复,父皇复国心切,便受了他的欺瞒,两年时间将他从五品官,提拔到二品大员,几乎位极人臣。”

  “父皇对他寄予厚望。”

  洪德皇帝低头喝茶,微微叹了口气:“朕翻看前朝文书,父皇几乎是力排众议,才把他任命为征北主帅。”

  “结果……”

  洪德天子眯了眯眼睛,轻声道:“结果祖父兢兢业业三十年攒下来的家底,被他几年时间,打了个干干净净,那场北伐大败之后,父皇恼的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一直在太庙里待着。”

  洪德皇帝的祖父是宪宗皇帝,宪宗皇帝是南渡以来,大陈最出彩的皇帝,不仅数次胜了北齐,而且励精图治,南陈的政局稳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位皇帝。

  当然了,这都是从前的事了。

  就目前而言,南渡以来的皇帝之中,最出彩的无疑是当今洪德皇帝。

  皇帝陛下放下茶盏,继续说道。

  “正因为如此,父皇才会雷霆震怒,对袁家下了狠手。”

  “父皇之后,郁郁难平,壮年崩逝,多是因此。”

  听到这里,沈老爷面色平静,但是心里却觉得有些好笑。

  他也是在朝为官许多年的“老员工”了,先帝朝的事情,并不是一无所知,先帝当年,的确是因为北伐失败,深受打击。

  但是受打击之后,他并不是郁郁而死,而是开始自暴自弃,沉湎女色,几年时间后宫进了数百秀女,最终被掏空了身子,壮年驾崩。

  当然了,洪德皇帝身为人子,自然要为尊者讳,沈毅也没有情商低到,在这个时候拆穿皇帝的程度,于是便静静的听着。

  “而沈卿你,与袁渡不一样。”

  洪德皇帝拍了拍沈毅的肩膀,微笑道:“沈卿少年老成,做起事情来步步为营,从无空谈,到现在,已经给了朕太多惊喜。”

  皇帝陛下正色道:“朕现在就可以承诺沈卿,无论将来北伐结果如何,朕都不会因此加罪于卿。”

  “只当你我君臣,尽力去博一场。”

  “是非成败……”

  皇帝声音低沉:“交由天定。”

  沈毅起身,感动的几乎流下眼泪,低头哽咽道:“陛下信任,臣万死无以为报!”

  见沈老爷这副模样,皇帝没好气的拍了拍沈毅的肩膀,笑骂道:“少来这一套,当着朕的面演戏。”

  沈老爷收了哭脸,挤出了一个笑容:“回陛下,臣非是演戏,只是气氛到了,不好不哭。”

  皇帝也跟着笑了笑。

  “沈卿若是不信朕说的话,朕回去之后,让人给你刻个丹书铁券。”

  他摸了摸下巴,开口道:“民间似乎管它叫免死金牌。”

  沈老爷被吓的脸色一白,连忙摆手。

  “陛下,万万不可!”

  皇帝笑呵呵的说道:“有何不可?”

  沈毅面色严肃。

  “那玩意儿晦气。”

  ……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