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君子也防 第312章

作者:阳小戎

  “大周非秦,寡人亦非始皇帝。”

  ……

  午后。

  帝王早已离去的大殿内。

  妙真携带一众俏美如花的梅妆宫人,走进布满残尸的空荡大殿。

  她们面色如常,手脚利落,手提水桶抹布、拖把木桶等物,泼水拖地,残尸鲜血,一一清扫。

  去开门通窗,点火熏香,殿内的血腥味隐隐散去。

  彩裳女官与伶俐宫人们背影远去。

  甘露殿中,洁净无垢,一切如旧,可…琴音不在。

第282章 未知鼎剑与祥瑞出炉

  “大郎气色看起来不太好。”

  顿了顿,欧阳戎回头认真问:“去云水阁喝茶不叫我?”

  “……”离扶苏。

  “檀郎莫开玩笑。”他揉了揉颇深的黑眼袋,苦笑:“为祖母祈福,夜里有些失眠。”

  欧阳戎一脸古怪:“你还真傻乎乎给她祈福啊?”

  离扶苏挠头:“阿父日夜留守浮屠塔祈福,我作为人子,总不能躲起来吃好喝好,得和他一起。”

  说到这儿,胡渣青年一脸担忧,面色有些憔悴:

  “阿父也很劳累,距离良翰立定的上报祥瑞的日期越来越近,阿父最近有些心神不宁,我得陪在他身边。”

  欧阳戎笑了下:

  “你阿父那是没办法,那行吧,但可别伯父还没病倒,你就先病倒了,伱病倒可没用,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

  “……”

  “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可试试。”

  离扶苏差异:“檀郎还会医术?”

  “最近翻看了几本医书药方,学了些,人总不能……”年轻县令语气淡淡:

  “有时候连自己受了什么伤、得了什么病都不知道吗,全听别人的吧。”

  丢下一句话,欧阳戎与离扶苏在佛塔前,照常分开。

  上午八九点的初阳,金灿灿的照在二人身前一座崭新庄重的浮屠塔上。

  百尺塔身,檐牙高啄,金碧辉煌,数不清的琉璃瓦正耀耀生辉。

  离扶苏走进隐隐有庄严诵经声传出的浮屠塔,去寻离闲和善导大师他们,开始新一天的祈福诵经。

  欧阳戎轻车熟路,绕过此塔,在塔后一座熟悉的井口前,背手停步。

  他垂目看了眼地宫古井,又回头看了看刚刚竣工两日的金灿佛塔,小声嘀咕:

  “是不是建偏了点,话说,当年的那座莲塔,应该是修建在这处地宫入口之上的吧?

  “不过,若是完全按照旧址修建,遮住了太阳什么的,下面岂不是乌漆嘛黑的,不知大师都没太阳晒了,这怎么行……

  “本官修的佛塔,才叫全方位的人性化关怀,塔偏一小步,功德一大步。

  “所以,小木鱼,给本官多涨点功德啊喂。”

  欧阳戎笑了笑。

  对于身后的这一座严格按照当年莲塔规模修建的江南最大浮屠塔,他还算满意。

  这段日子,除了县衙的必要公事外,欧阳戎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东林寺,督造此塔,从无到有,拔地而起。

  算是眼看着它起高楼。

  新浮屠塔修建的速度十分之快。

  得益于上半年龙城县大规模新建水渠、码头等营造的顺风车。

  山下县城并不缺熟练工匠与青壮劳力,只要苏府的银两给到位,浮屠塔的规模与速度不成问题。

  至于浮屠塔内供奉的佛像牌位,当然是那位女皇陛下自封的各种尊号与佛门头衔。

  塔内最中央的大佛像,脸模也是按照女皇陛下的龙颜仿刻的。

  算是完全按照这位“圣人”的模板私人定制了。

  某人心里唯一的槽点是,这位陛下的尊号头衔未免有点太多太长了些。

  不知道的,还以为塔里供奉了很多人呢,所幸新塔够大,都能装下。

  欧阳戎轻扯嘴角。

  另外,虽然是佛门净地,但是浮屠塔内的装饰什么的,也是怎么低奢华贵怎么来。

  用离闲叹息的话说,母后肯定喜欢。

  眼下,崭新高耸的浮屠塔,俨然成为了东林寺的新地标。

  善导大师倒是晚上做梦,嘴都笑歪了。

  但山下那位管账拿银子出来的韦伯母,脸上不免有点肉疼之色。

  只是在欧阳戎面前,丝毫没有表现出来,但持家妇人背后的唉声叹气谁知道呢?

  至于离闲与离大郎,不是管家婆,对于钱财一事并不太敏感,父子二人十分信赖历经千辛万苦求来的某弱冠谋士,对他执先生之礼,言听计从。

  至于那位同样管账的离小娘子,倒是有点出乎意料的平静,默契配合欧阳戎的举措,一丝肉疼叫苦都未表现出来。

  鹿鸣街的苏府,每日都有人员进进出出,将一份份装珍宝字画的箱子搬走。

  正是这位离小娘子在默默典当生辰礼。

  而这些日子,欧阳戎每天的三餐点心,都是苏府提供,从未缺席。

  眼尖的他瞧见,伴随着这座新浮屠塔的修建进度逐步完成,韦眉母女和离闲父子日常的伙食水平,肉眼可见的降低。

  守在寺内的离闲与离大郎,都开始早出晚归蹭东林寺的早晚斋饭了。

  但韦眉、离裹儿母女每日亲手送到欧阳戎面前的膳食规格,丝毫未变,日日准时。

  这些,欧阳戎都看在了眼里,没说什么。

  反而还吃的挺香的,毕竟幸福来自于参差不齐,嗯,若是离大郎、燕六郎这两家伙没有时不时的脑袋凑过来、蹭他饭的话……

  “看前几日江州寄来的信,小师妹应该快回来了。”

  石栏杆围拢了一圈的井口前,欧阳戎手掌摸了摸腰间裙刀,自语了声,潇洒跃栏。

  当下,新浮屠塔与圣人佛像已经彻底建成。

  离闲、离大郎正以孝道之名,跟随包括善导大师在内的一众东林寺高僧们,为京城那位女皇陛下日夜祈福,

  同时,女皇送来的某只“装有玉玦”的锦盒,正被封条密封,供奉佛前,享受香火。

  至于小师妹,最新消息是,三日前已从岭南道的广州府秘密购得宝玉,返回了江州。

  不过她并没有立马回龙城,仅在江州城逗留了半日,留下报平安与购玉顺利的口信,就马不停蹄,赶去了阁皂山求丹。

  眼下,督造浮屠塔的工作完成,欧阳戎倒是忽然闲了下来。

  他每日除了去给某位胆小如鼠的老县丞加油打气,循循善诱,画大饼外,其他空闲时候,都如眼下这样,前来净土地宫转悠。

  眼见井口旁暂时无人经过,欧阳戎翻身,利索下井,进入地宫。

  在日常激活某个枯槁僧人后,欧阳戎快速略过了不知大师日常任务般的问答。

  他掏出一份桂花糕递去,枯槁僧人止身,欢天喜地的走去一旁,屁股坐地,吧唧品尝。

  欧阳戎转身,走去一边,抽出腰间一柄长剑。

  他利用剑身上的朦胧月光,作为‘火把’,仔细的转悠了一遍幽闭地宫。

  “按理说,衷马大师死后,它应该是留在了地宫才对。”

  欧阳戎微微皱眉,心中自语。

  他最近经常故地重游,并不是陪疯和尚秀真。

  而是在探究一件心心念念之事。

  欧阳戎病愈下山后,这些日子重新梳理了一遍,那日激活归去来兮福报后发生的种种事情。

  他突然发现一件忽略之事。

  若是地宫墙壁上衷马大师的刻字留言不假,没有欺人。

  那么,当初衷马大师从疯帝盗走的那一口新鼎剑,岂不是留在了地宫?

  或者说,还在东林寺?

  按照欧阳戎截胡“匠作”的经验,当初衷马大师是利用了蝴蝶溪诞生的鼎剑、会以整座龙城做为剑炉、进行首次洗剑的漏洞。

  衷马大师躲在地宫,抢先使用剑诀、真名等条件,召唤出了新鼎剑,顺利截胡了随疯帝。

  后面,疯帝放火烧寺,莲塔走水,衷马大师依旧躲在净土地宫,被呛鼻滚烫的黑雾憋死,都没有出来。

  所以,那一口真名未知的鼎剑,还留在净土地宫内。

  欧阳戎低头看了一眼月光长剑。

  他原本是十分怀疑,这柄奇异长剑,是不是那一口未知鼎剑。

  理由是,它剑身所散发的朦胧月光,竟能奇怪的激活地宫墙壁上的月光石刻。

  而这些石刻,欧阳戎根据那一日的衷马大师幻影画面,猜测很可能是用那口未知鼎剑刻下的。

  所以……这类似清寒月光的石刻光亮,是那口未知鼎剑的剑气?

  而月光长剑散发的月光,因为与它有着某种同源联系,所以才能激发石刻中沉寂数十年的月光剑气?

  这么看来,月光长剑是那口未知鼎剑的概率很大。

  但是,这柄月光长剑是从柳子文身上“爆出来”的。

  欧阳戎前段日子,特意去往古越剑铺调查过,有一位老工匠透露,月光长剑是从甲三剑炉里新出炉的宝剑,出自那位老铸剑师的手笔……一脉相传吗。

  但这就排除了嫌疑。

  试想,若月光长剑真是那一口未知鼎剑,老铸剑师岂会轻易与人?

  能有多余的一口鼎剑,他干嘛不直接送往云梦剑泽,了却那个莲塔之盟?

  欧阳戎微微皱眉,四望空荡昏暗的地宫。

  “衷马大师早已火化,都烧成舍利了,这一口未知鼎剑,究竟去了哪里?

  “此前问过善导大师,当年开启地宫之后的情形,除了衷马大师肉身成佛的尸体,他们说,并没有发现任何类似剑的事物……

  “难道说,它与我的‘匠作’一样,也是剑非剑的形态,难以辨认,明珠蒙尘,被僧人清理,随手丢弃了?

  “还是说,被有心人取走,藏了起来?

  “可这么多年,除了‘匠作’,自‘文皇帝’之后,从未听说有新鼎剑出世……”

  欧阳戎摸下巴,寻思道:

  “剑主已死,又是剑非剑的形态……那明珠蒙尘倒也正常,况且,后人不知真名,就算发现了,谁又能扫清尘埃呢?”

  他轻叹,皱眉四顾:

  “这么说来,岂不彻底失传?

  “等等,也不一定,听闻气盛之人,与未认主的鼎剑能有冥冥联系,鼎剑有灵性,也会择人,就像我那‘匠作’,就挺有意思,对我又是小嫌弃又是依赖离不开我,怎么听起来怪怪的咳……

  “只是气盛之人难遇,寻常人不知真名,怎么寻它……”

  一上午的时间过去,欧阳戎环绕地宫,寻找了数圈,依旧无果。

  “这口鼎剑到底在哪?”

  不多时,他锁着眉头,转身离去。

  嗯,走之前,再用糕点诱惑,将不知大师搜了下身,连他的佛珠都没放过,咬了咬,浮现牙印,肯定不是鼎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