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副本:开局我劝纣王不封神 第133章

作者:天天挨钢棍

  这位人道国师所掌握的秘密,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多,要深。

  苏辰回过身,对众人最后交代。

  “我离去之后,朝歌万事,以稳为主。昊天塔与世界树在此,便无人能撼动人道根基。”

  他看向闻仲:“太师,安稳民生,莫生动荡。”

  又看向多宝与金灵圣母:“二位道友,护城大阵有劳了。”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帝辛身上,躬身一礼:

  “大王,国师印玺暂由您执掌。苏辰,此去一行,必为人道寻来强援。”

  说完,他不再有任何迟疑,转身一步踏入了那道深邃的空间裂缝之中。

  身影没入黑暗,裂缝随之缓缓闭合,地面恢复如初,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塔基深处,再次陷入了寂静。

  帝辛看着苏辰消失的地方,沉默了许久,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他知道,苏辰此行,是为了人道的未来,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与凶险的道路。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守护好朝歌,守护好这片人道最后的净土,等待他们的国师,凯旋归来。

第219章 提前预知的镇元子

  地脉虚空之中。

  苏辰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由无数法则光带交织而成的五彩斑斓的能量海洋。

  这里没有上下四方,没有时间流逝,只有纯粹的大地本源之力在奔腾。

  他的神念与世界树紧密相连,在脑海中自动生成了一副庞大无匹的洪荒地脉图。

  图上,一个光点正在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朝着某个既定的方向穿行。

  万寿山五庄观。

  苏辰依照世界树给出的指引,辨明了方向,身形化作一道流光,在瑰丽的地脉虚空中快速穿梭。

  此行,瞒天过海,圣人难知。

  然而,他没有注意到。

  在他进入地脉虚空通道的刹那。

  洪荒极深处,人族圣地,火云洞中。

  这里万古如一,八卦道台之上,一道身披兽皮,面容古朴威严的身影,正闭目静坐。

  他周身并无法力流转,却与整个人族的气运长河融为一体。

  正是人族三皇之首,推演八卦,定鼎人文的伏羲圣皇。

  他闭目安坐,神与道合,整个人的气息都与脚下的人道气运长河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不知过了多久,他那万古不动的眼皮,极轻微地颤动了一下。

  就在方才,他感觉到了一丝异常。

  并非来自于天,也非来自于地表,而是源自洪荒大地最深沉的脉搏。

  那是一种全新的律动。

  一股他无比熟悉,又带着几分陌生的意志,没有循着正常的空间轨迹,而是直接融入了洪荒的地脉网络之中,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在洪荒大地的“血管”内潜行。

  那意志的核心,是纯粹的人道之力,可其行事之法,却连他都感到一丝新奇。

  伏羲缓缓抬手,面前的虚空中,先天八卦图盘浮现,无尽的天机在其中演化、碰撞、生灭。

  卦象一片混沌。

  有一股至高的力量,将这股意志的痕迹,从天机长河中彻底抹去。

  “世界树……”

  伏羲口中吐出三个古老的音节,眼中闪过一抹了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他没有再推演下去。

  天机不可测,那便不测。

  这是一片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奇瑰之地。

  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空间,只有无穷无尽、奔腾不息的能量洪流。

  一道道法则光带交织成网,它们是构成洪荒大地最底层的规则。

  土黄色的厚重,青色的生机,金色的锐利,蓝色的温润……它们是大地最本源的力量显化。

  苏辰的“身形”在这里化作了一道没有实体的流光,神念与世界树紧密相连,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在这片能量海洋中穿梭。

  他成了大地的一部分。

  在他的“视野”中,整个洪荒的轮廓以一种前所未闻的方式,无比清晰地呈现在他的脑海里。

  一条条粗壮如天柱,横跨亿万里疆域的主龙脉,构成了洪荒大地的骨架。

  无数条支脉从主龙脉上延伸出去,如密集的血管,将大地的灵气输送到每一寸角落。

  而在那灵气汇聚的节点上,则孕育出了一座座洞天福地,如同璀璨的明珠,点缀在这张巨大的网络上。

  世界树的根须,在此刻舒展开来,贪婪而又温和地汲取着周围纯粹的大地本源之力。

  每吸收一丝力量,世界树的本源就壮大一分,同时,海量的信息也随之涌入苏辰的元神。

  一副比洪荒流传的任何舆图都要详尽、精准无数倍的“洪荒万脉图”,正在他的脑海中被迅速勾勒、补全、点亮。

  何处有隐藏的上古灵脉。

  何处的地煞之气汇聚,可炼制无上魔宝。

  何处的洞天尚无主人,内有先天灵根……

  这些连大罗金仙都未必知晓的隐秘,此刻在苏辰的“眼中”,再无任何秘密可言。

  这幅万脉图,是足以让任何洪荒大能都为之疯狂的无上至宝。

  然而,随着这幅图的不断完善,苏辰心中的震撼,却逐渐被一种冰冷的沉重所取代。

  他发现了“病灶”。

  他“看”到,许多本应光华万丈、灵气奔涌的主干龙脉,都呈现出一种病态的晦暗与凝滞。

  在昆仑山所在的地脉节点上,一座顶天立地的玉虚宫,就如同一根冰冷的长钉,死死地钉在了龙脉的七寸之上。

  它并未完全堵死龙脉,而是强行扭转了灵气的属性,将原本奔放狂野的先天灵气,梳理成一种“清静”、“有序”、“高高在上”的道韵,源源不断地供给给阐教道场。

  龙脉在哀鸣,却无力反抗。

  他的“视线”转向西牛贺洲。

  那里的地脉之上,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金色佛光。

  一座巨大的灵山,镇压着下方数十条地脉。所有被抽取的灵气,都被强行染上了一层“普渡”、“顺从”、“寂灭”的意味,再反哺回大地。

  久而久之,这片土地上诞生的生灵,天性中便会缺少一份抗争,多了一分认命。

  这是从根源上的奴役。

  东胜神州、南瞻部洲……凡是有圣人道统传承之地,皆是如此。

  整个洪荒大地,就像一个被肢解瓜分的病人。

  而高高在上的圣人们,就是附着在它身上,不断吸取着养分,同时又将自己的意志强行注入其体内的巨大寄生者。

  他们以“天道”为名,行“寄生”之事,将整个洪荒世界,都变成了供养他们自身的囚笼。

  苏辰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他原以为,自己与圣人的博弈,是为了人族的存续。

  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明白,自己要做的,远不止于此。

  人道要崛起,不仅是要打破神权对人族的束缚,更是要将这些钉入洪荒大地的“钉子”一一拔除,为这片被奴役了无尽岁月的土地,重新带来生机与自由。

  梳理地脉,并非简单的兴修水利。

  而是治病,是刮骨疗毒!

  这份认知,让他的道心愈发坚定。

  前路虽艰,却非走不可。

  就在这时,世界树传来一道信息。

  前方,一股厚重、古朴、中正平和的道韵扑面而来。

  那道韵与大地完美交融,没有丝毫的索取与掠夺,反而带着一种“同生共长,与世同君”的韵味,滋养着它所镇守的一方地脉。

  这里的大地,是健康充满活力的。

  苏辰心中一动。

  万寿山,到了。

  他收敛心神,依照世界树的指引,神念顺着一条极其隐蔽的细小支脉向上。

第220章 道童的下马威,苏辰说洪荒!

  万寿山,后山。

  一处人迹罕至的山谷中,古松苍翠,灵草遍地。

  一株老松之下,平整的地面忽然微微拱起,泥土无声无息地向两旁分开,没有带起一丝烟尘。

  一袭青衣的苏辰,从中缓步踏出。

  他身上的气息收敛到了极致,元神深处,人道昊天塔与世界树静静悬浮,隔绝了一切天机探查。

  他抬头望去,只见远处仙雾缭绕,云蒸霞蔚,隐约可见一座古朴道观的飞檐斗角藏于山林之间。

  那里,便是五庄观。

  苏辰平复了一下心绪,正准备思索该如何拜见这位地仙之祖,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童音,在不远处的谷口响起。

  “敢问可是从东土大商而来的人道国师当面?”

  苏辰目光一凝,循声望去。

  只见谷口不知何时,已站着一个粉雕玉琢、唇红齿白的小道童。

  他看上去年约七八岁,身穿一身干净的灰色道袍,头顶梳着两个丫髻,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里,满是好奇,正一眨不眨地打量着苏辰。

  苏辰瞳孔微微收缩。

  自己借助世界树之力,潜行地脉虚空而来,堪称瞒天过海,圣人都难以察觉。

  这五庄观的一个小道童,竟能在此精准地等候,并一口道破自己的来历?

  他没有显露分毫惊讶,只是稽首一礼,温声答道:“朝歌苏辰,见过小道长。”

  那道童见他承认,小脸顿时笑开了花,连忙回了一礼,动作却是有模有样,十分标准。

  “不敢当,不敢当。弟子清风,奉家师之命,已在此等候多时。”

  清风侧过身,伸出小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家师说,贵客远来辛苦,让弟子引您观中一叙。”

  清风小道童的话音清脆,态度谦和,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里,却藏着与年龄不符的审视。

  苏辰心中念头急转。

  自己此行,借世界树之力潜行地脉虚空,理应是神不知鬼不觉,连圣人神念都难以洞察。

  可这五庄观,却仿佛早已算定自己的来路与时辰,派了道童在此精准等候。

  这位地仙之祖的手段,果然深不可测。

  他面上不见分毫异色,依旧是那副温文尔雅的模样,正要开口应下。

  就在此时,谷口的老松之后,又转出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