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184章

作者:漫客1

  沈毅双手接过。

  最上面一本是《大陈地理图志》

  下面几本书被这本地理图志盖住,看不见了。

  “六十年前,神州陆沉之时,世宗皇帝南渡,朝廷上下引以为奇耻大辱,立志一定要夺回失地,归还故都。”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假以时日朝廷一定能够驱除胡虏。”

  老相国语气幽幽:“宪宗皇帝之时,朝廷大胜胡人数次,朝廷上下又以为我们可以北伐驱逐胡虏,归还旧都。”

  “那时老夫刚中进士,意气风发,恨不能提剑北上,荡平贼寇。”

  说到这句话的时候,老相国两只眼睛里都隐现光芒。

  这股光芒陆续黯淡下来。

  “后来,朝廷里北伐的声音越来越弱。”

  “渐渐的,便没有人提这两个字了。”

  “渐渐的,很多人已经忘却了这两个字。”

  张敬语气幽幽:“渐渐的,朝廷里开始有人提议立建康为新都。”

  他抬头看向沈毅,语气苍老而又有些凄凉。

  “老夫这一代人,已经是最后一代北人了。”

  “老夫这一代人百年之后,大多数人都会忘记北边是什么模样。”

  张敬静静的看着沈毅:“直到沈子恒你的出现。”

  直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现在建康。

  那一天,无数南渡侨民的老人家坐在家门口,坐在地上,趴在床上,号啕大哭。

  张敬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最终长长的叹了口气,没有说下去。

  这份责任太重了。

  他们这一代人,乃至于前面几代人都没有担起来,没有道理把这份责任强压给一个年轻人肩膀上。

  老相国的千言万语,最终化成了一句话。

  “有时间,多来张家走动走动。”

  沈毅默默低头道:“晚辈遵命。”

  老相国脸上露出笑容。

  “年轻人事忙,老头子便不多留你了,简儿。”

  张简低头。

  “孙儿在。”

  张相深呼吸了一口气。

  “替老夫送沈公子。”

第三百五十二章 国家柱石

  张府门口,张简与沈毅师兄弟两个人,差不多肩并肩走出来,这位张大公子长叹了一口气,开口道:“祖父他老人家年纪大了,心中执念便越来越深,前两天我刚回家,他还把父辈们叫到身边,说什么等他百年之后,要给他立悬棺,不能让他入土之类的话。”

  说到这里,张简语气有些无奈:“最近几十年,哪里还有什么悬棺……”

  他看向沈毅,轻声道:“老人家只是见到了子恒的诗,心中有所触动,子恒你不必多想。”

  如张敬所想。

  他那一代人对北边还有执念,但是到了二代自己张简这些第三代人这里,对北边的执念便没有那么重了,张简这么说,也是不想让沈毅承担不必要的压力。

  毕竟北伐两个字……

  对于现在的陈国来说,太沉重了。

  如今的满朝文武,心中想的都是固守淮河,偏安一隅,即便有人叫嚣着要北伐,也是为了讨好皇帝,喊喊口号而已,真正有这个念头的,少之又少。

  即便是老相国张敬本人……恐怕也是如此。

  老人家刚才虽然一副心心念念北归的模样,但是政治人物都是复杂的。

  他能够在中书坐稳这么多年的次相,绝对不会是什么心思简单的人物,老人家作为南渡的侨民,心里思念故土是肯定的,但是现在这个局面,真要说老人家一心想着北伐,那就太幼稚了。

  道理很简单,因为杨敬宗那一派主张龟缩,那么反对杨敬宗的一派就肯定要强硬一些。

  如今,杨相的时代已经过去,皇帝陛下正在一点一点攫取原本属于皇帝的权力,朝廷里的强硬派,也一定会慢慢崛起。

  这个时候,北伐两个字,是可以当成政治口号来喊的。

  这种口号,与阿弥陀佛没什么区别,念起来好听,但是却未必要去做。

  老相国刚才那番话,明里暗里的意思,大约是让沈毅去带头喊这个口号,去当这个出头鸟。

  之所以不让自己的大孙子去喊这个口号,是因为这种口号太极端。

  小皇帝锐意进取的时候,这些强硬派当然可以在朝廷里风光无限,可一旦吃几个败仗,或者北齐兵临城下的时候,这些带头喊口号的强硬派,就会第一个遭殃。

  因此,老相国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孙子太过极端。

  毕竟儒家讲究中庸二字,讲究过犹不及。

  不过张敬的几句话,云里雾里,沈毅也只能自己瞎琢磨,至于真正琢磨出了老相国几分本意,恐怕没有人能够弄得清楚了。

  听到张简这么说,沈毅笑了笑,开口道:“师兄放心,我不会多想,我一个八品官,多想什么?”

  张简自嘲一笑:“不错,子恒你八品官,为兄七品,咱们弟兄便是想破脑袋,也于时局没有半点影响。”

  说话间,两个人已经走到了张家正门口,张简拍了拍沈毅的肩膀,笑着说道:“今天家里客人多,恐怕还有我忙活的地方,就不送你了,这次回建康,我估计会多待几天,家里这边的事情处理完了,我便去寻你喝酒去。”

  沈毅微笑点头:“随时恭候。”

  两个人拱手作别,沈毅正要离开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件事,开口问道:“对了师兄,听说宫里正在选皇后,师兄有没有消息?”

  “没有。”

  张简老老实实的摇头道:“听说建康城里各家各户都送了帖子画像上去,都送到太后娘娘的坤德宫去了。”

  张简笑着看向沈毅,问道:“子恒怎么突然对皇后有兴趣了?”

  沈毅连忙摇头,笑着说道:“这是你们这些大家族的事情,小弟只是心里有些好奇,因此问一问而已。”

  说实话,皇后是谁沈毅一点都不关心。

  只要不是那个北齐公主就成。

  齐人公主成大陈皇后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大概率会成为皇帝的贵妃,两个人之间仇怨不小……

  想到这些,沈老爷就有些头疼……

  女人天生记仇,万一小皇帝将来昏聩了,被那个齐人公主吹了枕头风,转过头来要杀自己的头,那可就不好办了。

  好在从小皇帝目前的表现来看,这是个还算聪明而且肯上进的皇帝,只要不被某个色批夺舍,应该不会蠢到这种程度……

  跟张简又闲扯了几句之后,沈毅便直接回了家里,这会儿已经是下午,邸报司没有什么大事,沈毅也懒得再去,干脆躺在家里睡觉了。

  大不了明天去上班,跟孙谨说自己去翰林院了……

  ……

  正当沈老爷在家睡大觉的时候,一封来自于前线的奏报,被急匆匆的送进了皇城,一路进了皇宫,直接送进了德庆殿。

  此时大太监高明正在德庆殿伺候,接了奏报之后不敢怠慢,直接送到了皇帝陛下面前。

  皇帝这会儿刚午睡醒来没有多久,还有些迷糊,听到是前线的奏报,他让人打了盆热水来,一边洗脸,一边迷迷糊糊的说道:“念给朕听。”

  高太监点头,拆开战报只是简单扫了一眼,脸色便微微一变,他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缓缓开口念道:“报前线战事……昨日我淮河水师一部于怀远,谷阳一带遇敌大部,赵大将军令附近禁军前往救援,双方在谷阳激战一日一夜,淮河水师伤亡一千余人,禁军伤亡三千余人,敌损伤不详……”

  高太监念到这里,咽了口唾沫,艰难的说道:“洪德七年七月初三……”

  皇帝陛下面色平静,开口道:“是淮河水师报上来的,还是禁军报上来的?”

  上半年前线战事刚启的时候,朝廷为了支援淮河水师,派了三万禁军北上,同行的还有一千内卫。

  高太监低着头,诚惶诚恐:“回陛下,是内卫报上来的……”

  皇帝伸手,没有说话。

  高明恭恭敬敬,两只手战报递了上去。

  小皇帝拿着战报,一屁股坐在软榻上,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了一遍,然后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

  “还好,是内卫报上来的。”

  皇帝陛下脸色阴沉:“如果是淮河水师报上来这么多伤亡,实际死的人恐怕会更多。”

  高太监先是小心翼翼瞅了一眼皇帝的脸色,见皇帝并没有发火,便低声道:“陛下,有内卫在前线,淮河水师不敢谎报军情……”

  “呵……”

  皇帝陛下冷笑了一声。

  “赵禄一战打掉朕三千多禁军,真是朕的忠臣良将,国家柱石……”

  年轻的皇帝陛下缓缓握拳,把手里的战报攥成了废纸团,然后把纸团狠狠丢在了德庆殿的角落里。

  他几乎咬碎了后槽牙。

  “这笔账,朕记下了……”

第三百五十三章 天诛开始!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沈毅每天按时去邸报司上班。

  本来一切如常,直到有一天,一份关于前线战事的材料送进了邸报司,要求沈毅“美化”一下。

  这份材料,大约是淮河水师送到建康的战报,上面写着朝廷的禁军跟淮河水师在前线英勇作战,伤亡四千,歼敌六千有余。

  这个战果其实算是大胜。

  但是既然是要美化一下,沈毅自然能明白,这份战报水分很大。

  认真看了一遍战报之后,沈司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沉思良久,然后起身离开邸报司,去了一趟东市街。

  到了东市街之后,沈毅闲逛了一会儿,便到了东市街笔筒巷,在黄石斋里找到了许复。

  这会儿许复正在跟吴掌柜一起接待客人,见沈毅走进来,他跟吴掌柜支应了一声,便跟着沈毅一起出了黄石斋,在外面说话。

  毕竟店里人多眼杂,说话不太方便。

  走到了外面一处偏僻地方之后,许复看着沈毅,满脸都是笑容:“公子,从邸报刊印之后,黄石斋的生意比从前好了太多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然后感慨道:“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公子原先说做吃食只能挣小钱是什么意思,这文房里的生意……”

  说到这里,他小心翼翼的四下看了一眼,没有说下去。

  显然……赚麻了。

  这不奇怪,毕竟这个时代真正有消费能力的就是那些个读书人,那些个当官的。

  沈毅微微一笑,开口道:“这也不是什么大钱,真正能赚大钱的行当,是那些只有你能做别人却做不了的行当。”

  沈毅说的是垄断。

  在这个时代想要干垄断的生意,只能通过官府来赋权,现在的沈毅,暂时还没有办法去做这种生意。

  许复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稍晚一些,我把黄石斋的账目送到公子那里去。”

  “不用。”

  沈毅摇头道:“今天来不是跟你拿账目的,今年年初,咱们从江都过来的时候,带了个小伙子过来,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姓蒋,这小伙子在哪?”

  这个姓蒋的小伙子,是田伯平的儿子。

  许复想了想,然后开口道:“应该是在老三那里帮忙,公子找他?”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