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 第209章

作者:会说话的肘子

  陈迹侧过脸颊避开刀锋,双手松开老吴小腿,握住其手腕反剪在身后,死死压在地上,将老吴脸颊压在尘土里。

  陈迹无声的打量胡同前后,确定没人被刚才厮打声引来,这才俯身问道:“你们是为了给靖王报仇才做这些事?”

  老吴喘息道:“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

  陈迹稍稍放松反剪着老吴的手,放缓声音说道:“我与靖王府世子朱云溪相交莫逆,我能成为王先生亲传弟子也多亏靖王举荐,你们如果是为了给靖王报仇,我可以帮你。”

  老吴昂起脑袋,将吃进去的土,混着唾沫吐在地上,斩钉截铁道:“为靖王报仇?我都没见过靖王,为他报哪门子仇?小子不用诈我,既然落你手里,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陈迹思索片刻,竟慢慢放开老吴的双手,靠坐在一旁墙根缓声道:“你们边军年前发来的棉手笼,还是用我换来的。”

  老吴疑惑:“什么叫用你换来的?”

  陈迹想了想说道:“陈家与靖王做交易,只要靖王愿意举荐我去王先生那里,他们便给边军拨这笔银子。”

  老吴双手撑地坐起身子,竟也不再跑了:“你愿意为靖王报仇?”

  陈迹没有接这个话茬,而是突然问起:“你们把粮仓烧了,接下来打算做什么?”

  老吴揉着手腕,嗤笑一声:“陈家公子,你以为凭你三言两语,我就会将计划告诉你?我不跑了是因为知道自己跑不掉,不代表我信了你的话。”

  陈迹平静道:“你们勾连景朝围困固原城,是想要引景朝入关,毁了宁朝么?可这样一来,会有很多人因你们而死。”

  老吴哂笑道:“关我鸟事?他们又何时关心过我们的死活?谁又算过这些年多少人因我们才能活下来?”

  说着,老吴挪动身子,靠在陈迹对面的土墙上,仰头说道:“我是嘉宁六年入的边军,先当步卒,再当斥候,打了七场仗,好不容易才捞到一身藤甲穿。当时我还有点嫌弃,老周许诺我说,等我升了偏将就给我整一身铁甲穿。可后来升了偏将才知道,姓周的他娘的就是个骗子,整个固原就剩两副铁甲了,一副他穿,一副胡将军穿。”

  陈迹不知道老吴说这些做什么,是要拖延时间等待救兵,还是另有打算?

  老吴换了个舒服的姿势继续说道:“一石粮食从豫州、江南收归朝廷时就只剩九成,押运来固原途经洛城、运城、渭南、铜川、庆阳,这一路上官商勾结,联手将新米、新麦换成积年的谷子、麦子、苞米,到我们手上的时候,那些粮食都长毛了。若不是边军有高人指点,将这边陲军镇经营成商贾往来之地,我边军将士都不知道吃什么。”

  陈迹不动声色问道:“高人是谁?”

  老吴笑了笑没有回答,自顾自继续说道:“你说,我们天天吃着长了毛的苞米和麦子,守这固原图个啥?”

  陈迹疑惑道:“既然有靖王看顾,粮食为何还能被悄无声息的换掉?”

  老吴哈哈一笑:“靖王也回天乏术啊,几千几万人欺上瞒下,他又不是神仙。”

  陈迹更疑惑了:“边军不是晋党的人吗,胡阁老也不管?总得让人活下去吧。”

  老吴讥笑道:“边军在部堂、阁老们眼里,只是他们的筹码而已,固原几百年都没丢过,自然不必担心。他们不知道边军的处境吗?假装看不见罢了。”

  陈迹没有深入钻研过历史,他只知道边军问题向来是王朝灭亡的催化剂,边军的问题不在边军,而是在制度的腐败、国库的危机。

  历朝历代如此,宁朝也不会例外。

  他凝视着老吴问道:“所以你们想把固原拱手送给景朝?”

  老吴没有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

  许久之后,他从地上抓起一捧黄土,长叹一声:“可即便如此,我们也要继续守下去啊。陈家公子,你猜错了,全都猜错了。我劝你不要继续查下去了,这事你查不明白的,说不定还没等你查清楚,真相自会水落石出。”

  陈迹一怔,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想了想说道:“老吴,我也不为难你,但事情牵涉甚广,我得先把你带走关押起来。若你是清白的,我定会还你清白。”

  然而就在此时,老吴笑了笑:“陈家公子,你人不错,不亏是王先生的亲传弟子,仁义!”

  说到此处,老吴忽然说道:“陈家公子,谢谢你啊。”

  陈迹疑惑:“谢我什么?”

  老吴咧嘴笑了笑:“谢谢你的棉手笼,我老吴这辈子没戴过这么暖和的手笼。”

  陈迹忽然意识到不对!

  可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老吴背后竟凭空燃起白色炽烈的火焰。火焰来得突然,短短几个呼吸便将他彻底包裹。

  陈迹一惊,上前捧起黄土往老吴身上拍打,可对方身上的火却怎么也拍不灭。

  老吴咬牙道:“别费劲了,那人说了,这火熄不了!”

  那人是谁?这火又从何而来?

  陈迹只觉得自己脑袋要炸开了,他赶在老吴死之前问道:“你为何要毒杀陈家三十四口?”

  老吴痛呼道:“我没有!”

  陈迹瞳孔收缩:“那你当天下午为何要去固原驿?”

  老吴被火烧得在地上蜷缩成一团,挣扎着说道:“我去驿站交代驿卒,给你准备红螺炭啊!”

  陈迹瞳孔收缩,原来老吴当天是因为这件事才去的固原驿,对方临死之际、疼痛之间,不可能临时想出合情合理的回答。

  这个回答应该是真的!

  那毒杀陈家三十四口人的幕后真凶,到底是谁?

  陈迹不顾火焰,拾起地上掉落的短刀割开老吴背后的衣服,只见对方背后贴着一张朱砂写下的黄纸符咒,已经烧得只剩一个边角。

  此时,老吴蜷缩着身子,颤抖着右手,用最后的力气抓起地上一捧黄土贴在额头上:“固原啊固原……”

  老吴没了声息,渐渐地,连骨头都烧成灰烬。

第256章 黄面窝头

  陈迹默默看着地上那一捧黄土与灰烬,手中捏着那枚黄纸符咒的边角。

  这是谁的符咒……白龙吗?不确定。

  陈迹曾在白龙手中见过黄纸符咒,但使用黄纸符咒的行官不止白龙一人,梦鸡用,道庭也用,从道庭分支、流散出来的行官门径,都要用到黄纸符咒。

  可不知为何,他冥冥之中便觉得,这黄纸符咒的主人一定是白龙。

  刚来固原时,驿卒曾说,密谍司的人因为这里太艰苦,所以撤走了……这本就不合常理。

  一个鱼龙混杂的谍探之城,怎么可能少了密谍司这么重要的角色?一个个密谍见了功劳像疯了似的,恨不得天天都能抓到景朝谍探,这里本该有大量密谍才对!

  当初司礼监为了让刘家放下戒备心,故意由着皎兔、云羊被流放。

  如今固原境况,岂不与当初格外雷同?

  当陈迹意识到这件事背后“有可能”是白龙时,心不由一沉。

  他下意识打量四周,担心自己一转头,恰好看见“冯先生”正在远处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

  好在没有。

  可还有一个疑问:到底是谁杀了陈家三十四口人?

  是白龙吗?必然不是。

  当天若不是边军恰好送来羊肉,陈迹等人说不定也会中招,白龙好不容易让他潜伏回陈家,怎么可能又把他杀了?

  既然不是白龙,又会是谁呢。

  杀了陈家的人,谁会受益?

  边军、景朝谍探、太子……

  思索间,胡同外传来脚步声,有人隔着很远说道:“各位军爷,方才就是这边传来哀嚎,听着瘆人得很!”

  一个老头领着一队边军甲士快步走来,他们转过拐角时,只看到一地灰烬,陈迹已不见踪影。

  边军甲士蹲在地上,捏起一点黄土放在眼前细细揉搓:“是骨灰。”

  另一人疑惑:“骨灰?不能吧,把人放柴火上烧一天,都未必能烧成灰啊。”

  ……

  ……

  陈迹在街上停停走走,抬头寻着匾额,直到看见“元草堂”三个大字,这才抬脚往铺子里走去。

  北方走私进来的鹿茸、熊胆、熊掌、雪蛤、人参,先从长白山运往东京道龙化州、再由龙化州运往中京道、再由西京道奉圣州南下,进入固原。

  最终运到这元草堂内,供各路掮客、商贾挑选。

  陈迹刚迈过门槛,竟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穿着一件羔羊皮袄,连着一截醒目的豹袖,站在柜台前与掌柜交谈。

  胡三爷!

  只听胡三爷背对着陈迹,平静说道:“掌柜的,固原已被天策军围困,破城就在近日,你那些人参不值钱了。”

  掌柜不慌不忙的笑了笑:“三爷,我这元草堂是怎么来的您也清楚,即便景朝杀进来,我也有熟人可以说情。别人不晓得会怎样,但我元草堂肯定无事。”

  胡三爷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转而说道:“破城暂且不提,这景朝还不知要围困固原多久。如今粮仓被烧,家家缺粮。大家都赶着去买粮食了,不会来买你人参的。你不如便宜点,全都卖我。”

  掌柜皮笑肉不笑道:“三爷,咱们是老相识,不用再说虚头巴脑的话。眼瞅着固原孤立无援,天策军随时有可能破城,多得是行官想买人参提升境界,我怎么可能贱卖给您?”

  陈迹微微皱眉,胡三爷竟和自己想到一处去了,有人争,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

  他没有上前,只在后面默默听着。

  此时,却听胡三爷说道:“我在固原厮混这么多年,自然知道这时候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贱。行官想消化一根人参,少说得用五日打熬,五日之后说不准固原都破了,临时抱佛脚有什么用?况且,一两根人参也提升不了什么境界。掌柜,这会儿手里有粮的才是大爷,人参卖不上价钱的。”

  掌柜挑挑眉头:“即便如此,您方才说寻常野山参八两一斤,五十年老参十两一支,这价格恕我实难接受,便是全都烧了,我也不会这么便宜别人,您说是不是?胡三爷在固原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总不至于强买强卖吧?”

  胡三爷笑着说道:“和气生财。掌柜不用放这种狠话,那些人参你舍不得烧。若你觉得我给的价格太低,不如换成粮食?你元草堂养着上百号人,一家老小三十余口都得吃饭,若断了粮,你那七个宝贝儿子,还有十余房胡姬小妾,可都要饿死了。”

  掌柜微微一笑:“这就不劳三爷费心了。”

  “哦?”胡三爷饶有兴致问道:“看来掌柜藏了粮食啊,难道边军没有搜完吗?”

  掌柜摇摇头:“三爷不用探我口风,我打算带着一家老小全都饿死呢。”

  胡三爷哈哈一笑,抱拳道:“那就不叨扰掌柜了,十日之后我再来问您。”

  掌柜随意拱了拱手:“三爷请便。”

  胡三爷一转身,竟看到陈迹站在不远处。他微微一怔,而后故作不识的模样出门去了。

  掌柜笑着看向陈迹:“客官,需要什么?”

  陈迹问道:“五十年份的老参怎么卖?”

  掌柜伸出三根手指:“三十两银子一支,童叟无欺。”

  陈迹转身就走,这价格连砍价的必要都没有。

  他出得门去,不动声色的往小巷拐去,静静等在拐角处,慢慢从袖中抽出短刀。

  下一刻,胡三爷拐进来,陈迹将短刀抵在对方脖颈处,平静问道:“三爷跟着我做什么?”

  胡三爷缓缓举起双手,微笑着说道:“别担心,我没有恶意。”

  陈迹不解,以胡三爷的江湖地位,想必行官境界不低。寻常行官即便再熟悉,也不会随意将性命交到别人手里。

  可这位胡三爷毫无反抗之意,就这么容自己将短刀抵在脖颈上了。

  陈迹思索片刻,没有放下短刀:“三爷找我何事?”

  胡三爷用仅剩的一只好眼看着陈迹:“你也想买人参?为了修行?你如今什么实力境界了?”

  陈迹被这一连串问题绕住了:“三爷关心这些做什么?”

  胡三爷沉默片刻:“你若想买人参,我可以帮你。”

  陈迹上下打量着这位胡三爷:“三爷不是也想买人参,为何帮我?”

  胡三爷笑了笑:“我走南闯北,想要便宜人参,机会多得是。你若急便先给你,只当是结一份善缘。”

  陈迹迟疑,陌生人的善意总归让人警惕。

  胡三爷没有在意他的警惕,直白问道:“你想买多少人参?”

  陈迹紧紧握着刀柄:“元草堂里有多少人参?”

  胡三爷思索道:“那可就多了,寻常野山参有数千斤,五十年以上的老参怕是也得有六七百支,都是等着开春运往宁朝腹地的囤货。”

  陈迹回答道:“五十年以上的,我想全要,但他价格开得太高,我买不起。”

  胡三爷瞳孔微缩:“要这么多做什么?老参虽好,却也讲究个循序渐进。你将老参切了片,分成三十份,每日早、中、晚各两片放于瓮中蒸水喝即可,万万不可急功近利,不然经脉受不了。”

  陈迹沉默不语。

  胡三爷见陈迹不答,放缓语气:“你既想买,我帮你便是。五日之后你再来元草堂,自会得到想要的。记住,到时候假装不认识我。”

  说罢,他慢慢向后退去,脖颈一点点脱离短刀。

  待退出小巷,转身快步离开,独留陈迹满心疑惑:会不会是自己以前无意中救过胡三爷亲戚的命,但自己不知道?

  可胡三爷要这么多人参做什么?不是为了赚钱,若为了赚钱,卖粮食比卖人参更赚钱。

  胡三爷背后,还有许多行官需要人参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