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415章

作者:漫客1

  “浙江……福建以及广东三省,每一个省的问题,都非常之大……”

  “倭患,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问题。”

  “官员腐败,百姓穷苦,地方上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沈老爷抬头,直视皇帝,沉声道:“俱是陈年痼疾,非是一任巡抚,或者几个三法司的几个钦差所能消解的。”

  “而且照此推断的话,不止这东南三省,恐怕大陈上下所有的省份,衙门,都有此问题。”

  皇帝脸色又有些不太好看了。

  他盯着沈毅看了许久,缓缓说道:“听沈卿的话,似乎朕的大陈已经风雨飘摇,亡国只在旦夕之间了。”

  沈老爷沉默了片刻,继续说道:“陛下若不想听这些,臣可以说一些好听的,明天就给陛下上贺表,祝贺陛下天下太平,四海靖安。”

  这句话,多少有点阴阳怪气在里面。

  皇帝终于有些绷不住了,他挥了挥手,示意高太监屏退宫人,很快,甘露殿内殿的宫人们退去,只剩下了君臣两个人以及一个高太监。

  皇帝冷笑了一声:“你以为你说的这些朕不知道?可是知道了又有什么用?”

  “你们这些读书人,便只会……”

  他本来想说读书人只会满嘴说空话,但是联想到沈毅这两年的“功绩”,皇帝闷哼了一声,没有说下去。

  “陛下……”

  沈毅低头道:“世上无有百代的王朝,历朝历代,总有衰落的一天,但陛下身为天子,又立志中兴,便不能继续看着朝局烂下去,看着百姓们苦下去。”

  他盯着皇帝说道:“总是要尽力做些事情的……”

  “且不说为不为天下苍生,便是为了大陈国祚……”

  “你说的好听!”

  皇帝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冷冷的看了一眼沈毅。

  “可都说一套做一套。”

  皇帝陛下冷笑道:“就像你,你沈七嘴里口口声声的说要为国出力,结果呢?”

  “广东一摊烂摊子,你说撒手不管便撒手不管了!”

  此时的皇帝陛下,明显是有一些情绪激动的。

  大抵是因为,他跟沈毅是同龄人。

  又或者因为,这会儿没有外人在场,让他可以不用再继续端着架子。

  沈毅默默站了起来,对着皇帝弯身作揖,行礼道:“陛下,臣是活生生的人,臣是要有朋友的。”

  “朋友?”

  皇帝眯了眯眼睛:“应该是朋党罢?!”

  两个人说到这里,终于算是吵起来了。

  沈老爷很想狂怼眼前这个同龄人一顿,但是联想到他的身份,只能强忍怒火,低头道:“陛下明察秋毫,应该知道臣这几年在外面做事情,没有跟任何朝廷大员有利益往来。”

  “更无从谈起朋党二字。”

  “至于陛下说的广东一事。”

  沈毅低声道:“广东一事,自朱圭被调换之后,在臣看来,便已经很难再处理好了,臣自知本领浅薄,于是自觉离开了广东。”

  “尽量不把广东搞得更乱。”

  皇帝咬牙切齿:“你沈七的意思是,朕搞乱了广东?”

  “臣不敢!”

  沈毅连忙低头道。

  不管怎么样,皇帝是粘锅的,什么锅都不能往皇帝头上去甩,不然很有可能会砸在自己的头上。

  虽然沈毅慌忙否认,皇帝陛下还是有些生气,他有些愤怒的说道。

  “朕是想替你断去一些外部的牵连,安心替朝廷办事!”

  “免得你沈子恒,将来在朝堂上左顾右盼,误入歧途!”

  此时此刻,这一对君臣,如同吵嘴的朋友一般。

  不过沈毅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克制,只在心里骂娘。

  而向来沉稳的小皇帝,这会儿也有了一点气急败坏了。

  “陛下……”

  沈老爷低头道:“沈毅无党。”

  皇帝不屑的撇了撇嘴,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你现在如此,不代表将来也会如此,再说了,既然无党,你明知道那朱圭在广东一省为非作歹,胡作为非,为何不仅不参他,还要在朕的面前保他?”

  “因为其人尚堪用。”

  沈毅微微低头道:“其人若不堪用,臣一句话都不会多说。”

  “臣以为……”

  “陛下想要北伐,想要中兴,有时候需要用能不用贤。”

  皇帝冷笑道:“那沈卿你,是贤还是能?”

  “臣……”

  沈老爷深呼吸了一口气,微微低头道:“臣二者都不是,只能尽力替陛下,替朝廷做点小事,不堪大用。”

  说到这里,他从怀里摸出一块纯金的牌子,两只手捧着,深深弯腰:“臣兵部郎中沈毅,近两年半巡海已毕,特来向陛下交还金牌,缴还圣旨。”

  皇帝默默的看了一眼沈毅递在自己面前的金牌。

  按理说,他应该伸手去接的。

  不过,他毕竟还是没有伸手。

  皇帝陛下面无表情,问道:“这牌子,你用了没有?”

  沈毅摇头:“臣尚未来得及用。”

  “那你就先留着吧。”

  皇帝有些意兴阑珊的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语气慵懒,然后自嘲一笑。

  “将来世道乱了,还能用它兑些钱使。”

第七百一十三章 见君与见相

  沈老爷犹豫了一下,还是把牌子收进了袖子里,微微躬身道谢。

  一旁的高太监,不由为之侧目。

  作为皇帝的大伴,他不是没有见过臣子跟皇帝争论,但是那些臣子都是朝堂的大臣,很多还是中书的宰相,才能有底气去跟皇帝争论对错。

  有些脾气刚烈的,还能说的唾沫横飞,口沫四溅。

  但是沈毅……才五品啊。

  这个级别,应该战战兢兢的低头做事,皇帝说什么他便做什么,皇帝打个喷嚏,他都应该战战兢兢才对。

  皇帝陛下默默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刚才的所谓“争吵”,从头到尾,沈毅都表现的很克制,反而是皇帝陛下,有一些失态。

  皇帝低头抿了口茶水,然后有些恼怒的看了一眼高太监:“高明,茶凉了!”

  高太监战战兢兢的上前,给皇帝换了茶水,皇帝喝了口热茶之后,长出了几口气,这才冷静了下来,他看着眼前站着的沈毅,默默叹了口气:“赐座了,就坐下说话罢。”

  沈毅再一次坐了下来。

  皇帝陛下已经把心里的情绪发泄了七七八八,他看向沈毅,缓缓说道:“虽然你在广东一省的差事出了一些纰漏,但是其他几个市舶司和卫所,办得还是很漂亮的。”

  “朕不是过河拆桥的皇帝。”

  天子淡淡的说道:“你立了功,朕便会论功行赏。”

  大老板的评价,非常中肯。

  因为沈毅这几年的差事办得的确没有什么毛病,至于广东那边的问题,广东的市舶司办起来之后,最多也就是效果不太好,但是不至于不盈利,最起码养活一个广州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再说了,就算广州的市舶司没了,以洪德皇帝现在对朝堂的掌控程度,给户部施加点压力,让户部去养广州卫,或者是给广东官府施压,让广东的蕃库去养广州卫,都不是什么大事情。

  最重要的事情是,从明年的洪德十一年开始,洪德皇帝除了明面上的禁军之外,手里又有了一支可以随意调用的私兵。

  甚至,他调用这支私兵的时候,几乎不需要跟任何衙门沟通,就可以随调随用,这对于皇帝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实力抬升。

  因为朝廷里的其它力量,并不能被他随心所欲的使用。

  单凭这一点来说,沈毅在皇帝这里的功劳,就非常之大了,这也是皇帝虽然有些生气,但是并没有把沈毅怎么样的原因。

  沈老爷微微低头道:“此臣份内之事……”

  皇帝没有理会沈毅,而是继续说道:“还有半个月就年关了,年前你就在家里歇一歇,年后该给你的封赏,朕都会给你。”

  说到这里,皇帝走下御座,来到了沈毅面前,伸手拍了拍沈毅的肩膀,开口道:“沈卿,朕希望你明白,朕之所以想让你跟朝廷里的其他人撇清关系,是因为对你寄予厚望,朕想让你去干大事。”

  “而不是将来,被那些人绊住手脚,跟那些人蝇营狗苟。”

  这番话说的十分漂亮,可以说是老板的典型话术了。

  放在朝堂上,就是想让沈毅去冲锋陷阵,却又不放心他根基太深。

  有一天,沈毅真的爬到了朝堂的高处,回首四望的时候,身边却连个同伴都没有,到时候皇帝如果看他不顺心了,只要轻轻一推,沈老爷就会从高处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甚至皇帝都不需要去推这一下,只需要放出一些口风,朝堂上下的官员,可能就会对沈毅群起而攻之。

  沈毅微微低头道:“陛下厚望,臣铭感五内……”

  他抬头,飞快的看了一眼皇帝,然后再一次低下了头,开口道:“只是臣……有些重感情,让陛下失望了。”

  “罢了。”

  皇帝挥了挥手,摇头道:“你一路奔波,也辛苦了,先回去好好休息罢,至于明年的事情,等过了年节,朕再找你进宫细说。”

  沈老爷起身,恭敬行礼:“臣遵命。”

  就在他即将离开甘露殿的时候,皇帝叹了口气:“沈卿,就是这几年了……”

  皇帝陛下语气幽幽:“你我都要把握住机会。”

  沈毅回头,对着皇帝再一次低头。

  “臣……明白。”

  皇帝说的话虽然云里雾里,但是沈毅这里也有不少关于北齐的情报,他知道,那位北皇帝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因为身体,已经好几年没有上朝了。

  据说,随时有可能龙御归天。

  而北齐皇室,未必就会服现在的太子,等到皇帝北齐的皇帝一死,诸王争储,北齐立刻就会乱将起来。

  到时候,对于陈国来说,就是一个莫大的良机。

  一个彻底整顿朝纲,然后从战略防守,转为战略进攻的好机会。

  沈老爷躬身作揖,对皇帝告辞,然后离开了甘露殿。

  虽然皇帝跟他说了很多打鸡血的话,但是沈毅心里清楚,作为整个陈国的大老板,皇帝私下里估计跟不少人说过类似的话。

  虽然不知道具体跟多少人说过,反正绝对不止他一个。

  这种话,听听就得了。

  ……

  离开皇城的时候,时间还没有到中午,沈毅看了看天色,默默叹了口气,迈步朝着张府走去。

  张府地理位置很好。

  在这个时代,所谓的地理位置好不好,主要就是看离皇城近不近,张家就在皇城边上不远,可以说是黄金地段。

  因此沈毅步行,没过多久,就到了张家门口,他递上自己的名贴,想要拜见张老相国。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