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君子也防 第1014章

作者:阳小戎

  他脸色出神的往前走了没几步,似是察觉到了什么。

  猛然转头。

  张时修赫然看见,后方昏暗树林中,走出一位熟悉的白袍小将,身后紧随一位冷着脸的中年女官。

  白袍小将脸庞覆甲,这张银白色虎面的嘴巴两侧又弯又翘,初看像是一个滑稽的笑脸,此刻看去却无比的怪异变态:

  “抓到你了,真是胆肥,一路跟来。”

  他食指指了指张时修手中罗盘:

  “忘记说了,那邋遢道士的气味,本将在王府早闻腻了。”

  张时修毛骨悚然。

第815章 裹儿留诗,良翰破谜

  “此驿何名?”

  “青崖驿。”

  汉阳县衙,大堂内。

  听到报信小吏朝汉阳县令的火急禀报,欧阳戎顾不上周围县官们的疑惑眼神,当场掏出一份地图,摊开在桌上,仔细打量起来。

  容真、秦缨二女也结束争执,凑近观摩。

  一旁的汉阳县令听完消息,余光瞥到三人动作,当即拍桌,怒而起立:

  “青崖驿官是干什么吃的,本官三令五申,天干物燥,小心走水,县衙的话他们都当放屁了吗,今日竟把整个驿站都烧了,真是一群硕鼠!硕鼠!”

  报信小吏苦着脸道:

  “县令大人息怒,这火势古怪,来的太快太猛,打这么大都没见过这种怪火,也不知是何物在烧,小的们都来不及取缸水……”

  一道冷淡嗓音响起。

  “这火是何颜色来着?”

  汉阳县令等官员看见,是主座上那位宫装绝色小娘忽然开口问。

  小吏老实回答:“幽绿色的,和鬼火似的。”

  容真看向旁边正在专心致志研究地图的儒衫青年,眼神若有所思。

  那日水贼袭击浔阳王府前,王府忽发一场大火,当时卫武在主石窟高台上,收到属下禀告时,容真也在旁边。

  大堂内,汉阳县令等了会儿,却不见这位女史大人再启唇,于是继续板脸质问手下:

  “驿内有没有伤员?”

  “没,没有!”

  小吏心有余悸道:

  “听说,大火燃起前,有一个红衣裳小娘在驿站中到处敲锣提醒,幸亏是傍晚,新来客人刚放下行李,没人睡觉,收到预警都跑出来了,否则那火势定然要烧死人……”

  听到“红衣裳小娘”,容真微微侧眸。

  欧阳戎在地图上移动的手指也停了片刻。

  “废物!真是一群废物!”

  汉阳县令怒不可遏,指着小吏们痛骂:

  “还要旅客提醒,你们都是白痴吗,浪费朝廷粮食,这次火情必须问责彻查!”

  坐在大堂主座的欧阳戎刚要抬头,副位上的汉阳县令突然转头,瞬间换了一副神色,看向了他。

  只见这位汉阳县令,面色又关心又惭愧,小心翼翼的问欧阳戎:

  “刺史大人,女史大人,是不是您们二位要找的人,也经过青崖驿?

  “幸亏这次没有伤亡,否则这些废物都跑不掉,要提头来见,不过这次有惊无险的火情,本县衙会彻查,定给两位大人一个交代,对了,下官这就派人过去……”

  欧阳戎突然开口:

  “等等,一起去。”

  汉阳县令犹豫:“一起?可刺史大人、女史大人千金之躯……”

  欧阳戎抬头,指着地图,认真道:

  “本官看地图上,离青崖驿最近的一处野渡口,可以停船,咱们从县城渡口到这野渡口,大致半个时辰不到,接风宴请罪酒什么的都免了,尔等立马备船,然后召集县衙全部人手一起过去,本官与女史大人乘船先走一步,青崖驿见。”

  “可……是,是!”

  汉阳县令等官员一愣,可是不等他们再问,年轻刺史已经起身,带着容真、秦缨二女急速离开。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暗道,这位年轻刺史确实如同传闻中那样作风独特、雷厉风行。

  约莫一个时辰后。

  青崖驿。

  欧阳戎、容真等人纵马抵达的时候,大火已经熄灭。

  青崖驿一片废墟残骸。

  衙役和借宿旅客们围在废墟外面,有的在树林中搭建帐篷,有的一脸沮丧忧心。

  欧阳戎默默骑马绕着废墟转悠了一圈,跟随而来的汉阳官吏前去通知衙役集合。

  秦缨和五十甲士也跟来了。

  她留了几人在汉阳县渡口,等待承载秦彦卿大部队的船只抵达,报信指路。

  “这火的颜色是有什么特殊的吗?”

  秦缨忍不住问。

  欧阳戎点头。

  在浔阳城分开前,他留了两筒焚天蛟油给小师妹。

  再结合刚刚报信小吏所言,这场大火是谁放的不言而喻。

  秦缨见欧阳戎安静不语,没有催促,转头派甲士们散去,四处打探踪迹。

  欧阳戎找来青崖驿管事,认真问道:

  “这火最先从哪儿升起?”

  “火势太快,不知,只知道,是在后院,从后到前。”

  “今日是不是有一伙姓苏的人家抵达驿站休息?”

  “没错,刺史大人怎么知道的,难道是大人熟人?”

  “人在哪?”

  “火势起来后,小人带人忙着灭火,没太注意,不过,这苏姓人家有一个小娘,最先敲锣提醒火势,可能是她最早发现火情了,多亏有她,若是大人朋友,还请帮个小忙,替青崖驿全体伙计道谢一番……”

  容真打断问:“这苏姓人家往哪走的你们都不知道吗?他们原先要去哪?”

  “不知,驿站的马棚都被烧了,这苏姓人家的马车也未幸免,小人刚刚检查了下,他们大多数行李也葬在火中了,实在惭愧,不过他们刚开始是说要去汉阳县城了,不知现在是不是过去了,刺史大人、女史大人可以回汉阳县找找……”

  欧阳戎眼皮都没抬一下。

  汉阳县城那边留了人,若是“苏姓人家”抵达县城,会第一时间报信。

  可从大火开始到现在,数个时辰过去了,汉阳县城还没消息,至少是没进汉阳县城的,难不成又是过城而不入?

  就在欧阳戎沉吟之际。

  秦缨带一甲士匆匆赶来,还没走近,就大嗓门道:

  “欧阳良翰,外面南下的官道上,发现了白虎卫踪迹,他们是往南去了。”

  容真蹙眉:

  “南下官道?这条官道不就是去汉阳县的方向,他们走多久了?咱们在汉阳县怎么没碰到?”

  “估计不超过半个时辰。”

  容真转过头,语气果断:

  “很大可能,是去追王爷他们了,这场大火十分蹊跷,说不得是王爷用阻碍李从善他们的,但李从善或许没这么容易甩掉,现在看,王爷他们是往南走的,咱们现在就坐船回汉阳县城,看能不能堵住,不能再失之交臂了。”

  欧阳戎忽然问道:

  “你觉得,这场火如何阻碍李从善?”

  容真张了张嘴,又抿了下,严谨答道:“具体不知,但为何放火,总有目的。”

  欧阳戎冷静指出:

  “此火没有浓烟,也仅限驿站一地,也不是火烧山林,若是单纯迷惑李从善的追踪手段,放火无用,李从善绕过就是了。”

  容真歪头疑问:“那为何放火?”

  欧阳戎沉默不语。

  他目前只能想到一种可能,那就是和当初在浔阳王府诓骗水贼的计划一样,在“火中饮冰”。

  可这青崖驿又不是自家王府,哪来的冰窟藏身?

  但这场火又是小师妹她们放的无疑了,甚至小师妹担心误伤路人,还提前预警。

  另外,欧阳戎还有一处疑惑。

  小师妹到底知不知道他追过来了?裙刀的感应若是没有失效,他来到汉阳县的动向,小师妹应该可以感应到。

  而青崖驿距离汉阳县城不远,小师妹若是感应到他提前抵达汉阳县城,自然清楚他是过来找他们。

  可这场突然的大火,再加上她们当下的失踪,又如何解释?

  这岂不是说明,她们是当时情况危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没有时间等到汉阳县城了,所以提前在青崖驿放火。

  若是如同驿官所言,大火过后,她们真的继续走南下官道,去汉阳县城,那为何提前在青崖驿放火呢?

  这又回到了刚刚容真的疑问,这种无浓烟的焚天蛟火,真能挡住李从善他们那伙机动骑兵吗?

  它的意义何在?

  暂且不管这些,只从结果来倒推。

  现在的结果是,李从善等白虎卫追兵,继续往南下官道追了。

  南下官道若是正确的方向,那就是小师妹这纵火之计失败。

  相反,若是错误方向,那就颇为合理,确实迷惑了李从善。

  可是这也迷惑了欧阳戎。

  他同样不知小师妹他们去哪了。

  回到眼下问题,该不该尾随李从善等骑兵的踪迹,继续南下追人呢?

  诸多问题萦绕,欧阳戎微微垂目,陷入沉思。

  旁边的驿站管事,脸色隐隐欲言又止。

  容真瞥见,忽问:

  “何话,直讲。”

  驿站管事小心翼翼道:

  “两位大人应该是在找这苏姓人家吧?”

  容真冷冰冰板脸,像是不想回答这废话。

  管事弱弱指了指门口那块雕刻青崖驿三字的巨大石碑。

  众人循着看去,青崖驿全站都烧没了,当下也只剩下这块石碑了,立在废墟前,十分显眼。

  “两位大人,石碑后面有一面题字墙,乃本驿新设,小人记得,苏姓人家中,有一位容貌惊艳如仙的小娘子,眉间点有一朵梅花,她刚抵达时,曾在墙边驻足,捏笔题诗。”

  “题诗?”

  容真好奇,欧阳戎立马抬头:

  “带本官过去。”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