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君子也防 第758章

作者:阳小戎

  卖萌的有种,顿时翻身,囫囵吞枣的吃光。

  “喵~喵~”

  看见原本心目中的“妖圣阁下”在小戎子的脚边屈服,同时还发出了十分撒娇讨好的喵喵声。

  本来一本正经总结出踩奶规律的妙思,小嘴空空张大,陷入短暂寂静。

  这时,谢令姜走回,坐在欧阳戎旁边的位置上。

  欧阳戎把妙思交给了谢令姜。

  他去打发有种。

  妙思挤在谢令姜怀里,站在她腿上,若有所思的看着欧阳戎手边的糕点盘子。

  她推开碍事的谢氏女硕果,踮起脚尖,去抓盘子里的糕点。

  “啪”的一下,被欧阳戎拍开了不太干净的小手。

  “小戎子你……”

  妙思朝欧阳戎翻了一个白眼。

  她站在谢令姜膝盖上,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地上埋头干饭的有种说:

  “最讨厌,没有之一。”

  有种抬头,瞧了眼妙思。

  妙思顿时后仰,缩回谢令姜怀里,解释:“是说小戎子。”

  欧阳戎摸了摸继续温顺低头干饭的有种。

  他轻轻颔首说:

  “前倨而后恭,思之令人发笑。”

  “……”

  谢令姜与离裹儿对视一眼,皆扑哧一笑,两位气质迥异的绝色小女郎,笑姿各有千秋。

  “你们笑什么,不准笑,不准笑本仙姑,谢丫头,对小戎子,咱们要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咱们要团结起来,团结起来,团结!”

  妙思蹦跳起来,急着去捂谢令姜嘴巴,还不忘扭头朝笑而抿酒的离裹儿嚷嚷:

  “离姑娘你也是,你别笑,伱瞧着也不远了,以后要是被小戎子欺负了,可没人帮你,咱们现在就要团结起来,不能让小戎子分而化之,把咱们欺负惨惹……”

  噗——!

  离裹儿不禁捂胸一口酒水喷到了欧阳戎脸上。

  妙思说到一半,突然发现一只红袖素手伸来,紧紧捂住了它的嘴。

  可还没等它挣扎,又有一只男装衣袖的玉手伸来,盖在了前面的红袖素手上,像是多上了一层保险,俩俩压在她嘴巴上。

  是谢令姜和离裹儿,二女几乎同时默契伸手。

  “唔唔唔……唔?”小墨精睁大眼睛。

  “不准胡扯。”谢令姜板起脸。

  “你個小不点说什么胡话呢。”

  离裹儿面无表情教训。

  然后几乎丝滑的转头,朝瞪大眼睛、摸脸上水渍的欧阳戎,语气硬邦邦道:

  “不好意思,没忍住,欧阳良翰,你能不能不要把闲杂人等带进来,把本公主的书房清谈,弄的和戏场一样。”

  欧阳戎本来是在逗猫的,手里刚好又捻了一块糕点,准备喂有种。

  结果被这位小公主殿下喷了一脸水。

  他直接愣住在原地,有些懵逼,手摸了一把脸,低头愣愣一看,是浑浊淡黄的酸水。

  嗯,温热的黄酒是这样的。

  脚边地毯上,有种左瞧右瞧欧阳戎和离裹儿,似是好奇。

  “喵~”

  它直接一个三连跳,先跃上欧阳戎膝上,叼走他停顿右手上的糕点,再跃回地上,再跃向门口,身姿矫健,一溜烟跑掉了。

  可惜妙思就跑不掉了。

  被谢令姜、离裹儿,二女四只手,给捂的密不透风。这一幕活像是两个小女孩在抢玩偶一样。

  “大师兄没事吧,擦擦。”

  谢令姜迅速递上一张香帕,俏脸满是关心之色。

  离裹儿道歉过后,本来一只手已经怀里了,见谢令姜已经掏出袖中白手帕,表情没变,手帕掏出,自己擦了擦嘴角,然后目光瞄准了妙思。

  谢令姜在忙着给大师兄擦拭水渍。

  离裹儿从谢令姜怀里接过了妙思。

  “谢丫头你们唔唔唔……”

  儒服小女冠还没来及发表宣言,直接被离裹儿的手帕堵住了嘴。

  离裹儿一脸专注,认真的把一团手帕全部塞进了妙思这一张爱嘴硬的嘴巴里,一点空隙都没给她留。

  “下次不待在公主殿下前面了,这位置遭罪。”

  欧阳戎一边低头擦拭领口,一边抱怨了声。

  离裹儿不置可否,只是继续玉手捂着哀怨小墨精的嘴巴,问道:

  “要不要让彩绶给你找身衣裳?”

  “没事,就这样吧。”欧阳戎摆摆手:“刚聊到哪了?”

  “【寒士】的下落。”谢令姜提醒。

  欧阳戎颔首,沉吟说:

  “据我所知,陶渊明有一个隐藏身份,【寒士】的传奇执剑人。”

  “陶渊明?”

  二女诧异,对视一眼。

  原本挣扎的小墨精也安静下来,微微歪了歪头,不过没人注意到她。

  谢令姜凝眉,离裹儿则是眉宇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多看了眼欧阳戎。

  谢令姜好奇:“史书上说,他晚年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寒士】会不会是被他带去了世外?一起归隐,按照他性格有可能。”

  欧阳戎突然开口:“不,不一定。”

  “为何?”谢令姜好奇。

  离裹儿凝眉不语。

  欧阳戎没去看离裹儿,言简意赅:

  “他辞官之前,把【寒士】剑诀留在了东林寺,【寒士】不一定带走,而且若他是【寒士】的传奇剑主,史书上没记载下来的经历肯定曲折离奇,很不简单。

  “按那时的说法,【寒士】涉及王朝气运,本就是刘宋皇室所铸,陶渊明一个外人可以成为传奇剑主已经很让人意外了,岂会再放任他带走【寒士】与剑诀。

  “既然留下了【寒士】剑诀,那么【寒士】可能也留了下来。”

  “等等。陶渊明辞官归隐,和南朝宋的三次元嘉北伐,时间顺序上,哪个前,那个后?”

  离裹儿突然问道,同时起身,从一旁的书堆里,轻车熟路的找到了一本书,抽出来,连翻数页。

  她一边垂目浏览,一边开口:

  “东晋朝之后是刘宋朝,也是南朝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的朝代,共传四世,历经十帝,享国五十九年……

  “看了下生卒年,这陶渊明出世东晋,一个没落的高门,祖上有人做到公卿,但后面家族衰落,他勉强算是寒素了……唔这些书上都是些老调常谈。

  “说他早年就以隐逸得高尚之名,算是东晋名士,后面活到了刘宋朝,应该是见证了宋武宗刘寄奴建立这座新朝。

  “如谢姐姐所说,既然【寒士】是刘寄奴所铸,那么他应该是在刘宋朝时,成为的【寒士】剑主……”

  欧阳戎、谢令姜看见,离裹儿一根涂抹红豆蔻的食指点在书页上,缓缓滑动,玉唇轻启:

  “找到了,时间上看,元嘉北伐是南朝宋第三任皇帝发动的,远在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后……所以,应该是与他无关了。

  “根据谢姐姐的族史所言,南朝宋是拥有了【寒士】,甚至拥有了用上它的成熟方法,才敢进行元嘉北伐的,虽然后面都失败了……”

  离裹儿点了点头,朝二人肯定道:

  “全对上了,欧阳良翰你说的没错,陶渊明辞官归隐前,肯定留下了【寒士】。”

  欧阳戎轻轻颔首。

  谢令姜摇头:“都过了这么多年,谁知道去哪了……”

  “唔唔唔……”离裹儿手边的小墨精突然挣扎起来。

  三人目光投去。

  她眼神可怜巴巴的。

  本来不准备理会,可是妙思脸色十分急。

  欧阳戎随手抽出她手中沾满口水的手帕,认真说:“你出去玩,别再吵了……”

  哪想到妙思吐出一句话,就吸引了三人眼球:

  “你们在找【寒士】?本仙姑好像见过。”

  欧阳戎立即问:“你在哪见过?”

  “唔,刚刚你们不是提了什么元嘉北伐吗,元嘉这年号有点熟,不知道你们说的是不是那会儿,本仙姑最讨厌记黄历了,反正本仙姑记得,有一任跟班,那会儿也是在一个皇室姓刘的南方王朝的世家里,应该是你们说的南朝宋吧,当时它正和什么北魏打架呢,那些北蛮子真是欺人太甚,北边本来就是人家的,让人家打回去怎么了,一点不懂温良恭俭让,蛮子就是蛮子。

  “反正本仙姑最后一次见到【寒士】,就是那会儿,肯定是它无疑,那道天青色的长虹剑气一模一样,化成灰本仙姑都认识,不过嘛……”

  “不过什么?”谢令姜催问。

  “不过它好像变了样子,那跟班晚上回帐篷时,本仙姑听他一脸严肃的说什么国师从皇宫里护送了一副卷轴来,大将军带他们去亲自迎接,应该是【寒士】了。

  “本仙姑其实刚开始是不信他话的,【寒士】本仙姑又不是没见过,上一次见它可不是什么卷轴,但是后面本仙姑瞧见战场上有【寒士】剑气升起,想来没错了,可能是藏在了那副卷轴里了吧。”

  “藏卷轴里?”离裹儿好奇:“为何多此一举。”

  “不知道。”

  妙思手指点着下巴,寻思道:

  “或者是回炉重造了也说不定,不过有一说一,没有以前好看了,好端端的,变成卷轴干嘛,以前多靓啊,喜欢倒悬别人头顶,和这南方天空的颜色一样。

  “不过还真说不准,和你们讲,那会儿建康的士族里有一大批娘娘腔,不是穿女子衣服,就是涂抹胭脂水粉,还有裸奔嗑仙丹的,反正就是群魔乱舞,他们那破审美,做出啥事本仙姑都一点也不意外,说不定就是觉得圆滚滚的卷轴更好看呢,倒是可惜【寒士】了。

  “啧啧,名为寒士,却落入门阀世族、王侯将相之手,真是越喊什么越缺什么啊。”

  “那你上一次见【寒士】,也就是你说的最好看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欧阳戎敏锐问。

  妙思瞅着他,摸棱两可嘟囔:

  “忘了,元嘉年间那个跟班,是本仙姑一次睡醒后初遇到的,沉睡前的事情忘了好多,唔,得多补点墨吃,好好回想一下。”

  欧阳戎突然道:“你以前说过,有一柄无剑柄的鼎剑,除了没有剑柄,其余和正常的剑都一样……是不是它?”

  “咦,你小子倒是好记性。”妙思诧异嘀咕,又迅速变脸,顶着一副充满智慧的清澈眼神,语气迷糊:“唔本仙姑说过这话吗,不记得了”

  欧阳戎又问:“那副卷轴是什么样子?”

  “不知道,只有跟班见过,听他说,上面有一篇记载长满了桃花之地的文章……”

  “长满桃花之地?”欧阳戎顿时陷入沉默。

  “有没有说是什么文章?”谢令姜追问。

  妙思闻言安静了会儿,在三人凝视下,垂目嘀咕:

  “唔,本仙姑问了,跟班说,是陶公留下的。”

  “陶潜?”离裹儿脱口而出。

  “不是他还能是谁。”妙思抱胸,哼唧道:“你们刚刚不是已经知道他是【寒士】的啥奇剑主吗。”

  离裹儿脸色若有所思。

  欧阳戎表情有些古怪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