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23章

作者:漫客1

  几个人当中,为首的许复,也就比沈毅小两岁而已。

  帮他们讨个生计,一方面是他们传播童谣的报酬,另一方面沈毅也需要做点小生意来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

  毕竟一百两银子,如果平时吃用,自然是很够用,但是真碰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一百两银子就不是那么起眼了。

  而沈毅,将来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积攒一点家底。

  给这些孩子找房子是很容易的,毕竟江都这种大城市,房屋租赁行业已经很成熟了,不过沈毅没有亲自出面,而是通过地头蛇田伯平,在江都找了一间不大不小的院子。

  田老八在江都人脉很广,到了傍晚时分就找到了一间院子,价格也不是很高,报给沈毅的价格是十两银子一年。

  江都的房子,一般都是一年起租,对于这一点沈毅没有多说什么,痛痛快快的给了钱。

  给完钱之后,沈毅带着几个小朋友来到了院子门口,让许复带着几个小孩先进去。

  田伯平也站在门口,先是看了看进去的几个小孩子,然后又看向沈毅,问道:“公子与这些孩子有亲?”

  沈毅摇头,开口道:“那天在路边凑巧碰到的,几个孩子无家可归,连吃饭都成问题了,见着可怜,就想着帮一帮。”

  田伯平闻言,微微摇头,叹了口气:“公子菩萨心肠,让人敬佩,但是世上可怜人太多太多了,帮之不尽的。”

  说到这里,他又看了看沈毅,对着沈毅笑了笑:“不过公子你这个年纪,会做这些事情也不奇怪,我田某人是佩服的。”

  说到这里,他用右手从怀里掏出一块三两左右的银子,递在沈毅面前,然后左手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公子菩萨心肠,我也不好意思再吃公子你的差价了,这钱退给公子你……”

  沈毅看了看田伯平手里的这些钱,又看了看这个江都地头蛇,哑然一笑:“原来田兄还赚了我的差价。”

  “最后一次。”

  田老八咳嗽了一声之后,面色严肃:“今后再也不会了。”

  沈七郎笑了笑,并没有接这块银子,淡淡的说道:“让田兄你奔忙了大半天,也不能白忙活,这银子田兄既然拿了,就当是中介费,田兄拿去花用就是了。”

  田伯平愣了愣,有些愕然:“公子,何谓中介费?”

  沈毅眨了眨眼睛,试图跟他解释中介这个概念,但是摇了摇头之后放弃了这个念头。

  这个时代,中介这个行业还没有发展出来,只有一个雏形。

  比如说田伯平从沈毅的钱里拿差价这个行为,实际上就是中介收钱,只是这个中介费没有明里收而已。

  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还没有到能够催生中介行业的地步,沈毅也懒得分说这些,跟田伯平闲扯了几句之后,就打发他走了。

  田伯平离开之后,沈毅走进了这个小院子。

  小院子一共有三间屋子外加一间厨房,虽然不是很大,院子里也光秃秃的没有什么花草,但是相对于几个小朋友原先的居住环境,这里已经与天堂无异了。

  沈毅把这间院子前前后后看了一遍,发现小院子里空空荡荡,几乎只剩下了一间房子,什么东西都没有剩下。

  这并不奇怪。

  这个时代的物资匮乏,搬家的时候锅碗瓢盆之类的东西都是要带上的,尤其是铁锅这种东西,即便破了也会补了再补,不会像后世那样随意丢弃。

  即便真的要出远门带不走的,能卖的也会卖了。

  大概看了一遍之后,沈毅把六个小家伙叫到了院子里来,他看向许复,咳嗽了一声之后,开口道:“你们六个人,本来给你们弄三个床就行了,但是……”

  沈毅看了看躲在五人身后那个骨瘦如柴的小姑娘,继续说道:“但是还有一个小丫头在这里,时间长了多半会不方便,等明天我让人给你们送四个床过来,不过……”

  沈七郎实话实说:“可能不会太好,也可能是一些旧床。”

  一张新床的价格太高,而且放在这种小院子里也不合算,沈毅现在也不算很有钱,因此只能让田伯平搞几张“经济适用床”过来,给几个小家伙将就将就睡。

  许复连连摇头,开口道:“公子,有一个住的地方,我们已经很知足了,您不用理会我们,我手里还有些钱,这几天我出去跑一跑,找一些旧褥子过来铺在地上就行了。”

  几个小家伙这些年在江都流浪,有时候在城外破庙里,有时候干脆睡在路边,都是打地铺,平日里有些干净的枯草就算不错了,根本不奢求有什么床。

  沈毅微微皱眉,他看了一眼六个小家伙,开口道:“旁人都是睡在床上,你们以后也要睡在床上,过两天我给你们一个人弄两套干净衣裳,从今天开始,你们就不是流浪的乞儿了,而是干干净净,堂堂正正的人。”

  “堂堂正正的人。”

  五个小家伙听到沈毅这番话,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表情,而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他们只想吃饱穿暖,对于“堂堂正正”这四个字,并没有什么概念。

  只有老大许复,握紧了小拳头,扑通一声跪在了沈毅面前,对着沈毅磕头道:“公子恩德,我们永世铭记于心!”

  见老大下跪了,另外五个小朋友也纷纷跪了下来,对着沈毅磕头。

  沈七郎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五个小家伙,伸手把老大许复扶了起来,然后淡然道:“不必如此,我帮你们,是因为你们也帮了我,今后咱们就算是有交情了,互帮互助。”

  场面话说完,沈毅把几个小家伙安顿好之后,天色就已经到了傍晚。

  这个时候,城门马上就要关了,想要出城回书院,已经不太来得及,沈毅只能回到自己家里睡觉。

  回到家中之后,小弟沈恒也刚好下学回家,兄弟俩聚在一起吃了顿饭,说了会闲话,然后各自回屋安睡。

  第二天一早,沈毅早早的起身与沈恒一起,在家门口路边的早点摊吃了顿早饭,兄弟俩刚刚起身,就看到三哥沈陵,快步走了过来。

  沈陵见到沈毅兄弟俩,先是叫了一声“小弟”,然后又“咦”了一声。

  “老七也在。”

  说完这句话,他直接一屁股坐了下来,看向沈毅,脸上隐隐有一些得色。

  “老七,城里出大事了!”

  沈毅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自家兄长,笑着问道:“怎么了?粮价降下来了?”

  沈陵嘿嘿一笑:“粮行关门了!”

  他面带得色,很显然是为自己提前采购粮食而得意。

  说完这句话,他左右看了看,又小声说道:“听说,那些粮行的东家,要去京城告府尊老爷贪污朝廷买粮的公款呢!”

第四十三章 互相斗法

  沈陵自然有理由得意。

  因为他在粮价上涨的第一天,就从粮行一口气买了六百斤粮食堆在家里,不管外面的粮行再如何涨价,这些粮食都够沈家上下吃个一年半载的。

  现在,不管是粮价上涨,还是粮行关门不卖粮食,都跟他没有什么关系。

  而听到这个消息的沈毅,一时间竟愣住了。

  虽然他是这件事的推手之一,但是他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

  按照他原先的估计,一旦江都粮价的事情发酵,那么那位爱惜羽毛的陈知府,就会为了官府的名声,为了自己的名声对粮商下手,抄几个粮商的家来正朝廷的威严。

  如果陈知府不愿意得罪这些乡绅,就由陆夫子给京城写信,往这件事情上再添一把火,彻底把火给点起来,逼着陈府尊去对这些粮商下手。

  在沈毅看来,马员外等这些粮商,不管再如何有钱,在江都知府陈裕面前,也是只有挨打,没有还手的余地。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江都的粮商竟然如此刚硬,不仅关了粮行倒逼官府,现在甚至还要去京城状告陈知府了!

  其实细细一想,这件事也很合理。

  这些粮商都不是纯粹的商人,他们在朝廷里也有人,甚至在户部也有人,自然知道户部这一次给了多少钱下来买粮。

  有了户部的价格,再对比江都衙门给出的买粮价格,自然就可以知道陈府尊从里面拿了钱。

  本来这种事情算是官场潜规则,知府衙门既然过手了,一层层卡下一些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现在那位府衙的陈知府即要钱又要名声,拿了钱之后还想要让江都的粮商咬牙吃下这个亏,江都的这些粮商自然不能同意。

  而他们之所以在今天关闭粮行,也是因为今天就是冯县令先前给出的三天期限,按照冯知县的要求,今天江都城里的粮行米价不得超过四文钱一斤。

  这个价格,对比平日的米价仍旧翻了一倍左右,但是因为从外地调米过来,这个价格已经不能满足马员外这些粮商了。

  这些粮商聚在一起商议了一番,干脆就在今天早上关了粮行,还嚷嚷着要去京城告御状,去状告陈知府贪污户部公款。

  听沈陵讲完事情的大概的经过之后,沈毅先是低头思索了一番,然后低眉道:“看来,咱们江都的这些粮商,背后势力不小,根本不怕地方衙门,现在……他们正式开始斗法了。”

  现在的沈毅,已经沦为这场斗法的旁观者,不过对于他这个旁观者来说,不管双方的斗争结果如何,他都可以接受。

  毕竟马员外这些粮商不是什么好东西,陈裕冯禄这些江都的官员,也未必就是什么好官,双方争斗起来,如果江都粮商落败,那就顺便帮沈毅报仇了,如果是陈裕这个江都知府落败,大不了……

  大不了沈毅以后再找机会就是。

  作为两世为人的穿越者,沈毅心里还是多少有些自信的,他很自信,即便没有这一次朝廷买粮的事情发生,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也能把马家弄的倾家荡产。

  迟早的事情而已。

  想到这里,沈毅站了起来,先是摸了摸沈恒的脑袋示意他先去学堂读书,等沈恒离开之后,沈毅又看向沈陵,微笑道:“兄长,对于粮行关门的事情,你怎么看?”

  沈三公子先是撇了撇嘴,然后开口道:“要我说,咱们江都的粮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过错,朝廷没有买粮之前,他们不是老老实实的做生意?朝廷一股脑从江都调走了那么多粮食,那些当官的还在其中中饱私囊,这些粮商但凡有一点办法,也不会愿意去跟官府作对。”

  “现在好了,粮行关了,他们就算是彻底跟官府撕破脸皮了。”

  沈陵看向沈毅,开口道:“咱们江都距离京城那么近,马快的一天就可以一个来回,江都粮行统统关门的消息,用不了多久就会传到京城里去,朝廷要是知道了江都大乱,陈府尊的官帽……”

  “恐怕就保不住了!”

  “三兄简单了。”

  沈七郎两手拢在前袖,看向沈陵,微笑道:“咱们江都的这位府尊,未必就是什么省油的灯,他在朝中一定也是有人脉的,说不定几天之后,这些江都粮商就要开始倒霉。”

  江都知府陈裕的资料,沈毅是打听过的,这位府尊老爷是元平十一年中的进士,中进士的时候才二十五岁,到今年洪德五年,也不过三十五岁而已,更重要的是这位陈府尊,乃是京城杨相国的学生。

  说到这里,沈毅也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三兄且看着罢,这场斗法估计三五天之内就会出结果。”

  说完这句话,沈毅结了早点的钱,与沈陵告别之后,动身返回书院。

  他需要回去跟陆夫子说一说这件事,倒不是说需要陆夫子做些什么,毕竟寻到了一个能与陆夫子说的话题,怎么样也能在院长面前刷个脸熟,再刷一点好感度。

  ……

  就在沈毅动身离开城里的时候,肥嘟嘟的县尊老爷冯禄,已经来到了知府衙门的书房里,胖嘟嘟的冯县令,浑身的肥肉都微微有些颤抖,他对着主位上的陈裕拱手道:“府尊,今日下官按照三天前的约定,在城里巡视众家粮行,发现他们不仅没有降价,反而大部分都关门不卖粮食了。”

  陈知府这会儿正在低头写一些什么,闻言嘴角露出一个冷笑:“他们不愿意卖,有的是愿意的人来江都卖粮,凡是今日闭市的,本府都让人一一记了下来,本府还在江都一日,就会盯着他们一日,看他们是不是真的关门不卖粮了!”

  说完这句话,陈府尊面无表情的说道:“本府从外地调的粮食,用不了多久就会送到江都了,到时候这批粮食由衙门出面售卖,一律成本价往外卖。”

  冯县令闻言有些犹豫,他又抬头看了看陈府尊,小心翼翼的说道:“府尊老爷,除了这件事之外,还有就是……”

  “还有就是他们把本府告了,是不是?”

  陈府尊全不避讳这件事,只是淡淡的说道:“两天前,就有御史在朝廷里弹劾本府了,用不了多久,朝廷的监察御史与大理寺的人就会到达江都,彻查此事。”

  说到这里,陈府尊冷冷一笑:“他们,会把这件事查的清清楚楚。”

  冯县令闻言,不敢再说什么,低着头就去了。

  陈府尊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一会儿,也动身离开了知府衙门,没过多久来到了玉带湖畔的一座红楼的二楼,在温柔乡里找到了正不亦乐乎的赵公子。

  见到赵公子之后,陈裕说明来自,赵公子大咧咧的从床上爬了起来,一边穿衣服一边看向陈裕,微笑道:“府尊宽心,几个刁民奸商闹事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事。”

  “我今日就回京城,去户部替你分说此事。”

第四十四章 朝局照映在江都

  京都建康到江都,只有不到二百里路,如果骑马,一天乃至于大半天时间也就到了,即便是坐马车,也不过一两天时间就能到,因此在江都粮商罢市的当天下午,朝廷的监察御史以及大理寺的官员,就赶到了江都。

  监察御史是御史台的官,至于大理寺则是相当于最高法院,负责审核刑狱案件的审理。

  本来,这件事事涉江都知府,已经算是朝廷的中上层官员,甚至已经是上层官员,再加上事涉国体,刑部也应该派人来,不过御史告发陈知府之后,经过几位相公商议,并没有让刑部的人参与进来。

  确切来说,是杨敬宗杨相国否了刑部的参与,理由是刑部的一位侍郎,是江都知府陈裕的同乡,应当避嫌。

  这个理由是非常牵强的,因为这种案子,刑部侍郎不可能亲自参与进来,最多也就派个六七品的小官下去查访,况且刑部不止一个侍郎,上面还有刑部尚书,一个侍郎怎么也不能在刑部只手遮天。

  当天下午,朝廷派来的“专案组”到达江都,江都知府陈裕带着江都的一众官员,亲自在城门口迎接。

  陈知府亲自到了,那些粮商自然不可能不来,十几个粮商带着数百号江都本地人,齐刷刷的跪在城门口,迎接朝廷的“钦差”,等到朝廷的人到达城门口,这几百号人直接对着朝廷的车架磕头叩首,声音整齐。

  “江都百姓,求钦差老爷做主。”

  几百个人一起喊出这句话,声势极大,正巧这会儿两个“钦差”刚下马车,被这整齐的声音吓了一跳,两位钦差左右看了看,看见了正迎面走来的江都知府陈裕。

  大理寺评事岳正。

  御史台监察御史张鲁。

  两个人都是七品官。

  大理寺评事,本来是在京办差的职事,不用离开京城,而且大理寺这种衙门品级不高,权柄却不小,与地方上的七品知县大不相同。

  至于监察御史就更不用多说了。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