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君子也防 第968章

作者:阳小戎

  不等离闲等人急色为难,燕六郎已经率先急道:

  “明府,您不走,卑职也不走,您去哪,卑职就去哪!洛阳那边的荣华富贵,我燕无恤不想要,今日浔阳城的事情要紧,明府,您就让卑职留下吧,卑职没求过您,只求这一次。”

  他的语气坚定诚恳。

  欧阳戎偏头看了眼此前从未违逆过他安排的蓝衣捕头。

  院内外一双双眼睛看向了沉默中的欧阳戎。

  或许是有燕六郎带头开口,其它人不再有顾虑,纷纷直言起来。

  离闲担忧问道:

  “檀郎,你不跟我们一起回京吗?”

  “王爷先走,在下有点事要处理,暂时不能随行,还望王爷恕罪,有小师妹、陆压道长,王爷大可放心出城。”

  离闲却穷追不舍的问:

  “檀郎,你留下是要作何?是这位绣娘姑娘的事吗,檀郎有把握能追回吗,那云梦剑泽好像并不好招惹……”

  欧阳戎置若罔闻,转过身,朝凝视他的甄淑媛伸手:

  “婶娘,容真送你的那串十八籽还在吗,绣娘应该没来得及和你说吧,借侄儿一用。”

  甄淑媛盯着侄儿平静脸庞看了会儿,沉默转身,去取十八籽。

  场上众人与甄淑媛一样,瞧见了某人的态度,他们反应不一。

  谢令姜微微低头,看着桌边的一地狼藉:

  “大师兄,咱们是一起从龙城出来的,早有约定,同进退共富贵,要走就一起走,要留就一起留。

  “你若实在想去寻人……去寻绣娘妹妹,咱们可以商量的,千万不可独自行动,哪有咱们跑路,你一人去面对的道理?

  “这样如何,咱们可以在龙城那边等你,不耽搁。”

  韦眉也低声规劝,换了个角度:

  “檀郎,从目前情形看,你留下其实做不了什么事,江州大堂那边,有燕六郎留下维稳已经够了,他可以留下,但你冒险留下,其实是在浪费才能……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虽然从职责上来说,你是江州的父母官,但是你的才能应该用在更大的舞台,例如洛阳,那儿才是你施展拳脚的舞台,能惠及更多黎民百姓,不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位浔阳王妃叹息一声,声音偏柔道:

  “檀郎,跟我们一起走吧,绣娘姑娘的事情,总会有解决法子的,暂且搁置也未尝不可,其实从这位半细姑娘只是昏倒,未受什么伤害便可看出,绣娘姑娘那些师姐们还是懂点分寸的,或许有些傲慢,但也不是完全撕破脸皮,不懂礼数。

  “绣娘姑娘的师门那边,总不至于会伤害到她,等咱们回到神都站稳脚跟,实力扩充,也方便后续与云梦剑泽谈话,这叫从长计议,远好过像现在这样,做砧板鱼肉,难挺直腰杆……”

  韦眉忽然转头,拉扯离大郎袖口:

  “大郎,你怎么看?”

  作为好友,韦眉觉得离大郎的话,欧阳戎或许会听,于是便向长子使了使眼色。

  哪曾想,离大郎低头不语,没有开口迎合。

  韦眉柳眉倒竖,伸手去掐他腰肉。

  离大郎侧身躲了下,瓮里瓮气道:

  “虽然我也想檀郎跟咱们一起回京,但是檀郎之事,我没资格教,男女之情上的事,我都还有些迷糊呢,檀郎肯定比我好……阿母,我们能考虑到的,檀郎自然都能考虑到,何须再劝。”

  韦眉瞪眼,去敲离大郎板栗:“臭小子,你……”

  众人规劝欧阳戎的时候,离裹儿绕着石桌转了一圈,突然回头:

  “你说,你是先听到白簪子响声,后听到茶碗破碎声,才进院子的,那落在地上的这根白簪子,是你和那位白衣小娘拉扯绣娘的时候扯掉的,还是你进院门的时候,它就已经掉在地上的?”

  离裹儿语气冷静,院内众人怔了下,反应过来,她是在问半细。

  半细正在被叶薇睐小心翼翼的包扎伤口,小脸有些茫然之色:

  “什么?”

  离裹儿俏脸蒙着白色薄纱,看不清脸色,她换了个问法:

  “你有没有亲眼看见,绣娘姑娘被那位白衣小娘出手弄晕?”

  半细摇摇头。

  离裹儿又问:“那你在院外的时候,有没有听到其它一些声音?疑似白衣小娘出手的动静声?”

  欧阳戎看向了离裹儿。

  半细皱眉,似是细思了好一会儿,摇摇头:

  “好像没……奴婢忘了,没注意过。”

  离裹儿转过头,与欧阳戎笔直的对视,轻声说:

  “关键线索太少,都是推断,但也不能排除是某种意外发生的可能,你也得考虑到。”

  离裹儿说到这儿,停顿了下,看了看欧阳戎平静笼袖的姿态,轻轻一叹:

  “你没遗漏这点可能,当然是最好的,嗯,不管如何,直接打晕你家丫鬟,不留一言的就把人带走,确实太过傲慢、藐视人了。”

  场上,除了离大郎,优柔寡断的离闲,还有叶薇睐等不发表意见的女眷外,其他人皆是劝阻。

  欧阳戎笼袖垂目。

  这时,甄淑媛终于返回,递给欧阳戎一串十八籽佛珠

  欧阳戎接过十八籽,环视一圈众人,忽然将琴状剑匣递给了燕六郎。

  后者愣了下,连忙喜悦接过,站在欧阳戎身后,为他捧匣。

  欧阳戎对除燕六郎以外的众人道:

  “在龙城县,可以等我一日,十二个时辰,我若未至,你们立马走人,回京的回京,回南陇的回南陇。”

  众人当然听懂了欧阳戎的意思,皆面露担忧之色。

  欧阳戎招手唤了下门口正在安静等待的裴十三娘,朝她走去,似是作最后的吩咐。

  离闲身影不由的有些佝偻,神态患得患失,有些失了主心骨模样:

  “檀郎,你不在,本王进京也不踏实,没有你神机妙算的计划步骤,总觉如履薄冰,夜不能寐……”

  走向院门口的欧阳戎陡然转身,大声道:

  “王爷,改变人生的事情,你必须要冒险;意义非凡的事情,大多是碰巧发生;只有不重要的事情,才有周全的计划!”

  离闲恍惚的立在原地,众人凝眉,也低头咀嚼。

  欧阳戎大步往前走。

  谢令姜眼神定定的望着大师兄修长的背影。

  此句赠言,大师兄好像不只是说给离伯父听的。

  韦眉还欲再劝,谢令姜临阵倒戈:

  “就让他去吧,我们不要拖后腿,立马走人,乘船去龙城。”

  连谢令姜都如此表态,其他人不好再劝,只好执行,开始迅速撤离。

  撤退离去前,谢令姜来到欧阳戎身边,默默从腰间取下一枚护身香囊,递给了他。

  红裳绝色女郎转身走人,没留下什么矫情关心的告别语,只留下一句简单叙述:

  “这香囊是生辰宴上绣娘送我的见面礼,里面有一支红签,明明是她求得的,她也很喜欢,却偏要赠我……你把她找回来,把签还给她,她的签,我受之有愧。”

  欧阳戎打开香囊,抽出一支折叠成四四方方的红签纸,有些眼熟。

  正是当初绣娘托他打开念咏、他却按捺不动谎报签王的那支姻缘签。

  欧阳戎安静的打开红纸。

  只见纸上签词:

  【佳偶耶?神仙美眷也。夫复何求?】

  【解签:对对佳偶,神仙美眷,百年偕老,无须再觅良缘!】

  正是姻缘签第一签。

  签王。

第781章 全是炮灰?

  离闲一家、谢令姜、陆压;

  甄淑媛、叶薇睐、裴十三娘……全都走了。

  人去院空。

  院中只剩下儒衫青年和蓝衣捕头的身影。

  手中红签纸已经被打开,欧阳戎低着头,瞧不清神情。

  燕六郎看见明府默默叠好红签纸、收入袖中的动作。

  蓝衣捕头往前走了几步,在院门口最后一节台阶上坐下,怀抱腰刀,坐姿端正,面朝欧阳戎,安静等待。

  欧阳戎忽问:

  “不想升官了?”

  燕六郎想了想,如实答道:

  “想,但不痛快,明府,就这么离开浔阳,跑去了神都,不痛快,很不痛快。”

  “哪里不痛快?”

  燕六郎壮着胆子说:“哪都不痛快!就和狼狈跑路似的,走的真不得劲,有口气憋在心里。”

  他伸手摸了摸腰,没摸到酒,今日也没时间摸鱼喝酒,只好做罢,可话语却再难憋住了,一股脑倒出:

  “明府,卑职和您这样坚韧不拔的人不一样,没什么远大志向,就是极爱面子,还容易意气用事,硬要好话自夸,那就是有点侠气,老爹以前就这么说我的,我很不服气。

  “他说我这样的小子,跑去闯江湖,八成就是当炮灰的命,得在小县衙门摔打几年,鼻青脸肿才够,然后就老老实实娶妻生子过日子,在衙门混吃等死,把家里这份祖传的县衙肥差给传下去。

  “可是这一切,从在龙城遇到明府您开始,就变得不一样了。”

  燕六郎两指捏了捏这身参军官服的胸口布料,咧嘴一笑,露出一排大白牙:

  “我当了江州司法参军哩,放在龙城那个小街坊里,是顶大顶大的官,州官加成,可与龙城令平起平坐,前些日子我穿这身官服回去,街坊邻居都夸我有出息,老姐们也说我福星高照,老爹抽了几口旱烟蹲在门口盯着我,半响才冒出一句话,让我紧跟贵人,在江州好好干。

  “但是明府,其他人的夸,我或许心底还会暗爽臭屁一下,但是听到老爹的话,瞧见他鬓角难遮的白发,虽然做了比他大得多的官,可我心里其实没有什么打脸快感,反而那一刻,突然发觉,老爹当初说的确实对,真他娘的对!

  “就是个毛头小子,就是当炮灰的命,无非是大炮灰还是小炮灰的区别,无非是时间问题,老爹说的没错,可是,我也不打算改了,我也…没多难过,没多沮丧。

  “去他娘的难过沮丧!”

  燕六郎手掌拍了拍官服上的灰,指了指院子外面:

  “明府,我,燕六郎,江州司法参军,今日却眼睁睁看着那些狗娘养的假水贼抢占渡口、驱赶百姓、烧毁官署,罔顾王法!把我手下的弟兄当作羔羊去鞭赶!把繁华热闹的民众长街毁的一地狼藉!把我治下的地盘搞得乌烟瘴气、人心惶惶!

  “我燕六郎读书少,没明府这样文曲星的才华学识,也没有王爷那样天潢贵胄的隐忍气度,不懂什么朝廷大局、离卫党争、帝心莫测!”

  蓝衣捕头狠狠抹了一把脸,高高昂着脖子道:

  “我只知道,有一群狗娘养的,正在我的地盘四处蹦跶,目无王法,逍遥法外!我只知道,有一群从神都来的人,和一群自称天南江湖来的人,在把咱们江州大堂当作臭窑子,要进就进,要丢就丢,满城百姓如何,毫不在乎!我只知道,他们都是一群狗娘养的,搁那儿狗咬狗,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全都欠操!”

  欧阳戎看着他。

  燕六郎缓了会儿,认真问:

  “明府今日也是这样的滋味吗?卑职听陈幽说过,您是从浔阳石窟那边回来……您是不是对那边失望透顶了?”

  欧阳戎不答,望了望空荡荡的院子,东南角有一架寥落的秋千,在风中晃荡。

  燕六郎的声音传来:

  “明府,这些话,卑职之前去裴十三娘院子集合的时候,就想说了,当时就不想走,而且卑职知道,明府一定也是不想走的,卑职清楚明府的为人,卑职憋在心中的这口气,明府只会有更多,不会更少,绣娘姑娘的事情,其实只是个引子,回来冷静安排浔阳王一家离开,也只是出于明府的责任心,强忍着罢了。”

  欧阳戎忽然站起身,往饮冰斋外面走去,经过燕六郎身边时,丢下一言:

  “拿好剑匣,跟我来。”

  燕六郎顿时振奋起了精神,挎好腰刀,抱起剑匣,立马跟了上去,目光炯炯的盯着欧阳戎的修长背影。

  像是海上漂泊的深夜旅人看见了一座灯塔。

  二人一路经过幽静的长廊,燕六郎紧抱剑匣,途中望了一圈四周,看见人去楼空的院落,他呢喃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