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652章

作者:漫客1

  张简吃了口菜,闻言抬头看着沈毅,微笑道:“子恒想不分明的事情,不妨归在玄说上。”

  沈毅有些好奇,问道:“玄说怎么说?”

  “国运。”

  张府尊微笑道:“或许冥冥之中,真的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操持这天下的气运,胡人霸占中原甲子有余,如今气数终了。”

  “于是昏招迭出。”

  沈毅若有所思,抬头看了看窗外的天空,然后微微摇头:“我以为,气数在人为,朱里真人入关只几代人,便大多成为上不得马的所谓贵人,只知道吃喝享乐,全然没有居安思危的念头。”

  “进徐州之后,城中但凡富贵一些的大户,六成以上都是朱里真人,剩下的三四成,也与朱里真人沾亲带故。”

  张简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叹了口气:“我听说了,淮安军罚没了朱里真人的家产,以及没收了城中大户的粮食。”

  “这么做虽然爽利,但传将出去,今后北伐,恐怕会艰难一些。”

  “罚没朱里真人家产,算是我一时气愤,但是后来我细想了一下,也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

  沈老爷微笑道:“毕竟咱们这一次北伐,不是要把他们赶尽,就是要把他们杀绝,哪怕是不罚没他们的家产,他们该拼命还是要跟咱们拼命的。”

  张简想了想,然后点头道:“是这个道理。”

  沈老爷抿了口酒。

  “这些朱里真人,已经没有当年的雄风了,不必畏惧他们。”

  沈毅轻声道:“不对他们狠一点,怎么报当年的仇怨?”

  “世宗皇帝,以及当初南渡的许多大臣,现在还都是悬棺,未曾入土。”

  听到这里,张简就不再说话了。

  张家祖上,便是南渡来的,比起沈家这种江南原住民来说,国仇家恨还要更深一些。

  两个人说了一会儿话之后,沈毅才开始聊北伐的进度。

  “如果北齐那个老四,的的确确是谋逆,那么他登临帝位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需要重兵拱卫燕都。”

  “无力再分兵南下。”

  沈老爷微笑着说道:“而且年底之前,朝廷的西路军也会成型,直取河南,北齐要应对,也必然会分兵两路。”

  “在年底之前,战事都会很乐观。”

  张简想了想之后。问道:“年底之前,淮安军还有大仗么?”

  沈毅默默摇头:“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现在我也说不清楚,不过如果战事顺利的话,还可以往北推一推,最好……”

  沈老爷轻声道。

  “最好,能取回兖州府。”

  听到“兖州府”这三个字,张简手上的酒杯都放下了,默默抬头看向沈毅,开口道:“子恒要取曲阜?”

  曲阜是圣人故里,也是儒家之宗地,虽然地方不大,但是在政治上却非常重要。

  多年以来,南北朝互不承认对方为正统,但是偏安江南的南陈,多少少了一些底气,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曲阜现在在北齐手里。

  北齐同样祭拜圣人,尊儒家之学。

  如果能取回来,意义重大。

  沈毅端起酒杯,跟张简碰了碰,微笑道:“只是一想而已,目前还是以稳为主。”

  两个人饮进了杯中酒之后,沈毅开口问道:“朝廷除了派师兄这个知府下来,还有没有其他的官员?这徐州府下属,还有不少州县,都需要官员。”

  张简苦笑摇头:“我接了诏命之后就来了,其他一无所知,不过就目前来看,恐怕只有我一个人。”

  “那师兄这几天,就多在徐州走走看看。”

  沈老爷微笑道:“等一会儿,二哥就来了,你跟二哥好好沟通沟通,你不在的这段时间,徐州的钱粮民生,都是二哥在负责。”

  沈毅顿了顿,开口道:“而且干的不错。”

  “我准备上书朝廷,举荐他为徐州同知,佐助师兄。”

  “蓟州?”

  张简有些吃惊。

  “他总管徐州钱粮民生?”

  张府尊话音刚落,外面就传来了赵蓟州大大咧咧的声音:“姓张的瞧我不起,以后休想问我任何事情!”

  沈毅起身相迎,笑着说道:“师兄可莫要得罪二哥,如今我吃饭的粮食,都要从他那里讨要。”

  张简也跟着站了起来,微笑道:“看来秦淮河的确是消磨人的地方,蓟州跟在子恒身边,竟也大显身手了。”

  三兄弟对望了一眼,都是爽朗大笑。

  ……

  燕都城,修德殿。

  一身紫衣的皇四子赵楷,已经坐在了修德殿的帝座上。

  郎琰对着他抱拳说道:“殿下,城中反抗的势力已经统统肃清,宫里宫外,都已经被咱们控制住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沉声道:“禁军的不少将领,都想要来拜见殿下。”

  听到这个消息,赵楷深呼吸了好几口气,都难掩心中的激动,良久之后,他才缓过神来,声音沙哑:“在宫中设宴,款待禁军将领。”

  郎琰低头道:“是。”

  说罢,他转身离开。

  一旁的周元朗,犹豫了一番之后,低声道:“殿下,此时禁军,已经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属下以为,最先做的不应该是犒赏禁军,而是查清楚……”

  “岐王弑君的真相。”

  赵楷眯了眯眼睛,开口道:“还有什么可查?岐王伙同佟俭,马诚,逼宫弑君,篡改遗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燕都上下,谁人不知?”

  周元朗微微摇头,开口道:“殿下,旁人畏惧兵威,不得不顺着殿下的意,但是心里难免多想,此时此刻,需要清正人心。”

  赵楷看了看周元朗,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还是开口说道:“先生何以教我?”

  周元朗低头道:“属下查到,当初进宫面见陛下的,非只佟马二人,宰相严礼也同样进宫了。”

  “只是进宫之后,便告病不出。”

  “殿下可以去严府,请严相出山。”

  他低着头,开口道:“只要严相出山,立时可以正人心,立朝纲。”

  周元朗知道赵楷的心思,顿了顿之后,又补充道:“如此,殿下登基嗣位,则可以名正言顺了。”

  听到“登基嗣位”这四个字,赵楷眼睛一亮。站了起来:“走,咱们去严家。”

  周元朗没有动弹,继续说道:“殿下,除此之外,还要张布告示,岐王欺瞒朝野,满朝上下,除佟马两家之外,其余一概不予追究。”

  “如此,朝纲便定下来了。”

  到现在,赵楷对于周元朗还是很满意的,闻言点头,挥了挥手道:“既如此,周先生去起草告示罢,写完之后,先给我看一看。”

  周元朗连忙低头:“属下遵命。”

  赵楷依依不舍的走下帝座,回头看了一眼那个椅子之后,对周元朗笑道:“先生陪我去一趟严家?”

  “属下遵命。”

  小半个时辰之后,满手血腥的赵楷,来到了严家门口。

  还没有叫门,严家便中门大开。

  老宰相严礼,弯着腰走了出来,二话不说,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老臣严礼……”

  “叩见太子殿下。”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血正浓

  严礼非常懂事。

  开口就直接称呼太子。

  因为按照永平帝的本意,赵楷本来就是大齐的太子,只是那个时候是岐王在监国,再加上另外两个宰相沆瀣一气,皇帝的意志,最终没有能够传达下去。

  卫王……不,应该说是太子殿下,这会儿脸上的笑容已经几乎按捺不住了,他连忙上前,搀扶起这位老宰相,佯作不解:“严相这话何意啊?”

  赵楷紧皱眉头,开口道:“本王领兵进城,并非是有意帝位,只是因为岐王弑君,大逆不道,这才起兵以正朝纲。”

  “本王,对于帝位,半点也无有兴趣。”

  赵楷沉声道:“清理的岐王余党之后,便由朝廷中的大臣们,以及我赵家族老,在父皇诸子之中,推选新帝。”

  严礼起身之后,依旧低着头,垂泪道:“殿下高风亮节,只是大行皇帝临终之前的诏命,就是敕封殿下为太子……”

  老人家颇为伤心,哭道:“我等三人上午进宫听了这道圣旨,到了晚上,大行皇帝便为那几个奸人所害。”

  “只可怜我大行皇帝御极天下三十余年,神文圣武,暮年却连个善终也无……”

  严礼老泪纵横,哭的尤为伤心。

  见他这个模样,赵楷跟周元朗,都有些愣住了。

  因为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其实是反贼。

  怎么看老头这个样……

  又不像是说谎的样子?

  赵楷愣在原地没有说话。

  一旁的周元朗想了想,默默上前一步,低声道:“老相国,殿下清正朝纲,这其中不仅万分凶险,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如今燕都城里,只有老相国,能够洗清殿下身上的冤屈了。”

  “这个自然。”

  严礼开口道:“当日不仅老臣听到了,内廷太监刘乙也在场,另外……”

  “当日下午,大行皇帝还派刘乙去议事堂催圣旨,不过佟马二人居心叵测,一直拖到了晚上才进攻。”

  “老臣记得,当日刘公公还说,如果天黑之前议事堂拟不出圣旨,就让翰林院拟制。”

  严礼对赵楷低头道:“殿下可以询问大太监刘乙,或者翰林院中人。”

  说到这里,严老头又垂泪不止:“太子殿下,如今北边有鞑靼人虎视眈眈,南边又有南朝无故来犯,值此国家危难之际,大行皇帝将家国重任,交托在殿下身上,就是想让殿下重整朝纲,振兴大齐!”

  “无论如何,殿下切不可推脱责任,要当仁不让才是。”

  听到这里,赵楷已经信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回头看了看皇城方向,心里有些难受了。

  因为进城之后,他并没有把老爹之死太放在心上,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闲暇顾及其他,如今听严礼这么一说,想起老父之死,不觉得悲从心来。

  毕竟他虽然有些坏,但是也是肉长的人心。

  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赵楷回头看向严礼,微微低头道:“如今本王该做什么,请老相国指点。”

  严礼低头道:“殿下客气了。”

  “第一要事,就是办好大行皇帝丧礼,办的越隆重越好。”

  “先前太子殿下兵围燕都,如今大行皇帝遗体还未来得及下葬,殿下应去大行皇帝灵前守灵,以尽孝心。”

  严礼顿了顿,开口道:“守灵日子,最好久一些。”

  “至于大行皇帝遗诏,老臣尽量还原出来,择日宣读……”

  赵楷看了看严礼,没有说话,但是用意不言自明。

  严相微微低头道:“殿下放心,三日之后,臣领百官,请殿下灵前即位。”

  赵楷面色平静,回头看了看周元朗,开口道:“先生,张贴告示,本王要在先帝灵前,守灵三月,以显诚孝。”

  周元朗恭敬低头,应了声是。

  严礼犹豫了一下,又说道:“再有就是,还请殿下宽宥岐王一家。”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