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君子也防 第853章

作者:阳小戎

  他眸光微微凝起,旋即又收敛。

  “大女君阁下,这位小道长是?”

  大堂内,魏少奇、杜书请皆落座,面前有一幅巨大的沙盘,上面山水纵横,十分拟真。

  张时修从未见过这样详细的沙盘地图。

  此时,魏少奇的目光直直落在雪中烛带进门的青年道士身上,问了一句话。

  雪中烛脸色漠然,似是没太多介绍的意思:

  “张时修,太清龙虎山。”

  魏少奇若有所思点头。

  又问:

  “二女君阁下呢?昨夜不是回来了吗?”

  “早上走了。”

  魏少奇好奇问:“刚回来,怎么又走了?”

  雪中烛眯眼不语。

  杜书请眼睛盯着沙盘,轻声开口:

  “听说浔阳城那边,传出来不小的动静,江州大堂好像把你们剑泽的人抓了不少。”

  雪中烛面无表情,没有言语。

  二师妹本来要去找小师妹的,可是走到半途,浔阳城那边发生了一场不小的变故,原本有联系的线人,全都没了音讯,一时间,浔阳城就像是一只黑盒,直至几日过后,她们这边才通过官府的公告得知了一个坏消息……

  魏少奇认真问:

  “此事不会影响到咱们接下来行事吧?”

  雪中烛摇头:“那位重要之人无碍,其它的,暂不影响咱们。”

  杜书请立马问道:“城里有重要之人?是谁?”

  雪中烛不语,她的脸色隐隐有些不太好看。

第691章

  雪中烛她们用的还是此前确认小师妹安危的法子,从女君殿那边确定了某事后,浔阳城虽然发生变故,但是小师妹的安危应该无碍,可能是没有被波及到,否则若是抓到越处子,江州官府那边瞒不住的。

  不过,虽说如此,但依旧是和小师妹失联了,二师妹本来准备留在浔阳那边找小师妹,但是却遇见一件十分火急之事,先行返回了。

  早上离去之前,二师妹还说,这一件突然发现之事,需要去详细核实一下,所以匆匆离开了,又去了浔阳……

  雪中烛突然开口问道:

  “好了,说正事,二师妹那边带回来的消息,你们怎么看?”

  什么事?张时修一脸好奇,不过旋即听到魏少奇抚须道:

  “江州大堂突然发布公告,说梅雨季有大水危险,全城戒严一旬,抢救洪水,而抢救的重点设施,就是双峰尖……有意思。”

  杜书清突然提醒一句:“浔阳石窟也在双峰尖。”

  张时修认真问道:“明白,那东林大佛怎么办?”

  “也跟随停工了,江州大堂和刺史欧阳良翰对外宣称,大佛停工一旬,劳动们抢救洪水先。”

  “那个双峰尖我去见过,好好一处防水工程,为何无用了,难道是又来大洪水了?”

  “不知,公告说,是建造浔阳石窟,用多了山石,破坏了水利,所以今年洪水复发。”

  杜书清指了指地图上的浔阳石窟处,问道:

  “浔阳石窟里面目前的景象,咱们的人有见过的吗?确定里面已经停工了?不是假的?”

  雪中烛颔首:

  “二师妹回来前,派人去远远看了一眼,大佛好像确实是连续数日,停止建造,不见上面有人攀附劳作……不过最近浔阳江大雾,弥漫双峰尖,瞧着有些模糊费劲,不过治水缘故,那边重兵把守,很难靠近观摩。”

  众人闻言,不禁对视一眼。

  “呵。”

  魏少奇突然轻笑一声。

  众人看去,只见他脸色感慨:

  “这一招有意思。”

  雪中烛冷声问道:

  “魏先生的意思是,所谓的浔阳城洪水耽误大佛,是故意的,都是假的对不对?”

  魏少奇点点头,又摇摇头: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就是朝廷那边要达到的效果吗。”

  张时修看见,金发大女君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一旁的杜书清则颔首赞同:

  “魏先生说的没错,放在军阵上两方交手,这就是经常虚晃使用的一招,虚实结合,好处在于能够打乱敌人本身的节奏,从而争取主动权。

  “现在也是这么对咱们……浔阳石窟发布公告,停止修建,不得不让人怀疑,是不是在给咱们故意露馅,预定了战场,守株待兔,把最后发生冲突的方位控制在浔阳石窟及其周边。”

  “没错。”

  魏少奇有些感慨:

  “把敌人勾引到预设的战场,让冲突发生在预设的时间,本身就是人为的制造天时与地利……这一点可能性还不小。

  “再其次,鄙人认识欧阳良翰,他的双峰尖水利营造,鄙人亲眼见识过,这一次浔阳石窟的大佛也是他住持建造,他和他的人,几乎不可能为了修建大佛而去走透支山中石料,重新引起洪水忧患,此下策太过粗糙鲁莽了。

  “此举若是放在其它大周地方官员身上,鄙人倒是能相信,可是放在他身上,很不合理,特别还是在浔阳城内几乎没有他的反对声音的情况下,无人扼制他,怎会出此昏招呢?”

  张时修突然开口道:

  “可若是真的来了洪水,双峰尖因为浔阳石窟修建无法泄洪治水,江州那边是真的要暂时停歇,抗洪赈灾,这该如何?岂不白白浪费了一次出手的时机。”

  “不是这么算的。”

  杜书清摇了摇头,多看了眼张时修:

  “像眼下,咱们一直迟迟不出手,浔阳石窟那边时刻预防,每日提起心弦,时间长了自然懈怠。

  “只有不出鞘的剑,才最有威慑力,真正拔剑落下了,反而没有落了下层。”

  “没错。”

  魏少奇抚须赞同。

  雪中烛多看了眼二人,淡淡:

  “倒是和二师妹的看法类似。”

  “二女君何时回来?”

  “做好你们那边的事情就行,别多问。二师妹那边,无需我们担心。”

  “好。”

  魏少奇也不恼。

  雪中烛突然走上前。

  张时修看见,她来到那副巨大的沙盘前。

  沙盘似是那个姓杜的毡帽青年所制,十分拟真,细节详尽。

  例如浔阳石窟所在的沙盘上位置,正有一尊木雕的无首佛身。

  毡帽青年给雪中烛一个方便指挥的木棒,不过却被后者无视了。

  当着众人的面,雪中烛直接拿起了那一尊无首小佛,轻轻抚摸,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张时修看了一眼地图上记有很多重兵把手标志的双峰间。

  “那咱们到时候怎么靠近大佛?怎么去浔阳石窟?”

  他突然问道。

  雪中烛与魏少奇皆对视了眼,没有回答。

  雪中烛手握木雕,突然问:

  “魏先生,剑诀消化的如何了?”

  剑诀?

  张时修下意识愣了下,却发现魏少奇、杜书清等人反应如常。

  “多谢女君阁下帮忙。”

  魏少奇脸色出奇认真的说。

  雪中烛有些不耐烦。

  “本座是问你消化的如何了。”

  魏少奇不自觉的压低嗓音,张时修也有听见:

  “两篇,已经领悟一篇,还剩一篇。”

  雪中烛有些诧异眼神。

  魏少奇笑了笑。

  “可以出剑了?”

  “嗯。”

  魏少奇点头,笑着笑着又剧烈咳嗽起来,用白布捂嘴。

  看见他嘴角的笑意,雪中烛冷笑:

  “哼,歪门邪道。”

  魏少奇似是误以为她在说前者,感慨道:

  “也不算是歪门邪道,陶公惊才绝艳,若不是开辟了此路,我等寻常人或寻常练气士哪里能够触碰到如此神话之物,操控如此神话之力?”

  “你们这类‘半执剑人’还是有些天赋机缘的,虽然不是最正统的执剑人路子,直接被锁死了上限,但也算是鼎剑的气盛之人,不算寻常人了。”

  雪中烛难得略夸一句,只见她随意摆手:

  “不过本座还是那句话,陶潜之流,小偷而已,这就被折服,那是你们孤陋寡闻,知道的练气士知识太少了。”

  魏少奇点点头:

  “倒也是,听大女君的意思,陶渊明开辟的这条道路,是借鉴模仿了贵宗的某套炼气术,大女君确实有资格说此话。”

  雪中烛皱眉:

  “不过本座有一事不解,他既然这么操心南人与南朝宋,为何不把【寒士】带出去,直接交给刘宋皇室,或者后续的六朝英杰,偏偏选择隐居云梦,把【寒士】留在那座桃花源作何?”

  杜书清突然说:“可能是既期望又失望。”

  雪中烛斜眼:“什么意思?”

  张时修看见,杜书清原本有些木讷的脸庞上,浮现些许的怅然,也不知是不是代入进了某些事情中。

  他轻声推测:

  “对南人与南朝宋抱有期望,却在庙堂浮沉多年,早看透本质,知道当年建康城里把持南国朝政的刘宋皇室与世家高门,是怎样一批酒囊饭袋,知晓抱有的期望有些不切实际,但是……

  “万一呢,若后面真有人可以站出来,继续北伐,就和他见识过的宋武帝一般,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若是如此,这一回再多添一口【寒士】助力,又是怎样的一副光景。”

  雪中烛听着听着,原本有些冷漠不屑的神色,略微松动。

  “没错。”

  魏少奇接话。

  张时修见到他感慨的从袖中取出一副青铜卷轴的画卷,一边轻柔抚摸,一边说道:

  “所以三百年前,陶公将【寒士】留在了虚无缥缈的桃花源中,并且借助贵宗的血青铜与特殊炼气术,构建了一座阵法,制作了一副卷轴,留在了建康城中,它名义上是《桃花源记》手稿,其实却是阵眼。

  “这座阵法精妙绝伦,以桃花源中的【寒士】为核心,用神秘的血青铜进行压胜,再以《桃花源记》手稿,作为调动它的阵眼信物……

  “《桃花源记》手稿所到之处,【寒士】的剑锋皆可横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