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397章

作者:漫客1

  他看向程抚台,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这批翰林入仕,跟我同科的状元说不定就会入中书行走,成为储相,前程可比我远大得多。”

  洪德七年的那一批进士,是当今皇帝亲政之后的第一批进士,皇帝本人对这批进士,也是格外看重的,因为这一批进士,将会成为未来洪德朝的基石。

  因此,那一批进士的头十名,是很有机会拜相的。

  程抚台微微摇头道:“状元郎出翰林院之后,的确有机会进入中书,成为所谓的储相,不过那要中书的宰相跟陛下推荐才行。”

  “且不说你那一科的状元有没有这种人脉,就算有,他在中书待个四五年之后,才有机会升为翰林院的侍读或者侍讲,接下来还要进六部,六部衙门都轮上一遍之后……”

  “如果做得好,便有机会成为六部侍郎,然后再以六部侍郎的身份擢入中书拜相。”

  程抚台笑呵呵的看着沈毅:“子恒你算一算,这需要多少年?”

  沈老爷毕竟没有太多官场经验,微微摇头:“不太清楚。”

  “一切顺利,步步高升,并且被圣上当做宰相培养的情况下,他想升入中书拜相,也需要近二十年的时间。”

  “然而历代状元之中,能够走完这条路拜相的并没有几个。”

  程廷知看向沈毅,语气感慨之中又带了一些羡慕:“而子恒你,中进士还未满三年,就已经官拜翰林院侍读学士了!”

  “再加上你在兵部的资历,今年年底你回到建康之后,就有可能进入六部历练,如果陛下看中你,把你擢入吏部,到时候你同科的那位状元郎,去吏部求官的时候,说不定还要求到你的头上!”

  沈毅听完这番话之后,对于这个时代的官场认知,又清晰了一些。

  不过他在心里,还是否定了程廷知的看法。

  因为他比程廷知,更了解洪德皇帝。

  当今皇帝,之所以如此重用沈毅,甚至屡屡破格提拔,绝不是把沈毅当成宰相来培养的,而是因为他看中了沈毅办实事的能力。

  又恰好皇帝当时刚刚亲政,身边没有什么可用的“亲信”,沈毅是洪德朝的进士,还跟皇帝同龄,办差又办的漂亮,自然而然,就被皇帝提拔重用了。

  而对于皇帝来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都只会干一件事!

  北伐!

  不是北伐,就是在准备北伐!

  洪德朝的第一次北伐,在面对北齐的时候,不需要什么大胜,不需要收复多少土地,只要一场小胜,哪怕是吃了点小亏,只要能收服两三个府县,得点小便宜。

  那么,北伐就不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了。

  整个洪德一朝,说不定都会去干这么一件事情。

  因此,沈老爷的前程,并不在中书省那五张宰相的椅子上。

  而在北边,在事功二字上。

  所以他今年回到建康之后,也不会像程廷知说的那样,进入六部历练,他在六部……只可能是在兵部。

  未来升官,大概率也是在兵部升官。

  沈毅自己琢磨了一番之后,对着程廷知摇了摇头:“中丞一番教导,让我受益良多,不过中丞还是有些想当然了,当今陛下的想法,与中丞的想法,可能不太一样……”

  说到这里,沈毅忍不住打了个呵欠,他揉了揉自己通红的眼睛,开口道:“本来还能跟中丞多聊一会的,昨天一夜没有睡,实在是有些熬不住了。”

  程抚台站了起来,微笑道:“那咱们就改天再继续闲聊,我送子恒出去。”

  “可不敢。”

  沈老爷摇头笑道:“哪里有二品大员送五品官出门的道理?让别人看到了,说不定还要在背后说中丞的坏话。”

  “我自己出去就是。”

  程抚台摇头道:“你我忘年之交,送一送朋友有什么稀奇?”

  他顿了顿之后,问道:“对了子恒,令弟可曾婚配?老夫家里有个小女儿,你是见过的……”

  沈老爷哑然一笑:“我家弟弟至今虽然没有婚配,不过婚姻之事,他恐怕有自己的想法。”

  “至于令爱。”

  沈老爷微笑道:“我在建康,也认识不少人,今年过年回去,要是碰着合适的,我可以当个媒人。”

  程廷知也只是随口一问,当即也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笑着说道:“江都府甘泉书院名不虚传,我家二子还在读书考学,等明年让他也去甘泉书院求学去。”

  “这没问题。”

  沈老爷爽快点头:“书院是我岳父在做山长,我还能给二公子走走后门。”

  “这倒不必。”

  程廷知笑着说道:“他早早的中了举人了,进书院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两个人一边走路,一边说闲话,程抚台一路把沈毅送出了巡抚衙门大门,一直到沈毅上了马车之后,他才背着手,回到了巡抚衙门里。

  而沈老爷坐着马车,回到杏园之后,也是困的实在不行,便回到卧房里,补了个觉。

  一觉睡醒,已经是下午了。

  他伸了个懒腰起身,蒋胜已经等在了门口。

  “又有信?”

  沈毅问道。

  一般蒋胜等在卧房门口的时候,就是有一些书信要递给他。

  蒋胜点了点头,两只手把一封信递在了沈毅面前。

  “公子,薛将军来信。”

  昨天晚上,薛威已经来了一封信了。

  信里的内容是,他们在广东剿灭了一支三百多人的倭寇,并且发现了几个倭寇的聚集地。

  沈毅又拆开这封信看了一眼。

  这封信……字迹不太好看。

  应该是薛威自己写的。

  内容并不长,大概是说薛威所部已经从两千人扩编到了三千五百人左右,并且基本确定了几支倭寇的窝点。

  薛威在信的末尾,用不太工整的字迹,写了这么一句话。

  “六月之前,当能剿灭大部分倭寇,至于小股倭寇,见到我抗倭军大旗,立时便逃的无影无踪……”

  “需要常驻广东,随时剿灭……”

  沈老爷放下书信,长松了一口气。

  他对于广东的剿倭形势,心里是一直有些担心了,倒不是不相信薛威打仗的本事,就是担心薛威经验不够,可能会出什么岔子。

  现在,广东剿倭进展顺利,终于让他心里一块大石头落地了。

  “广东倭寇肃清之后,我这趟东南之行,就差不多功德圆满了……”

  在心里嘀咕了这么一句之后,他看了一眼蒋胜,想了想之后,开口说道:“我现在去写一封信,你立刻派人送到乐清去。”

  是时候请那位都司都指挥使到福州来了。

  蒋胜恭恭敬敬的低头道。

  “是!”

第六百八十九章 许员外

  广东的战局稳定,对于沈毅来说,也是一件值得振奋的消息,这代表着他从洪德八年开始这两年多的努力,已经基本上达成了预订的目标。

  接下来,就只剩下一些扫尾的工作了。

  假如沈毅能在今年完成当初在皇帝面前列的那份计划书,保证五个市舶司在未来几年时间内稳定运行,且不说他会在朝廷升多大的官,至少……

  沈老爷在皇帝心里的权重,将会大大提升。

  试想一下,有一个列了计划书分分钟就能给你完成的下属,那么他下一次再提交计划书的时候,又有哪个老板会不相信呢?

  有这一层因素在,将来真有一天起兵北伐了,沈毅在朝廷里的话语权,将会到不可忽视的地步。

  收到了这份消息之后,沈老爷没有怠慢,直接回到了自己的书房里,给薛威回了一封信,叮嘱薛威不可大意,要步步进取,哪怕剿倭的进度慢下来一些,到七月份八月份清理干净广东沿海的倭寇,沈毅这里也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对于沈毅来说,广东一省的地方势力应付起来,应该会比浙江跟福建两省容易很多。

  因为他身上还带着一封老相国张敬给他的书信。

  写完信之后,沈毅把信交给蒋胜,吩咐道:“火速送到薛将军手里,不可怠慢。”

  蒋胜先是点头,然后开口道:“公子,许员外今天傍晚时分,应该就能到福州了……”

  沈毅摸了摸下巴,然后瞥了一眼蒋胜,笑着说道:“外人叫许员外,怎么你也跟着叫了?”

  蒋胜挠了挠头道:“小的刚到建康的时候,是跟着许员外吃饭的,对他自然要尊敬一些。”

  “嗯……”

  沈毅颇为赞许的说道:“难得你不忘本……”

  “今年……”

  沈老爷琢磨了一下之后,开口道:“今年年底,咱们回建康之后,明年应该就不会再来东南了,你跟着我这两年多,东奔西走的也颇为辛苦,到时候放你几天假,你带着家里的妻小,一起回江都看看江都的母亲……”

  说到这里,沈毅顿了顿,开口笑道:“如果你愿意去,顺便也可以去看看你田叔,替我给他带个好。”

  蒋胜微微低着头,低声道:“是,小的明年,便回去探望……探望二老。”

  “我没有迫你的意思,你要是不愿意去瞧他,那就不去。”

  蒋胜低头道:“公子的性格,小的是知道的,小的知道您的意思……”

  沈毅点头,伸了个懒腰,然后开口道:“因为九郎的事情,我这一天一夜都懈怠了,想必还有不少公事要处理,我先去书房处理公事了,许复到了之后。”

  “你领他来见我就是,晚上也不要让他走了,就让他在杏园里住下。”

  蒋胜恭敬点头称是。

  沈毅睡了一觉之后,已经清醒了很多,回到书房之后,果然见到自己的书桌上摆着几封书信。

  应该是刘明远,凌肃,以及其他卫所寄过来的。

  这些信,是以私信的方式寄到沈毅这里的,并不算是公文。

  然而事实上,这些信就是公文,属于都司衙门的公文。

  而沈老爷,则是充当了移动式沿海都司衙门的职能。

  这些信,沈毅都要一一去看,然后在心里认真琢磨五个卫所的下一步发展情况,以及将来对五个卫所的人事安排,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精力去考量,很是耗费时间。

  等到沈毅把这些“公文”都处理好,一一回信之后,时间已经是下午接近傍晚了。

  他起身伸了个懒腰,手里拿着写好的书信,准备交给蒋胜送出去,刚推开房门,就看到有两个身影,守在了自己门口。

  其中一个,自然是蒋胜了。

  蒋胜微微低头,迎了上来,开口道:“公子,许哥死活不让小的打扰您……”

  沈毅瞥了一眼一旁站着的许复,无奈的摇了摇头:“你还是这么倔。”

  “开了多久了?”

  许复恭敬拱手,微微低头道:“回公子,刚到没一会儿,听说您在处理公事,就没让蒋胜吵您。”

  沈毅看了一眼蒋胜,吩咐道:“尽快把这几封信寄出去,然后备一桌酒菜,我跟小许一起吃。”

  说到这里,沈毅看了一眼许复,微笑道:“不知不觉,你都已经成人了,再称呼小许,有些不太恰当了。”

  他想了想,开口道:“要不然,我给你取一个表字?”

  许复垂手道:“公子怎么称呼我都成。”

  “不要在外面站着了。”

  沈毅回头走进书房里,声音慵懒:“进来说罢。”

  “是。”

  许复跟着沈毅一起进了书房,沈毅给他搬了把椅子,问道:“临安府那边的情况如何?”

  “已经送出去两艘商船了。”

  许复回答道:“那些佛郎机人,还想让我再出几艘船到西洋去,为了求稳,我没有应他们,等到出海的这几艘船回来,看看收益如何,再考虑要不要跟他们继续合作做生意。”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