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585章

作者:漫客1

  洪德天子正色道。

  “毕竟没有沈卿你,便也没有他了。”

第九百四十七章 伐齐

  皇长子李望的出生,的确与沈毅有脱不开的干系,毕竟那位惠妃娘娘,当初不管是与皇帝陛下见面,还是私会,一直到后面进宫,沈毅都是全程参与的。

  从这个角度而言,皇帝说的话的确有道理,他叫沈毅一声叔,可以说是合情合理。

  但是这孩子的出生是有问题的。

  且不说他母亲的身份来历有些敏感,即便是撇开惠妃娘娘旧日的身份不提,皇长子李望,也只是个庶出。

  更要命的是,皇后娘娘在生了一位公主之后,肚子就一直不怎么争气,至今无子。

  如果皇后娘娘无子,宫里其他的妃子也无子,那么这件事情倒好处理了,要命就要命在,洪德七年皇帝大婚至今,已经过去了快六年时间,这六年时间里,皇帝数次扩充后宫,遴选秀女。

  现在,后宫已经相当充实,除了皇长子李望之外,宫里又先后生出了三个皇子,夭折了一个,还有两个活了下来。

  皇后娘娘已经有了过继皇子要自己膝下的心思。

  去年还曾经有传闻说,皇后娘娘去寻太后娘娘,想要把皇长子过继到自己那里,也就是说要把惠妃的儿子给抢走。

  这件事不知道是太后娘娘不同意,还是皇帝陛下发了火,后面也就慢慢不了了之了。

  因为这件事,再加上惠妃娘娘在进宫之后,一直跟皇后娘娘不对付……

  后宫将来,一定会发生一场大斗。

  本来给一个皇子当叔叔,或者当老师,都没有什么关系,将来无非是与一座王府亲近一些,但是如果是牵扯到后宫争斗,而且是这种极为激烈的争斗,就是沈毅不太愿意看到的了。

  他脸皮子抽了抽,微微低头道:“陛下,皇长子与臣,确有一些渊源,但臣大多是遵旨办事,不敢居功,君臣之别还是要分的,不然传出去,乱了礼法不说,还会让一些人心生不快。”

  皇帝笑眯眯的看着沈毅:“沈卿怕母后娘家的人生气?”

  沈毅微微低头。

  “臣没有这个意思,只是传出去不太好听不说,说不定还会有人去追查臣这个‘叔叔’的由来,臣经年不在朝廷里,无暇与那些人较劲,到最后都是给陛下您惹麻烦。”

  沈毅口中这件事的“由来”,自然是指惠妃娘娘的来历。

  其实这件事,已经不是什么特别大的秘密了。

  因为有很多知情人。

  朝廷里的那些大人物们,可能不知道惠妃娘娘的具体来路,但是有不少人都知道,惠妃娘娘绝不是大理寺卿家里的孙女。

  皇帝陛下脸上依旧带着笑容,只是面带微笑:“还有人敢嚼舌根?”

  “本朝自然是没有的。”

  沈毅说完这句话之后,就没有继续说话了。

  他的意思很简单,随着皇帝陛下威权日甚,朝廷上下已经没有人敢正面跟皇帝作对,也不会有人敢去说天子宠妃的这种八卦。

  但是下一朝即位的,如果不是惠妃娘娘的儿子……

  那么惠妃娘娘的事情,即便不被记录在史书上,多半也会传之坊间。

  将会成为洪德朝的逸事。

  不过若是这位皇长子即位,那么就是另外一个光景了,惠妃娘娘成为圣母皇太后,从前的一切旧事,再没有人敢提起。

  毕竟之后的皇帝,都会是惠妃娘娘的血脉。

  这些奇闻异事,只会在民间口口相传,到了下一个朝代,改朝换代了,才可能会成为“野史”。

  那时候不知道多少年过去,有人要是说大陈的皇太后是青楼女子出身,多半也是没有人信的。

  皇帝陛下抱着自己的长子,想了想之后,开口道:“沈卿说的不无道理。”

  “那这样罢。”

  皇帝微笑道:“如果是在外人面前,这叔侄二字就不要再提,私下里让这孩子称你一声叔叔罢。”

  “毕竟你我君臣同龄,就算是咱们君臣之间的情分。”

  皇帝看着沈毅,微笑道:“如何?”

  老板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再不点头就有点太不给老板面子,沈老爷微微低头:“微臣遵命。”

  皇帝看了看自己的儿子,笑着说道:“记住了没有,以后私下里见着,就喊叔叔。”

  皇长子皮肤白皙,颇肖其母,生了一双大眼睛,闻言眨了眨眼,问道:“父皇,什么是私下里?”

  皇帝微笑回答:“就是只有你们两个人,或者是没有外人的时候。”

  李望“噢”了一声,从皇帝怀里下来,像模像样的对着沈毅作揖道:“沈叔叔。”

  皇帝抚掌大笑:“这孩子过年拜年拜得多了,倒是懂了些规矩。”

  说到这里,皇帝扭头看向高太监,笑着说道:“高明,抱他下去玩一会,然后就送回惠妃那里。”

  “朕要与沈卿说正事了。”

  高太监连忙点头,应了声是,然后过来对着皇长子挤出了一个恭敬了笑容。

  片刻之后,皇长子李望,就骑着这位大太监的脖颈上,离开了甘露殿。

  孩子走了之后,皇帝才指了指甘露殿的椅子,示意沈毅坐下。

  等沈老爷落座之后,皇帝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他收拾了一下桌子上李望写的大字,然后看向沈毅。开口笑道:“齐人通过内卫,与朕谈了些条件。”

  “据说,是永平帝自己亲自拟出来的条件。”

  沈毅有些诧异:“年节送到陛下手里的?”

  皇帝点头:“年初二送到朕手上的,大抵是永平帝年前拟出来的。”

  沈老爷想了想,然后微笑道:“那大概,这位北齐的皇帝,今年这个年没有过好。”

  “哈哈。”

  皇帝被沈毅这句话给逗乐了,他抚掌笑道:“何止是没有过好,朕听说他们的征南军,还在燕都报捷呢,说在淮安大破淮安军,歼淮安军数万人。”

  皇帝笑容满面:“朕要是坐在他那个位置上,听到这个消息,气也气死了。”

  沈毅更加诧异:“燕都认这个捷报了?”

  “认,怎么不认?”

  皇帝笑着说道:“还赏了周世忠官职呢,给他晋了半级,依旧领征南军,又给钱又赏东西的。”

  洪德皇帝显然心情不错,笑呵呵的说道:“毕竟是当了几十年的皇帝,还是能忍,要是朕,怎么也忍不了的。”

  沈毅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低头道:“是了,永平帝不想打下去了,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了这个捷报。”

  皇帝微微冷笑:“占了朕的祖地六十余年,连租子都没交过一分一厘,他不想打就不打了?”

  沈毅点头,然后看了看皇帝,问道:“陛下,臣斗胆一问,北齐皇帝开出的条件是什么?”

  皇帝看着沈毅,静静的说道:“永平帝与朕说,他可以让清净司,不再追杀大陈的任何一人,同时开放互市。”

  沈毅皱眉:“就这些么?”

  “就这些。”

  皇帝见沈毅皱着眉头,当即微笑解释道:“清净司倒没有什么,他们有清净司,朕也有内卫……”

  “和邸报司。”

  “关键是这个互市。”

  沈毅默默说道:“据臣所知,两国这些年交易,都是他们买咱们东西多,洪德七年打仗的时候,太后娘娘还关停了互市,以惩戒齐人。”

  “以前是这样。”

  皇帝轻声道:“但是这一次互市,齐人愿意卖咱们马了。”

  “而且是好马,连同没有骟过的母马一起卖。”

  沈毅一愣,随即低声道:“这倒是大方。”

  地处江南,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缺马,很难组建一支足够强劲的骑兵出来。

  就像沈毅的淮安军来说,至今都没有多少战马,跟兵部要,兵部那里也没有。

  沈毅想了一会之后,还是微微摇头:“陛下,臣以为这是齐人的缓兵之计,咱们南方没有很好的草场,有了种马也很难大规模繁育,况且繁育马匹至少十年才能建功,齐人很显然,是想拖陛下的时间。”

  皇帝淡然一笑:“朕岂能不知?”

  他看着沈毅,脸上依旧带着笑容。

  “所以不是请沈卿过来,讨论如何继续伐齐么?”

第九百四十八章 想当节度使?

  很显然,因为永平帝的低头,让皇帝陛下心情非常不错。

  他笑呵呵的看着沈毅,开口问道:“年前朕让沈卿想个北伐的章程出来,这几日你又是回江都,又是给沈恒操持婚事,怕是没有时间去考虑北伐的事情罢?”

  沈毅微微低头,开口道:“陛下,齐人已经孱弱了。”

  “臣在淮安,与齐人打了一年多,交战近十次,也曾经亲临战阵数次,亲手砍杀过不少齐人,还去过淮河以北,看过齐人的城池,营帐,观察过很多次他们的阵型。”

  “别的军队,臣不敢说,但是齐人的征南军……”

  “普通将士的野战能力,已经逊色于淮安军一些了。”

  沈毅不疾不徐的说道:“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征南军之中有一些精锐,人数大概在六千人左右,这支精锐的战斗力还算不错,能够胜过淮安军普通将士一些。”

  “因此臣以为,在兵力对等的情况下,咱们大陈的王师,已经不用惧怕齐人。”

  “而且齐人缺战船,如果今年陛下要开始北伐,那么咱们的军队不用付出多少代价,就能够登陆淮河北岸,踏上齐人的境地。”

  “因此,如今咱们想打,随时都可以打,主要是看陛下想怎么打,打多大的。”

  皇帝来了兴致,看着沈毅,笑着说道:“详细说一说,沈卿都准备怎么打。”

  这些事情,沈毅去年就想好了,此时可以说是胸有成竹,他有条不紊的说道:“最好的法子,自然是陛下择一大将领淮河水师,以淮河水师主攻,淮安军在侧翼相辅相成,这样一来,有望在两年之内,收复山东河南两省。”

  皇帝静静的看着沈毅:“沈卿的意思是,如果淮河水师不换将,依旧用赵禄,那么就不能这么打,是不是?”

  “也不是。”

  沈毅微微低头道:“若陛下想打,淮河水师又不换将,那么臣以为,依旧可以这么打,以淮河水师主攻,再从禁军之中择一良将领淮安军,以为侧翼。”

  说到这里,沈毅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皇帝笑了笑:“沈卿没有说战果,意思是如果这么打,未必能见功,是不是?”

  沈毅低头道:“臣不清楚陛下派谁领淮安军,也不清楚淮河水师的战力,因此不敢妄加揣测。”

  皇帝打量了一眼沈毅,微笑道:“淮安军是你一手带起来的,朕若是真如你所说,让别人去领了淮安军,沈卿心里怕不太好受罢?”

  “淮安军是大陈王师,非是臣或者是哪位臣子的私军,淮安军上下,也都是遵从陛下诏命的,不管陛下派谁去领兵,臣都没有任何意见。”

  “淮安军也不会有。”

  说到这里,沈毅微微低头道:“臣有个私心就是,如果今年陛下不让臣去领淮安军,臣希望陛下依旧让臣去领武选司,臣也不要这兵部侍郎了,依旧去做武选司郎中。”

  这话把洪德皇帝,逗的哈哈一笑。

  “你倒是务实,不贪图虚名。”

  兵部已经有两个侍郎了,沈毅这个年纪,顶个兵部侍郎的名头已经足够骇人听闻了,中书那这个宰辅,绝不可能同意他实任兵部侍郎或者是六部任何一部的侍郎,也不太可能同意他实任三品官,哪怕是清水衙门的三品官,都不太现实。

  因此,相比较来说,还是五品的武选司郎中要更实在一些,毕竟沈老爷当初只干了半年武选司郎中,家里的门槛就被人踩的掉了漆,大门口的铜兽环,也差点给人摸包浆了!

  这个职位,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

  肥的流油。

  虽然只干了半年,沈老爷还挺怀念这个职位的。

  皇帝笑骂了一句之后,舒展了一下筋骨。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