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君子也防 第969章

作者:阳小戎

  “明府,就剩咱们俩了。”

  欧阳戎突然回头:

  “俩人不算多吗?”

  语气十分认真。

  燕六郎怔了下,旋即抬手抹了把脸,重重点头,笑容灿烂:

  “多!”

  顿了顿,不知想到了什么,他吸了下鼻子,别过脸去:

  “只是卑职又想到了当初在龙城的时候,灭恶霸柳家的那一天,父老乡亲都在,那时真是激昂慷慨啊,身边全都是人……那时阿山兄弟也在,只是……他冲的太快了,先一步走。”

  蓝衣捕头又嘀咕了一句无数次重复的话:“要是阿山兄弟还在就好了。”

  儒衫青年顿了顿足,继续前进。

  燕六郎看见明府伸手入袖,摸出一方青铜面具,又缓缓塞回,目视前方,轻声说道:

  “他在呢。”

  二人来到槐叶巷宅邸门口,一匹熟悉的枣红色大马停在外面,拉着一辆马车。

  是冬梅,与欧阳戎这两年在浔阳城内常乘的座驾。

  马夫阿力不在了,欧阳戎吩咐的,跟着甄淑媛、叶薇睐等女眷一起走了,但是贴心的留下了马车和冬梅。

  与过往无数次一样,欧阳戎三步两除二,熟络的登上了马车,在车厢内的原位坐下,从六郎手里接过的墨家剑匣,横置膝上。

  有变的是,这次是燕六郎充当车夫,亲自驾马。

  “明府,咱们去哪?”

  “江州大堂。”

  蓝衣捕头扬鞭,“吁”的一声,马车前进,驶入了外面的寂寥长街。

  燕六郎抽打马鞭,回头爽朗自嘲一句:

  “明府,卑职很想和老爹说,能跟在明府身边,哪怕继续做炮灰,也真他娘的痛快,真是值了!”

  车帘后面传来欧阳戎的平静嗓音:

  “记住,你不是炮灰,我也不是炮灰,没有人是炮灰,发明炮灰这个词污名咱们的人,是和今日在浔阳做局的那批宵小,同一类的人。”

  “彩!”

  燕六郎怔了下,重重点了下脑袋,扬鞭而去。

  马车沿着浔阳城的主干道,驶向江州大堂。

  主干道临近江水,今日晴空,江风清爽,这种天气,往日的长街定是繁华无比,商贸络绎不绝。

  可今日,却是一片狼藉寂寥,不见百姓身影,偶尔只有逃奔的富贵人家马车掠过,这些马车大多数来自修水坊。

  此刻浔阳城中,有能力出城的,都是权贵富豪人家,他们的消息也灵通,知道今日局势不妙,连浔阳王府都被一把大火烧了,有权有势的大多是识时务的聪明人,不会全部去押注江州大堂或者浔阳石窟那边的朝廷力量,能溜则溜,先跑出城,观察下局势先。

  至于来自年轻刺史的封城戒严令?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拦不住。

  封城戒严,是出于维稳目的,同时城外也确实危险莫测,这是集体利益。

  但是,对于一些富人权贵,却骨子里漠视这些的。

  他们有特殊路子,可以偷渡出去,也相信出城后能跑掉。

  对于这些人的动静,江州大堂当然知道,燕六郎也咬牙切齿,但是堵不住,现在也不是收拾他们的时候。

  眼下能守住城门与浔阳渡,已经是尽全力了,没空去管这些“到处打洞逃跑的老鼠们”。

  反正生死自负,同时也得承担,日后年轻刺史与江州大堂追究违背戒严罪责的后果。

  而浔阳城内的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们,没有这种跑路渠道,只能默默待在家中,遵守戒严,维护全城的集体利益。

  只能祈祷本州官府靠谱,祈祷浔阳石窟那边的朝廷力量能回来尽快稳定大局……愿望朴实。

  不时的有权贵富贵的马车经过长街,方向无非是浔阳渡或者匡庐山那边,与欧阳戎去往江州大堂的方向相反。

  欧阳戎的马车,在这股出城逃窜的车流中,十分显眼。

  逆流而上。

  其实有不少有心人,都认出了欧阳戎的马车。

  知道这是那位年轻的江州刺史的车驾。

  主要是燕六郎带着一队捕头围在车边,认识燕六郎这位司法参军的人更多,自然也能推测车中人身份。

  年轻刺史没走,真的还在城中,似乎还要去往……江州大堂那边?

  有人看到了,装作不知,继续逃窜。

  也有人默默的看着。

  例如长街两侧家家户户的百姓门扉后面的那一双双眼睛。

  皆在目送年轻刺史逆流而来的车驾……

  马车内,欧阳戎此刻的心思全在功德塔上,没去在意外面的那些人心是非,那些“噪音”。

  其实从王府一众人与槐叶巷宅邸女眷们撤离起,他耳边就有一连串的清脆木鱼声响起。

  是功德值在增长。

  【功德:六千三百一十九】

  功德塔内,欧阳戎站在小木鱼前,低头检查。

  若没记错的话,回浔阳城前,功德还是五千五百余的。

  这次安排后手救王府与女眷们出城,短时间内涨了八百余功德,算是颇丰了,直接帮他突破了六千功德大关。

  欧阳戎面色不惊不喜,离开功德塔前,回头望了一眼寂静不动的福报钟。

  青铜古钟没有动静。

  欧阳戎本就不抱期待,毫不拖泥带水的正过脑袋,同时脱离了功德塔。

  马车中,他睁开眼,第一眼看见了妙思的小脸。

  不由皱眉。

  “你干嘛?”

  小墨精不知何时,跑出了袖子,爬上了欧阳戎肩膀,侧着头好奇的打量刚刚“闭目养神”的欧阳戎。

  “小戎子,你刚刚睡着了?嘴里嘀咕什么呢?”

  欧阳戎板脸,伸手:

  “墨呢?”

  妙思不慌不急,继续两手抱胸,歪头看着欧阳戎,问道:

  “小戎子,谢丫头他们走了?怎么不带本仙姑一起,你是不是故意的?”

  欧阳戎反问:“女仙大人怕了想逃?”

  “怕?本仙姑才不会怕,告诉你,本仙姑见过的仗势多的很哩,有些大仗势,你听都没听过。”

  他礼貌问:“梦里见的?”

  “?”

  自从认了欧阳戎这个“新跟班”,妙思经常会生出一种咬死他的冲动,就是觉得他这张脸格外欠扁。

  “哼,懒得和你费口舌。”

  妙思抱胸,气哼哼道:“反正本仙姑不怕,留就留,本仙姑倒要看看,你今日能拿出什么仗势出来,

  “你上次用光灵墨,和本仙姑说胖揍了那群云梦女君,本仙姑怎么就这么不信呢?那你等会儿让本仙姑再开开眼界,呵,可别是你自己屁滚尿流,慌张逃窜,本仙姑可丢不起这个人,到时候必与你划清界限,你自己丢人去。”

  欧阳戎反问一句:“你先跑路?”

  妙思小脸一黑。

  欧阳戎突然伸手,把她藏在背后的灵墨竹筒抽出。

  “就一筒?”

  “一筒还不够,你又不是儒门炼气士,要求这么多干嘛?”

  欧阳戎把幽怨连连的小墨精塞了回去。

  符纸与笔都是事先准备好的,欧阳戎用剑匣作为桌子,垫在下面,开始执笔制符。

  途中,也不知是不是马车颠簸缘故,他执笔的手掌,停顿了几次。

  欧阳戎袖中立即弹出一颗女冠小脑袋,小墨精不忘第一时间赶来现场嘲笑:

  “小戎子,怎么这么拉啦,手不稳?是心不静啊,果然你是怕了。”

  欧阳戎不理,闭目深呼吸一口气,休整片刻,他再度睁开眼,开始继续凝神画符。

  这一次,他画的很快,少顷,一张崭新完好的红黑符箓落在手掌中。

  妙思有些诧异的瞧了眼能把情绪迅速调整好的儒衫青年。

  她撇了下嘴,没有去夸,缩回小脑袋。

  马车抵达江州大堂。

  来到正堂,欧阳戎召集剩下的官员。

  元怀民不在。

  有部分官吏依旧坚守岗位,不多,十来人,主要是被燕六郎与陈幽两位参军组织团结起来的。

  还有个别官员,在欧阳戎正堂开会之际,陆续赶到,似是才刚收到消息……对于这些,欧阳戎当作没看见。

  能“后知后觉”的来,已经够了。

  眼见能来的都来了,欧阳戎开始一一询问,听取完汇报。

  “明府,新州狱大牢那边,原本抓的反贼嫌疑犯,都被人莫名放走了。”

  “承天寺那边也是,那个一指禅师也不见了,此前关着的人都被放跑了,听寺僧说,有一个赤脚白衣女子出没。”

  欧阳戎听到这些消息,欧阳戎脸色如常,似是早有料到。

  “李鱼呢?”他问。

  “不在寺中,还在找。”

  欧阳戎环视众人,问:

  “有没有这个赤脚白衣女子的踪迹?”

  陈幽严肃汇报道:“半时辰前,星子坊有人有看到她身影出没,但不知去向。”

  “明府!”

  就在这时,燕六郎突然赶来,抱拳汇报;

  “咱们的人,在星子湖小院那边,发现了方家姐妹踪迹!她们好像还在院中没走。”

  欧阳戎微微偏头。

第782章 方家姐妹的善意劝诫

  “好,先别打草惊蛇。”

  燕六郎发现明府的反应很平和,小事一般摆了摆手。

  前者微愣,停在门口。

  欧阳戎回正了头,听完各级官员讲完城内情形,沉吟片刻,做了些安排部署。

  主要是给在场所有人都布置些任务,让原本濒临鸟兽散的官署机构,维持最基础的运转,保持下方各级消息渠道的通畅。

  正堂内,原本一众官员之间,正弥漫着某种淡淡的低落气氛。

  然而,在欧阳戎一一安排过后,众人像是找到了一些方向,稍微重燃了些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