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688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赵康懒得理会,径直离开王宫。

  黎氏望着他的背影,喃喃自语道:“好威风的男儿,不愧是大明贵胄,改嫁给他倒算是高攀了。”.

第三千七百一十章 毒蝎女人

  这女人花痴脑残且自私,只要让她锦衣玉食,

  又把她哄得服服帖帖,她可以国家和儿子全然不顾。

  哪天如果大明吞并安南,若安排好她的富贵退路,黎氏估计能举双手赞成。

  冬春之交,正是安南种稻之时。

  刚刚由升龙府更名的大罗府,还有被申利叛军肆虐的天德府,

  大量肥沃良田赐给赵康带来的官吏、工匠、医生和将士.

  这些田产的原主人,要么被赵康抄家灭门,要么被叛军屠戮抢劫。

  土地上原有的佃户,还有那些战争流民,

  也被分配给赵康的手下,让他们佃耕刚赏赐出去的土地。

  杨再兴分给赵康的五百将士,当初全部挑选的还未娶妻者。

  这些人也通通被赵康赐婚,婚配女子主要来自罪官的女眷。

  比如杜英武、杜嗣武的几个族妹,还有叛贼申利的女儿,就被赐婚给几个大明军官。

  其余将士,即便在大明已有妻子,赵康也鼓励他们在安南纳妾。

  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安南百姓很多,其中不乏失去家庭的女子,

  还有罪官家里的丫鬟女仆,将士们都可以去任意挑选。

  初春时节,先后有两支船队,在太平江入海口登陆。

  一支船队来自广州,一支船队来自钦州。

  他们有些是赵康麾下人员的家眷,有些是朝廷安排过来的士子,还有些是赵康招来的两广商民。

  那些士子,皆屡试不中之辈,以超过三十岁的秀才为主。

  秀才身份只能维持三届乡试,连续三次都考不上举人,秀才身份就自动取消了重考。

  很多三次不中的两广秀才,已经考得心灰意冷。

  听说到了安南,就能做教授、教谕,还能分到肥沃土地,他们就报名来投靠赵康。

  还有一些两广商贾,以前就有跟安南贸易。

  得知豫王殿下摄政安南,而且还能在大罗府(升龙府)白捡商铺,也让家中庶子带着伙计来安家落户。

  随着这些家眷、士子、商民抵达,赵康心里就更有底了。

  但让本地贵族和官员极为不满!

  “殿下,赐田时多有纠纷,只能快刀斩乱麻。”谢洪说道。

  赵康问道:“都是什么纠纷?”

  谢洪说道:“彼此言语不通,又不熟悉本地情况,赐田时依靠本地官吏执行。”

  “有本地官吏趁机占田,也有胡乱划田之人,侵害大明将士和安南地主之利。”

  “臣虽派人一直监察,但很难完全查清楚,只能杀鸡儆猴处死一批。”

  “那些被胡乱占田的安南地主,有人做官的自然要归还,没人做官的就只能自认倒霉。”

  “初来乍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大家都要尽快熟悉本地事务。”

  赵康理解执行难度,由于言语不通,他在跟本地人交流时也很郁闷。

  安南是五代独立出去的,虽然读书人都会写汉字,

  但能说汉话的越来越少,已渐渐生出民族自主意识.

第三千七百一十一章 交趾的来历

  赵康拿出一本书:“这是翰林史馆编撰的,刚刚跟将士家眷一起送来,朝廷足足印刷了五千册。”

  谢洪双手接过,一看书名就大喜:“有此书在,十年之后,安南定矣!”

  这本书的名字,叫《交趾志略》。

  开篇讲述华夏起源,把百越也视为华夏分支。

  而交趾人的祖先,则属于百越当中的骆越。

  因此,交趾百姓也属华夏族裔。

  交趾地区的第一个国家,是古蜀国被秦所灭之后,蜀国王子泮南奔而建立.

  都城为古螺城(升龙府城附近),唤作瓯雒国,也叫安阳国。

  接着又是秦国南征、赵佗自立、汉设三郡、隋唐统治、五代割据……

  也即是说,《交趾志略》这本书,把上古时期的安南,也视为中国的一部分。

  从此一直属于中国,分裂出去还不到二百年!

  赵康问道:“该怎样推行此书?”

  谢洪说道:“把会说汉话的读书人,召集起来每天学习,考试合格就给他们授官或升官,再让他们拿着《交趾志略》去传播。”

  “还要勒令朝中文武大臣,选送家族子嗣到国子监读书,”

  “让这些官宦子弟学会说汉话,每个人都必须背诵《交趾志略》。”

  “这样还是有点慢。”赵康不太满意。

  谢洪笑道:“那就对外出售此书,今后安南的初授官员,还有升官之前考核,通通都要考《交趾志略》。”

  “如果《交趾志略》考得不合格,新科进士就不得授官,已经做官的就不准升迁!”

  赵康点头:“甚好!”

  这种做法,在目前的安南可以见效,因为他们自认“天南小中华”,把周边异族都视为蛮夷。

  而且,安南还没有任何一本官修史书。

  只在五代独立之后,渐渐出现积攒出一些未编史料。

  越南的第一本官修史书,叫做《大越史记》,还要再等一百年才问世!

  即便是《大越史记》,也实在绕不开中国。

  《大越史记》记载如下:

  神农氏的三世孙帝明,生了個儿子统治北方。

  又在巡游岭南时,生了个儿子统治南方,叫做泾阳王。

  泾阳王娶洞庭君之女,生下雒龙君,有洞庭龙王的血脉。

  雒龙君又娶仙女妪姬,生下一百个儿子,于是形成百越。

  所以,雒龙君是百越之祖。而且百越人的祖先,同时拥有龙族和仙族的血统。

  那一百个儿子当中,其中一个叫雄王,这是真正的越南始祖。

  雄王建立的国家叫文郎国,东至南海,西抵巴蜀,北到洞庭,南接胡孙(占城)。

  交趾之地,只不过是文郎国的十五部之一。

  以上这些神话,已经够扯淡了,接下来的更搞笑。

  古蜀国王子泮,竟然把文郎国吞并了。

  雄王虽有神力,但武备不修,整日饮酒作乐,

  蜀军杀来还在醉酒状态,最后吐血落入井里淹死——洞庭龙王的后代咋淹死了?.

第三千七百一十二章 好好学,好好记

  接下来又写战国七雄,然后秦始皇派兵南下,赵佗、西汉、东汉、南朝……

  说实话,除了神话部分,《大越史记》还算正常,至少比朝鲜那部史书更正常。

  即便是神话内容,也都参考了《尚书》和中国神话。

  《大越史记》的作者,承认越南人是神农氏的后代,承认自己的起源来自中国(主要源自巴蜀、洞庭和岭南)。

  只不过,他们的叙事角度不同,总把自己视为被入侵者——从秦汉到隋唐,中国一直入侵交趾。

  这本书目前连影子都没有,大明编撰《交趾志略》,只须换一种叙事角度即可。

  ……

  大罗府及周边府县,会说汉话的读书人,通通被召集起来听课,数量足有五十余人.

  谢洪亲自讲课。

  从洛阳送来的一副大地图挂上,谢洪指着地图说:“谁知道这是什么地图?”

  无人回答。

  谢洪微笑道:“你们都可以过来仔细看。”

  五十多个读书人围过去,他们看到长安、洛阳等标注。

  “交趾都护府,还有宋平县!”

  其中一人突然大喊,手指按在大罗府(升龙府)那里。

  众人仔细观察交趾都护府,又对比整个盛唐地图,突然感觉安南好渺小。

  谢洪让大家回到座位,把《交趾志略》分发下去。

  他开始讲述三皇五帝,又阐述赵渊的华夏定义,将巴蜀与百越也囊括在内。

  谢洪说道:“中国有一部史书叫《华阳国志》,里面明确记载,古蜀国王子泮,南下建立瓯雒国。”

  “那是有史记载的安南第一个王国,极盛时期的疆土,包括大明的广西省,甚至包括了大理国。”

  “其国都,便在大罗府,也就是以前的升龙府。”

  “尔等若是不信,可以去大明求购《华阳国志》,此书流传甚广并不稀罕。”

  既然是古代史书记载的,那就并非大明瞎编。

  在座的五十多个安南读书人,听完并不感到沮丧,反而心中隐隐生出自豪感。

  原来咱们的祖先那么牛逼啊。

  安南第一位国王,竟然是古蜀国的王子,这也算华夏的正统贵族。

  而且疆域那么大,竟然包含了整个大理国,还包含了大明的广西省。

  “瓯雒国是秦国灭掉的,”谢洪继续说道,“当时数十万秦军南下,与当地女子结婚生子。”

  “在座的诸位,恐怕有些人的祖上,就是秦军留下的后代。秦末赵佗割据建国……”

  今天只讲一个大概,不到两个小时就讲完。

  谢洪最后总结说:“以上所言,皆出自中国史书,任何人都可以去查证。”

  “大明与安南,国民皆为华夏族裔。”

  “你们虽然偏居一隅,但却属于炎黄正统,万万不要妄自菲薄。”

  “只可惜,唐末五代以来,与中国分离二百年,就连读书人能讲汉话的也少了。”.

第三千七百一十三章 文化洗脑

  “所谓正本清源,读书人怎能忘记祖宗呢?”

  “今后安南的科举,必须考这本《交趾志略》。”

  “已经做官之人,升迁之前也要考《交趾志略》。”