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两个刽子手上前。
一人用黑色布袋,将闵子顺的脑袋罩住,免得死相过于难看,这也属于绞刑特有的体面。
另一人把闵子顺跪着绑在行刑柱上,防止绞刑期间因痛苦而挣扎出错。
绞刑真就是绞。
两个刽子手各执一根长木棍,两根木棍的中央用绳子拴在一起。
绳子也是两股,夹着犯人的脖子。
刽子手以相反的方向绞动木棍,两股绳索互相渐渐收紧,最终让死刑犯窒息而亡。
相比斩首,过程极为痛苦。
闵子顺浑身奋力挣扎扭动,却因为被绑在行刑柱上,根本就动弹不得。
终于,彻底不动了。
“下一个,带过来!”
那人正是钱琛的心腹韩松,金州西城县小吏出身,
在汉中时就已经协助管理钱粮,还在闻焕章手下做过刀笔吏。
甚至早在汉中的时候,韩松就已开始贪污,只不过当时小打小闹没被查。
韩松被按着跪下,看到闵子顺的尸体被抬走,整个人瘫在当场根本就跪不直。
李含章、钱琛、令孤许等人,此刻默默离开刑场。
他们跟闵子顺的关系都不错,今天算是来送老闵最后一程。
而且,是赵渊让他们来的,未尝没有警示的意思。
李含章和钱琛算运气好,前者是第一任吏部尚书,后者是第一任户部尚书。
都是非常容易中招的职务。
但他们早早调入内阁,早就不沾具体事务,而且严格约束家人。
就算以前做过什么,朝廷也划了一条时间线,只要今后不再犯就不追究。
因此,他们即便门生故吏无数,只要没被查出权钱交易,就不会被卷进各种案子里。
他们的党羽,这次被抓了好几个!.
第三千九百三十三章 大明月报
李含章和钱琛的三师加官都被削了,算是对他们的惩戒警告。
钱琛最后转身看一眼,即将被斩首的韩松,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心腹啊。
“这厮连赈灾粮也敢碰,当真该死!”钱琛咬牙切齿道。
李含章不想谈论这种事,情绪低落道:“去我家里喝一杯吧。吃了这顿酒,明日好生处理公务,莫要再被这等事扰乱心情。”
钱琛摇头:“改天再喝。”
令孤许等人也拱手告辞,他们的老朋友,今天要被处死好几个。
众人坐车返回城内,路过书铺的时候,却听有伙计站在书店门口叫卖,
“《大明月报》,《大明月报》。以前官员才能看的邸报,今后人人都可以买来读。”
“五十五文一份,不值三餐饭钱,却能晓得天下大事……”.
京城的物价贵,一天如果吃三顿,饭钱还真要四五十文,再节俭也要二三十文。
这样来看的话,一份报纸卖五十五文还真不贵。
如果今后增大发行量,成本还能继续往下降。
衙门有免费报纸可看,李含章等人都没去买,但许多百姓却被吸引。
今天是旬休日,学生们也放假,书店一条街有许多士子在闲逛。
伙计没喊几嗓子,就有十多个士子围过来。
旁边的书店掌柜见此情景,顿时后悔自己没去进报纸。
能卖出去多少且不说,这玩意儿可以招揽顾客啊,指不定就有人顺便买书买笔呢。
另一家书店的掌柜,亲自出门喊道:“俺家也有报纸,俺家也有报纸!”
先前那家书店,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挤不进去的后续顾客,听到附近还有报纸,连忙加快脚步跑过去。
陆游和几个小伙伴,今天也在逛书市,顺便买点墨条和纸张。
他们都不缺钱,几乎人手买一份报纸,一边走路一边读报。
没有直接阅读具体报道,而是着眼于报纸的装订和排版。
挺新鲜的。
前宋的邸报主要靠手抄,由于赵渊改进活字印刷术,在宋徽宗中后期改为印刷。
但版面一直都不讲究,直到大明开国才稍微改进。
如今这份报纸的版面却极为清新。
标题的字号更大,正文的字号更小,还用横竖线做隔断,对读者非常友好。
现在印刷都用“明体字”,也就是“宋体字”,还有了统一的几种字号和标点。
这些印刷标准,是闻焕章在位期间推广的。
最初是在印刷公函笺和官方教材时使用,渐渐的被民间书商模仿。
他们自发使用官方标准,让工匠制作活字库,大大提高印刷效率和质量,而且还能减少印刷成本。
“咦,这里还有两首诗词。”陆游惊呼。
王廉清问:“哪里?”
陆游说道:“倒数第二页。”
小伙伴们连忙翻看,却见洪迈大喊:“是陛下的新诗!”
因为是刚送来的报纸,就连那些书店掌柜和伙计,都还没来得及认真阅读.
第三千九百三十四章 开启明智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陆游朗诵完毕,啧啧赞叹道,
“陛下多年未有诗词问世,今出新作果真是好诗。”
梅花代表洁身自爱,是从唐朝开始的,直至北宋彻底定形,而且文人墨戏画梅的也越来越普遍。
王廉清指着头版头条说:“陛下此诗,是反着对应前面那些贪官啊。”
众士子才翻到第一版,认真阅读具体内容,却是详细报道今天被处死的几位大员。
而且,把他们怎么一步步腐败堕落都写出来了。
陆游不好评价那些贪官,只能从另一个角度说:“文章的用辞过于浅白。”
洪迈指着头版最上方:“有意为之,还有更白的,而且是御笔文章。”
小伙伴们这才注意到社论,却见作者署名是赵渊:.
俺听圣贤说,以仁政治天下,就能国富民强。仁政恁地推行?却靠官吏来做。前宋贪官污吏太多,百姓穷了,国家衰了,江山没了……
短短几百字,全是大白话。
这些太学生都是才子,读了几句就哭笑不得,他们还是孩童时就能写出如此文章。
突然,陆游嘀咕道:“这些是写给庶民看的,难怪《大明月报》会在民间售卖。”
……
秦桧还在挤牙膏。
“陕西熙河府,知府薛弼……”
“万俟卨已经供出他了,他那里的一堆属官,也已被陕西提刑司调查。陛下额外开恩,允他们赈灾立功。”
“又因积极退赃,薛弼被判处流放沙州。”
“他那些属官,虽免于流放,却也有人坐牢,有人罢职不用,有人贬官几级。”
“淮南省参议赵开……”
“已被王曮供出,他必死无疑,再换一个。”
“我再想想,我再想想……”
秦桧搜肠刮肚,已然绞尽脑汁,但他很难再供出贪赃枉法者。
该抓的,都抓得差不多了!
刚刚供出的薛弼和赵开,都属于能力不俗但品行低劣之人。
就拿薛弼来说,历史上,他先辅佐李纲守开封,又为岳飞献计灭杨幺,并正式担任岳飞的参谋,还出面安抚王彦的八字军。
即便离开岳飞,薛弼也以文官之身,多次平息或收降盗贼。
但秦桧诬陷岳飞的时候,薛弼非但不帮忙说话,反而积极主动的投靠秦桧。
他甚至还把自己的剿匪之功,全部算在万俟卨头上以邀宠讨好。
就这样,岳飞以前的参谋们,全都被秦桧罢免夺职,唯独薛弼被秦桧重用提拔。
那个赵开,更是南宋初年的“改革先锋”,改革酒法、茶马法、盐法、钞法……
为缓解南宋财政贡献了巨大力量,也让南宋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他最离谱的操作,是宣抚司抓到伪钞制作团伙,张浚打算全部处死以正钞法。
而赵开却建议,把伪钞盖上宣抚司大印,这样假钱也变成了真钱.
第三千九百三十五章 私铸货币
再把这50人的犯罪团伙,全部纹面之后专门造钱,发挥他们制造假钞的特长,再盖上官印直接变成真钞!.
这样就绕过了朝廷规定的发钞限额,张浚可以借此疯狂印钱。
赵开的建议已经很离谱,张浚为了筹集军费,竟然真就通通采纳。
这个时空的大明新朝,赵开每在一个地方做官,就能让那里的商税大增。
而且游走在《大明律》边缘,总是可以把巡察御史糊弄过去。
此人贪污的金额,甚至不输给秦桧!
听说赵开被抓,他以往任职地的商贾们,普天同庆纷纷燃起爆竹。
“再想想。”
“真想不出了。”
秦桧变得沮丧又惊恐,等待接受最后的审判。
深秋。
对秦桧的审判结束,罪名有一大串。他本人贪污的财货,能被追查出来的,就达到152万贯。
这还不包括他的家人、亲戚和党羽的赃款。
大明开国十余年,物价已经降下来。
只有粮价、酒价,因为西北连年大旱而攀升。
酒价是全国都在涨,粮价却是北方较高,南方属于稳中有升。
就拿杭州的平均粮价来举例,即便今年运了很多去北方赈灾,但每斤大米也只须5文钱就能买到(已换算为几百年后的市斤)。
而且,杭州周边的乡村地区,米价比城内还更便宜。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