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阳小戎
欧阳戎刚松开眉头,又微微皱起。
他确实只有七品修为,这也是他今日最大的软肋。
欧阳戎突然闭目,趁机进入功德塔,内视了下小木鱼上的青金色字体。
【功德:四百九十八】
原本有六千四百九十八的功德值,起先他是准备用其中的三千功德召唤了陶渊明降神后,再用剩下的三千四百九十八功德值,充当预备灵气,因为它们化成的功德紫雾,可以被【匠作】的“缘起性空”神通所利用,充当鼎剑燃料。
结果失误多耗了三千功德,误唤了崔浩。
眼下只有不到五百的功德值,【匠作】出剑肯定是不够用的。
难不成又要消耗自己的精神气?
欧阳戎闭目皱眉之际,外面突然传来一道温和嗓音:
“选我的话,倒是够用,说有三种方案就有三种方案,七品修为,加上这两物,绰绰有余,嗯,顺带教你几手。”
欧阳戎睁开眼,发现说话人是崔浩。
崔浩微笑看着陶渊明,挑起些尖下巴,似乎隐隐攀比着什么,等待老人反击。
陶渊明却垂目不理,从刚刚到现在,那一句‘和你不熟’过后,老人都没有再理会过这位漂亮青年,全程只与欧阳戎讲过话。
欧阳戎都有些怀疑这两人是不是老对头什么的,死人出手的业务都能卷起来?
欧阳戎沉思之际,崔浩妇人般的精致右手伸出,隔空摸了摸剑匣中的灵墨竹筒与十八籽。
他微笑的看了眼窗外双峰尖,循循善诱说:
“你虽然是执剑人,但是初始道脉走的是一条很怪的路子,是一种小众的方术士道脉,可惜了,没走咱们儒家正统路子,算不上纯正读书人,不过没事,我对你这方术士道脉略懂一二,有个大熟人是它的老祖宗,到时候身子给我,我来教你,这条道脉其实很有意思,你未开发好它。”
欧阳戎看了看崔浩,没有接话。
陶渊明也不语,没有争辩的,等着欧阳戎选。
儒衫青年突然转头,朝老人道:
“晚辈不才,教前辈一剑。”
在陶渊明有些奇怪的目光中,欧阳戎突然手指点了下【匠作】
狭窄车厢内,【匠作】绕欧阳戎旋转起来,剑气梦幻般的四溢。
这一剑,其实并没有多少威力,但是陶渊明、崔浩看着看着,逐渐发现了一点可怕端倪。
这一剑威力平平无奇。
但欧阳戎丹田灵气丝毫没有消耗。
催动这口【匠作】出剑的,不是灵气,是另一种气!
或者说,竟然还能用另一种气?越是站的高,越是能洞晓它背后意义。
崔浩十分感兴趣的语气:
“你今日心情愤怒?一直在压?此剑隐隐与你的肝火怒气联系,你越怒,它越欢快?”
一直微笑的漂亮青年收敛起笑容,脸色有些敬畏:“闻所未闻,你触摸了神话。”
欧阳戎一脸平静,任由【匠作】撒欢般绕体,越来越快。
陶渊明蓦然一笑:“这一剑有意思,它叫什么?”
“缘起性空。”
欧阳戎十分认真的问:“学了这一剑,先生能否出剑尽兴?”
“善!”
老人呵笑点头,手指欧阳戎:
“鄙人受教了,也教你一剑。”
说着,老人放下了小花锄,探手抓住儒衫青年身旁高速旋转的蓝【弧】,放在掌间,虚影手掌未被剑锋搅烂,老人噙笑观摩。
崔浩见到一老一小达成协议,微微皱眉,就在这时,欧阳戎突然转头问他:
“前辈三个问题可以说了。”
瞬间秒懂他的意思,崔浩漂亮无比的脸庞上露出一丝微笑。
少顷,收敛笑意,安静片刻,他轻声问道:
“北魏何时亡的。”
“您秉笔直书国史,以暴扬国恶之罪被诛杀后第八十四年,迁都洛阳,被悍臣分为东西,宣告灭亡。”
崔浩沉默了下,又问:
“清河崔氏现在如何。”
“五姓七望之首,显赫当世。”
崔浩面无意外之色,一脸严肃问:
“好,最后一个问题,今日黄历。”
“甲辰年,辛未月,庚辰日。”
“冲马煞南……时冲庚午……”
漂亮青年掐指一算,蓦然大笑,站起身子,遥指着窗外远处白雾之中隐约浮现的黄金佛首:
“今日大吉,宜灭佛!”
这时,一道悠扬琴声不知从何处传来,双峰尖那边,有蛟龙怒吼之声,有山崖碎裂滚石之声,有老妪痛惧尖叫之声,杂乱传来。
不知浔阳石窟那边到底在经历些什么可怖激烈之事,守着马车的燕六郎等人纷纷震惊,方家姐妹也紧张咽口水。
车厢之内,儒衫青年孤零零的身影站起,将【匠作】、三筒灵墨、十八籽等物依次放入长条琴盒中。
他单手斜抱琴盒,走下马车。
“明府,那边好像不妙,咱们要不要先观察下……”
“有酒吗?”
燕六郎看见欧阳戎莫名下车,一脸平静,伸手讨要。
“有半葫芦黄酒,但已凉了。”
儒衫青年默默接过酒葫芦,仰头抿了口,先是酸的皱眉,旋即,俊朗脸庞上又露出一些怀恋贪味之色,像是老酒鬼八百年没喝过一样。
他将酒壶悬挂腰间,往前走了几步,突然回头问道:
“给我一贯钱.”
“一贯钱?”
燕六郎疑问,总感觉明府下车后好像怪怪的,说不上来的感觉,不过他依旧照办,去与属下凑了下,拿回三粒碎银,价值一贯。
欧阳戎摆手拒了,像是说废话:“一贯钱。”
方家姐妹对视一眼,方举袖走出,从怀中默默掏出一贯钱……都是串起的铜板。
只见欧阳戎颔首接下,塞入袖中,背对众人,孤身前行。
燕六郎、方家姐妹等人愣愣看着渐渐走远的修长背影,他一袭青色儒衫,腰悬酒壶,直直走向前方正有可怖龙吟与紫金剑气的双峰尖。
众人虽然畏惧,却不敢多言,下意识跟上。
最前方,儒衫青年似是想起什么,在袖中摸了摸,掏出一张青铜假面戴在脸上。
他仅露出的眸子平静,瞧起来分明就没啥怒气,分明很好说话。
今日不是一人,是三人行。
第794章 一贯钱买越处子
双峰尖北岸,主石窟。
从北岸渡口到主石窟,一路上都是残肢断臂,碎甲血衣。
东林大佛背靠的崖壁,倒塌崩裂了大半,金身大佛此刻有些黯淡失色,只剩下一些金色余辉洒在下方的高台上,笼罩重伤喘息的众人。
而没有金光护体的白虎卫甲士与白衣女官,已经死伤大半,负隅顽抗的拱卫在高台附近……这是最后的防御力量。
暗金色大佛孤零零的端坐原地,失去了后方崖壁支撑,依旧屹立不倒。
这既有【文皇帝】神通转化虚实的庇护,也有东林大佛本身做工用料极好的缘故在里面。
可想而知,欧阳良翰与江州大堂从未偷工减料,一直是用最精湛的工匠与工艺来铸造。
不过此刻并没有人会关注这点,全场所有的视线都落在了腾云驾雾的白蛟与金发高大胡姬身上。
雪中烛站在白蛟的狰狞蛟首上,冷漠寡淡的俯视下方的众生,像是传说中的神女一般。
一女一蛟背后的穹顶上面,有一副刻有铭文的莲花绽放图,充当了背景。
雪中烛冷冰冰说出持簪者不杀后,全场陷入短暂的死寂。
高台上,刚被易千秋搀扶起来的容真,一张巴掌大的苍白小脸正充血涨红。
感受到众人默默投向她发鬓处那根鸳鸯翡翠簪子的视线,宫装少女羞愤欲绝,猛地抬手拔簪,高高举起,像是要狠狠摔地,可是在攥簪玉手即将落下的一刻,又陡然缓冲下来,最后……她把鸳鸯翡翠簪子狠狠的塞入袖中。
失去唯一的发簪束缚,她一头乌黑秀发散落两侧削肩,容真猛地推开易千秋、宋嬷嬷,小脸仰起,怒视半空中的“龙女”与白蛟,原本清亮的嗓音喊的沙哑:
“胡言乱语!本宫还没输!更不需要尔等假惺惺施舍,谁能活着走出去犹未可知,各凭本事!逞这口舌之利,来扰我士气,真是心思卑鄙。”
雪中烛唇角微微扯了下。
这时,远在南峰山巅的魏少奇,宛若轻羽飘至,飞入主石窟,来到雪中烛身边,他身旁漂浮有一副摊开的桃花源图。
今日又是目睹神话生物白蛟龙,又是见到金身大佛显威,还近距离观摩了两位上品练气士眼花缭乱的交手。
主石窟内残存的朝廷众人早已心累疲劳,看见御空飞行的中年文士,已经没有多少诧异惊讶的了。
虽然御风而行是上品炼气士的特权。
远在双峰尖南岸的南峰山巅,魏少奇走后,吴道子手拿一根朱笔,身前有一副水墨的双峰尖画卷,老人回头笑问元怀民:
“小怀民想不想飞。”
元怀民畏畏缩缩,忍不住看了眼吴先生面前的画卷上、主石窟内正在和雪中烛汇合的魏少奇。
刚刚魏少奇还在这儿的时候,吴先生莫名取出朱笔,在画卷上属于魏少奇的小人身上,点了一下.
旋即水墨画小人像是被画龙点睛一样,轻若鸿毛一般,飞向了北岸石窟。现实中的魏少奇,也紧跟着失去重量一般,漂浮空中,携带桃花源图卷轴飞向了北岸的主石窟。
动作同步,一模一样。
元怀民忍不住看向那副双峰尖画卷,上面的山水与人物虽然都是水墨画风,但是此刻都像是有灵智一般,活灵活现的,画卷伴随着现实中人物与景色的变化而变化着。
说起来,这张画纸本来是元怀民准备的,准备今日用它临摹贡画献给洛阳女帝,这也是秋娘的安排。
结果被吴先生拿去,不仅将双峰尖景物事无巨细的画在了上面,还注入了灵性,点活了一样,玄妙无比。
此刻,不等元怀民回答,吴道子淡然一笑,用朱笔先是画了个红圈,旋即笔尖点了点画卷中属于元怀民、杜书清的小人儿身上。
“泠然。”
老人笑眯眯,轻吐二字。
现实之中,元怀民突然感到自己脱离地面,浑身轻飘飘的,可能一阵风就能把他刮走。
他转头看去,旁边的同伴杜书清也是如此。
二人像是获得了在此地“泠然善也”的御空权限。
“老夫圈画了此地,外面杂人进不来的,小怀民可在此地等候,陪着杜少侠,老夫去和老友道别一声就回,至于你好友欧阳良翰,好像暂时不在双峰尖,只有你堂妹易千秋在,过会儿送走了老友,大女君尽兴过后,老夫会把她带来,你带人走,后续若是看见欧阳良翰,老夫也会帮你护住……算是谢你今日借画之举。”
吴道子放下朱笔,再度背手,走入面前的双峰尖景物图画中。
哪怕不是第一次看着这一幕了,元怀民还是有些怔怔出神;一旁的杜书清依旧闭目,前方悬有一柄青铜长剑,他像是沉浸其中。
与此同时,北岸的主石窟内。
巍峨大佛无依无靠的独坐,下方的高台内外,高台气氛死寂,竹林那边的琴声依旧还在,可东林大佛散发的金光却越来越淡,宛若落日黄昏一般。
穹顶下方,雪中烛却站在白蛟头上一动不动,白蛟同样没有再去攻击大佛与高台,没有去继续消耗某座佛像大阵。
一女一蛟一剑,就这么安安静静的等待。
携画赶来的魏少奇看了眼下方高台上的众人,又看了看金光黯淡的大佛。
上一篇: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下一篇:从搜山降魔开始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