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副本:开局我劝纣王不封神 第38章

作者:天天挨钢棍

  苏辰看着这块碎片,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起来。

  他知道,有了此物,他的人道大业,才算是真正拥有了最核心的法理依据!

  他,将是人道唯一的代言人!

第66章 朝堂换血

  费仲、尤浑及其党羽的覆灭,在朝歌城中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地震。

  数百名官员被诛,朝堂之上瞬间空出了一大片的职位。

  这对于任何一个王朝来说,都是一场足以动摇国本的巨大动荡。

  然而,在苏辰的眼中,这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个为他的人道革新大业,彻底换血,注入新鲜力量的绝佳机会。

  血洗朝堂的第二天,龙德殿上。

  气氛依旧压抑,但与昨日的血腥和恐惧不同,今日的压抑中,多了一丝迷茫和不安。

  那些幸存下来的老臣们,一个个噤若寒蝉,不知道接下来,这位权势滔天的国师,和那位杀伐果断的人皇,又会有什么惊人的举动。

  帝辛坐在王座之上,看着下方空出了一大半的朝堂,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若非苏辰,他恐怕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的身边,竟然埋藏着如此多的毒蛇。

  他将目光投向苏辰,问道:“国师,如今朝中百官空缺,国政运转艰难。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这个问题,正是所有大臣都关心的问题。

  他们都竖起了耳朵,想听听苏-辰会如何回答。

  在他们想来,苏辰定然会趁此机会,安插自己的亲信,将朝政大权,彻底收入囊中。

  然而,苏辰的回答,却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只见苏辰上前一步,对着帝辛恭敬一拜,朗声说道:“陛下,臣以为,选贤任能,当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费仲、尤浑之流,之所以能窃居高位,祸乱朝纲,其根本原因,便在于我大商过往的选官制度,过于看重门第出身,而忽略了真正的品行与才干!”

  “故而,臣恳请陛下,借此机会,推行全新的‘科举取士’之法!”

  “科举取士?”

  这个新鲜的词汇,让帝辛和满朝文武,都是一愣。

  苏辰点了点头,开始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构想。

  “所谓科举,便是由朝廷设立考场,公开出题。凡我大商子民,无论出身贵贱,无论贫富,只要心向大商,有治国安邦之才,皆可参加考试!”

  “考试内容,不考那些虚无缥缈的仙道玄学,只考三样东西!”

  苏辰伸出三根手指。

  “一,考‘人道法典’!让所有为官者,都知法、懂法、敬畏法!杜绝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之徒!”

  “二,考‘农桑水利’!让所有为官者,都知晓民生疾苦,懂得如何发展生产,富国强民!”

  “三,考‘兵法谋略’!让我大商文官,亦能知兵事,懂战阵!做到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考试之后,择优录取!如此,则天下英才,尽入我大商彀中!何愁朝中无官?何愁我人道不大兴?!”

  苏辰的这番话,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开创时代的宏大气魄!

  帝辛听得是双眼放光,激动得猛地从王座上站了起来!

  好!好一个科举取士!

  这才是真正为国选才,为民选官的万世良法!

  他仿佛已经看到,无数出身寒门的青年才俊,通过这条光明大道,走入朝堂,为大商的崛起,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国师之策,真乃万世之功!孤,准了!”帝辛当即拍板,再无半分犹豫。

  而下方那些老臣们,听完苏辰的构想,一个个也是心神激荡,无言以对。

  他们本以为苏辰是要趁机揽权,却没想到,他竟然提出了这样一个看似“大公无私”的方案。

  这个方案,打破了贵族对官位的垄断,给了天下所有读书人一个希望。

  其影响之深远,简直难以估量。

  他们再也想不出任何反对的理由。

  很快,在苏辰的主持下,第一届“人道科举”的筹备工作,在朝歌城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圣旨传遍四方,天下震动!

  无数之前因为出身寒微,报国无门的读书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喜极而泣,奔走相告,将苏辰和帝辛,奉若神明!

  他们收拾行囊,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从四面八方,朝着朝歌城汇聚而来。

  苏辰趁此机会,从那些最早追随他,协助编撰《人道法典》的年轻官员中,提拔了一批德才兼备之人,暂时填补了朝中的空缺,确保了国政的平稳运转。

  这些人,都是“人道”理念最坚定的支持者,他们的加入,为死气沉沉的朝堂,注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新鲜血液和活力。

  整个大商的官场风气,焕然一新。

  以往那种拉帮结派,贪腐成风的景象,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积极向上,人人奋进的全新氛围。

  朝堂,在苏辰的铁腕和智慧之下,被彻底地,牢牢地掌控在了人道阵营的手中。

  而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

  苏辰知道,内部的稳定,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外部的威胁。

  他将目光,再次投向了西岐的方向。

  姬昌,那条老狐狸,在得知自己精心策划的刺杀阴谋,不仅全盘失败,反而还成了苏辰清洗朝堂的绝佳借口之后,又会是怎样一副精彩的表情呢?

  苏辰很期待。

第67章 西岐吐血

  当朝歌城内发生的一切传到姬昌耳中时。

  这位以“能掐会算”闻名于世的西伯侯,正悠闲地在后花园中,观赏着他最心爱的兰花。

  听完密探那颤抖的汇报,姬昌手中的那盆价值连城的“九天玄女”兰,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毫无血色。

  “噗——!”

  一口鲜血,猛地从他口中喷出,染红了身前的青石板路。

  “侯爷!侯爷!”

  周围的侍从和儿子们,吓得魂飞魄散,连忙上前将他扶住。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姬昌推开众人,双目赤红,死死地盯着东方的天空,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输得一败涂地!

  他自以为天衣无缝的“釜底抽薪”之计,竟然从一开始,就落入了对方的算计之中!

  他派出的精锐死士,全军覆没!

  他安插在朝歌的内应,费仲、尤浑,被满门抄斩,诛连九族!

  他非但没能刺杀帝辛,嫁祸苏辰,反而将自己“通敌卖国,谋害人皇”的罪证,结结实实地送到了对方的手上!

  如今,他西岐,在天下诸侯面前,已经从一个“仁义之师”的代表,彻底沦为了一个“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

  这名声上的打击,比损失多少兵马,都要来得致命!

  “苏辰!苏辰!!”

  姬昌咬牙切齿,一字一句地念着这个名字,那声音,仿佛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充满了无尽的恨意。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的计划,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为什么那个苏辰,总能未卜先知,总能提前一步,看穿自己所有的谋划?

  难道,他真的能算尽天机不成?

  “父亲,您息怒!”

  姬昌的次子姬发,连忙上前劝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我西岐兵强马壮,又有阐教仙长相助,未必就没有与那殷商一战之力!我们不如……”

  “住口!”姬昌猛地回头,厉声喝断了他的话。

  “一战之力?你拿什么去战?”

  姬昌指着朝歌的方向,声音都在颤抖,

  “你可知,如今的朝歌城,已经被那苏辰经营得如铁桶一般!我西岐安插在城中数十年的眼线,一夜之间,被连根拔起!我们现在,对朝歌城内的情况已经是一无所知!”

  “更可怕的是那个苏辰!”

  姬昌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恐惧,

  “此人,非人也!他的智谋,已经超出了凡人的范畴!我们所有的计策,在他面前,都如同三岁孩童的把戏,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此人不死,我西岐,永无出头之日!”

  姬昌说罢,又是一阵猛烈的咳嗽,嘴角再次溢出了鲜血。

  他知道,经过这一次的惨败,他西岐想要再像以前那样,暗中积蓄力量,渗透朝歌,已经绝无可能了。

  苏辰最直接的方式,斩断了他所有的触手。

  “传我将令!”姬昌强撑着身体,下达了命令,“西岐全境,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加固城墙,操练兵马,广积粮草!”

  “另外,立刻派人,前往昆仑山玉虚宫,将朝歌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地,禀报给阐教的仙长们!”

  姬昌的眼中,闪过最后一丝希望。

  “凡人的谋略,既然已经无用。那接下来,就只能依靠……仙人的力量了!”

  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阐教的身上。

  他相信,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在那些能移山填海,撒豆成兵的仙人面前,苏辰的一切阴谋诡计,都将变得不堪一击。

  然而,他并不知道。

  他所倚仗的阐教,在面对苏辰时,同样是屡屡吃瘪。

  他更不知道,他那个被送往朝歌为质,本该是作为内应的长子伯邑考,此刻的内心,也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西岐,已经从棋手,彻底沦为了棋子。

  而执子之人,早已换了模样。

  这场游戏的规则,从一开始,就不在姬昌的掌控之中。

  他所能做的,只有被动地,无奈地,看着自己,一步步地,走向那个早已注定的,败亡的结局。

第68章 人质的动摇

  朝歌,国师府。

  与西岐那愁云惨淡,人人自危的气氛截然不同,这里却是一片祥和。

  伯邑考跪坐在书房之中,面前摆着一卷刚刚抄录好的《人道法典》草案。

  他的心情,无比复杂。

  作为人质,他本该是屈辱的,是痛苦的。

  可这些天在国师府的生活,却让他对这个看似是“牢笼”的地方,产生了一种他自己都无法理解的归属感。

  没有虐待,没有羞辱。

  国师苏辰待他,如待上宾。

  每日里,苏辰都会亲自与他探讨《人道法典》的条文。

  从民生、律法,到军政、外交,苏辰那渊博如海的知识,那超越时代的宏大构想,都让伯邑考这个以“仁德贤孝”闻名的西岐贵公子,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