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259章

作者:漫客1

  如今的浙江布政使姓钱名清。

  而巡抚则是姓周名义山。

  这两个省里的封疆大吏,沈毅都是见过的。

  确切来说,李穆刚到浙江没多久,这两个封疆大吏就来见过李穆,跟李穆沟通了一番抗倭的事宜,而一部分抗倭军的粮食,也是省府供应。

  后来,李穆受伤在永嘉养伤的时候,浙江巡抚连同浙江布政使,又来了一遍,到永嘉来探望李穆的伤势。

  不过这两位封疆大吏,之所以这么热情,一方面是因为李穆是钦差,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李穆是晋王世子,皇帝陛下的堂兄,如果在浙江境内出了什么事情,他们也是要跟着担责任的。

  也就是说,沈毅已经前后见过他们两次了。

  而现在,李穆已经离开了浙江境内,南下去福建广东巡海去了……

  在李穆已经离开的情况下,省里的大员又来一遍……

  即便只是布政使一个人来,也多少透着一些古怪。

  蒋知府喝了口茶水,微笑道:“贤弟跟钦差大人,这段时间在咱们浙江剿匪,动静很大,功绩也不小,省里的大人们都很重视,听闻贤弟在乐清造战船火器,因此藩台大人便代表省里来看一看。”

  沈毅闻言,只是默默低头,没有说话。

  一省的布政使,已经是正二品的大员,正经的封疆大吏。

  巡抚总揽一省的军政,而布政使则是处理一省的政务,从这个方面来说,布政使其实就是浙江省府的首宪,一省的长官。

  这种级别的官员要来乐清,沈毅不仅没有办法阻拦,还要跟着蒋友德一起去迎接才行。

  于是乎,沈毅只能对蒋知府露出了一个笑容,开口道:“藩台大人心系剿倭大业,小弟自然是很开心的,不知道藩台大人明天什么时候到乐清,我与府尊一起去迎接藩台。”

  “省里的信上说,明天一早就到。”

  蒋知府面带笑容,开口道:“藩台大人这一次到乐清来,主要是看贤弟这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如果贤弟有什么需要,也不需要兵部那边发函,明天直接跟藩台大人说明就是。”

  沈毅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开口道:“多谢府尊提点,小弟知道了。”

  说完这句话,沈毅又跟蒋知府客套了几句,然后蒋知府才告辞离开。

  临别之前,蒋知府特意说明了,明天钱藩台要去视察船坞,看一看沈毅造的战船。

  沈毅不动声色的应了下来,没有多说什么。

  送走了蒋知府之后,沈毅困意全消。

  他走到了自己的书房里,一边磨墨,一边思考这位藩台大人的来意。

  沉思了一番之后,沈毅提起毛笔蘸饱了墨汁,开始写信。

  第一封信,自然是写给李穆的,毕竟这位晋王世子,才是巡海的主事之人。

  第二封信,则是写去建康。

  沈毅需要知道,建康那里有没有发生什么变故,以知道这位钱藩台突然到访……

  是不是别有深意。

第四百七十八章 丢尽了我的脸!

  次日清晨,一顶四人抬轿,从官道缓缓到了乐清城,而乐清县城的城门口,沈毅与温州知府蒋友德并列,等待着这位浙江藩台的到来。

  很快,轿子在乐清城门口降落。

  蒋知府连忙小碎步迎了上去,然后对着轿子上走下来的一个中年人拱手行礼,神态恭谨:“下官温州知府蒋友德,见过藩台大人。”

  此时,在场的官员之中,除了蒋知府之外,就属沈毅的品级最高,沈老爷深呼吸了一口气,默默上前,对着钱清微微低头拱手道:“见过藩台大人。”

  沈毅行礼之后,一众官员都连忙上前行礼。

  在陈国,见到上官是不需要跪拜的,毕竟大家都是读书人,跪天地君亲师倒也罢了,如果跪上官,说出去难免让人耻笑。

  除了那些谄媚到了极点的人,一般人最多也就是拱手作揖。

  而且沈毅是兵部的官员,不属于地方,因此连一句下官都不用自称。

  众人见礼之后,这位看起来差不多五十岁左右的钱藩台,扫视了众人一眼,最终把目光放在了沈毅身上,他脸上挤出了一个笑容,开口道:“我们浙江的官员前来迎接,老夫厚着脸皮也就受了,没想到劳动沈主事也在这里等着,着实让老夫有些过意不去了。”

  两个人毕竟不是一个系统的官员,沈毅对待这些地方大员的态度,也是敬而远之,闻言只是礼貌性的笑了笑:“藩台大人要来,我这个做晚辈的迎一迎,是应当应分的事情。”

  “沈主事是甘泉书院的学生罢?”

  沈毅点了点头,微笑道:“正是甘泉书院出身。”

  钱清闻言,笑着说道:“说起来,老夫与甘泉书院的赵尚书的确是认识的,早年还曾经一起吃过饭,只是如今赵尚书执掌地官,不知道还记不记得当年故人。”

  面对这种半真半假的话,沈毅只是笑了笑,没有接话。

  他没有什么资格代替赵昌平跟一个二品大员攀关系,而且这位钱藩台大概率也就是客气一句,顺便标榜一下自己跟户部尚书认识,仅此而已。

  非要硬生生顺着这个杆往上爬,会显得不太懂事。

  众人在城门口说了会话之后,蒋友德就把钱藩台请进的乐清城,这会儿还是上午,蒋知府先是把自己的上官请到了县衙喝茶,临近中午的时候,又把他带到了乐清最豪华的酒楼里吃了顿饭。

  酒足饭饱之后,钱藩台心满意足的拍了拍自己的肚皮,然后看向陪着他吃了顿午饭的沈毅,笑着说道:“沈主事,从今年钦差在浙江成立抗倭军之后,我们浙江沿海,便比往年太平了不少,我们这些地方官,都很感念朝廷以及钦差的恩情。”

  他看向沈毅,继续说道:“这一趟老夫过来,主要就是代表省里,看看抗倭军有什么需要,只要能帮上忙的,布政使衙门一定不遗余力。”

  这一套说辞,显得非常官方了。

  沈老爷摸不透这位浙江布政使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他低头想了想之后,开口道:“藩台大人,一时半会,我也想不出抗倭军具体缺什么东西,这样罢,今天下午我便给钦差大人写封信,等钦差大人确定了抗倭军需要什么之后,再让钦差给临安府发公文。”

  听到钦差两个字,钱清神情一滞,不过很快就面带笑容,开口道:“这样也好。”

  说完,他看向沈毅,微笑道:“不过老夫既然千里迢迢到了这乐清,还希望沈主事能带老夫去抗倭军军营里转一转,再去看看兵部在我浙江造的战船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他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这样省里对沿海局势,也能把握的更清晰一些,中丞那里如果问起,老夫也好回话。”

  沈老爷想也没有想,立刻痛快点头,微笑道:“藩台大人想看,这是抗倭军将士们的荣幸,我稍后便带着藩台大人过去,不止藩台是先看战船,还是先去抗倭军军营?”

  钱藩台微微眯了眯眼睛,笑着说道:“还是先去军营里看一看吧,对这支在浙东屡立奇功的抗倭军,老夫心里早就十分好奇了。”

  “好。”

  说完这个“好”字之后,沈毅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犹豫了一下之后,开口道:“藩台大人,咱们刚刚吃完饭,要不然稍稍歇一歇之后再去?”

  钱藩台直接站了起来,爽朗一笑:“明后天老夫就要赶回临安府,没有太多时间,这便去罢。”

  “有劳沈主事带路。”

  沈毅没有办法,只能无奈点头,就这样带着包括钱清在内的一众浙江官员,浩浩荡荡的出了乐清县城,朝着县城外的的抗倭军大营奔去。

  众人刚到抗倭军大营门口,骑马走在最前面的沈主事,便黑着脸跳下了坐骑,大步走到了抗倭军大营门口,狠狠两脚踹醒了正在打瞌睡的两个看门的将士,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大白天的,就在这门口打瞌睡!抗倭军的脸都被你们丢尽了!”

  这个时候,浙江的一众官员也都下轿的下轿,下马车的下马车,把沈毅教训将士的这一幕,看在了眼里。

  沈毅似乎也察觉到了身后“同僚”们的目光,怒视了两个守门将士一眼之后就,回头走到钱清身边,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些抗倭军将士大多是新兵,还没有训练出来,让藩台见笑了。”

  “深秋季节,午后打盹,并不奇怪。”

  钱藩台很是宽容的捋了捋下颌的胡须,淡淡的笑了笑:“不要说是他们,老夫现在也有一些困乏,想要找个地方睡一会。”

  沈毅先是叹了口气,然后怒视两个看门的将士,语气很是不好:“愣着做什么?把你们凌千户找来,迎接临安府来的藩台大人!”

  这两个守门的将士对视了一眼,然后对着沈毅小心翼翼的说道:“沈……沈老爷,凌千户不在大营了,昨天出去了。”

  沈毅皱眉:“那大营里谁在主事?”

  “回沈老爷,是薛威薛百户在主事。”

  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去把薛威找来,让他带着藩台还有一众大人们参观军营。”

  两个将士低头道了声是,然后转身去了。

  沈毅扭过头,脸色有些不太自然:“这些新兵,最是不好管教,让各位见笑了。”

  钱清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这座抗倭军大营,伸手捋了捋下颌的胡须,淡淡一笑:“抗倭军初成不久,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一众官员说话的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壮汉,在两个守门将士的搀扶下,来到了大营门口。

  这大汉,虽然身子高大壮实,但是这会儿脸色通红,浑身酒气,很显然已经喝的不省人事了。

  沈毅勃然大怒,上前一巴掌打在了大汉的脑袋上,怒声道:“薛威!薛威!”

  大个子薛威被人打了脑袋,也是勃然大怒,他立刻睁开眼睛,就要找打他那人的麻烦,但是当他睁开眼睛发现是沈毅站在自己面前之后,强忍住怒火,瓮声瓮气的说道:“沈主事,你打我做甚?”

  “谁让你喝酒的?!”

  沈毅依旧怒不可遏,他先是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一众浙江官员,然后又直视薛威,气的咬牙切齿,身子都气的有些颤抖了。

  “今日你们抗倭军,把我沈毅的脸,丢的一干二净!”

第四百七十九章 揣摩圣意

  被沈毅这么一骂,薛威的酒似乎醒了一些,他晃了晃自己的大脑袋,先是瞪大眼睛看向眼前的沈毅,又看向了沈毅身后的官员。

  虽然清醒了一点,但是身为武人,被人打了一巴掌在脸上,薛威依旧有些气不过,他梗着脖子,大声道:“钦差大人不在温州府,凌千户也不在,你凭什么管教我!”

  沈毅气的脸色涨红,怒声道:“我是兵部的主事,兵部管不管得你!”

  见两人争吵,一旁的蒋知府上前,伸手把沈毅往后拉了两步,然后又看向一旁脸色通红的薛威,对着薛威身后的两个将士皱眉道:“薛百户喝醉了,还不把他扶下去?真要闹到不可收场的地步吗?”

  蒋友德是温州知府,说话还是有些分量的,听到他说这句话之后,薛威身旁的两个将士,立刻上前,一左一右,把薛威给搀扶下去了。

  薛威离开之后,蒋友德伸手拍了拍沈毅的后背,轻声笑道:“沈主事莫气,这些武夫就是这般粗鄙,没必要跟他们置气,你是兵部的主事,有的是法子拾掇他们。”

  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才勉强冷静下来,声音有些阴鸷:“府尊说的是,将来有的是法子拾掇他们。”

  说完这句话,他回头看向钱藩台,先是拱手,然后叹了口气:“让藩台大人见笑了,这些抗倭军的将领,原先还是受管教的,打了几个胜仗之后,就开始纪律散漫,越发骄横了,现在只有钦差大人在场,才能约束得了他们。”

  沈毅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藩台大人如果稍晚一些过来,应当会好看一些。”

  钱藩台看了看沈毅,脸上露出了一个平和的笑容,他上前伸手,拍了拍沈毅的肩膀,笑着说道:“蒋知府说得不错,这些武夫,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厉害,才会乖乖听话,沈主事你多半是对他们太过宽宥,加上他们又欺你年轻,才会敢这般对你。”

  说完这句话之后,他抬头看了看眼前的这座大营,然后笑着说道:“沈主事,这抗倭军大营,老夫还能看否?”

  “能看,能看……”

  沈毅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微微低头道:“这里建造的时候,我也是在场的,我领藩台大人进去参观就是。”

  说罢,沈毅当着钱藩台的面深呼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了下来,然后领着这些浙江的官员,进了抗倭军大营。

  这会儿,因为有官老爷们到来,抗倭军大营里已经有不少将士在训练,有些将士因为打哈欠,被自家总旗大声呵斥。

  虽然军容有些散漫,但是好歹校场上也聚拢了七八百人集训,看起来颇有一些模样了。

  沈毅松了口气,对着钱清微微低头道:“藩台大人请看,这些将士们已经在刻苦训练了,有他们在这里,定然能够好生卫护浙东安宁,保证浙东百姓,不受倭寇侵扰。”

  能爬到一省布政使这个级别的人,自然都是人精中的人精,这位钱藩台几乎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校场上这些抗倭军将士,是临时聚拢起来的,有些人还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

  虽然这些士兵里,不乏有一些看起来很健壮的大汉,但是整体军容看起来……

  不过尔尔。

  充其量,也就比地方上的那些卫所强一些而已,毕竟地方上的卫所,有时候连人都凑不齐。

  此时,校场上陆续还有士兵被催赶到校场上集训,有些士兵一边往校场上跑,一边还骂骂咧咧的。

  钱藩台看了几眼之后,便回头看向沈毅,笑着说道:“这抗倭军的将士们,倒是很有福气。”

  这句话,是说他们这么晚才爬起来。

  沈毅有些尴尬的低头道:“藩台大人有所不知,因为倭寇经常夜袭临海,因此抗倭军有时候会组织夜间的操练,这些晚起的,应当是昨天晚上出去训练了。”

  “原来如此。”

  钱藩台看着沈毅,微笑道:“如此,是老夫误会抗倭军了。”

  说着,他又看向沈毅,问道:“对了沈主事,听闻你在沿海,发明了一种名叫狼筅的兵器,迎击倭寇之时无往而不利,老夫很是好奇,想去看一看这狼筅。”

  沈毅面露喜色,表现出一副略有些得意的模样,他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藩台随我来,我领藩台去库房看一看这狼筅。”

  很快,一行人在抗倭军的库房里,见到了以毛竹为柄的狼筅,钱藩台见到这东西之后,先是夸赞了几句,然后若有所思的问道:“沈主事,这东西格挡短兵器很是厉害,面对倭刀的时候的确很占便宜,但是如果碰到长柄兵器,或者是弓弩之类的,又当如何应对?”

  沈毅连忙说道:“藩台有所不知,这倭寇,基本上统统都是倭刀,没有长柄兵器,而且他们的弓弩也不是很多……”

  “唔。”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